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81300000005

第二章 劣凶,鬼子,盐邦(二)

一个孩子跑到截坝上,站在八元面前,指着八元说:“你欺负人!”说完,提了一提裤子。

八元低头一看,一个小孩站在他面前,用带泥的小手指着他。这个小孩,看个头八元估计能有十岁,长的壮实,黑红的娃娃脸,圆眼睛使劲瞪着,嘟嘟着小嘴;头上一片瓦,脑后一撮狗臭,狗臭中间几根长发参着红线辫了一根毛线粗的细长的小辫子,辫尾哪儿扎了一个寸宽的红se蝴蝶结,搭在后腰上,非常显眼;脖子上戴着一个金项圈,金光闪闪;沾着泥的两个手脖子上戴着银镯子;穿一身黑色裤褂,光着双脚,脚上沾满了泥,脚脖上戴着银色的脚镯子,被泥土掩盖了光泽。

这个孩子的出现,八元感到有个台阶可下了。

八元偷换主题:“小孩,你的小辫子的好。“

小孩:“当然了,这是小姐姐给我编的。“

八元:“你的小姐姐的好。“

小孩:“你有姐姐吗?“

八元:“我的姐姐的没有,妹妹的有。“

小孩:“妹妹不好,又哭又闹;姐姐好,洗手洗脚,亲亲抱抱;我有两个媳妇,都是姐姐。“

众人笑出了声。

八元笑了。

八元:“你的几岁了?两个媳妇的干活。“

小孩第二次提了一下裤子,说:“俺七岁了,属大耗子的,八字:庚子戊子庚子戊子,你给我算算命吧。“

八元:“你的七岁,娶两个女人,欺负人。“

小孩:“你赖猫子。“

八元:“我的怎么赖猫子?“

小孩:“是你欺负人,你赖我欺负人,这就是赖猫子。“

八元:“我的那里欺负人了?“

小孩:“你手里拿着刀,他空手,这不是欺负人吗?“

八元:“他的骂我八嘎的。“

小孩:“你半潮啊,赶海人扒蚬子叫扒蛤,不是骂人的八嘎,你不讲理!”

八元:“我讲的是大日本的理,不讲你们的理。”

小孩:“大日本在哪里?”

八元用手指着东方:“很远很远”

小孩:“得走好几天吧?”

八元:“坐大轮船得好几天的走。”

小孩:“那么远哪,你妈妈不想你吗?”

八元:“妈妈的想我。”八元目光柔和了。

小孩:“你妈妈没教你不要欺负人吗?”

八元恶眉又竖起来了。

小孩第三次提了一下裤子,说:“你不服啊,不服咱俩比画比画。”

八元哈哈大笑,问:“小孩,你的报上名来。”

小孩:“俺大名郭正人,小名正儿,姐姐哥哥叫我小弟,叔叔大爷婶子叫我大力娃娃,滩外的小朋友给我起的外号叫小盐驴子。”

八元又一个哈哈大笑。

正儿:“你也报上名来。”

八元:“我的八元雄郎。”

正儿:“你的外号向俺报上来。”

八元:“外号的,我的没有。”

正儿:“你的外号叫小鼻子老告。”

八元:“老告的,什么的干活?”

正儿:“咳,真笨,去问大人。”

八元第三次哈哈大笑,童心上来了,杀气消了。

八元:“小孩,怎么的比画?”

正儿:“文比,武比管你挑。“

八元:“文比怎么比?武比怎么比?”

正儿:文比,俺让你后腰,武比,我拿铁锨你拿刀。

八元奸笑一声,说:“文比。”

正儿:“俺有个条件。”

八元:“说。”

正儿:“你输了,以后不准杀人。”

八元:“哈哈——”

正儿:“不准赖猫,拉勾。”

八元:“哈哈——”

正儿伸出右手小指,八元伸出右手小指,两个小指勾在一起,正儿说:“拉勾上吊,一百年不准变。”说完,正儿把上衣脱了,露出了胸前戴着的红肚兜,兜上绣的大鲤鱼像活的一样,他把褂子简单地叠了一下,放在截坝南的地上,站了起来,第四次提了一下裤子,走到八元面前,把后背转给八元,双手抱头说:“老告先生,你搂住俺的腰,俺说开始就开始。”

八元蹲下来,双手抱住正儿。

正儿喊:‘‘开始。’’

八元蹲着使不上劲,立即抱着正儿站了起来。八元左摔右摔摔不倒正儿,他要把正儿扔出去,可是正儿两条小胳膊紧紧缠住他的双臂,怎么也挣脱不掉,在撕把中,八元发现,这孩子的力量比大人还大。他吃惊的愣在那里,停止了一切动作。这时,正儿伸出食指和中指,向上轻轻一撮,两个小手指插进八元的鼻孔里,八元哇的一声大叫,双臂松开,正儿一个转身,闪在八元身后,双手一推八元后背,八元一个狗抢屎,脸朝下哈爬在地上。

正儿对八元说:“小鼻子老告,回家不准告诉大人,告诉大人俺揍你!”

