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王枫和哥哥来到奶奶家,奶奶家里是五间土墙茅草房,由于王大山是家里的老大,结婚后搬出去另外盖的房子,王枫的大姑和二姑也已经出嫁了,还剩下二叔和三叔和三姑一共五口人。爷爷和二叔在村口开了一个卖豆腐的小作坊,拉磨的是头红色的马,用块黑布把马的眼蒙住,一圈圈的围着磨石绕圈子。
王枫的奶奶喂了七只棉羊,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放一次,三叔忙完地里活后会背一捆羊吃的草回来,晚上好喂羊吃。
农村那时都没有大门,只是用树条编编用绳子串起来当成大门用。
王枫用手把糸着绳子解开,使劲一推,树条编的门空出一人多的空间,俩人闪身走了进去,来到厨房门口,推开木门,哥俩开始找吃的,锅里什么都没有,王枫抬头一看,只见房子梁上一根铁丝,下端折成一段弯勾,一个竹篮子挂在勾子上。
“哥,篮子里肯定有馒头”,王枫对春生说,可是篮子挂的太高了,哥俩都够不着,春生看看四周也没椅子。
忽然,王枫灵机一动,对春生说:“哥你蹲下,我骑在你肩上不就够到了!”俩人于是就这样子办,王枫骑在春生的脖子上,春生慢慢地站起身子,王枫手够到了竹篮,只见里面半篮子玉米面窝头,这可能比高梁面的好吃多了,王枫递给春生两个,自已又拿两个放在上衣口袋里。
正当俩人准备下去的时候,一阵“喵喵”的羊叫声,不好奶奶放羊回来了。
春生一急,腿软了,俩人摔倒在烧锅用的小麦杆上,等俩人站起来,奶奶已经赶着羊群进了院子。
春生和王枫赶忙走出厨房,奶奶一看到哥俩,问道:“你们在厨房干啥?”春生忙对奶奶说“俺妈和俺姐去姥姥家了,让我们放学先到这玩一会,小枫饿了,我给他找东西吃”,说完对王枫眨眨眼。
王枫知道奶奶不喜欢自已的母亲,忙走到墙角,斜着身子,不让奶奶发现口袋里的馒头。春生帮着奶奶往羊圈里赶羊。
奶奶瞪了一眼春生说:“你们的妈真会过日子,饭都吃不上”,等把羊全部圈好,奶奶对春生说“赶紧回去吧,说不定你妈已经回来了”,说完去喂鸡去了。
王枫心里对奶奶恨得咬咬牙,对春生说:“走了哥,我们回家”,
俩个人走出院子,“哥,我以后再也不来了,就是饿死也不来”,王枫说。春生知道奶奶家五个大人,粮食也是不够吃。再者因为父亲经常拿钱给奶奶,父母经常吵架,造成奶奶一家都不喜欢母亲沈梅。
俩人回到家中,看见大门开着,走进屋子看到父亲王大山在屋里坐着,母亲还没回来,王大山看到哥俩进屋问他们去哪里了,春生把母亲和姐姐去姥姥家和放学后去奶奶家的事情告诉了父亲。
王大山听后一言不发,使劲地抽着香烟。
王枫和哥哥看到王大山的样子,以为出什么事情了,吓的也不敢说话。过了一会,王大山把吸完的香烟仍到地上,用脚踩使劲踩灭。
“春生,你和小枫看着家,我去接接你妈去”,王大山站起来对哥俩说。
王枫姥姥家离他们村有二十多里路,要经过十几个村子,还要翻过一道山坡,山坡上长满了荒草,到了晚上胆小的人很少敢走这条路。山下有条当时窄轨小火车,山上的石头开采下来运到另一个城市,沿着火车轨道可以通往姥姥家的村里,不过距离要远七八里路。
太阳马上要落下去了,天一黑,路更难走。
王枫和春生等到撑灯时分,王大山和沈梅才回来,沈梅解开一个布袋子,里面有十几斤白面,三十多斤玉米面,和两斤粗盐十几个玉米面窝头。
“俺姐怎么没和你一起回来啊?”王枫没看到姐姐,忙问母亲。沈梅看看王枫:“你姐在你姥姥家住一段”,饿了吧,今晚吃面条。”
由于家里有段时间没做过小麦面面条,王枫吃了两碗面条和一个玉米面窝头。
吃过晚饭,王大山问了问春生的学习情况和王枫上学的感受,要求他们好好学习。
王大山告诉他们,由于土地都已经承包到户了,生产队的牛马牲畜也已分到个人,有点钱的人开始买小型托拉机,公社里的几台大型托拉机由于年代太久,已经没有维修的价值,便宜卖给了个人,托拉机站解散!王大山长时间开车得了严重的腰肩盘突出,所以回来种地。不再外出!
沈梅早就想上王大山回来,分了五亩多地,靠她和春妮俩个人根本管理不过来,农忙时收割,农闲时锄草,家里没有一个壮劳力实在不行!再者王大山心疼母亲和俩个弟弟,挣得钱差不多一半都偷偷地给了王枫的奶奶,所以俩口子经常因为这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