抬起头望望天,有人说天与地两茫茫,有人说天道酬勤,有人说天广大无边无际。我却认为:他们说的都对,就是不全面。不能完全把天的作用体现出来,也不能体现在我们全部的生活情况。孔子认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今天我要说的是:天道
孔子在几千年前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后来在《尚书》中成为天道酬勤一语。就这两句话比较来看。我认为尚书的意境没有了,孔子的话给我们的意境是不言而喻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听到天道酬勤的时候觉得假如不勤的话天道就不酬了。事实上是天在你勤的时候酬你,天在不勤的情况下也酬你。猫有猫道,鼠有鼠道。虽然猫吃老鼠,是老天给猫的一种天性。不是说老天给了猫的这种天性后。天下就没有鼠了。猫假如把鼠全部吃掉。我觉得猫也会消失的。
我决定研究一下尚书,为什么说天道酬勤。后来我发现了问题,孔子对待学问是看到什么想什么说什么,我们的尚书对待学问是自己要为天定规矩。出现这种情况我很痛心。从尚书开始我们就开始走了偏道。偏道出现了有的时候成为了我们某一代人的主流。
闲言碎语不要讲,单表我们的孔子,我们的主题是:天道。孔子认为天道要从发展的观念来认识。万物与天相互感应,万物的发展是从弱小一步步强大。强大后又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从弱小到强大。从而生生不息。万物没有消失。天也没有消失。天从早晨到中午,从中午到傍晚,从傍晚到深夜,从深夜到第二天早晨。一共经历6个点。孔子把这6个点为一个轮回,象征天道。
白天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刚开始的时候人们感觉凉飕飕的也充满了好奇。在好奇的带动下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孔子认为这个时候有才德的君子压抑于底层,象征万物蛰伏,阳气潜藏。
从早晨到中午的这段日子里,花儿对我笑,小鸟儿把歌唱。孔子认为这个时候是君子暂时隐伏等待时机。象征万物发生,大地锦绣,风光明媚,一片繁荣。
中午来了太阳当空的时候,我们似乎无法继续劳动。孔子认为这个时候君子刻苦修身自强不息,象征万物蓬勃,与时俱进。
午后的时候太阳开始慢慢下山,但是我们觉很热。孔子认为这个时候君子投身社会自我考验,象征阳气更盛,天道发生变化象。
从午后到黄昏的这个时候,太阳阳慢慢的西下我们觉得是最快乐的时候。孔子认为君子获得地位治国治民象征时值金秋,天的功德已圆满完成。
从黄昏到傍晚的时候,鸟儿归巢,人们陆续回到家中。孔子认为这个时候是事业极盛必由盛转衰,象征阳气极盛,将由盛转衰。“
月亮慢慢的爬上了树梢,人们进入了甜甜的梦想。孔子认为这个时候天体现的是全部的美,君子应该为第二天做准备。。“天的美德”“纯阳全盛”,太阳依位次而上升,阳气依时节面旺盛,太阳下山,将尽变为月亮,从而体现了天道运行的原则。
天在白天的时候人们可以工作,晚上的时侯,月亮也是从东方升起,然后从西方落下。人们在月亮升起的时候,往往在做着各式各样的美梦。在美梦里有的时候得到了明天要怎么工作。有的时候从梦里看到了,不同的动物和植物。当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有的时候想一想感觉非常高兴,有的时候想一想感觉非常可怕。但是这对今天一天的工作影响不是很大。梦里发生的事情有的时候不会在生活中发生。梦里的事情人们把他当做最美好的记忆。
天的主要能力是在白天显示的,天主要是通过白天让人们了解他的面貌。在夜里我们的眼睛看不到东西。在白天我们可以看到好多好多的动物、植物、还有伙伴。我们也是在白天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一切。晚上的时候我们要好好的休息什么也别想。积聚更好的能量为了第二天的美好更加卖力的工作,创造属于自己的天下。
孔子认为:天的运行是刚健的。人的一生是一张白纸,奋斗就像一支笔,不断书写着里面的内容,人自当努力让里面的内容丰富精彩,否则人生就是寡而无味的,这并不需要带上任何条件。
有句话说的好,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如果你不努力,不奋斗,怎样立足社会呢,更遑论实现理想,实现生命的意义啦,优胜劣汰,严酷的自然法则促使人们从诞生起就不断自强,于是我们能直立行走于天地间,我们创造出璀璨的文明,我们收获心灵的充实与肉体的满足。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人类可能至今还过着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生活,抑或早已像恐龙那样灭亡了。
今天的日子我们也应该好好的工作,昨天已经离我们远去,未来是什么样子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当每天日落西山的时候我们应该问问自己,今天有没有做错什么事情。让夜静静地时候我们应该想一想我们明天该做什么事情。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我们伤心绝望的时候,当我们遇到灾难的时候。抬起头看看,天有多大啊,我们遇到的事是什么事呀。难道我们的事比天还要大吗?当我们举步不前的时候,当我们想停下匆匆的脚步的时候,当我们要放弃的时候,抬起头看看天吧。天那时停止了自己的转动,天那时放弃了。天从来没有放弃过我们,天从来没有做过伤害我们的事。
孔子的精神力量告诉我们:君子要看天运行的规律,自己不停的完善自己。君子要尽力为全人类贡献。君子要在困难的时候看天自勉。君子要在想放弃的是时候,看天而坚持。我明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孔子的精神力量《十翼》文言传第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