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曹魏帝国司马师说了算,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可是,魏国许多人都同样不甘心,因为司马师能够控制中央,却不能控制住全部的地方。
夏侯玄事件以后,司马师加紧了调换地方大员,整个曹魏帝国的都督、刺史们,几乎都成了司马家族的门生故吏,曹爽当年培养出来的人,如今只剩下了镇守扬州的毌丘俭和镇守豫州的诸葛诞。
和司马懿一样,司马师也是一个容不得一点儿漏洞的人,他知道毌丘俭、诸葛诞和他不是一路人,可是仓促之间,是不能莽撞对待这两位封疆大吏的。像司马懿一样,司马师并没有急着解除他们的职务,而是一步步削弱他们的权力。豫州是陪都许昌的所在地,为了牵制诸葛诞,司马师派出司马昭亲自镇守,这样,首都洛阳的东边,就暂时安定了,然而,司马师的步步紧逼,还是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忠于曹魏帝国的地方大员的兵变。在司马炎19岁的时候,也就是公元255年,魏国镇东将军毌(冠)丘俭和扬州刺史(淮河流域最高行政长官)文钦在淮河南岸统率大军,打着郭太后的旗号,起兵了。
毌丘俭,字仲恭,河东郡闻喜人(山西闻喜)。他的爸爸毌丘兴,曾经在曹丕时代做过武威太守(甘肃武威),是个文武双全的人,又会打仗又会搞建设,后来因为战功被封为二级侯爵——高阳乡侯。按照当时的爵位继承制度,毌丘俭在爸爸死后继承了这个爵位。
在曹丕时代,毌丘俭当过平原侯的文化顾问(文学),而这个平原侯,就是后来的皇帝曹睿,有了这一层关系,毌丘俭在曹睿当了皇帝以后,一路坐火箭似的升官儿,很快就升任荆州刺史,掌管湖北。曹睿临死前几年,把注意力放到了辽东那里,因为毌丘俭又有能力、又被信任,所在公元235年,毌丘俭荣升幽州刺史,兼任渡辽将军、护乌丸校尉,出镇河北北部。
公元238年,毌丘俭跟随司马懿消灭了盘踞在辽东半岛的公孙渊,战后仍然驻守在幽州。当时,位于东北吉林的高句丽王国,经常侵略曹魏帝国,因为那个时候司马懿和曹爽正在激烈内斗,顾不上对外战争,所以占了些小便宜的高句丽国王——东川王高位宫,就以为自己是天下无敌了,不顾大臣得来的以死相劝,仍然不断攻打守卫北方的毌丘俭。
毌丘俭本来就是将门之后,而且像他爸一样,也是个文武双全的好手,尤其是他的野战能力,绝不下于卫青、霍去病这种超一流名将,这么老是挨打,当然憋不住火了。就在公元246年,毌丘俭带领大军猛攻高句丽王国,一举攻克了高句丽首都丸都(吉林集安),并在丸都实行了三光政策,只放走了当初劝东川王不要招惹魏国的得来一家。稍作停歇以后,毌丘俭又派出玄菟太守(辽宁沈阳)王欣,继续追击高句丽军队残部,一直把东川王追到黑龙江附近,立了一个纪念牌,然后才又回到辽宁。
一千七百多年以后,毌丘俭在吉林集安立的那个纪念碑被发现,现在就存放在辽宁省博物馆。在毌丘俭东征后的将近半个世纪,高句丽都对中原王朝称臣纳贡。公元253年,毌丘俭转任镇东将军、都督扬州军事(淮河军区司令),而他的副手,就是扬州刺史文钦。
毌丘俭是曹家的铁杆儿,和忠于曹家皇室的夏侯玄、李丰关系都很好。可是,司马师的一场大屠杀,让夏侯玄、李丰全做了鬼,毌丘俭眼看多年老友身首异处,也十分心惊胆战,生怕自己也会遭殃,就有意识得特别优待文钦,希望在万一的时候,这个扬州刺史能够助他一臂之力。
而文钦是什么来路呢?文钦和曹爽是老乡,他能做到扬州刺史,完全是靠曹爽,他基本算是个粗人,威武彪悍、英勇善战,当初仗着曹爽是后台,经常欺负同事,把谁都不放在眼里。后来司马懿、司马师掌权,文钦当然失宠,就在这种时候他打仗又总是虚报战功,遭到司马师的多次批评,就更加对司马师不满。在那个时代,当两个心怀不满又手握兵权的人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能做的事情,恐怕就只有反叛了。
公元255年1月,毌丘俭和文钦宣称得到当今郭太后的密诏,在大本营寿春宣布了司马师的十大罪状,并且通告全国,核心意思就是:司马懿本来是曹魏帝国的大功臣,可是司马师是个破坏曹魏帝国的烂人,看在司马懿的面子上,司马师这种烂人必须赶紧交权给他的弟弟司马昭,然后保留爵位滚蛋回家。同时,毌丘俭又派人四处给其他地方大员们送信,鼓励他们和自己一起起兵,联合剿灭司马师。
然而,响应的人却一个没有。
