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在人为
蜀汉建兴七年夏四月,诸葛亮兵在祁山,分作三寨,专候魏兵。
司马懿引兵到长安,张郃接见,备言前事。
懿令郃为先锋,戴陵为副将,引十万兵到祁山,于渭水之南下寨,郭淮、孙礼入寨参见。
懿问:淮等曾与蜀兵对阵否?二人答言:未也。
懿言:蜀兵千里而来,利在速战;今来此不战,必有谋也。陇西诸路,曾有信息否(不要强求不可知,要从已知推未知。)?
淮言:已有细作探得各郡并无他事,只有武都、阴平二处,未曾回报。
懿言:懿自差人与诸葛亮交战,淮二人急从小路去救二郡,掩在蜀兵之后,蜀必自乱矣。
二人受计,引兵五千,从陇西小路来救武都、阴平,就袭蜀兵之后。
郭淮于路谓孙礼言:仲达比诸葛亮如何?礼言:诸葛亮胜仲达多矣。
淮言:诸葛亮虽胜,此一计足显仲达有过人之智。蜀兵如正攻两郡,淮等从后抄到,蜀岂不自乱乎?
哨马来报:阴平已被王平打破了,武都已被姜维打破了,前离蜀兵不远。
礼言:蜀兵既已打破了城池,如何陈兵于外?必有诈也,不如速退(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郭淮从之。
方传令教军退时,山背后闪出诸葛亮一枝军马来,左有关兴,右有张苞。
孙、郭二人见之,大惊。
诸葛亮大笑言:司马懿之计,安能瞒得过亮?懿每日令人在前交战,却教淮等袭亮军后。武都、阴平吾已取了,淮二人不早来降,欲驱兵与亮决战耶?
郭淮、孙礼听毕,大慌。
王平、姜维引兵从后杀来,兴、苞二将又引军从前面杀来,两下夹攻,魏兵大败,郭、孙二人弃马爬山而走。
张苞望见,骤马赶来,不期连人带马,跌入涧内(阴沟里翻船,乐极生悲!),后军急忙救起,头已跌破,诸葛亮令人送回成都养病。
郭、孙二人走脱,回见司马懿言:武都、阴平二郡已失,诸葛亮伏于要路,前后攻杀,因此大败,弃马步行,方得逃回。
懿言:非淮等之罪,诸葛亮智在懿先(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可再引兵守把雍、郿二城,切勿出战,懿自有破敌之策。二人拜辞而去。
懿又唤张郃、戴陵分付:今诸葛亮得了武都、阴平,必然抚百姓以安民心,不在营中矣。郃二人各引一万精兵,今夜起身,抄在蜀兵营后,一齐奋勇杀将过来,懿引军在前布阵,只待蜀兵势乱,懿大驱士马,攻杀进去:两军并力,可夺蜀寨也。
二人受计引兵而去。
戴陵在左,张郃在右,各取小路进发,深入蜀兵之后,三更时分,来到大路,两军相遇,合兵一处,从蜀兵背后杀来。
行不到三十里,前军不行,张、戴二人自纵马视之,见数百辆草车横截去路。
郃言:此必有准备,可急取路而回。才传令退军,伏兵四下皆出,把二人围住。
诸葛亮在祁山上大叫言:戴陵、张郃可听亮言:司马懿料亮往武都、阴平抚民,不在营中,故令郃二人来劫亮寨,却中亮之计也(心理战乎?)。郃二人乃无名下将,亮不杀害,下马早降!