四周响起了震天的掌声。

正儿第五次提了一下裤子,走到褂子旁边,看见截坝下潮水涨了上来,水中翻着大水花,他喊:“沟里上来大梭鱼了。”边喊边脱裤子,摘了肚兜,闪出红色的小裤头,纵身一跳,钻进水里,不一会儿头钻出水面,手里抓起一条大梭鱼,有十多斤重。他一甩手,扔到八元跟前;一个转身,又抓住一条大鱼,一甩手,又扔给了八元,说:“小鼻子老告 ,别不高兴,我给你两条鱼鲜鲜锅,欢喜欢喜。’’

八元爬起来,坐在地上,看着那两条鱼又蹦又跳,心有点晃忽。

正儿在水里耍起欢了,一条接一条地往孩子们脚下扔鱼,扔了三十多条,一大群鱼叫他抓完了,他从截坝爬上来,拣起裤、褂、肚兜,把它们搭在小胳膊上,迈着大步,小腚一扭一扭,小辫梢上的蝴蝶结一摆一摆,特牛!要知道,这是阴历四月中旬,水温很低很低。

四周又响起了震天的掌声。

八元爬起来,鼻子流着血,嘴里是碱泥,大口地向外吐。他胸前烂泥和血混在一起,再加上用手去摸脸,那脸成了个花脸狼。这时的八元,看看身边只有高云祥在身边,为失面而恼怒,为无人出气而沮丧。他喘了口粗气说:“兄弟,开路。”他走到马身旁,翻身上了马。

高云祥叫武士拣起那两条鱼。

八元捂着鼻子问高云祥:“那个小孩的谁家?”

高云祥回答:“十家滩十个姓,只有一个姓郭的,他就是分舵舵主郭振天的孩子。”

八元说:“这孩子的力气大大的,比我的大的多多。”

高云祥:“有那么玄吗?”

正儿是盐帮老沟分舵舵主郭振天的三小子,夹心子人有句话,这小子苍蝇??——有点。

盐帮的功夫是盐祖庙的祖师传下来的奇门功。此功分内外双功,盐帮众家儿女从小习练。正儿四岁开始,哥哥姐姐教他习练,小姐姐郭红看着他练功,他最乐意盘腿打坐。他双盘五心朝天,一坐就是半宿,有时,一宿坐到天亮,所以他练的内劲大,拳脚利索。他对红儿说:“小姐姐,我睁开眼睛就觉得能飞起来。”

他五岁那年的秋天,他妈妈领他到他姥姥家住 。他姥姥家在貔子窝西山李弄子,姓李。

有一天,外地戏班子到貔子窝大戏院唱大戏,这对于长年住在滩里,与山村、城镇基本上隔绝,没有什么热闹可赶的,睁开眼就是干活的正儿妈妈来说,虽然人老了,但心还没老,怎么能让它错过呢?正好,在这里住娘家的还有他们十家滩里邻居潘二婶。她们都姓李,是远房的堂姐妹,正儿妈为大姐,正儿妈妈找潘二婶,二人打伴去看戏。

正儿的妈妈领着五岁的正儿,潘二婶领着七岁的两个双生的女儿灵凤和巧凤,走进戏院,并排坐在凳子上,听着戏院里的吵杂声。

突然,正儿大哭起来,一手拽着妈妈,一手拽着潘二婶,拖着她们离开座位,哭喊着:“走啊,走啊,走啊……

正儿的妈妈和潘二婶就使劲后迫,正儿的妈妈责问儿子,说:“正儿,你犯什么疯,找打是不是?“

正儿根本不理他的妈妈 ,拖着她们不松手,一个劲地哭,边哭边喊:“走啊,走啊,走啊……”

两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和小正儿在拔河,小正儿天生力大,两个女人已经被他拽走了几步。

潘二婶的两个小姑娘吓哭了。

周围看戏的人七嘴八舌的呶呶起来。

甲说:“这是个大力娃娃,好大的劝呀,你把两个老东西拖散架了,你就没有妈妈了。”

正儿放开两个女人的手,坐在地上,蹬蹬着双脚,大声地哭,他的哭声压过了戏院内的吵闹声。

乙说:“好个大力娃娃,原来是个倔驴,你在地上打个滚给我看看。”

正儿真的在地上打个滚,滚的满身泥土,逗的大家一阵哄笑。

他坐起来后再哭。

丙说:“你把凳子拽起来,摔断它,两个老东西就不能看戏了。”

正儿唿地站起来,哈腰咔的一声把凳子拽起来,举起凳子要摔。要知道,那凳子是钉在地上的。

正儿妈妈急了,骂道:“小死鬼,你耍什么飚,把凳子给我放下!”

