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由于人员调动,王晓亮被调到了合州市内另一个派出所工作,所辖范围是个较大的居民区,工作相对多了起来。
很久以后,王晓亮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在钓鱼山派出所工作那段经历,简直就是为了与老九相遇。
王晓亮在新的派出所工作没多久,这个派出所所管辖的一个居民小区里,就发生了一件大案子。
一个男性中学教师,在早晨被邻居发现倒在自己家的大门口,脖子被人切开了一个口子,血流了一地,被发现的时候,尸体已经僵了。
这个居民区民风淳朴,片警们也比较负责,对所辖居民的情况都比较了解,平时极少有刑事案件发生,至于人命案更是近三五年来第一宗。
本来这种恶性刑事案件是由分局的刑警直接负责的,不过由于案件发生的居民区正好归王晓亮管,因此作为片警王晓亮也全程跟着忙乎。由于刚调来没多久,王晓亮一边拿着小区的卷宗一边解答刑警的问题,有些手忙脚乱。
参加工作没几年,王晓亮也没见过什么大案子,因此对刑警处理整个案件的过程也是非常好奇,案件有关的信息也都了解的很清楚。案子调查了几天,也没什么线索。王晓亮每天回家都会忍不住跟凤九渊念叨念叨这个案子的进展。
“根据死者倒地的姿势来看,是外面有人敲门,死者打开门后,凶手直接用锐器划开了死者的脖子,死者由于气管被切开发不出声音,仰面摔倒身亡。据法医也就是仵作鉴定,死者死于午夜十二点左右,邻居都已入睡,没人听到动静,也没有目击者。尸体转天早晨六点左右才被路过的邻居看到。死者家里没有丢失任何物品,也没有被翻找过的痕迹。可以肯定,凶手杀人后没有进屋,而是立刻离开,因此没留下任何线索。死者为男性,四十二岁,五年前离异,之后一直独自生活。前妻已再婚,近三年没有与死者联系过。”
“死者的职业为中学教师,担任一个高中班的班主任。案发当天,死者任班主任的班级全体学生为了庆祝一个学生的生日,一起前往卡拉OK,也就是唱曲儿的地方一起唱曲儿,直到凌晨一点。也就是说,案发的时候学生们都在唱曲儿的地方。根据对学校其他老师的问话,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说到这里,王晓亮停了一下,看了一眼一直默默听着王晓亮叙述的凤九渊。“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这是一宗悬案,没有动机,没有线索,没有目击者,没有嫌疑人。”
一直沉默的凤九渊问道:“死者的尸体现在在哪里?”
“还在分局的停尸房,两天后死者生前工作的学校办追悼会,之后火化。”
“那么明天,带我去看看尸体。”
王晓亮想都没想,立刻答应下来。他对凤九渊,有一种说不出的信任感,虽然一直以来两人只是聊天,但是凤九渊身上有一种气度,令王晓亮非常心折。“这就是因为宋代特殊的社会环境而培养出的气质吧。”王晓亮想。
第二天,王晓亮借口去调查凶杀案的线索离开了派出所,带着凤九渊直接去了分局的停尸房。他对停尸房的工作人员说是死者家属来看一眼死者,因此没什么阻碍就让凤九渊看到了尸体。在王晓亮看来,凤九渊似乎只是对尸体扫了一眼,就示意王晓亮可以了。两人离开分局后,王晓亮抑制不住好奇心,问凤九渊有没有看出什么。
凤九渊说:“你跟我说过,警方认为午夜时分来敲门还能让死者把门打开的,有极大的可能是死者熟悉的人。”
“对,可是我们已经调查了所有认识死者的人,没有人有涉案嫌疑。”
“后天的追悼会,所有死者的熟人应该都会到吧。到时咱们去看看。”
两天以后。
市火葬厂的一个礼堂里,王晓亮穿着便装和凤九渊站在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但是他们的视角正好能够观察到全场的人。由于死者生前并没有太亲近的人,所以追悼会的气氛并不十分悲伤。