郃大怒,指诸葛亮而骂:郃若捉住亮时,碎尸万段!言讫,纵马挺枪,杀上山来。
山上矢石如雨,郃不能上山,冲出重围,无人敢当。
蜀兵困戴陵在垓心,郃杀出旧路,不见戴陵,即奋勇翻身又杀入重围,救出戴陵而回(真猛将也!)。
诸葛亮在山上,见郃在万军之中,往来冲突,英勇倍加,乃谓左右言:亮方知郃勇也。若留下此人,必为蜀中之害,亮当除之。遂收军还营。
二、计胜而兵回
司马懿引兵布成阵势,只待蜀兵乱动,一齐攻之,张郃、戴陵狼狈而来,告言:诸葛亮先提防,因此大败而归。
懿大惊言:诸葛亮真神人也!不如且退。即传令教大军尽回本寨,坚守不出。
诸葛亮大胜,所得器械、马匹,不计其数,乃引大军回寨。
每日令魏延挑战,魏兵不出,一连半月,不曾交兵。
诸葛亮正在帐中思虑,报天子遣侍中费祎赍诏至(加油,鼓劲儿!)。
诸葛亮接入营中,开诏读言: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爱征,郭淮遁走;降集氏、羌,复兴二郡:威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抑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诸葛亮听诏毕,谓费祎言:蜀国事未成,安可复丞相之职?坚辞不受。
祎言:亮若不受职,拂了禅之意,又冷淡了将士之心(?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宜且权受。诸葛亮方才拜受,祎辞去。
诸葛亮见司马懿不出,传令教各处皆拔寨而起,当有细作报知司马懿,说诸葛亮退兵了。
懿言:诸葛亮必有大谋,不可轻动。
张郃问:此必因粮尽而回,如何不追?
懿言:懿料诸葛亮上年大收,今又麦熟,粮草丰足;虽然转运艰难,亦可支撑半载,安肯便走?亮见懿连日不战,故作此计引诱,可令人远远哨之(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军士探知,回报言:诸葛亮离此三十里下寨。
懿言:懿料诸葛亮果不走,且坚守寨栅,不可轻进。住了旬日,绝无音信,并不见蜀将来战。
懿再令人哨探,回报言:蜀兵已起营去了,懿未信,乃更换衣服,杂在军中,亲自来看,果见蜀兵又退三十里下寨。
懿回营谓张郃言:此乃诸葛亮之计也,不可追赶。又住了旬日,再令人哨探。
回报言:蜀兵又退三十里下寨。
郃言:诸葛亮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懿何故怀疑,不早追之?郃愿往决一战!
懿言:诸葛亮诡计极多,倘有差失,丧魏军之锐气,不可轻进。(不赔就是赚!)
郃言:郃去若败,甘当军令。懿言:既郃要去,可分兵两枝:郃引一枝先行,须要奋力死战;懿随后接应,以防伏兵。郃次日先进,到半途驻扎,后日交战,使兵力不乏。(无限风光在险峰,机遇和风险共存!)遂分兵已毕。
次日,张郃、戴陵引副将数十员、精兵三万,奋勇先进,到半路下寨,司马懿留下许多军马守寨,只引五千精兵,随后进发。
诸葛亮密令人哨探,见魏兵半路而歇,是夜,诸葛亮唤众将商议:今魏兵来追,必然死战,众将须以一当十,亮以伏兵截魏后:非智勇之将,不可当此任。言毕,以目视魏延(让魏延送死乎?)。
延低头不语(魏延不傻!),王平出言:平愿当之。
诸葛亮问:若有失,如何?平言:愿当军令。
诸葛亮叹言:王平肯舍身亲冒矢石,真忠臣也!虽然如此,奈魏兵分两枝前后而来,断亮伏兵在中;平纵然智勇,只可当一头,岂可分身两处?须再得一将同去为妙。怎奈军中再无舍死当先之人!言未毕,张翼出言:翼愿往!