正儿把凳子放下,哭喊着:“走啊,走啊,走啊……”

台上的锣鼓响了,戏要开场 了。

周围看戏的人着急了,都指责正儿妈妈和潘二婶,说:“你们两个女人,连个孩子都哄不好,赶快把孩子领到外面去,哄好了再回来。”

正儿的妈妈没有办法 。只好拉正儿起来,极不情愿的和潘二婶娘儿三个,走出戏院大门。

正儿走出戏院大门,像大人一样往后望望。

他右手拉着妈妈 ,左手拉着潘二婶,往前跑了十几步才停下,拽的两个小脚女人差一点摔倒。

正儿妈妈责问:“小正儿,你发什么疯啊,不让好好看戏。”

正儿说:“那里面的人没有头,吓死人啦。”

两个女人听了这话,像两根木杆竖在那里,老些时间不放声。

呆了一会儿,正儿妈妈无奈地说:“老妹子,叫正儿闹的戏也不能看了,回家吧。”

她们刚走到西山还没进弄子,就听后面有人喊:“戏院起火啦。”

她们一望 ,戏院那儿浓烟冲天。

人们都往戏院跑。她们也好事,不往家走,反而跟着人流往戏院方向走去。

戏院周围人山人海。

有人问,有人答。

情况是貔子窝戏院四个门,门往里开,当有人喊起火了,四个门边的人转身跑出门,后面的人往外挤把门关死了。每一个门口只跑出来四五个人,共二十来个人,其余四百多人全烧死了。演员从后门逃出去,幸免遇难。

正儿妈妈说:“真玄哪,好儿子。”

潘二婶已经是个五十出头的女人啦,生了五个姑娘,自己就觉得落威,这两个小凤也盼小弟弟,有一天晚间点着油灯,全家人坐在炕上说话。突然小巧凤说:“妈妈,咱家一窝小姑娘,就俺爹自己是个小小。”潘二婶一想起这话 就心酸,她给两个姑娘算过命,两个姑娘要嫁一个男人,分开嫁必死一个。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她今天看看小正儿的表现,就想推销自己的产品。

潘二婶对正儿妈妈说:“小正儿这么大点就有点玩意儿,长大了一定不能讴演了,今天又救了我们娘儿三个的命,这是大恩哪!我看中小正儿了,把这两个小凤给他做媳妇怎样?”

正儿妈:“真的?”

潘二婶:“儿女婚姻大事是说着玩的吗?”

正儿妈:“咱们回家和老头商量,他们同意,咱们就互换八字。”

潘二婶:“就这么办!”

正儿妈:“便宜这个小子了。”

正儿:“二婶妈。”

潘二婶哈哈大笑:“古怪人叫的古怪。”

正儿嘻嘻笑,说:“二婶妈,两个媳妇。”

潘二婶一本正经地说:“小正儿,这两个姐姐是你的媳妇,谁要欺负她们 ,你就揍他!”

正儿瞪着眼睛:“揍他!”又把脖子一挺说:“揍他,一定揍他!”

潘二婶:“好样的,像个男人。”

正儿:“嘻嘻……两个媳妇,嘻嘻……两个媳妇。嘻嘻……两个媳妇……”

正儿嘻嘻了一溜道,弄的两个妈妈笑了一留道。

两个妈妈回到滩里,和老头子一商量,两个老头子也同意,两家互换了八字。

正儿的爹爹郭振天,把两个小凤的八字放在灶王的供板上。三天里,家里没有一人吵嘴,伙计没有一个出事,碗碟子没有打碎一个,筷子没有一根掉在地上,家里一切平平安安。

郭振天乐了,说:“这两个凤凰,是个发婆家的女人!”

