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收工时,6米直径的土窑已经两米高了。其间用木头搭了两张桥,一张是上,一张是下,以免人多挤着不安全。土窑建在地势低的地方,如今虽然有两米高,两张桥也只是刚刚跟地面平了。挑着重担最怕就是上坡下坡,上坡费力,下坡脚要稳。收工前周金满吩咐大家把早上掀开的防雨布盖上,把工具归拢。吃了晚饭,回到周家村,天刚刚黑。外婆迎着王二虎,关切的问道:“小虎啊!这都累了一天,感觉怎么样?”
王二虎回道:“还行,就是这个肩膀痛,我今天比别人可没少挑。”王二虎习惯性用一边肩膀担着,如今都有点红肿了。如今中秋后的天气,早晚温差大。王二虎用外婆为他准备的热水洗了澡,往床上一躺,不一会就睡熟了。第二天早早的起来,王二虎发现肩膀好了一点,没有昨晚那么疼,但是脚小腿却是肌肉疼,可想起能赚钱,这点痛能坚持。
十个人吃了早饭,在周金满的吆喝声中,继续干着昨天同样的事情。王二虎经过昨晚的休息,精力充沛,今天他换了肩膀挑。小腿的肌肉虽然还小疼,但他胜在年轻,手脚麻利,渐渐就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劳动。到下午开工,王二虎由原来一担挑30块砖坯,已经跟他们一样,一担挑36块砖坯。一担的重量将近150斤。
五天后,土窑达到了10米高,木桥也是弯弯曲曲的搭了好几节。第一个土窑码成,近看就是个大的水桶,远看就像个大柱子。
再十天后,三座土窑呈“一”字排开,巍峨壮丽,终于到了点火的环节。这一天,吃了中饭,周金满又多叫了三个人,5个人一座土窑,每人守着两个引火口,开始点火烧窑。
首先把干透了的木柴放入引火口内,然后引燃,中途不能熄火,火越旺越好,直到窑内的煤完全能燃烧,且持续4小时。然后就封窑,也就是把10个引火口,用土砖封住,这样窑内的煤就慢慢燃烧,以达到成红砖的温度。
湘南地区通常有种风俗,因为这农村地区没有大型的砖厂,家家户户建新房用的红砖基本上都是自己烧制,也有买别人的,但凡土窑建成点火,都得办酒席。所请的人员也就是帮工或者雇工。但凡置办酒席,必须有猪、鸡,鱼等肉食硬菜,且出够“十甲碗”,也就是十个大碗菜。
王二虎回到外公家里洗了澡,换了衣服,来到周金满家里。周金满跟外公家是出了五服的周家族人,论辈分,王二虎该叫他舅舅。他家距离不远,王二虎小时候还到他家玩过。
王二虎进入周金满家,只见大堂屋里摆了两张方桌,桌旁差不多坐满人了。经过半个多月的相处,王二虎跟这十多人已经很熟了,一一的招呼后,王二虎挨着一个叫范卫东的小伙子坐在一起。这个叫范卫东的,今年19岁,瘦高个子,是周金满的外甥,因为两人年龄相仿,比较谈得来。他是从上半年开始,就跟着他舅舅干,手工制作砖坯,已有大半年了。他告诉王二虎,除了下雨天,家里农忙时不在,他这大半年,总共制作了三万块砖坯。一块砖坯是1分7厘的工钱,半年多时间才500多块钱。他说做完这里就准备去广东。
第一个上来的是一大碗的猪肚,切成一条条的,上面洒了些许蒜末、五香粉、八角,入口很软,绝对的硬菜。湘南地区的习俗,每上来一个菜,要等吃完或者客人不吃了,才能上第二个菜。期间就有很多的时间聊天,或者喝酒。酒是自酿的米酒,度数比较低,25度到30度之间。菜一上来,大家吆喝着吃菜,喝酒。这个年月的人,大多肚子里没有油水,不一会儿,菜碗就空了,连碗里的汤都不带剩的。第二道菜上的是蒸鸡肉块。这个时候的农村,几乎每家都有养鸡,散养为主,基本上喂的是稻谷,两斤以上的鸡最少都要10个月以上才能达到。将鸡肉切成块,蒸熟后,上面洒点葱花,再加点五香粉,吃到嘴里,那是鲜、香、甜齐全,令人回味。第三道菜上的是香芋扣肉,这道菜可是有点名气。现在的南方很多的餐馆都有这道菜。然后依次上的是:豆腐炒芹菜、蒸肉、辣椒炒鸭肉、猪肉丸子、曲米鱼、青菜、最后上的是炖猪脚。
重点要说的是曲米鱼这道菜,这是祁州县人特爱吃的一道菜。首先把鱼切成块,放点料酒和盐腌制两小时,再把曲米磨成粉拌上红干辣椒粉,然后把腌制好的鱼块和曲米辣椒粉进行搅拌,这样鱼块表面就有红色的曲米和辣椒,再放入蒸锅蒸熟即可,就这样的鱼肉很嫩、很辣、很香、还很鲜。
期间周金满还特意过来每人陪了一杯酒。还不断说着“辛苦了”,“感谢”等的客气话。轮到王二虎时,周金满右手端着一杯酒,左手拍着王二虎的肩膀说道:“小王,你很不错!年纪轻轻的,不光手脚麻利,还能吃得了这种苦,真的不错!来!感谢的话不说了,干了这杯酒!”
