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心方丈闭目颂读《心经》,手中法印手势上下快速翻转变换,丝毫不为外界所扰。
万佛珠金光四射,房内如撒了金粉一般,金碧辉煌。
觉心方丈身后缓缓浮现一圈七彩原型光环,绚烂夺目,神圣端庄,恍如佛祖降临。
袁、孙二人都见识广博,素闻摩诃般若妙法修行到极高境界,施展开来时,身后会浮现似佛陀雕像般极为璀璨的背光。
摩诃般若,号称释门无上妙法。以此推想,觉心真不愧为当世第一神僧!
千年古刹,果是实至名归、令人钦服!
不久背光越来越盛,光芒似比日月更亮更皎洁,觉心方丈动作如行云流水,毫无停滞。
与此同时,那孩子的身体此刻也起了变化。一道太极图案在他额头若隐若现,光芒暗淡,闪烁不停,似将不支。
孩子突然发出痛苦呻今声,满脸大汗,浑身抽搐不止。
袁、孙、衣三人无不大惊失色。
觉心忽然右手中指与无名指弯曲,大拇指压在其上,食指和小指却呈张开状,万佛珠缓缓停止了转动。
袁守仁往昔精研占卜时,于世间各宗教流派颇有研究。一眼便认得,这是佛陀的常见手印之一,叫作期克印,?乃是密宗强大的降魔手印。
手印缓缓指向孩子额头处,太极图如受强援,瞬间光芒大盛。
孩子的抽搐慢慢停了下来。
万佛珠光芒忽然聚敛成一道光柱,直直射向太极图案,一个‘卍’字覆盖在太极图案上,而后消失不见。
那孩子又平静下来,缓缓睡去。
袁、孙二人长舒了一口气。二人心里均不由感叹:佛门妙法,博大精深,果是克制妖魔凶邪的灵丹妙药!
觉心大师睁开双眼,施法收起万佛珠,众人慌忙前去床旁查看。
孙司命把完脉,脸上欣慰一笑,冲袁、衣二人点了下头。
众人无不如释重负,喜笑颜开。
袁、孙、衣三人齐齐跪向觉心大师,不约而同道:“感谢大师救命之恩!”
袁、孙二人具是当今天下一等一的人才俊杰。二人素来傲视天下,低三下四之事是绝无仅有。
即便他二人命在旦夕,也未必肯低头求人,对觉心行此大礼,居然毫不迟疑,也是实属罕见了。
一则,心里实在是敬佩这位方丈的精妙佛法和慈悲心怀。更深一层,则是两人费尽心血都未能化解之病,突然有了希望,正如在漫漫黑暗中苦苦探索寻路的人,突见光亮。当真是苦尽甘来,感激涕零,也总算不负亡兄所托。
注:《心经》:全称《摩诃般若密多心经》,也译作《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摩诃般若,意为大智慧。《心经》全文如下: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觉心大师慌忙连连扶起,合掌道:“阿弥陀佛,出家人慈悲为怀,焉能坐视不理?只是摩诃般若大法也只是暂时压制住魔力,如要根治,尚需去寻天帝药斋灵药,或可根治。”
几人点头称是。
当下孙司命、袁守仁决定同觉心大师一起前往。三人各怀惊人艺业,实在抵得上千军万马。所幸角端身材高大,神力过人,驮三人丝毫不费力。
饶是角端日行一万八千里,风驰电掣,迅疾无比,也过了两个时辰方才到达巫山附近。只是众人不免须发皆张、凌乱不堪。
那巫山形似尖锥,甚是陡峭。山上红枫密布,艳如烈火。更有鸟鸣、吼声不断传来,震彻天地。
三人远远便望见有巨大黄鸟上下飞舞盘旋,叫声急促嘹亮,情况极为凶险。三人决定暂不登山,让角端在巫山上方上下飞旋查探情形。
一股腥臭味弥漫在巫山周围,三人闻之欲吐。孙司命于怀取出四粒绿色药丸,角端和三人分别服下,立刻便神清气爽。
觉心大师道:“多谢施主赐药,敢问此药何名,竟有如此奇效?”
孙司命笑道:“此乃清心移毒丸,内含焉酸草、蟾酥、鬼针草、半边钱、杜衡、甘草、金银花等上百种解毒药材,寻常毒药皆可以此化解,在下平素以此防身。雕虫小技而已,让大师见笑了。”
那角端也道:“其他药材倒还还说,只是听闻焉酸草极为难得,生存条件极为严苛,此药也属十分贵重了。”
孙司命微微一笑,既没承认也不否认。世人只知他妙手回春、医术精湛,无人得知他曾日夜皓首穷经,便访天下名山寻药的辛劳。
角端查探后发现,巫山顶端却有个洞口,直通向下,深不可测。那角端平素喜居黑暗山洞,视力绝佳。细细看去,洞内有八个巨大篆字环列一周,分别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孙司命点头说道:“想来天帝药斋便是位于此处了。”
原来此山内部中空,入口却在山的顶端。那黄鸟死死守在洞口,居高临下,真个“一鸟当关万蛇莫开”。洞口甚是隐秘,非至山顶上方绝难发现,难怪几千年来黑水玄蛇始终无法盗走灵药。
当下角端寻得一处隐秘洞穴,三人隐入其内,静观其变。
《山海经·大荒南经》又载:“有巫山者,西有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山海经·中山经》:“鼓钟之山有草焉,方茎而黄华,员叶而三成,其名曰焉酸,可以为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