正儿六岁时,抗寒能力增强,冬天穿个小假袄,早晨光着脚去滑冰。

阴历四月初,活汛时,老沟里随着潮水上来一群一群的大梭鱼,一般都是十斤以上的。

貔子窝地区,阴历四月天,水温很低,没有人敢下水,可是小正儿一头钻进水里抓大梭鱼,十家滩里,家家在活汛时,都吃正儿在老沟里抓的活蹦的大梭鱼。

这年春季,郭振天家来了一个木匠,姓孙,都叫他孙木匠,他给正儿做了个小弩,又教他怎么玩。

正儿把弩拿在手,在海滩上玩疯了,饭都不知道回家吃。

三个月之后,一天中午,他背了四个水鸭子,三个肉鹳回家,大人们愣神了。

正儿对大师傅说:“你们大人都说水鸭子鲜,肉鹳香,我弄这么老些,大师傅给弄弄,给孙木匠一大碗,其他人俺不管。”

大师傅哈哈大笑。

从此,十家滩的孩子跟着他疯,差不多每天每个孩子都能背着一只水鸭子,或者背一只肉鹳回家。

十家滩里,家家都吃过正儿抓的大梭鱼,打的水鸭子,肉鹳。潘二婶家最多。

正儿七岁过年那天,请完年之后,全家人坐在炕上吃饺子。郭振天又开始念叨那些老话,他说:“请年就是请老祖宗来家过年,挂上老宗谱,摆上供,那是给老祖宗吃的,院子里放的那些木杆子,那是给老祖拴马用的,老祖宗是骑马来家的;院子里放了一些谷草在地上,那是喂马用的。

“老祖宗来家过年,各家有各家规矩……”

正儿插话:“咱看见啦,外地满地都是人,都穿新衣裳,有些人穿的是唱戏的衣裳,又说又笑。院子里那么些大马,都在低头吃草……”

郭振天厉声说:“瞎说些什么?”

正儿瞪大眼睛说:“真的,爹,不信你往供桌上看看,往院子里看看。”

郭振天瞪起眼睛,说:“什么真的假的,过年小孩不准乱说话,乱说不给押腰钱!”

正儿嘻嘻一笑,从炕上跳下地,提了一下裤子,说:“不信拉倒!把手伸进盘子里,抓了几个饺子,跑出去玩了。

过年嘛,鬼神也放三天假,每一家的大人和孩子,穿新衣服,吃好东西,尽兴地玩。

十家滩的人,青年一帮,壮年一帮,姑娘一帮,媳妇一帮,老太太一帮,坐在一起谈天说地,道古论今,三教九流,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无所不讲,有一些人看牌取乐,数苞米粒。孩子们小鞭拿在手中,乒乓放响。老年人在家看门,给祖宗上香。

正儿和小朋友们把手中的小鞭放完了,也跑累了,九点钟的时候进了家门,一看供桌上冒烟,他立即掀开东屋的门帘。屋里的大男人们一帮在看牌,一帮在推牌九,玩的不亦乐呼。

正儿对他们说:“咱不说呀,太可怕了!咱不说呀,太可怕啦!!咱不说呀,太可怕啦!!!’’

在门边的一个人说:“去,去,去!少来捣乱!”

他转身掀起门帘,穿过外地,跑到西间掀起门帘钻进西屋,西屋的女人们听一个老太太在讲瞎话(故事)。

正儿说:“咱不说呀,太可怕了!咱不说呀,太可怕啦!!咱不说呀,太可怕啦!!!”

红儿说:“小弟,你不好老实点吗?”

正儿转身又到东间,掀起门帘说:“咱不说呀,太可怕啦!”

大哥郭正义说:“小弟,你捣什么乱?”

正儿继续说“咱不说呀,太可怕啦!”

老二郭正永说:“大哥,不对劲儿,有烟味。”

老大掀起门帘到外地一看,喊:“不好了,供桌起火了。”他一步窜到水缸跟 前,舀了一盆水,把供桌的火浇灭了。

讲故事的也不能讲了,打牌的也不能打了,都瞅着老大救火。

火灭了,老大对正儿说:“小弟呀小弟,起火了你不说吗?”

正儿理直气壮地说:“过年不让小孩说话,咱不说呀,不给押腰钱。”

人们被他弄的哭笑不得。……

正儿在老沟截坝上得胜归来,家里这帮盐伙计对他兴趣大了。其中有一个叫方块石的中年人,甲字脸,对他另眼看了。

平常,每天晚上吃完饭后,正儿就跑到盐伙计的宿舍里,听他们讲故事,耍玩意儿。

往往方块石手里拿个铜钱,往正儿头上按一下,手中铜钱没了,再从正儿脖子上拿出来,逗的正儿吵吵地要跟他学,方不理正儿。

当天吃完晚饭,正儿一进伙计宿舍的门,方块石对正儿说:“大力娃娃,过来。”

正儿走到方块石跟前。

方块石说:“你想学戏法?”