王二虎赶紧站起来,端着酒杯说道:“您客气!我祝您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我酒量很浅,您随意!”说完,把酒杯凑到嘴边抿了一口酒。王二虎确实喝不了酒,一杯就醉的主。周金满也不在意,笑呵呵的说道:“小王!下次有事还找你!”
十道菜上完,酒席也就到了尾声。一些喜好喝酒的,找相同爱好的拼酒,不胜酒力的吃完就离席回家。王二虎起来揉了揉微微隆起的肚子,心道这顿吃得好饱!同大家招呼了一声,便走出了周金满家门。
10月中旬的晚上,农历已到了九月,天气越来越凉,没有月光的晚上,天乌漆嘛黑的。借着从各家窗户透出的微弱灯光,王二虎刚刚走到外公家门口,迎面射来一束手电光,晃得眼睛一下子看不见东西,急忙用手挡住。接着一道声音传来:“王二虎!你小子什么时候来的?”王二虎寻着声音看去:“是蒙哥啊!我都来了半个多月了!怎么就不见你呢?”
对面拿着手电的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叫周蒙,已年满18岁,是王二虎外公周家族人。因为他们家就隔着一道院墙,可以说算邻居,周蒙家跟外公家是最近的同一枝,周蒙爷爷的爷爷跟外公的爷爷是亲兄弟,所以也算是很亲。王二虎记得小时候每年的暑假过来,大舅家的两个表弟太小,都是跟着周蒙的屁股后面玩。周蒙天天带着王二虎下河摸鱼抓虾,王二虎会游泳还是周蒙教会的。周蒙有一个好爸爸,在公社{现在叫乡政府}企业办公室任主任,关系网庞大。今年的春节还见过周蒙,记得他已经在什么企业上班了的。
周蒙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来,抽出一支,递给王二虎,王二虎摆了摆手,表示不抽。周蒙自己叼了一支烟点燃,说道:“我刚刚搭别人的车,从白河赶回来。你小子不是读书蛮行的,怎么没读了吗?来了这么多天干什么了?
王二虎回道:“我没有考上高中,这不那个周金满烧红砖,缺人挑砖上窑,我不就过来赚点零花钱嘛!”
周蒙接着说道:“你小子行啊!那种苦也能吃!我在工厂上了一个星期班,实在受不了就出来了。”
王二虎问道:“那蒙哥,你现在在哪发财啊?”
周蒙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神秘的说道:“我现在在白河,做了点小生意。我这次在家要呆两天,现在已经有点晚了,这样,你明天上午过来我家,我们详谈!”
“好!”王二虎答道。看着周蒙进入自己家门,心里想道:“大半年不见,蒙哥不但穿着整齐好看,脚上穿着大头牛皮鞋,还抽上了“长沙”牌香烟,看来蒙哥肯定是发财了!”王二虎随即回房睡觉。
第二天吃过外婆准备的早饭,王二虎来到了周蒙家。周蒙家里只有周蒙和他妈在家,他爸去上班了,他妹妹应该是去上学了。王二虎对着周蒙妈叫了声:“舅妈好!”周蒙妈热情的招呼道:“是二虎啊!是找蒙的吧?过来坐!”周蒙闻声从房间出来,便拉着王二虎往自己房间走,并回头对他妈说道:“妈!二虎是来找我的,你不用管了,我们谈点事情。”
进入房间,王二虎打量了一下。房间不大,房间门对着窗户,窗前摆放着一张书桌,左边放着一张木架床,右边摆放着一张衣柜。书桌上放着十几件青花瓷器,有花瓶、笔筒、盖罐、笔洗等,王二虎对于这些反正叫不全名称。
周蒙让王二虎在书桌前坐下,自己则坐在床沿上。王二虎刚坐下,就好奇的问道:“蒙哥,你什么时候对这些感兴趣了?”
周蒙笑呵呵的说道:“奇怪吧?这些瓷器漂亮吗?”
王二虎点了点头,用手指了指说道:“是挺漂亮的,你这些是哪来的?”
周蒙还是笑着说道:“告诉你吧!我现在在做古董生意。从工厂出来后,我爸给我找了个师父,我现在跟着师父学习古董鉴定,还有下乡收古董,这些就是我下乡收回来的,不过这些都是民国瓷器,不值钱。我拿回来是当摆设的。”
作家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