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勇骑着单车带着王二虎,一路说说笑笑的往家赶。过了黄家镇,换王二虎骑车。王进勇坐在后座上,感叹地说道:“虎哥!这个钱太好赚了!如果不是影响收货,我现在都能买自行车了!”
王二虎骑着单车,回道:“我们现在才多少钱啊?进勇!你要把眼光放长远些!跟着我,我让你做万元户!自行车算个屁啊?我们到时会有摩托车,小轿车!那才带劲呢!”
王进勇听了王二虎的话,热血沸腾,无比激动地说道:“虎哥!只要你不嫌弃我,我一定跟你到底!我要赚好多的钱,我要成为我们村第二个万元户!当然第一个是虎哥!对!自行车算个屁啊!我要赚钱买摩托!赚钱.......,哎呀!虎哥!现在时间还早,我们是不是找个村子去碰碰运气?”
王二虎笑着说道:“你小子脑瓜子终于开窍了!行!反正现在我们本钱充足,就去碰碰运气!”说着环顾了下周围,点了点头,指着前面不远的小村庄说道:“进勇!看见那边那个白色墙面的洋房子没有?,就是粮站后面那里!我以前过来送粮,听人们说,解放前,那里出了个大地主!听说这个地主有良田几万亩,解放后区公所以前就驻那栋房子里。不知道那个地主有没有后人?那么大一个地主肯定有好东西!”
王进勇抢过自行车,让王二虎坐上,大声说道:“走!发财去喽!”
很快,二人来到了洋房子前面。之所以称为洋房子,是因为它不同于传统的那种青砖绿瓦,四四方方的形式。它占地很大,经过四十年岁月的摧残,现在只能看到原来的大致轮廓。昔日高大的围墙,如今已经被住在这里的人们,打通成里面房子的进出通道。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几栋高矮不一的尖顶房子。顶部已经斑驳不堪,只剩下墙面竟白白如雪。
王二虎走在前面,王进勇推着单车跟着,两人沿着通道进入院里。有了昨天收货的经验,王二虎看着一间房门开着,刚刚从里面走出一位中年人,笑着问道:“大叔你好!你家有古钱币,老物件吗?我高价收购!”
中年人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了!去年就卖掉了!”
王二虎继续问道:“大叔,你家还有没有旧瓷器,旧书籍,字画那些的,只要物件够老我们就收!”
中年人继续摇头道:“没有了!”
王二虎二人像这样连续问了十多家,都是同样的回答。王进勇急了,对着王二虎说道:“虎哥!我们又来晚了!现在怎么办?”
王二虎回道:“哎呀!没办法!被人铲过了!但是我不相信就没有漏网之鱼!这样,进勇,你大声吆喝!实在没人应,我们就撤!”
于是,王进勇听话的大声吆喝道:“高价收古钱币!旧瓷器,旧书籍等老物件哩!”一路走,一路吆喝着。
当二人快把整个村子走完,准备撤的时候,一个60多岁,背微驼老人,站在一矮房子前,向王二虎二人招了招手。王二虎赶紧走过去,笑着说道:“大伯!你好!你是有什么物件要出吗?”
驼背老人也不说话,只是招手,示意二人随他进屋。
王二虎二人随老人进入屋内,随便打量了一下房间里的摆设。房间不大,应该是个堂屋,里面就摆了张小四方桌,还有两张长木凳、两张木单人坐的凳子。屋角落里还堆着一些农俱,小桌子上有两个还没洗的瓷碗和一双筷子。王二虎二人在老人的示意下坐下,就忍不住问道:“大伯,有什么物件,拿出来看看吧!”
驼背老人说道:“我要出的数量有点多,你们有钱吗?”
王二虎笑着说道:“大伯,只要东西对,品相好,钱不是问题,放心吧!”
驼背老人说道:“那你们等会儿!”说完,走进里屋,很快,老人手里拿了个黑色的木盒出来,放在小桌上打开,说道:“你看看!”
王二虎抬眼一看,只见盒里面全部是银元。捏了一枚看了看,袁大头,民国八年的,再拿起一枚,还是袁大头,民国十年的。王二虎嫌这样太慢,干脆把木盒里面的银元全部倒在桌面上。然后一块块的看,竟然全部是袁大头,一个小头的都没有。数了数,87枚,数过后再装入木盒内。
王二虎递了根烟给老人说道:“大伯!你这里一共是87枚银元,现在的收购价是5块钱一枚,你看可以吗?”
驼背老人掏出火柴,点燃香烟,深吧了一口,然后缓缓吐出,说道:“你这个价钱不可以,要是这个价,去年我就出了。”
王二虎接着问道:“那你想要什么价?”