正儿说:“是真想!”

方块石说:“你拜我为师。”

正儿跪地磕头叫“师父”

方块石说“徒儿,去见你爹爹。”

他拉着正儿的手,来到郭振天的房间,说明收正儿为徒的事。

郭振天高兴地说:“石兄弟,谢谢你看得起小儿,从明天头晌开始,你就不用下滩干活了,在议事厅教正儿功夫。”

当天上午,方块石和正儿在议事厅里。

方块石问正儿:“孙悟空的师父是谁?”

正儿答:“菩提老祖啊,叔叔们讲的。”

方块石说:“菩提祖师教徒弟只教功夫,不教怎么做人,弄的孙悟空到处惹乱子。我教徒弟,首先教你怎么做人,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心眼的好人,做一个有骨气的好人。今天给你讲一个好人有好报的故事。”

唐朝时有一个宰相,名叫裴度,年青时是个穷教书先生,虽然很有学问,但考功名老是考不上。

有一天,他路遇一位相面的,看见他,对他说:“你天生穷相,要饭的命,弄不好要饿死街头。你考功名是考不上的,算了吧。”

裴度听后既伤心又沮丧,一天到黑无精打采,连放屁都懒得放。

正儿问:“你们大人都说:“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他怎么懒得放屁啊?”

方块石说:“毛病。”

正儿说:“这叫毛病?”

方块石继续讲:‘‘几天后裴度上午到庙里去散步,看见大殿供桌上一个包袱,打开一看,里面是翠玉带和两个犀带。他没有留下这个包袱,就坐在院子里等失主。

‘‘下午,一个妇人满头大汗,关公脸似跑进大殿的门,一看桌上没有了她的包袱,放声大哭。

‘‘裴度上前,问她为何而哭,那妇人哭着说:‘家中老公公病重,我当尽家产,请医治病,昨天请到名医,略有好转,所以,今天起个早到娘家拿了一条玉带,准备去典当押以做药费。我路过此庙,顺便拜佛,谁知心忙生乱,忘了拿包袱,等我到当铺,才发现没拿包袱。没有钱,老公公就没命了,家中的老婆婆和弟妹也养活不了,我也没法活了。’’’

正儿跟着哭了。

‘‘裴度把包袱给那妇人,妇人打开一看,里面东西一样不少,跪地拜谢。

‘‘在回家途中,裴度又遇到那位相面的,相面的把他叫住,对他说:“你一定做了一件积阴德的事,看你的面貌,蛇纹入口变为玉带纹,由要饭饿死的命,变为富而贵的命,你呀,以后有无量的福报,很可能出将入相。”

裴度问:“你说的怎么前后不一样呢?”

相面的笑了笑说:“七尺长的身躯不如一尺长的脸,一尺长的脸不如三寸长的鼻子,三寸长的鼻子不如一点真心!”

裴度敬重的问:“人心怎么看?”

相面的说:“要知上天意,须在民中取,要知内心事,须辨眼中神,你积了阴德,目光不浮,紫气贯睛,口角纹长过陂池,胡须变均匀而美了。做了积阴德的事,相必有改变。你好了,会享极贵的福禄!’’

从此后,裴度考取了进士,十年后升“大学士”,又升为宰相,侍俸四位皇帝遇凶险而不死,有五个儿子,都封有爵位。

讲完这个故事,方块石问正儿:“记住啦?“

正儿答:“我能记住,他们讲的故事我都能记住!“

方块石从这天下午开始,一连跟了正儿三、四年,把正儿培养成一个高级赌手。正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手快、眼快、神耳,过目不忘的神功,对读书的帮助如顺风扬帆。

话又说回来了,郭振天在老沟左边的坝上,边走边看着八元和高云祥,有时仰脸看看天,心里一个大的计划随天而生。他伴着他们走到老沟桥,,孙玉云迎面而来,对他说:“舵主,天要下雨了。”

郭振天说:“看天的样子,今晚就能下,而且是特大的雨,听老人说过这个雨。”

孙玉云问:“能有多大?”

郭振天答:“满滩都是水。”

孙玉云说:“淹了,毁了,这一春白忙活了。”

郭振天说:“我想了一个借水淹鬼的办法。”

孙玉云说:“诸葛亮借东风,你借水,讲讲是什么办法?”

郭振天说:“今晚大雨,山洪从老沟下来,咱把老沟石坝撅开,把山洪引进西滩,不是把八元灌死,也能叫八元发个昏。”

孙玉云说:“八元的几百万元大洋流进大海,龙王还不领情,是够窝火的。真解恨!”

