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应对
秦王惜金,张仪谋之,接而不接
史记·周赫王本纪
····································································
看着颜帅逐渐消失在视野中,秦惠文王鹰眉一扬,“诸卿怎么看?”
“王上,东周小儿欺人太甚,请准未将领兵一千踏破东周,将小儿擒来向你谢罪!”秦惠文王话音才落,早有在一旁憋不住的樗里疾里疾跳了出来,叫嚷道。
“蠢!”说这话的是老太师甘龙,也只有他敢在朝堂上用这样的语气指责同僚。
“太师,你?????” 樗里疾身为一名武将,性子甚急,听不得着样的话语,一下子脸涨红了起来。
“老太师此言何意,莫非怕了东周小儿?”孟已心中和樗里疾一样早就憋了口气,见樗里疾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被甘龙指责,也跳了出来,为樗里疾说话。
张仪面无表情的站在甘龙身后,没有表态,身为纵横家的他知道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自己虽然在秦已是贵为丞相,但老太师的威望是不容其它人挑战的,没有必要抢这个风头。要等,要选择正确的时间。
甘龙看着两位年轻的后生,虽然樗里疾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但是在他看来依然是没有腿毛的雏鸡而已,没有什么政治头脑,武夫而已。
“一千灭东周够了吗?”甘龙谈谈地问道。
樗里疾闻言马上挺了挺胸,用手怕了两下身上的盔甲,傲然的道:“一千还是多的了,就东周那几个杂鱼,还不够咱下酒。”
“呵呵,将军神武,大秦幸盛,老夫欣慰。”甘龙笑了笑,“那敢问将军,以后呢?”
“什么以后?灭了就灭了呗!”所谓武夫大概就是这样的,樗里疾没想那么多,怎么想的就怎么回答。
张仪等一干大臣暗笑着,“果然是个蠢人,能这样打吗?和老太师辩论真是自找没趣,想当年以雄辩著称的商鞅也没能在老太师身上捞得多大便宜,何况是一名武夫。”
秦国在法家变法以后,朝堂上的民主气氛很是浓厚,往往王上提出疑问由臣下辩论得出最好的结论,所以秦惠文王高高在上,看着听着,不到局面混乱时不出声阻止,而心中也在想着他自己的方法。
“不知将军的军队与楚国相比,何如?”
“楚国大而军弱,这是天下共知的事情,其军怎能与我大秦相比?若遇之,必歼之!” 樗里疾信誓旦旦地说道。
“哦,那三晋之军呢,何如?”甘龙继续问道。
“三晋之军?其首魏国十年前河东一战,十万魏武卒全军覆没,如今怎是咱大秦的对手。”谈起三晋樗里疾鄙视的说着。
“那齐国之军,何如?”
“齐国虽然战胜魏国,但是用的是孙膑的计谋,真正的战力也不如我秦国!未将又信心击溃之。”
“将军说的好,大秦之军当时无双。”甘龙说道这里,看了看四周的大臣,又看了看秦惠文王,又继续说道:“一国之军不可敌秦国,那六国起来之,如何?”
“这个??????这个??????” 樗里疾说不出话来了,诚然六国单凭一国之力无法战胜秦国,但是要是六国连横,那就不一样了,当年苏秦在世的时候,六国拜相,行连横之计大败秦国,后来依靠张仪的合纵之计才破去六国联盟之局。
见樗里疾没了声音,甘龙起身来到中庭,向秦惠文王施礼道:“王上,老臣以为,东周虽弱,但名义上依然是天下共主,不可伐之。不然六国必然兴兵伐秦,何况现在齐楚依然有实力对抗秦国,且不可冒然为之啊。”
时机到了,张仪也立即起身,和声道:“王上,老太师之言既是啊,此事应当从长计议。”
秦惠文王见两位众臣都不赞成伐周,于是有些无赖的说:“那寡人不允其要求,何如?”
“也不妥。”张仪随即回答道,一边的甘龙用欣赏的眼光看了看张仪,“果然是王佐之才。”同时张仪也用余光扫视了一下甘龙,两人会心一笑,张仪继续说道:“东周即为天下之共主,这对秦来说有义;当初辎驾之恩于秦国来说,又有恩。于情于理都不能这样做,当然最关键的是现在秦国没有能力应对六国联盟之险。请王上三思。”
闻言,秦惠文王看都不看两人一眼,愤愤地说道:“难道没有别的办法?眼睁睁的看着寡人的钱被东周小儿骗走?嗯???????”
“王上,臣下支持打,娘的,怕个鸟?”一名武将叫哄着、
“对,咱老秦人什么时候怕过谁?打!”有人符合着。
“想当年献公时,没有如今之强盛,怕过谁?”
“对,王上,出兵,打!什么天下共主,我呸!”
“揪揪老秦,共赴国难!王上出兵!”
眼看这局面一下子偏向于出兵,甘龙和张仪脸色都沉了下来。“尔等住口!匹夫之言!”甘龙用自己的拐杖跺了跺地板,老太师发怒了,整个大殿又安静了下来。“一切由王上定夺。”
秦惠文王,全身无力,心想着自己的钱完了,整整两万金啊,唉!
“王上,臣下有一计。”张仪脑袋转得快,马上想到了对策。
“卿家快说!”
“接诏不奉诏耳。”张仪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方法。
“接诏不奉诏耳?”很多人没有听懂,秦惠文王也没听懂到底是什么意思。“先生何意?何为接诏不奉诏耳?”
“王上,列位臣工。”张仪很喜欢这种被众人瞩目的情形,心中非常舒服,纵横家追求的就是这种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感觉。自我陶醉的片刻,潇洒地侃侃而谈:“所谓接诏就是说,接下周王的诏书。”
才说到这,下面已经有人议论起来了,“娘的,这不是放屁吗,跟没说一样!”
张仪不顾这些莽夫的窃语,依然说着自己的观点,“接诏是为了大秦的颜面,既要有理又要报恩,堵天下之口。”
“嗯??????”秦惠文王点了点头,说的不错,“那不奉诏是何解?”
“不奉召,是因东周小儿欺人太甚,以天下共主这样的虚名来压大秦,实在是可恶。大秦虽富但不能奉召也。”
“嗯,有理”众臣也议论了起来。
“但怎样打发周使呢?”秦惠文王疑问道,如果就这样,那么和不接诏书又什么区别?
“东周小儿索要财物,无非是因为东周如今已经难以为继,才有此举措。然给多少不是由他说了算,而是由大秦说了算,说白了,就是其要两万给其半之足矣。要其一千给其五百够矣。”终于说完了其计谋,众臣心中都十分肯定,“高,阳奉阴违!”
“哈哈,还是先生高才,寡人明白了,就这样办。”秦惠文王十分高兴,虽然还是要付出一万金和其它东西,但是全当买王爵了,这是最好的结果了,剩下了好多钱啊!“太庙令何在?”
“臣下在。”太庙令景监出列,回道。
“速去选一些次等礼器,当作贡品打发周使。”秦惠文王一通百通,“记住差点的,哈哈哈!”
“嗨!臣下明白。”景监领命退了下去。
“明日早朝,再宣周使入朝,接诏!退朝。”
“朝毕,众臣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