驼背老人再深吸了口烟,缓缓吐出,语气强硬的说道:“没有8块钱,不出。”
虽然这个价钱收还赚着大头,但是能砍还是要砍价的。王二虎说道:“你这个价,我收的话,根本没有钱赚了,我看你的数量多,我出7块钱,如果不行的话,我就撤了。”
哪知道驼背老人爽快地说道:“成交!”
王二虎给了钱,把木盒揣进书包里,顺便说道:“大伯。你家还有其它老物件吗?”
驼背老人看王二虎给钱爽快,说道:“还有一个物件,再等会儿!”
不到两分钟,老人手拿着一个精美略黄颜色的小方木盒,打开后,站过一边,用手示意王二虎。
王二虎看到木盒里面的东西,望着老人说道:“这是一把茶壶吧?”
老人不说话,只是点头。王二虎把茶壶从盒里面拿出来,摆在桌面上,只见此壶暗红带紫,由三个圆球堆叠而成,其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视觉感也极为舒适,整把壶稳健丰润。王二虎掂了掂盖子,严丝合缝,没什么空隙。把盖子拿开,只见盖子内壁有‘大生’二字。内里面也是光滑如镜。再斜翻壶身,圈底,内刻‘范大生制’四字篆书。整把壶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包浆自然,应该是解放前的东西。
王二虎对着驼背老人说道:“我虽然看不懂这是什么瓷器,但我想应该是老东西。大伯,你要什么价?”
驼背老人伸出两根手指,说道:“200块!”语言简练干脆!
王二虎摇头,说道:“这个太贵了!这个看着像老物件,但是我不懂,我也是赌一把,我出80块钱,你看怎么样?”
驼背老人摇头说:“不出!”最后王二虎花了120块钱买下了茶壶。
王二虎从驼背老人家屋里出来,看了看手表,5点半了,还有一个多小时天就黑了。
王进勇骑着单车走在回家的大马路上,忍不住向着坐在后面的王二虎问道:“虎哥,那个茶壶是个宝贝吗?”
王二虎回道:“我不知道!但是看茶壶制作精美,应该很值钱。下次去白河,让蒙哥的师父看看。”
王二虎二人今天收获颇丰,兴高采烈的往家赶。
就这样,过了二十天,王二虎二人天天都往外收货、出货的。连下雨天都没休息,第二次出货,王进勇也买了辆自行车。而他们的本钱也累积到了八千多块钱。很快周围附近的村子都被两人铲了一遍,时间也到了秋收季节。
帮着家里干了五天,收割完晚稻后,王二虎和王进勇二人继续着赚钱发财的大事业。
随着天气一天天由凉转变得寒冷,时间也到了89年的元月上旬,农历的腊月。这几天一直就是阴冷,时而下点小雨,有时还来点雨加雪。上了年纪的老人,很少出门,围着火炉烤火。冬天白天渐短,甚至有人家一日三餐改为两顿。
王二虎今天没有出去。经过近三个月的东奔西走,走家串户的收货,如今把近方圆十几公里的村子都走了一遍。尤其是近几天,收获越来越少。大部分的村子都被同行光顾过了,王二虎想着,是不是放弃收货了。但是这三个月,王二虎和王进勇二人收获颇丰,二人早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万元户’。王二虎不仅帮家里还清了外债,家里还添置了黑白电视机、当下最流行的录音机。
这天王二虎刚刚吃了中饭,家里三个人围着火炉烤火。王进勇打着把伞,推开门走了进来。
大家相互打了招呼后坐下。王进勇神秘的说道:“虎哥,天气越来越冷,现在圩上(集市的意思)的木炭卖到了22块钱/100斤的高价,白河那边更高,我们是不是搞一搞这个生意?”
王二虎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我们做,去山里进价是多少钱?”
王进勇回答:“我听王德志说的。他都去山里好几次了,他说山里的卖价一开始是8块钱/100斤,现在天气冷了,10块钱/100斤。他跟他爸每次去山里买了木炭挑回来,能赚20几块钱。虎哥!我们如果去山里大量收购,然后雇车装回来,是不是能赚一笔呢?”
王二虎深思着:“山里卖10块,外面卖22块,这是信息不通的缘故。从凤凰乡往山里,可有两个乡,近万人,分散在广阔的大山深处。”
王二虎笑着说道:“进勇!你行啊!学会动脑子了!这就是有钱人跟没钱的思维不一样。有钱的想到雇车大数量收购,然后高价卖出,这就是经商,是商人的思维。没钱的只是想到靠着自己的死力气,能尽量挑多点货,赚点辛苦钱。这是典型的农民思维。进勇!我们现在外面已经收不到货了。现在离过年只有20多天,我们去山里碰碰运气,就算收不到,我们去买点山珍回来,也好过个幸福年呢!”
作家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