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杨元练习剑法未有一日放松,剑法精进,一日胜过一日,一把长剑耍的虎虎生风,杀气凛然。山寨里剑气纵横,人头攒动。
三年时间过去,杨元已经由一个青葱少年,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长身玉立,丰神俊逸。杨元一举一动,都招来几个年轻女孩的注意。少女张玉也长成一个大姑娘,不复当年青涩。张老大张老二倒是没有什么变化。小老头张三却显得比几年前初见时更加年轻。
几年时间,众人多次去后山山洞探险,都是收获颇丰。寻常虎豹豺狼,早已不是众人对手。众人进入后山山洞如同家常便饭,山寨里早不缺肉食粮食。这一次,大伙儿准备深入迷雾,探寻桃源深处。
小女孩杨柳也已成了一个俊俏的少女,但是依然拉着杨元哭哭啼啼。几年来两人相依为命,日夜相伴,从未长时间分开。
众人收拾停当,来到后山,正欲进入洞口,突然听得远处传来喊杀声,远处山谷中已经传来金铁交鸣声,夹杂隆隆轰鸣声,一阵黑烟弥漫。
“有人在山里打斗,我们去看看!”杨元当先奔去。
虽然可以看到那处山谷,甚至听到打斗声,但是其实距离不近。居高临下,可以看很远,山谷幽静,声音可以放很大。众人紧赶慢赶,赶到近前。原来是一个丈余的大蜈蚣,在攻击一个持剑的锦袍少年。蜈蚣全身笼罩在黑色的烟雾,眼似铜铃,闪着寒光。口像烂石榴,露着满口黑牙,狰狞可怖。几十条腿有人胳膊那么粗,上面长着绒毛不断蠕动。几条断腿的缺口,流着黑色的腥臭血液,所过之处草木枯萎,黄土发黑。少年也早已经受伤,伤口深可见骨,嘴唇发黑,面色发白。锦袍少年左冲右突,辗转腾挪都已经力不从心。
“救人!”杨元见状飞身上前一套天诛剑法使出,剑光耸动。众人各持兵器,把大蜈蚣团团围住。只听的“锵锵锵”声响,众人的兵器如同斩在石头上,直震的虎口发麻。杨元顿时大喝:“此物凶猛,快运行真气剑法!众人纷纷全力操持剑法,长剑金光闪闪,剑气如风,攻向大蜈蚣。大蜈蚣见这么多围上来,已经发急,猛地摆动身体,好似巨龙摆尾,几个汉子瞬间被甩飞出去。杨元趁机一剑刺在蜈蚣背上,腥臭的黑血飞溅,杨元闪身躲开。蜈蚣吃疼,发出巨大的咆哮,舍弃锦袍少年,长长的身躯瞬间向杨元卷去,粗壮的腿如同铁钩一般,抓向杨元。身后的张玉这时一个飞身砍向蜈蚣,顿时砍掉蜈蚣一截长腿,蜈蚣嗷嗷暴怒,转头就像张玉咬去。杨元飞身向前,举剑便刺。蜈蚣猛张口,吐出一团烟雾,杨元情知不妙,脚下用力,抓住张玉飞身后撤。蜈蚣吐出的烟雾臭气熏天,犹如死了几年的臭老鼠,闻之头昏脑胀。杨元只能堵住口鼻再次向前。这时锦袍少年也已经操持长剑围了过来。锦袍少年手脚凌厉,剑法有度,不是胡乱练习的二把刀杨元能比,一个人能与蜈蚣纠缠半天。两人相视一看,齐齐用出全身气力使出最强的一剑,刺向蜈蚣,剑气凛冽,仿佛割裂眼前空间。大蜈蚣失血过多,早也头昏脑胀,竟然如同定格一样被两人刺入身体。蜈蚣发出最后的悲鸣,长长的身体如同天魔一击,扫向二人。锦袍少年与杨元如同两个被击飞的马球一样被拍飞出去,落在地上,发出巨响,幸亏山谷草木茂盛,两人才没有一命呜呼。大蜈蚣巨大的身体,也就在这时轰然倒地,发出一声巨响,不再动弹。
杨元快速睁开眼,看向不远处的锦袍少年。少年争斗半天,又中了蜈蚣剧毒,早已虚弱无力,他手指缓缓的抓向自己胸口,想要掏出什么,却无力的昏睡过去。
杨元起身,在锦袍少年怀里摸索半天,掏出一个玉瓶,倒出里面一个黑乎乎的药丸,塞进少年的嘴里。
出师未捷,没有任何收获,大蜈蚣也不能吃,众人却带伤挂彩,好不丧气。几个人背着锦袍少年,一路返回山寨。去时兴高采烈,回来时灰头土脸。
两个时辰后,锦袍少年才悠悠醒转,杨元把一碗水送上去,少年接过一饮而尽。少年起身欲下床塌,杨元伸手阻止。锦袍少年拜道:“恩公,在下赵香赵元朗,河南府人。敢问恩公高姓大名?此处是何地?”
“在下杨元,山野之民而已。此地是虬龙山虬龙寨。举手之劳,不用客气。赵郎君到我们这穷山恶水所为何事?”
“恩公!在下自小习武,然天下大乱,群魔乱舞,我深感实力不足,不足以匡扶社稷。因而游历天下,意欲拜访名师,学杀人技。偶然在百里外金光山蜈蚣岭,闯入那老蜈蚣的洞穴,发现一部《中庭经》,传说为前朝大剑客聂隐娘修习功法,其中玄妙叹为观止。老蜈蚣穷追不舍,一路追来,要不是恩公相救,我已成蜈蚣口中之食。”赵香看着杨元,缓缓道来。然后从包袱中拿出一本经书,双手奉上:“恩公,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这《中庭经》请恩公收下,以报恩公大恩之万一。”
“我已说过,举手之劳而已,不必挂在心上。”杨元摆手致意。
“恩公,怜我拳拳之心,此物请您一定笑纳!”赵香双手举书行礼。
“君子岂能夺人所爱。书我是不会收的,但是我可否借来一观?”杨元正色道。
“恩公尽管拿去!”赵香双手递过手中经书。
杨元接过经书,只看泛黄的纸上,写着三个金色的大字:中庭经,也不知经过多少岁月,几人翻看,书页虽有皱痕,但是保存完好。翻开一看,一股特殊的气味传来。只见书本里面里面记载着引导真气运行的法门、口诀,玄奥晦涩,艰涩难懂,杨元不禁微微皱眉。杨元诛天剑法练习数年,但是真气毫无寸进,既无名师指导,又无修行功法,真气几无寸进,得到这本《中庭经》,真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走出屋子,杨元不由得喜上眉梢,把经书紧紧的搂在怀里,好似坏中的就是绝世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