当晚,大雨直堆,一个小时后,老沟洪水翻滚而下。

在大雨中,老沟分舵的十个武士,撅开老沟右边顺水坝,洪水翻滚着冲进八元刚修起的新盐滩,把新滩里的沟沟坝坝大小池子,大小圈及一切设备全部冲毁冲跑,老沟到占子河边是一片汪洋。

大雨下了一宿。

第二天早晨,雨过天晴,万里无云。

八元醒来,脸顾不得洗就跑到小白楼四楼天台上,用望远镜往东、南、西南三个方向一望,一腚坐在天台上,像个丧鸡。

八元在天台上坐了一个小时,满嘴起了一些大水泡,有气无力地站起来,摇摇晃晃地下了楼,双腿好似灌了铅似的走进办公室,坐在他的椅子上发了一会呆,拿起笔来,向关东州宪兵司令部打了一份调貔子窝宪兵镇压盐帮的报告。这份报告 ,八元夸大了盐帮对修建大盐场的破坏力,夸大了工程的损失达上千万。修建大盐场是小日本国家项目,而且是几千万的大项目,所以关东州宪兵司令部批准了八元的报告。调貔子窝宪兵一个大队由大佐安吾率领镇压盐帮。

八元根据中国人的习惯,决定端午节偷袭盐帮三个分舵。东老滩分舵一个中队,碧流河分舵一个中队,老沟分舵二个中队。然后,四个中队合击盐帮总舵。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

不知出于什么动机,八元没有和高云祥商量,连过个话都没有,给高云祥留下了心病。

端午节,在中国是个大节,凡是雇有伙计干活的大小家,都放假,盐家更是如此。

中午,喝完了酒,吃完了饭,大人们要睡午觉,孩子们在院子里玩闹。

十家滩的十五、六个孩子 ,跑到大海滩南面,离家有十多里远的海滩上玩。

这群孩子年龄最大的十三岁,最小的七岁。

这群孩子头是年龄最大的小姑娘张金彩。她长的是苹果脸,杏仁眼,一条小辫子在身后,像个大人似的,左手掐着腰,右手摆了摆说:“玩个什么呢?”

孩子们摇摇头。

她说:“玩娶媳妇吧。”

孩子们乐了,又跳又喊:“好。好。好。”

她说:“谁娶谁呀?”

孩子们站住了,大眼瞅小眼。

她说:“正儿娶双凤。”

孩子们围着正儿和双凤又跳又拍手地转着圈。

正儿今天上身带着一个红肚兜,下身穿一条过膝盖的长裤头,裂着嘴在笑。

双凤是潘德良滩主的两个小女儿,孪生姐妹,圆脸,眉目清秀,脑后一条长辫子,身穿白底蓝花的裤褂,都瞪着大眼睛听她们的张大姐摆布。

她说:“连福小子,去盖五间新房。”

连福是副舵主孙玉云的小儿子,虚岁七岁,长的瘦小,穿的和正儿一样。

他双手抱拳,说:“得令!”

说完,找了一根浮柴木棍,在一块没长草的地方,画了一个大长方形,中间画了五个方格子,画完了,他抬起头来,对张金彩说:“大舵主,房子盖好了。”

她说:“姜大成,李万金,你们二人做抬轿,抬大凤。”

二个孩子回答:“得令!”

她说:“高贵,乔富,你们二个做抬轿,抬二凤。”

二个孩子回答:“得令!”

姜大成,李万金,高贵,乔富,都是十家滩滩主的儿子,虚岁都是七岁,长的壮实,有劲,都是老儿子,父母宠着,穿戴和正儿差不多。

姜大成,李万金对面双手结成吉祥结,喊:“抬轿好了。”

高贵,乔富喊:“抬轿好了。”

孙连福喊:“大房盖好了。”

张金彩喊:“新娘上轿哩。”

突然小巧凤说:“俺不给正儿当媳妇!”

张金彩:“怎么啦?”

小巧凤:“他是个小飚子。”

张金彩:“哪儿块飚?”

小巧凤:“他弄点东西,自己不留着,送给别人,长大了不会过日子,得受穷。”

张金彩哈哈大笑,说:“小巧凤,你知道什么叫过日子 ?”

小巧凤:“不知道.”

张金彩:“不知道,不知道你瞎嚷嚷。”

小巧凤:“大娘大婶她们说的,谁给她当媳妇,得拐筐要饭。”

张金彩怒说:“臭嘴放臭 屁!”

小巧凤:“你骂俺也不干!”

张金彩:“小灵凤,你干不干?”

小灵凤:“干!”

张金彩:“小巧凤,干不干?”