诸葛亮言:张郃乃魏之名将,有万夫不当之勇,翼非敌手。翼言:若有失事,愿献首于帐下。
诸葛亮言:翼既敢去,可与王平各引一万精兵伏于山谷中;只待魏兵赶上,任魏兵过尽,翼等却引伏兵从后掩杀。若司马懿随后赶来,却分兵两头:张翼引一军当住后队,王平引一军截其前队,两军须要死战,亮自有别计相助。
二人受计引兵而去。
诸葛亮又唤姜维、廖化分付:与维二人一个锦囊,引三千精兵,伏于前山之上。如见魏兵围住王平、张翼,十分危急,不必去救,只开锦囊看视,自有解危之策。
二人受计引兵而去。
又令吴班、吴懿、马忠、张嶷四将,附耳分付:如来日魏兵到,且战且走,只看关兴引兵来掠阵之时,班等便回军赶杀,亮自有兵接应。
四将受计引兵而去。
又唤关兴分付:兴引五千精兵,伏于山谷;只看山上红旗飐动,却引兵杀出。
兴受计引兵而去。
张郃、戴陵领兵前来,骤如风雨,马忠、张嶷、吴懿、吴班四将接着,出马交锋。
张郃大怒,驱兵追杀,蜀兵且战且走,魏兵追赶约有二十余里,时值六月天气,十分炎热,人马汗如泼水,走到五十里外,魏兵尽皆气喘。
诸葛亮在山上把红旗一招,关兴引兵杀出,马忠等四将,一齐引兵掩杀回来。
张郃、戴陵死战不退,两路军杀出,乃王平、张翼也,各奋勇追杀,截魏后路。
郃大叫众将言:众将到此,不决一死战,更待何时!魏兵奋力冲突,不得脱身。
司马懿自领精兵杀到,懿指挥众将,把王平、张翼围在垓心。
翼大呼言:亮真神人也!计已算定,必有良谋,翼等当决一死战!即分兵两路:平引一军截住张郃、戴陵,翼引一军力当司马懿。
两头死战,叫杀连天。
姜维、廖化在山上探望,见魏兵势大,蜀兵力危,渐渐抵当不住。
维、化二人拆开锦囊视之,内书云:若司马懿兵来围王平、张翼至急,维二人可分兵两枝,竟袭司马懿之营;懿必急退,维可乘乱攻之,营虽不得,可获全胜。
二人大喜,即分兵两路,径袭司马懿营中而去。
司马懿亦恐中诸葛亮之计,沿途不住的令人传报。
懿正催战间,流星马飞报,言蜀兵两路竟取大寨去了,懿大惊失色(“司马懿留下许多
军马守寨”,何故大惊?),乃谓众将言:懿料诸葛亮有计,众将不信,勉强追来,却误了大事!即提兵急回,军心惶惶乱走。
张翼随后掩杀,魏兵大败,张郃、戴陵见势孤,亦望山僻小路而走,蜀兵大胜,背后关兴引兵接应诸路。
司马懿大败一阵,奔入寨时,蜀兵已自回去。
懿收聚败军,责骂诸将言:强欲出战,致有此败,今后切不许妄动,再有不遵,决正军法!
众皆羞惭而退,魏军死者极多,遗弃马匹器械无数。
诸葛亮收得胜军马入寨,又欲起兵进取,有人自成都来,说张苞身死。
诸葛亮闻知,放声大哭,昏绝于地(孝子乎?)。
众人救醒,诸葛亮自此得病卧床不起,诸将无不感激(感激从何而来?)。
旬日之后,诸葛亮唤董厥、樊建等入帐分付:亮自觉昏沉,不能理事;不如且回汉中养病,再作良图。众将切勿走泄:司马懿若知,必来攻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遂传号令,教当夜暗暗拔寨,皆回汉中。
诸葛亮去了五日,懿方得知,乃长叹言:诸葛亮真有神出鬼没之计,懿不能及也!
司马懿留诸将在寨中,分兵守把各处隘口,懿自班师回。
三、主动出击
诸葛亮将大军屯于汉中,自回成都养病;文武官僚出城迎接,送入丞相府中,后主御驾自来问病,命御医调治,日渐痊可。
建兴八年秋七月,魏都督曹真病可,乃上表言:今时值秋凉,人马安闲(传言:曹操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每当农忙时都会停止征战,农闲时才开战,不耽误农民收种庄稼,所以曹操统治区域的农民生活还算富足。),正当征伐。真愿与司马懿同领大军,径入汉中,殄灭奸党,以清边境。
魏主大喜,问侍中刘晔:子丹劝睿伐蜀,若何?
晔奏言:真之言是也,今若不剿除,后必为大患,睿便可行之。睿点头。
晔出内回家,有众大臣相探,问:闻睿与晔计议兴兵伐蜀,此事如何?
晔应言:无此事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众官皆默然而出。
杨暨入内奏言:昨闻刘晔劝睿伐蜀,今日与众臣议,又言不可伐:是欺睿也。睿何不召而问之?
睿即召刘晔入内问:晔劝睿伐蜀,今又言不可,何也?
晔言:晔细详之,蜀不可伐。睿大笑,少时,杨暨出内。
晔奏言:晔昨日劝睿伐蜀,乃国之大事,岂可妄泄于人?夫兵者,诡道也:事未发,切宜秘之。(真言也!)
