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是哲学,那么生活是什么呢?高于哲学?那就是神学了。生活当然不会是神学,但生活也是一门学问,涉及到娱乐、学习、衣食和工作,第二层面自由指的就是以上自由,第一层面制约同样也制约此层面自由。首先先看第二层面自由之娱乐自由,娱乐为了什么,劳动最伟大,娱乐难道不是对劳动的亵渎吗,浪费时间在虚无的娱乐上只为享受那转瞬即逝的一时快感,快感过后则就是无尽的空虚无聊,那娱乐是怎么产生并发展到如今如火如荼的地步呢。古老的人诞生,只有最原始的欲望,生存和繁衍,我不想在这里讨论繁衍的快感,因为我说的色情不是用在这里的色情,因此我只讨论以生存角度探索娱乐。生存是根据古老人的身体机能来看,守株待兔会饿死,因此古老人在感到饥饿时会外出劳作,狩猎捕鱼耕作,这些都是为了满足生存的第一要件客体:饱食;劳作需要损耗身体,身体不可能长时间大程度劳作因为古老人会感受到劳累,一些古老人感到劳累没有停止劳作,因为他们不知道会劳累致死,于是另一些体力较好的古老人看到一些体力较差的古老人劳累致死后意识到不能一直劳作,因此他们会在劳累后采取休息,这就满足了生存的第二要件客体:休息,他们为什么不交流呢说我累了要死了,这就牵扯到语言的诞生了,可能会有一个古老人感到劳累快死了然后在那叽哇乱叫,别人看到感觉奇怪也不会有什么理解的理由,古老人一开始就是群居动物了,劳作能满足饱食,因此一定是先有劳作并产生了如此结果,古老人中才会有一位智者动了动嘴,发现嘴不仅仅是食物的入口,而且配合气管可以发出声音,应该就是在这种似是而非的交流中,诞生了语言。语言自诞生以来,作用最大的就是下定义,古老人通过语言定义什么是劳作、休息等等。继续讨论休息,什么是休息,小学生都知道一个人靠在树上就是休息,这是古人造字时参考了古老人的行为才造出来“休”字。休息是娱乐的必要条件,休息不一定带有情感的变化,而娱乐一定带有情感的变化,不一定要快乐,由痛苦变为平淡也是变化,快乐的现代表现是笑,原始表现我们不得而知,所以古老人在休息时应该不会产生快乐的情感迸发,他们可能不会笑,一个人会在劳累休息时无缘无故地笑起来?一定有一个引人发笑的点使人唤醒了快乐与平淡的情感交换,一定会有一个点是快乐的起点,除去先天的因素,想了好久也没想出合适的源头,如果从目的方向来解释,那也是为了快乐而寻找快乐进而产生了娱乐,但这个世界包括任何,不是由目的而产生的,总有一些人说目的目的,做这事有目的做那事有目的,怎么就那么爱揣测人的心意,照这样说,那上帝为人创造鼻梁,就是为了让人戴上眼镜?不要揣测神意。
娱乐如果出于目的而产生,那目的还是为了娱乐,为了娱乐而娱乐,从人喜欢寻欢作乐的天性来看也说得通,但还是从源头来探索比较合理,这应该就是天生的,和哭一样,天生就会,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表象,就是说世界就在那,你怎么看世界世界就是什么样的,快乐应该也是如此,通过三个阶段,刺激、感知和行为,刺激就是那个点,就好像桌子上有一副眼镜,你看到了,不是眼镜走入你的眼睛大脑,而是眼镜就在那,它的存在刺激到了你的眼睛,你通过学习得知哦这是眼镜,然后做出行为戴上眼镜或者装到盒子里,快乐也就是这样,有一个兴奋点刺激到了古老人的神经,然后古老人摸索感知,发现快乐比较合适,然后做出行为,不一定是笑,可能是哭或者大叫,但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感知后发觉笑是与之最相匹配的行为,这就是我说的快乐的原始行为不一定是笑。这才有了快乐的概念,通过逆推可以得知这个兴奋点频率最高在哪里,这样就形成了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