小巧凤:“不干!”

张金彩把腰一掐,说:“弟弟妹妹们,你们听我的吧。”

众:“听。”

张金彩:“我叫你们往东——”

众:“不往西。”

张金彩:“我叫你们打狗——”

众:“不撵鸡。”

张金彩:“咱们一起臭小巧凤,你们干不干?”

众:“干!”

张金彩把右手一挥,说:“一、不准和小巧凤说话,二、不准和小巧凤一起走道,三、不准和小巧凤一起玩,记住了?”

众:“记住了!”

张金彩:“咱们拌菜玩,好不好?”

众:“好”

张金彩:“小子们去拣雀蛋,正儿去打肉鹳,姑娘们去拣草、抠菜、做饭。’’

小灵凤拉着小巧凤对张金彩说:“大姐,巧凤愿意给正儿当媳妇。”

小巧凤点点头。

张金彩重新喊:“新娘上轿哩。”

灵凤坐在姜大成,李万金的手结上。

巧凤坐在高贵,乔富的手结上。

张金彩喊:“起轿。”

双凤被四个小子用双手抬起,迈步慢走。

孩子们有的 在跳着,喊着,有的用口技吹喇叭,打鼓,敲锣,场景真是热闹。

双轿在场地转了三圈,走到新房门前。

张金彩喊 :“落轿。”

四个小子把双凤放在地上。

张金彩喊:“新郎迎新娘。”

正儿笑呵呵走到双凤面前。

张金彩喊 :“新郎新娘拜天地。”

正儿和双凤面向南一字排好。

张金彩喊:“一拜天地。”

正儿和双凤跪地连磕三个头,之后站立起来。

张金彩喊:“二拜高堂。”

正儿和双凤转过身来,朝家的方向跪在地上连磕三个头,之后站起来。

张金彩喊:“夫妻对拜。”

正儿和双凤变为对面而站,跪在地上,相对连磕三个头之后,站立起来。

张金彩喊:“新郎新娘亲嘴。”

众:“亲嘴。亲嘴。亲嘴……”

巧凤说:“妈妈说,正儿要亲嘴,就打他屁股!”

众孩子哈哈大笑。

张金彩喊:“送入洞房。”

“冒烟啦。”一个小姑娘手指北方喊。

大家扭头向北望去,分舵大烟囱黑烟冲天。那是信烟,当分舵遭到外侵时,向总舵点烟报警。

张金彩喊:“打起来了,快往家跑。”

她这一声令下,众孩子撒腿就往家跑,场地上只剩下正儿和双凤。

三个孩子互相看看,大凤说:“跑啊!”

正儿说:“别急,我背一个抱一个,保证跑的比他们快。”

正儿蹲下,说:“大凤姐,背你。”

大凤爬在正儿的背上。

正儿站起来,说:“二凤姐,抱你。”

二凤站到正儿面前,被正儿横抱在怀中。

正儿说:“二位姐姐抱紧了,小弟开跑了。”

正儿边说边跑起来。

七岁小儿,抱着背着两个九岁的小姑娘,跑起来轻飘飘的,不一会赶上先头那帮孩子,并超过他们跑在前头。

迎面跑来一个大姑娘,喊:“小弟,站住。”

正儿站住了,一看是自己的小姐姐郭红,立即停了下来,双凤也从他的身上下来,站在地上。

郭红对迎面来的张金彩说:“彩妹子,叫他们都停下来吧。”

张金彩喊:“都别跑了,都过来,听红儿姐姐说。”

郭红说:“小鬼子来抢滩,大人们和小鬼子在打仗,大人说,枪炮无眼,不让你们回家,等总舵来人把小鬼子打跑了再回家。咱们就在这儿草里爬着吧。”

孩子们像小羊似的爬在蒿草里,听着家的方向传来枪声、炮声……

同类推荐
  • 三国:开局我想见貂蝉

    三国:开局我想见貂蝉

    一个人从二十岁,一觉醒来变成了六十三岁,这大概没有人能接受吧?毕竟青春无价,多少钱也换不回逝去的青春啊。主角就是这样,睡了一觉,就穿越三国,变成了六十三岁的陶谦。年纪大点倒也没什么,穿越嘛,不是都有系统加成的吗?于是主角就喊了一声,还真有系统,只不过系统出来只说了一句话:“不好意思,系统锁定,请宿主十年后尝试唤醒。”主角心里一千个握草,还真是倒霉催的。没办法,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啊,好在陶谦是徐州牧,徐州六郡六十二州县都归他管,金钱、权利、美女都有,最主要手下有三万兵马,于是主角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一统天下。“谁说的六十三岁不能驰骋沙场?”“谁说的六十三岁对女人没兴趣?”“把貂蝉给我请进城来,我要看看她究竟有多美!”十年之后。主角:“系统快来!”系统:“恭喜宿主成功唤醒系统!”
  • 周世宗郭荣