睿大悟言:晔言是也。自此愈加敬重。
旬日内,司马懿入朝,魏主将曹真表奏之事,逐一言之。懿奏言:懿料东吴未敢动兵,今日正可乘此去伐蜀。
睿即拜曹真为大司马、征西大都督,司马懿为大将军、征西副都督,刘晔为军师。
三人拜辞魏主,引四十万大兵,前行至长安,径奔剑阁,来取汉中,其余郭淮、孙礼等,各取路而行。
四、半斤八两
汉中人报入成都,此时诸葛亮病好多时,欲取中原,听得这个消息,遂唤张嶷、王平分付:嶷二人先引一千兵去守陈仓古道,以当魏兵,亮提大兵便来接应。
二人告言:人报魏军四十万,诈称八十万,如何只与一千兵去守隘口?倘魏兵大至,何以拒之?
诸葛亮言:亮欲多与,恐士卒辛苦耳(自己信吗?)。嶷与平面面相觑,皆不敢去。
诸葛亮言:若有疏失,非嶷等之罪,不必多言,可疾去。二人又哀告言:亮欲杀嶷二人,就此清杀,只不敢去。
诸葛亮笑言:亮令嶷等去,自有主见:亮昨夜仰观天文,见毕星廛于太阴之分,此月内必有大雨淋漓;魏兵虽有四十万,安敢深入山险之地?因此不用多军,决不受害。亮将大军皆在汉中安居一月,待魏兵退,那时以大兵掩之:以逸待劳,亮十万之众可胜魏兵四十万也。
二人听毕,方大喜,拜辞而去。
诸葛亮随统大军出汉中,传令教各处隘口,预备干柴草料细粮,俱够一月人马支用,以防秋雨;将大军宽限一月,先给衣食,伺候出征。
曹真、司马懿同领大军,径到陈仓城内,不见一间房屋,寻土人问之,皆言诸葛亮回时放火烧毁。
曹真便要从陈仓道进发,懿言:不可轻进。懿夜观天文,见毕星躔于太阴之分,此月内必有大雨;若深入重地,常胜则可。倘有疏虞,人马受苦,要退则难。且宜在城中搭起窝铺住扎,以防阴雨。
真从懿言,未及半月,天雨大降,淋漓不止。
陈仓城外,平地水深三尺,军器尽湿,人不得睡,昼夜不安,大雨连降三十日,马无草料,死者无数,军士怨声不绝。
传入洛阳,魏主设坛,求晴不得。
黄门侍郎王肃上疏言:前志有之;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此谓平途之行军者也。又况于深入险阻,凿路而前,则其为劳,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坂峻滑,众逼而不展,粮远而难继:实行军之大忌也。闻曹真发已逾月,而行方半谷,治道功大,战士悉作:是蜀偏得以逸待劳,乃兵家之所惮也。言之前代,则武王伐纣,出关而复还;论之近事,则武、文征权,临江而不济:岂非顺天知时,通于权变者哉?愿睿念水雨艰剧之故,休息士卒;后日有衅,乘时用之。所谓悦以犯难,民忘其死者也。
魏主览表,正在犹豫,杨阜、华歆亦上疏谏。
魏主即下诏,遣使诏曹真、司马懿还朝。
曹真与司马懿商议问:今连阴三十日,军无战心,各有思归之意,如何禁止?懿言:不如且回。
真言:倘诸葛亮追来,怎生退之?懿言:先伏两军断后,方可回兵。
使命来召,二人遂将大军前队作后队,后队作前队,徐徐而退。
诸葛亮计算一月秋雨将尽,天尚未晴,自提一军屯于城固,又传令教大军会于赤坡驻扎。诸葛亮升帐唤众将言:亮料魏兵必走,魏主必下诏来取曹真、司马懿兵回。亮若追之,
必有准备;不如任懿且去,再作良图。(“待魏兵退,那时以大兵掩之:以逸待劳,吾十万之众可胜魏兵四十万也。”失忆了?)
王平令人报来,说魏兵已回,诸葛亮分付来人,传与王平:不可追袭,亮自有破魏兵之策。
未知诸葛亮怎生破魏,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