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得心者远胜得人者
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曹仁遂大起本部之兵,星夜渡河,意欲踏平新野。
单福得胜回县,对刘备言明:曹仁必起大军来战。
福献计:曹仁若尽提兵而来,樊城空虚,可乘间夺之。
刘备问计,福附耳低言(计谋贵在不知!),刘备大喜,预先准备已定。
报马言:