    周世宗郭荣

    五代郭荣承继郭威大统,不负使命,击败各种陈腐势力,敢于跟各种黑暗势力代表人物宣战,所向披靡。郭荣文武全才,知人善任,赏罚分明,有雄伟之抱负,经天纬地之才,老百姓系于心上,希图统一中国,然而天不假年,撒手西去,留下千古遗憾。赵匡义窥视大统,早已密谋在心,即使先皇获知,也无可挽回,铸成大错,大势业已所趋。
  • 末世之旭日东升

    末世之旭日东升

    大年之际,匈国南下,一路攻无不克,不到一月即兵临皇国国都天京城下,是战是和,静待分晓……末日王国,党派之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让我们分是非,辨忠奸。
  • 唐末宋初大变局

    唐末宋初大变局

    纵观中华古代封建社会发展史,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总是周而往复、不断轮回、惊人相似。封建王朝每一个重要朝代,在最后阶段都腐败无能,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诸侯割据,农民起义蜂拥而起,经过混战最终导致一个王朝的毁灭,并诞生一个新的王朝。盛世唐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王朝,经历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盛世”,但唐朝中后期开始腐败乱政,经历了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之后,最终导致灭亡,并形成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直到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接受周恭帝禅让,建立北宋,天下再次合而归一。在此期间,诞生了无数个时代枭雄和精彩故事,本书将把这些真实故事徐徐展开............
  • 吐蕃风云

    吐蕃风云

    在广袤无垠青藏高原上,曾经生活着一个原始部落——悉补野部落,斗转星移,这个曾经不起眼部落,建立起强大吐蕃王朝,向世人演绎着一场风云际会, 时至今日,说起来依然慑人心魄。本人想通过历史小说的形式,向广大读者朋友们讲述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热门推荐
  • 狂食

    狂食

    有灵感就写一点希望大家喜欢吧!!!!!!
  • 穷王成神

    穷王成神

    一个穷小子经受磨难,一步一步披靳斩刺,步步封神
  • 永生神帝

    永生神帝

    灵武大陆,以武为尊。少年苏行先天灵根缺失无法修炼,受族中子弟侮辱却无丝毫还手之力。幸得神武第一女阵法大师的神魂选中,传无上功法,授万古第一阵术。从此武阵双修,脚踏天才,一路逆袭,踏上热血辉煌之路,终成万古第一帝。
  •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刘元穿越三国,本以为蛰居小酒馆,签到满三年,就能回到曾经的繁华盛世。没想到却被刘备发现,能够听到这位绝世高人的心声。“刘元兄弟!跟我走吧!”听过抬棺打仗的,没听过带着酒馆打仗的。不去!我要做咸鱼。“刘元兄弟!知道白玉美人糜贞嘛?我亲自为你撮合!”“什么?糜贞!”刘备名下的女人,我真的能得到嘛?那岂不是说,貂蝉,大乔,小乔,孙尚香……我是那贪色忘义的人嘛!我是那见到美女走不动道的人嘛!我是那……好吧我是!什么时候动身!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狐予仙

    狐予仙

    这是一个道长和小狐狸的故事 故事很短 已经完结了 就图个乐呵吧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一下又一夏

    一下又一夏

    从寒假的匆匆一眼到暑假的朝夕相处,两个(母胎单身)沉迷于练车的当代大学生擦出了爱的火花,熬过异地,跨过阻碍,终于守得云开。
  • 三国演义畅读版

    三国演义畅读版

    用通俗的白话文重新翻写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巨著,在力求尊重原著情节的基础上,进行一些修改和润色,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 重生西游:我的万界酒馆

    重生西游:我的万界酒馆

    自盘古开辟,三皇统世,五帝定轮,世界之间,被分为四大神州。这其中,北冥神州放眼望去,满目皆是清一色的少女之国,名曰女儿国。在富有的国海之中,一条隐蔽的小巷子里,一家毫不起眼的小酒馆,低调开业。在酒馆门前,屹立着一块牌匾,牌匾上刻着赫然醒目的四个大字“万界酒馆”。苏皓意外的来到了西游世界,并且激活了通万界的系统!“你是何方妖孽,胆敢拦我老猪的去路?”“朕乃千古一帝,你让我开酒馆?”“我刘邦怎么说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啊!”这是一家不太和平的酒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