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允文目光扫过群臣,将大家的神色尽收眼底,见不少人面露难色,他呵呵一笑:“诸位爱卿无需多虑,本次捐款全凭自愿,朕不会强迫各位!”
众人心中一松,捐款肯定要捐的,但既然临允文不强迫他们,他们捐个一二十两,表示表示就行了,没有人真愿意捐一百两!
户部尚书愣了愣,临允文的操作把他看懵了,不强迫?全凭自愿?
那才能够筹集到多少银子?不要说一万两,恐怕五千两都够呛!
还不等户部尚书说话,临允文已经走到大殿中央,目光投向站在百官最后,一位年轻的监察御史身上,“史邵,史爱卿,上前答话!”
史邵心中一跳,不知道临允文为什么突然点到他的名字,他入朝时间尚短,而且只是一个七品官员,在大殿上一直都是小透明,几乎不受关注,这突然被皇帝点名,心中顿时有些忐忑。
他赶紧出列,紧张道:“微臣在!”
“不知爱卿可愿意为河南灾民捐赠银子?”
“臣愿意!”史邵心中稍稍一松,原来是让他捐款,身为大京皇朝官员,爱护黎民百姓是理所应当,他自是愿意捐款。
“那爱卿愿意捐多少银子?”
史邵一年的俸禄只有四十五两银子,要捐肯定捐不了太多,但捐的太少面上又过不去,他暗自合计了一下,决定捐五十两,于是开口道:“微臣愿意捐五……”
“爱卿且慢!”临允文突然出声,将史邵的话打断,“这捐款不论是多,还是少,都是诸位爱卿心系黎民百姓的善举,值得歌功颂德!所以朕决定,在河南黄河边立一座石碑,将诸位爱卿的名字还有捐款数量,镌刻于石碑之上,让诸位爱卿,青史留名!”
青史留名?!
史邵双目圆瞪,心中震颤,满脑子都是‘青史留名’四个字,读书也好,做官也罢,谁不想搏一个青史留名?
但青史留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个时代能够留下名字,让后人敬仰的人,就只有那么几个,而他史邵,想要达到能够青史留名的高度,这辈子恐怕都没什么希望。
但他万万没想到,临允文居然给了他这个机会,而且这个机会就摆在眼前,触手可及,史邵呼吸开始变的急促,脸色逐渐涨红,他双拳紧紧握在一起,这个机会他一定要抓住!
大殿之上,不止是史邵,其他官员愣了片刻之后,也全都激动万分,就连左右丞相,三大学士,六部尚书也不例外。
没人能够抵挡青史留名的诱惑力,这是他们甘愿用自己生命去换的荣誉。
临允文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他嘴角上翘,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这一下就算他不让百官捐款,恐怕百官也会争着抢着自掏腰包!
五十两?一百两?呵呵,没有一千两,他们都不好意思拿出手!
临允文看向史邵,笑道:“爱卿,你刚刚说要捐多少银子?”
“五百……不,一千两!”史邵咬了咬牙,额头青筋暴起,机会可就这一次,错过了也许就没了,而银子失去了却还能赚回来,他直接压上了自己大半家产。
其他官员心中一惊,史邵年俸才45两,而且入朝时间尚短,竟然能够拿出一千两银子,着实有些令人有些难以置信!
临允文则是龙颜大悦,回头看向孙德胜,“快记上,史邵爱卿捐款一千两!”
“嗻!”孙德胜应了一声,然后将卷轴放在大殿一旁的长桌上,提起桌上的毛笔,便在史邵名字后写上了一千两的字样。
史邵看着孙德胜落笔,不仅没有丝毫心痛的感觉,反而感觉自己占了个天大的便宜!
一想到自己的名字将被刻于石碑之上,流传后世,他觉得这一切都值了!
史邵报完了捐款数额后,临允文满意地点了点头,之所以先找史邵,就是要让史邵给众人打个样,史邵身为朝堂上最低品级的官员,他都能够捐出一千两,那后面想要捐款的官员,起步必定不会少于一千两。
若是少了,名字刻在石碑上,岂不是让后世之人看了笑话?
“若是还有想要捐款的爱卿,可以到孙公公那里登记!”
临允文刚一说完,大殿里面的诸多官员,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官,呼啦一声,全都争先恐后向孙德胜围了过去。
文武百官眼中全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好像孙德胜就是个没穿衣服的小媳妇似的。
众人围到孙德胜身边,争着抢着开始报出自己的捐款数额,品阶相同的官员之间隐隐还有相互攀比的架势,比的是谁捐得更多。
在他们看来,捐的多的人,势必会在后世流传的名声上压对方一头!
“孙公公赶快记下,本官捐一千五百两!”
“呵呵,一千五百两?王给事,你格局小了啊!本官捐两千两!”
“才两千两?闪一边去,本官捐三千两!”
“谁特么敢推……额,刘侍郎,您先请,您先请!”
……
看着百官积极捐款,临允文脸上露出笑意,高声道:“众爱卿不必着急,青史留名,人人有份,人人有份!”
大家一听青史留名几个字,就更急了,人群中一位武将嫌孙德胜记录太慢,一把抢了孙德胜手上的毛笔,就自己写了起来。
“哎哟!”孙德胜被几只大手往后一扯,滚出了人群,一屁股跌坐在地上,疼得他龇牙咧嘴。
……
百官很疯狂,银子就像不是自己的一样,数额越报越高,还生怕自己报得少了。
包括左右丞相在内的几位一品大员,更是每人捐出了一万两白银,简直壕无人性!
百官登记了捐赠的数目之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回家去准备银子,大殿上只留下临允文和孙德胜二人。
临允文搓了搓手,满脸兴奋,“快,统计一下,他们总共捐了多少银子!”
“老奴遵旨!”孙德胜应了一声,叫来殿外守候的小太监,给他取来一个铁算盘,然后便噼里啪啦算了起来。
越算,孙德胜越是心惊,当算完最后一笔捐款,孙德胜整个人都是懵的,文武百官竟然捐了整整三十万两白银!
他怀疑自己算错了,于是又算了一次,算完之后,孙德胜满脸都是振奋之色。
他双手捧好卷轴,转身向临允文跪了下去:“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你真乃……”
“朕只想知道百官捐了多少银子!”临允文直接打断了孙德胜的话,他现在可没心情听孙德胜拍马屁。
孙德胜讪讪一笑,讨了个没趣,似乎知道现在不是拍马屁的时候,于是赶紧开口道:“整整三十万两白银!”
临允文气息一滞,“你确定没算错?”
“老奴算了两次,绝对不会有错!”
临允文神色激动,猛地一掌拍在龙椅扶手上,放声大笑:“哈哈哈哈,好啊,好啊,真是天佑我大京皇朝,河南百姓有救了,有救了!”
激动了片刻后,临允文想到了宁七,他眼中上过一抹欣赏,继续道:“这次能够筹集到赈灾银两,还多亏了宁七这小子,孙公公,你来帮朕想想,朕该如何赏赐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