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在龙溟看来,义军的动向进入了一种奇怪的状态,前些日子夏侯瑾轩等人大张旗鼓地要求重整队伍,甚至提出了像模像样的规划,一副要凝聚实力、变守为攻的态势。
龙溟心想着这样正好正中下怀,他最头疼的便是每次进攻,义军不是龟缩在城中死守不出,就是混进人群无迹无踪。
他本来预计让父王假装撤回关中,引诱义军半路阻截,再利用由关中增援而来地铁鹞骑进行反包抄。至于决战的方式和地点,他也已有腹稿,务必要令义军精锐尽出,毕其功于一役。
只是无论夜叉抛出来的诱饵多么诱人,义军若是全无斗志,甚至还为这帮“凶神恶煞”不战而退而额手相庆,那他可就彻底没有戏唱了。为此,他与范福商讨许久如何激怒义军的方法,仍没有一项十足满意的方案。
这下义军竟打算自动跳出来,岂不是妙哉?
可惜还没等他高兴多久,情势又起了变化。
夏侯瑾轩曾心心念念的变革,似乎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所谓以行军布阵之法早晚两教、日夜按习,更是直接没了下文。
这就令人玩味了。莫非在义军内部遭受了莫大的阻力?可依夏侯瑾轩外柔内刚的个性,绝不该如此轻易便放弃才对。
又莫非……同那“河边村落的疫症”有关?也只有这种飞来横祸才能阻止他们的行动吧?
思及瘟疫,龙溟不由得想起了凌波。他觉得自己已经许久没有见过她了。人都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更何况他们已经隔了三个秋天。也不知道她那边情形如何,是否有危险。
这时,门上传来三下轻敲,是范福惯用的力道。他连忙起身,把他迎了进来,迫不及待地问道:“如何?”
范福回道:“看起来确是瘟疫无疑。这时节本就容易发瘟疫,再加上最近死人太多,这也不是多奇怪。”
龙溟皱眉,沉吟道:“多半是了,不然,她也不会留下。”
范福并不明白这个“她”所指何人,但也不敢询问,只好自顾自续道:“为了避免动摇人心,沈天放他们正极力控制这消息,只有流言传了出来。”
“疫情有多严重?”龙溟问道。
范福摇头:“他们封锁了消息,具体情形我也不甚了解。但漕帮应是大受影响,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粮食吃紧。如今芮城周遭的田地早就不能指望,粮仓也是捉襟见肘,能撑到现在多亏了漕帮把持着漕运,再加上江南的偷偷支持。”他见龙溟微微点头,建议道,“依属下之见,现下正是夜叉进攻的大好时机。”
龙溟本能地摇摇头,他们这些关外民族打起仗来所向披靡,但最怕的就是瘟疫,一旦沾上,毫无反抗之力。
如果真有瘟疫,可就什么都不敢做了。
范福见他虽摇头,但面色尚霁好,便大着胆子劝道:“有凌波道长在,疫症大约不会很快蔓延到芮城,但缺粮的危机却已经显露端倪,正是人心不稳之时,攻之可一举得胜。届时,再以粮食收买人心,局势也可很快安定下来。”
龙溟心下沉吟,此话言之有理,但这也就意味着要将决战地点放在芮城,而他之前设想的那一个,是彻底用不上了,这让他本能的有些排斥。但话又说回来,战场形势本来就是瞬息万变,若有极佳的战机,改变计划也是理所当然。
见龙溟面露深思之色,范福刻意停了一停才道:“殿下不是说过,义军只要假意投降,再混入人群之中,便拿他们毫无办法么?”
“哦?连这你也有办法?”龙溟挑眉。
范福压低了声音:“到时候咱们以控制瘟疫为由,将某些区域彻底隔离,或者把某些人彻底圈起来。至于隔离多久,最后谁能活着出来,这不就由着我们控制了?”
龙溟心中一凛,纵然他的手上已染过不少鲜血,乍听到这样的主意,仍是不由得背脊一寒,重新打量起眼前之人,范福此人,够识时务,够有手腕,也够狠,可当真是不能小觑啊!同时,也不能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