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彼此寒暄数语,不过是叙说陈年的旧事,吴艨与司旬两人这样做是在判断着几人的关系,费伟明白其中的因由,于是便让几人退去。
只待屋中只剩费伟三人,司旬便直入正题,将羽族受到合围之事告知,然后提出希望交换一块栖息之地。
听了司旬的话费伟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心中难免有些失落,羽族子弟无能竟沦落到这种地步,从费族分得土地,岂不是要分裂费族,这种事情外族岂会帮忙?
所以摇了摇头,回绝道:“长老也知晓北部山林虽然地域广博,但是土地贫瘠,并不适合一个大族迁往这里,况且此地有一强族名叫石斧族,此间事物无不要与他们商量,所以二位的要求我无法答应。”
被拒绝本该失落的吴艨却来了精神,因为从费伟的话里他断定,石斧族定然不是什么善类,而很显然费族也并不想听从他们的。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吴艨决定以此为契机,试着撬动费伟的心。
吴艨索性摊开:“如今羽族一力对抗三族围攻,存亡只在朝夕之间,所求的不过是能够生存下去,如果首领能够帮羽族一个大忙,日后羽族愿凭调遣在所不辞。能够有一个盟友我想对双方都没有坏处,不知首领觉得如何?”
费族不缺少食物,也不缺少土地,但却缺少安全感,因为时时刻刻都在被石斧族压制着。费伟也是聪明人,两族携手能为费族获得更多的保障。
当即语气也松下不少,道:“首领言重了,羽族依旧是个大族,我也愿意与羽族保持有好的关系,但我之前所言也并无虚假,南山近半数的地区控制在石斧族的手中,我倒是知道一块无主之地,因为那正是我费族的旧地,被废弃已久,如果首领不嫌弃,我可命人带首领前去查探一番,如果合首领的心意,老朽愿意代羽族向石斧族通报,将此地赠予羽族。”
吴艨终于可以笑了,费伟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了立场,即使他口中的那片故地不适合羽族的发展,这份恩情也算是记下了。
达成协议的两族就有了共同的利益,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吴艨先行的离开了费族营寨,司旬年龄大行动也不方便,羽族也需要人做后续的谈判,吴艨便让其留在部族,等众人返回时再来接他。
看着吴艨离开的背影,费伟忽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欣慰,自己老了在自己有生之年办成此事,就算是日后有了什么纷争,也不过是自己的过错与子孙无关。
而他身旁的司旬,如今对于吴艨也有些佩服了,毕竟如果不是吴艨最后抓住了重点,从而说服了费伟,此行恐怕也就要落空了,
吴艨还在为司健担心,有了向导此行可以更顺利达成,但是也就无法与分散的司健进行联络了,那样司健就要独自面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所以此行势必要加快速度。
三个人各有所思,好在最终的目标一致,促成羽族与费族的结盟。
由于已近傍晚,不适宜立刻出发,所以吴艨决定在此地留宿,因为靠近费族营寨,又有了费族提供的皮毛,吃过饭几人终于可以暖暖的睡个好觉了。
两名向导也不寒暄,仅向吴艨一行确认了行程。因为只有十余里地,又是光明正大的行进,中午时分便已经到达。
故地的位置还是比较理想的,地域广阔在山腰上放眼望去便是大片的草海,天然形成的谷口与费族营寨类似,极为险要只需要少数人把守,便可以确保部族不受侵袭。
但若是选择这里直接面对的便是石斧族,从这里翻越两座山便是石斧族的领地,虽然石斧族的核心营地在更远的地方,这里终究无法为部族提供安全保障。另外这里地势低洼,一旦遇到洪水来临必受其害。
的确,费族之所以迁族,便是因为上述两个原因,而这里是石斧族进攻费族的东部门户,届时无论羽族是否愿意,都一定会被卷入其中。
看穿了费族的用心吴艨却并没有生气,因为他决定就在这里做为羽族的立足之地。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这里有两样羽族所不具备的煤炭和矿石。
山体发现了大量的裸露出地表的煤,虽然经过风化表层已经不能燃烧了,但是底下的煤层却没有损失,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如今有了从城府逃离的奴隶,吴艨非常期待羽族能够生产金属武器。
石斧族恐怕还未到与费族全面开战的时候,所以羽族的安全在短时期内完全不必担心,吴艨有信心让部族强大起来。
吴艨遣族人与向导返回,将自己的决定转达给司旬,剩余的事情司旬自然会懂得处理。待三人离去吴艨便遣两名族人接应司健到此处汇合,之后吴艨才带领剩余的四人整理平地,又到草场中捕获些猎物。