跑到诸葛诞那里请求一起出兵的使者刚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就被砍头,其他的使者们,也都是类似情况。本来,毌丘俭叫人把信也送到了远在大西北的郭淮那里,可是送信人走了刚半个月,郭淮就已经死了。郭淮死的正是时候,因为如果当时他还活着,即使不响应毌丘俭,司马师也很可能会主动对他动手。在郭淮死后,司马师立刻让陈泰都督雍凉军事(西北军区总司令),同时又派出王经任雍州刺史,自己的亲信邓艾担任安西将军、护羌校尉,这样,一直存在潜在威胁的大西北,也终于纳入司马家族的掌控。
即使势单力薄,也并不能阻挡毌丘俭继续反抗的决心,他和文钦带兵渡过淮河,占领了中原地区要冲——河南项县,然后自己留守,让文钦率领精兵继续西进。
就从这个时候开始,毌丘俭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对于处于劣势的造反者来说,先声夺人、一鼓作气、结交外援,才能有可能成功,历代成功的造反者,没有一个不是这样才侥幸成事儿的。然而,毌丘俭已经起兵,自己却留守不前,这就已经向司马师示弱,司马师也就开始有充分的时间,来调派军队围剿毌丘俭了。
但对于司马师来说,这也是他执政以来所面临的最大危机,因为,这是一个由占领整个淮河流域的军区司令发动的叛变,而且,这个地区既威胁首都洛阳和陪都许昌所在的中原地区、又和最强大的劲敌——东吴帝国接壤,稍有差错,就可能引起曹魏帝国的连锁崩溃。司马师和司马炎的外公、时任河南尹(首都洛阳市长)王肃商量,王肃说:“咱们国家外出带兵的将领,都有亲属作为人质留在首都附近,我们现在要赶快派兵堵住毌丘俭继续进攻,同时保护跟他叛变将领的家属,只要能让他停下,毌丘俭一定会从内部崩溃。”司马师十分同意,但是他不知道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自己是不是应该领兵亲征,这倒不是司马师分不清轻重缓急,而是因为他致命的老毛病又犯了。
这个老毛病就是司马师的眼睛。
从相貌上说,司马师绝对算不上是个帅哥。不太接近历史真实的《三国演义》对司马师相貌的评价是这样的:“此人生得圆面大耳,左目下长有一个黑瘤,瘤上生数十根黑毛,乃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也”。历史上对司马师的相貌倒是没有特别说明,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眼睛里的确长了个瘤子。瘤子这种东西,有很多种,良性的眼眶肿瘤病程较长,起初无明显疼痛,随着肿瘤生长会形成突眼,压迫视神经,患者感觉重影、胀痛。如果眼球被挤到眼睑外,视力会急剧下降。而且,瘤子不光是良性的,有些还会发生癌变。不知道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消除隐患,司马师就做了肉瘤切除手术。
我们知道,当时那是一千七百多年前,切瘤子那只能动刀,眼睛那里来一刀的滋味,各位可想而知。司马师不想去的原因,相信大家也都能理解,因为他就是坐在家里闲着,都是痛苦万分,更何况是带兵出征呢?这个时候,司马炎的外公王肃就劝司马师,淮河兵团历来是骁勇善战,毌丘俭之所以敢反,就是凭着这种优势,如果他长驱直入,派去的将领只要稍有个差错,你就全盘都输。司马师听完,吓出一身冷汗,一下子从病床上跳起来说:“我就是躺在车上,也要上前线去!”
司马师带重病出征的消息,对手下的激励是极为明显的。1月5日,中央军已经集结完毕,司马师让弟弟司马昭,也就是司马炎的老爸留在首都监视皇帝,同时命令中院各地的地方军在许昌会师。
临走的时候,司马师还是不放心,又去向光禄勋(名义上的皇宫禁卫军司令)郑褒请教。郑褒说:“毌丘俭有头脑,但是不够细致;文钦很勇敢,但是缺少头脑。我们行动这么迅速,一定会让他们大吃一惊。淮河兵团虽然确实是精锐,只要我们能挡住他,他们的士气就一定会被我们拖垮。”
心里有了底的司马师,任命当时的荆州刺史(湖北)王基,负责统率许昌军区各部队。司马师听从王基的建议,领军驻防位于许昌和项县中心位置的南顿(河南商水),顶住了毌丘俭的攻势,把毌丘俭逼回了项县(河南项城)。
现在的毌丘俭面临的是进退不能的尴尬局面,而司马师的援军,已经源源不断的到达淮河战场。
形势开始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