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年4月,这位奕山到了广州。
奕山到了广州不是布置怎样拒敌,他也不会。
也没打算拒敌。
而是日夜招引美女饮酒作乐。
这还不算,他还提出执行“防民甚于防寇”这样的反动方针。
面对外国侵略,作为前线最高军事统帅竟是这样的指导思想,能打胜仗才怪。
奕山为什么能提出这个样的拒敌反动方针策略呢?
骨子里还是不信任和防备汉民族。奕山是皇族,其祖上是康熙皇帝的儿子。道光皇帝的祖上也是康熙皇帝的儿子。刨到根儿上康熙皇帝是他们共同的祖先。奕山与道光皇帝的儿子咸丰皇帝都是“奕”字辈。奕山说是道光皇帝的皇侄是不假的。
奕山也是满足人,又是皇族,肯定也是皇权的受益者。奕山从骨子里不信任和防备汉民族是自带基因的。实际上不只是对汉民族不信任,除却满族,对所有的民族都不信任。只是对汉族更甚之。
广州百姓几乎没有满族。
广州民众对琦善的妥协投降不满,对英军的侵略极为愤怒,况且英军只是小股敌人,就被这小小之敌打败投降,岂有此理。
那个时候,虽说清朝腐败。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大国强国。即使民众百姓从心底也有大国情怀。《西游记》中唐僧做自我介绍时不是总说:“是从东土大唐来”。一个“大”字,是唐僧心中的自豪和自信的源泉。
清朝百姓也不例外。自豪自信是从骨子了带来的。
那时对西方来的外国人称“夷”,是贬称。
再者广州是对外开放通商之地,别看当官的高高在上,老百姓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对外国人的了解比清朝的官员要多的多。
对区区数千英夷,就占地割土,极为不满和愤怒。
可奕山不这么认为。奕山认为,广州百姓是要造反。反对琦善是假,推翻大清统治是真。
奕山是这么个出身,能提出这个这样的反动方针还奇怪吗?
这还不算,还怀着猜忌之心把各省之兵互调分配,使兵和将领互相不熟悉。只信任满人将领,不信任汉人将领,,只闹得满汉不团结,兵将不和。本来他所带之兵就是临时凑集的,军纪坏,战斗力差,加上这样一闹,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哪里还有抵御侵略的能力和意志啊?这样的统帅和军队不打败仗才怪呢!
自古以来,面对外敌侵略,作为被侵略一方,都是千方百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方法,放下一切内部矛盾和纷争,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争取打败入侵之敌。
哪有奕山这样的?
实际上不用打仗,胜负早就定。
同年5月,英国侵略军在得到了增援和做了充分准备之后,大举进犯。经过5天交战,广州城外的炮台全部失守,英军进了虎门。这英军在城外的四方炮台上对着广州城放了几声空炮,我的个天啊!就这位靖逆将军奕山和参赞大臣、将军总督、巡抚等满城文武只吓得魂飞魄散,急忙在广州城竖白旗投降。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五项停战条件。27日,奕山和英国侵略军订立《广州和约》。和约规定:向英军缴款600万元,奕山率所有清军撤离广州60里。
这位靖逆将军奕山不但没能靖逆,打败英国侵略军,反而打了一个更大的败仗。但是这位无耻的奕山竟然向道光皇帝谎报战报,把大败说成大胜,把赔款说成代还商欠。可笑的是这昏庸的道光皇帝竟然相信了奕山,还批准奕山所奏准许英国通商。道光皇帝以为战争结束,可以安享太平,竟下令沿海各省撤防。
奕山可以糊弄皇帝,可糊弄不了老百姓。事后,老百姓痛骂奕山一伙腐朽无能、卖国投降。“八省弁兵丧家狗,满城文武可怜虫”成了一时传谣。
大清朝廷上下以为战事了结,可没想到这英国根本就没完,继续增派侵略军,扩大战争,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初林则徐禁烟后,英国在决定对大清朝廷进行战争时,是试探性的,这就是为什么只来4000来人。可以进退转圜。
英国当时要想有征服大清朝想法,决对不会动用那么一点军事力量。英国也是狡猾的。军事打仗,胜利了固然好。如果战败,也没有多大损失。再往严重点儿说,如果全军覆没,惹怒大清,也有退身步。早就准备好了说辞。
当侵略军头目义律同琦善签订的《穿鼻条约》报到英国后,英国大惊。这个结果万万没料到,区区上不得桌面的4000来人,竟然有如此大的胜利。经过胜利的喜悦后,又开会研究,认为既然4000来人就能取得如此重大胜利,可能它们原来认为的那个强大的东方大国不是那么强大。是不是还能有更大的胜利呢?于是增派人员和武器装备,再试探性的扩大战争规模。
出乎意料的是胜利得来如此之易。
什么叫贪而无厌,英国侵略大清朝就是明显的例子。
英国的胜利得到的太容易了,不费丝毫力气。
是不是还能有更大的胜利或利益呢?于是英国继续发动更大规模的武装侵略战争。
事情就这样。道理也这样。
公元1841年8月,英国侵略军统帅璞鼎查率军越过广州,北上攻掠厦门。
英军为什么不进攻广州呢?这其中有个原因,什么原因呢?暂且不表,后面会有所交代。
同年十月,攻陷浙江定海、镇海、宁波三城。
英军攻占三城,在定海遭遇激战。这一年九月,璞鼎查率军进攻定海。当时镇守定海的是总兵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这三位率5000多守军同英国侵略军展开了殊死搏杀,据史料记载,清军“所用抬炮至于红透,不能装打。”你就可以想见战斗的激烈程度。激战六昼夜给予侵略军大量杀伤,最后三总兵及大量士兵壮烈殉国。这在中国历史上称作“定海三总兵”。
英国侵略军攻占定海后,进攻镇海,防守镇海城外的清军提督余步云还没等英军来到就竖白旗投降,守城的士兵也就不战溃败。
余步云跑了,可镇海总兵谢朝恩没跑。谢朝恩率一部清军同英军激战,也全军覆没,在镇海督战的两江总督裕谦见城破自杀殉国。
宁波守军听说定海、镇海全部被侵略军攻占,登时大乱,还没等侵略军来到,退逃到宁波的余步云又跑了。余步云一跑,宁波的守军也全部逃走。
英军兵不血刃占领宁波。
与此同时,英国侵略军还进攻台湾。
这侵略军攻占浙东三城后,四处烧杀抢掠,连慈溪、奉化、余姚等地也倍遭蹂躏。看看这来自西方的所谓文明世界的军队,比起强盗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家从历史里就能揭穿西方世界的美丽的谎言哪。
再说大清朝廷的当家人道光皇帝,听得英军攻占江南富庶地区的浙东定海三城,总督、总兵殉难,当时大怒啊。这英国太不讲理了,啊?听你们的惩办了林则徐、邓廷桢,赔了你们烟款,准许你们通商,都应了你们,你们还没完了,又来和我大清开战,这还了得,不给你们点颜色看看,你们也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番邦英夷,跟你说你也不知道马王爷是谁,不过教训教训你,也让你长点见识。道光帝当时派皇侄奕经为扬威将军,文蔚、特依顺为参赞大臣,统军三万前往浙东,意欲收复定海三城,以扬国威。
琦善无耻、奕山无耻加无能,这位奕经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