再次醒来是被司健一行人惊醒的,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彻底的黑了,而司健身边除了见过的吴融和吴熊,还有另外的四人,司健立刻向吴艨汇报了这两日的情况。
与吴艨等人分开之后,司健便带着两人在附近隐蔽的搜索幸存的奴隶,那天晚上在三人熟睡的时候,被几道人影包围,第一个察觉到危险的吴融招呼同伴,而戏剧性的一幕也就在这时出现了,人影里用同样的话语传来了询问的声音,吴融才发现原来同是出逃的奴隶,彼此见面过后吴融将自己的所遇所见讲给了四人,四人听到后纷纷的表示愿意效忠羽族。
有了六个奴隶,吴艨迫不及待的向他们询问,是否有懂得冶炼的人存在。不过结果让吴艨很失望,吴融告诉吴艨,制造武器属于这个时代的最高机密,因而工坊也都设置在城内加以保护,动乱中也少有内城的奴隶逃亡,而吴融这些人仅仅是为内城提供矿石与耕种的,所以冶炼无疑要多费上一番波折。
众人都已经累了,吴艨赶忙的在火上架起食物算作为他们接风,然后就聚在火堆旁沉沉的睡去。
武器的制造刻不容缓,天明之后,吴艨决心按照自己的构思冶炼,由吴艨和司健带领奴隶负责开采矿石和煤,羽族六人负责搭建住房并且提供食物。
吴艨让奴隶们开采铁矿石,这些奴隶表现得很畏惧,吴艨不懂其中缘由,询问之后才知道,这个时代的铁被叫做恶金,传说用恶金的器具久了会吸食人的灵魂和精血,对于这种荒谬的说法吴艨绝不认同。
后世的铁器使用了近两千年,也没听说过真的会有这种事情,不过想想这边的环境也就有了点眉目了,这里地处南方四季潮湿,人如果拿着铁质器具的时候,沾上汗水很容易使铁质品上锈,而铁锈的图案是多种多样的,被无知的人理解成为灵魂也不能说什么,毕竟来说这个时代的科学技术还没有能力辨别真假的能力,即使是后世来说不一样有解释不了的奥秘么。
让吴艨放弃铁矿的冶炼绝没有可能,虽然铜制的器具更容易获得,但是,纯铜的硬度并不高,必须要再其中加入锡和铅,但连真正懂得冶炼的奴隶都没有,吴艨别无选择,只能完成铁制品的研发。
铁制品只要能够提炼出来,本身就有足够的硬度,而要想让铁增强韧性,就需要去除里面的碳杂质使之变成钢。
中国的铁器使用是从战国中后期开始,直到西汉后期才逐渐推广开来,东汉时期才取代了青铜器的历史地位,而且不得不说的是,中国虽然是一个文明古国,但是相对于西方,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要落后很多。
春秋同时期的西方铁器的使用早已经普及,波斯军队中已大量的装备铁质器具,而且其兵种的多样化,也远非当时的中国军队可比拟的,可以说中国文明最昌盛的时候还是在唐宋时期,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都已经逐渐的赶超了西方。
为了让奴隶们能够顺利的工作,吴艨只能发挥出一个神棍应有的本领“忽悠”,骗这些奴隶他们是被选召的人,他们已经拥有了神灵的庇佑,而现在做的一切都是神的旨意,不管这些人是真的信了,还是迫于吴艨的压力,反正采矿得以进行就是吴艨的目的。
铁的熔点要比铜高出很多,如果单纯的如过去一般,使用木柴作为热源势必会无比的困难而且耗时极长,这也是铁器迟迟没有被广泛推广的一个因素。
吴艨信心的来源出自煤炭的了解,在其他的人眼里这些只是一些漆黑的石头,但是吴艨知道煤炭的热能普遍相当于木柴的2.5倍,也就是说可以减少木柴的用量,同时能够减少熔炼所需要的时间。但是这种原煤的热能,应该会有所降低,最终的结果只有验证过才能知道。
没有工具众人只能够用最原始的石块采集铁矿石,也多亏这些奴隶有过类似的经验,才能够忍受这种痛苦的工作,不到一个小时每个人的手便都流出了血,虽然很想让他们休息,但吴艨知道这是创业的必然,至于今日的苦和累他日必当补偿。
三天的时间终于采集到了足够的矿石,就在矿石周围架起火来提取金属,古人最早提炼金属也没有工具,虽然没有熔炉提炼会大大的损耗热量,但是只要不断的添加也还是有可能成功的,抱着不服输的态度吴艨开工了。
旁边堆放了大量的木柴,等火越烧越旺的时候吴艨便慢慢的加入了煤块,煤块渐渐的燃烧逐渐变得通红,所有人都吃惊的看着自己刚刚开采的黑色石头燃烧的过程,都惊愕得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他们简单的头脑中,能够让那种黑色的石头燃烧,这不是神迹难道还有别的解释么?
几人当即匍匐在地向吴艨行大礼,把他当作神一样虔诚的敬拜,而一旁见证这一切的羽族勇士,看向吴艨的眼光也越发的狂热。
铁矿石经过高温加热最终渣滓部分开始慢慢的碎裂,然后碎裂的碎块里一点点的渗出了金属,不过最终因为储备的煤数量不足吗,而最终没能成功的熔炼出铁水,不过这一次的试验已经完全的验证了这种方法熔炼铁水的可能性,带给了所有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