但是,顺着凤九渊的视线,王晓亮也观察到了,站在人群后面几排的,是死者生前担任班主任那个班级的学生们,都是十六七岁的年纪。这个年纪还不能真正懂得悲伤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王晓亮注意到,虽然低着头,但这些学生们的脸上竟然都似有似无的浮着浅浅的笑容。由于学生们站在后面几排,所以如果不是从王晓亮和凤九渊这个角度,恐怕全场也不会有人注意到这个不正常的情况。
这时凤九渊的声音在王晓亮的耳边响起:“最后一排从那边数第三个学生,那个男孩子,追悼会结束后你把他带到派出所,我和你一起审他。”即使只有三成功力,传音入密对于凤九渊来说还是很简单的。
追悼会结束后,大家陆续走出火葬厂礼堂。尽量等到人群比较分散以后,一直跟在那群学生后面的王晓亮赶上几步拦住了凤九渊指定的那个男学生,先亮了一下工作证:“你跟我走一趟,有些话要问你。”那个学生一愣,说:“给我你工作证看看。”王晓亮哭笑不得,只好把工作证递到男学生手里。端详了半天,见没什么问题,男孩子回过头跟其他同学说:“没事。你们先走吧,我跟这个警察大哥走一趟。”说完朝同学们挤了挤眼,示意他们放心。这个小动作被王晓亮看在眼里。
等凤九渊跟过来之后,三个人上了王晓亮开来的警车,驶向现在王晓亮工作的派出所。
车开到半路,男学生问:“为什么不去警察分局?”王晓亮心想小子还挺机警,嘴上却使出了杀手锏:“除非你想让你杀害你们老师的事现在就让分局知道。”男学生的脸瞬间白了白,嘴上还很硬:“警察就可以没有证据乱说话吗?”后面的时间里却不再为警车开往哪里而发问。
车开到了派出所,王晓亮对同事解释说是两个人在路上打架,需要处理一下,要了间审讯室,其实就是间陈设简单的屋子,没那么阴森,不过毕竟实在派出所,对被审讯问话的人还是很有心理上的震慑力的。这也是为什么凤九渊让王晓亮把男孩子带到这里的原因。
姓名、住址等程序上的问题之后,开始询问这个叫杨子昂的少年关键问题:“你为什么要杀死你的班主任?”杨子昂的脸色苍白,但是语气却很硬,没有慌张的意思:“我不明白你什么意思。我还想问你呢,警察大哥,我为什么要杀死我自己的班主任呢?”
一直坐在旁沉默不语的凤九渊忽然开口说道:“少年人,你的拔刀势已有小成。哪里学的?”
杨子昂闻听此言大吃一惊,条件反射般把右手探向了自己的左腰侧,却发觉腰际空无一物,冷汗涔涔而下。
凤九渊一张手,手里是一把经过改造的手柄处更宽厚的、刀刃可以伸缩的裁纸刀:“你是找这个吗?”
杨子昂眼里露出了恐惧的神色。
凤九渊继续说:“看过尸体的伤口,我发现伤口窄而深,死者是被一刀毙命,这一刀的速度和劲道都非常了得,而且刀身极其窄小,没在手上下过几年功夫的人是挥不出这一刀的。我没看过现场,不过我如果没猜错的话,现场是没有喷溅血的,因为以这一刀之快,恐怕死者要倒地之后,血才会流出来。如果是个不会武功的普通人,这一刀砍在人的脖子上,血是会从动脉喷溅出来的。”
说道这里凤九渊看了杨子昂一眼,继续说道:“我知道中国古代的时候,有一路刀法叫作劈风三势,虽然只有三招,但是每一势都是有去无回的刀法,杀伤力极大。其中第一势唤作拔刀势,讲究的是刀拔不收,一击毙敌,最适合与人近身搏命。据说单是这一势,也要每天拔刀一千余次,三年方有小成。本来只从尸体的伤口,我是无法断定死者是被拔刀势所击杀。但我在追悼会看到你之后,你的站姿为两脚前后相错,膝盖微屈,保持弹性使身体上下微微起伏,重心都在腰际,全身随时可以发力弹起,向前挥刀。这正是多年练习拔刀势形成的习惯性站姿。看到你之后,我不认为,非常巧还有另一个与你的班主任有关联的人能发出这一刀,杀了你的班主任。”
凤九渊说到这里又停顿了一下,有意给杨子昂一个喘息的机会。
“身为武者,如果不能对自己手中的刀负责,即为失德。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杀死你的班主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