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虎拎着腊猪肉进屋后,发现大哥回来了,当然高兴。把野猪肉交给爸爸,并交代这是烟熏野猪肉,晚上割一点炒来吃。
王二虎拉着大哥在火炉边坐下,就问他差不多一年时间,在广东做什么工作,赚了多少钱。
王大龙慢慢说着这一年在广东的经历。他说,一开始跟着同大院的王德华在东莞一个工地做钢筋工,老板是广东本地的。按天计算工资,每天是7块钱,每人每月预支40块钱,不包吃,工地有食堂,住在工地的工棚。说好的工地做完,就结清所有的工钱。如此,两个人干了3个月,工地做完了,去向老板结工钱,老板却不给,说下个工地马上开工,做完下个工地就一起结清工钱。大哥说,当时,他们俩很气愤,辛苦做了三个月,却结不到工钱。为此,为了讨要工钱,王德华还被广东老板叫人给打了一顿,幸好没有受大的伤!
就这样,两人不想再给那个老板做,只能离开。他说,当时,他们离开时,两人身上加在一起只有不到20块钱,这都是每个月省下来的。他们想回家,可不够路费。他说,他们两人在东莞市流浪了三天。东莞在今年刚刚设立地级市,外地人多,治安特严。白天找工作,饿了买两个面包,就着自来水充饥,晚上两人跑到没人的老房子里睡地上。
直到第四天,在一个叫南城的菜市场,碰到了说祁州话的两个女老乡。就是这老乡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工地,竟然也是做钢筋工。包工头是我们隔壁镇的,那个包工头有好几个工地,做得很大。
两人在老乡的工地安定下来。在这里做不同于在广东本地老板,这里是按平方算,包工头抽提成的。就是说,包工头什么价钱包下来,工人不知道,包工头只是以一个合理的单价,给工人做。总工程费,在扣除包工头的管理费,再除以总工数,就得出一天多少钱。
做钢筋工不同于工地其它工种,不是天天有活干,因为钢筋的制作,要不了多少人,都是轮流来,上楼面绑扎,人要得很多。88年那个时候,不同现在,三天一层楼。那个时候,10天建好一层楼算是快的了。每绑扎完一层楼面,就要等木工,木工完成装模后,钢筋工才能上工。所以每个月能开25个工,算是好的了。
王大龙接着说,在老乡这里做了两个月,平均有9块钱一天,结了300多块钱。本想寄回来,也不够还清家里的债,所以自己存着。
他说,后来,他和王德华两人就跟着包工头又做了两个工地,直到这个月工地完工,结清工钱后,赶回家来。
王二虎问王大龙:“怎么这么长时间不写信回来呢?”
王大龙回道:“小虎,你也知道你老哥我的文化水平。再说,我们经常换地方,收不到回信,干脆就不写了。”
王二虎问道:“哥!你赚了多少钱回来?”
王大龙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脑稍,说道:“1000多块。你的事情,我都听爸妈说了,我可比不了你!”
这时,爸妈把做好的饭菜摆在桌上,招呼着吃饭。三个菜,两荤一素。自从王二虎赚了钱后,不但把家里的外债还了,而且,经常买肉回来,还时不时的给一百、两百的给他妈说家用。所以,这两、三月那是荤腥不断,提前进入小康了。
待一家四人桌边坐定,王大龙感慨地说道:“跟家里的生活相比,我们在外面吃的就是猪食啊!”
王二虎拿着一个瓷瓶说道:“哥!你喝这个酒看看好不好喝!”
王二虎像他爸酒量浅,王大龙则像他妈,特能喝,家里的米酒,1斤打底,最多能喝两斤的量。王二虎拿了四个装5钱的酒杯,拧开瓶盖,倒满酒,然后送到爸妈以及哥前。说道:“难得我们家人这么齐!来干了!”
王大龙端起面前的酒杯,一口闷下,惊讶地问道:“小虎!这是什么酒啊?香味悠久绵长,酒劲道却醇和,这是我喝过最好的酒了!”接着拿起桌上的酒瓶看起来,可外包装由于保存问题,字迹已经看不清了。
王二虎答道:“不用看了,我买这个酒的时候,卖家说是68年的‘浏阳河’酒,它跟你一样大,到现在20年了。由于外包装浸了水,所以看不清它的酒名和商标。当时卖家还和我们喝了一瓶呢,不然我哪敢买啊!”
王大龙问道:“那你买这酒多少钱一瓶?一共买了多少瓶?”
王二虎回答道:“这个有点贵,8块钱一瓶,而且当时买了5瓶,这瓶喝完,只剩4瓶了。”
听说8块钱一瓶的酒,全家人都看着他,尤其是妈妈,心疼地说道:“小虎啊!钱不能像你这么用的,要用在该用的地方。这么贵的酒,一瓶都能买4斤猪肉了。”
王二虎听了他妈的话,低着头没有作声。
王大龙却感慨说道:“这么贵的酒,你也舍得买,你到底是赚了多少钱啊?”
王二虎回道:“要不你明天跟我一起去白河,明天我们要出货,到时就能看到我们是怎么赚钱的。”
一家人吃过饭,看了会电视,聊了会天,王大龙自己主动去原王二虎的房间睡觉。他说现在又没有老婆,睡哪里都一样。
第二天,又下起了小雨,气温低到零上2到5度,寒冷得很。王二虎三人一早坐着班车赶到白河。
临近过年,白河镇更显人多,老街上是人山人海。华夏人的传统,逢年过节,都想过得好点。有钱没钱都会比平常舍得花钱。
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周蒙师父的店里。多宝阁一如既往的冷清,店里还是周蒙一人,靠墙的位置坐着,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人们。
进得店里,几人热情的招呼过后,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周蒙说道:“二虎啊!你都有好多天没来了,是不是收不到货了?我们这边的几波人,由于收不到货,已经停了!”
王二虎回答道:“是啊!蒙哥!现在每个村子都被铲了好几次了。我们昨天去了一次大山里,本想去碰碰运气,没想真遇到个大财主。”
王进勇马上把黑色挎包拉开,掏出两大纸包,摆在茶几上。
周蒙打开两个纸包,惊讶地说道:“这么多啊!我真是服了你的运气!”
一个小时后,王二虎拿到了一大捆的蓝色四人头,揣进包里,接着问道:“蒙哥!怎么每次来都看不到你师父啊?我托你问的,你问了吗?”
周蒙回道:“我问了我师父,他说,范大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紫砂壶制壶名家。他说如果是真品,精品,现在的市场价在小几千。不过他还说,现在瓷器收藏越来越热门,你如果不急用钱,放几年,翻几番没问题。”
周蒙接着说道:“现在我们这里的货源越来越少,我师父已经在长沙租了铺子。明年过了春节,就结束这里,我就随我师父去长沙了。对了,我师父的铺子在长沙太平老街,用的还是多宝阁的招牌。你如果有机会去长沙,就去看看!”
告别了周蒙,从多宝阁出来,再次穿过拥挤的人群,三人来到了卖服装的店铺。前几年,人们的衣服基本上都是去供销社买布到裁缝铺请人做。如今市场就有现成的服装卖,而且款式新颖,花色多样。王二虎和王进勇给家里人,每人买了套时下流行的衣服和棉鞋。王大龙想付钱来着,王二虎开玩笑的说道:“你那点钱还是留着娶媳妇吧!”
三个人大包小包的拎着回到王家大院,在大宅门分别时,王二虎嘱咐王进勇,吃了中饭,叫他把所有的铜钱带他家进行清理和分类。
一回到家里,憋了一肚子疑问的王大龙,拉着王二虎坐在火炉边问道:“你们昨天收那些钱币花了多少钱?”
王二虎回道:“花了2400多块钱。”
王大龙惊讶地说道:“那你们昨天一天就赚了8000多块钱了吗?”
王二虎说道:“大本才有大利啊!这是做生意跟打工的区别。可惜,以后没有这样的生意做了!”
王大龙感慨说道:“这也太暴利了,你们一天赚的,都够我干六、七年的了。”
王妈周之春则看着一堆的衣服棉鞋,对着王二虎训斥道:“小虎,你干嘛买这么多的衣服啊,我跟你爸都有衣服穿,你又乱花钱!”
王二虎这次没有顺着她,反驳道:“这大过年的,添点新衣服有什么不好吗?”
王妈则自个嘀咕着去厨房做饭了。
吃过中饭,王进勇背了两大袋子的铜钱过来,足有百斤。王二虎把钱币全部倒在地上,然后一个个的分类,有的脏了,王进勇拿着把牙刷就着水刷干净。再放在一边让它晾干。没有脏的按分类用旧报纸包好,编写种类和数量。这些工作已经做了很多次了,王大龙看着,最后也加入进来,帮着刷铜钱。
有了王大龙的帮助,很快干完,用水洗过的则要等明天完全晾干后,再包装保存。三个人坐在火炉边聊天,王进勇则对广东的一切感兴趣,问王大龙,广东人是不是很有钱,那边的房子是不是很高等等。王大龙把自己知道的一一说给他听。这时王进勇的爸爸六叔推门走了进来,对着王大龙问道:“大龙!你爸呢?”
王大龙站起回道:“六叔!你先坐,我爸刚刚还在这哩,找他什么事啊?”
六叔说道:“有件大事,说给你们听也好。是这样!听你们的幺叔说我们乡政府所在地准备集镇,现在有地要卖,我问问你爸,要不要买。”
王二虎问道:“六叔,这个地是以什么形式卖?商铺还是住宅?”
六叔回道:“是商铺,90平方一块地,4.5米乘以20米,每人最多买两块。”
王二虎继续问道:“建多高有没有规定?一块地要多少钱?”
六叔回道:“没有规定建多高,一块地是1800块。”
王二虎财大气粗的说道:“六叔!不用问我爸了,以我两兄弟的名义,我要买四块地,要连着一起的。”
六叔说道:“小虎,你真是大手笔啊,我还想买两块,听了你的话,我也要买四块地。”
王进勇也跟着说道:“对,要买就买四块。”王进勇在这三四个月跟着王二虎,那绝对佩服的五体投地。对于王二虎的决定,他只要跟着就不会错。
王二虎看了看时间,马上回房,从挎包掏出钱,数了8000块钱交给王大龙说道:“宜早不宜迟,哥!你拿钱赶紧随六叔去乡政府交钱,看能不能拿下地点好一些的商铺。一定要连着的!”
作家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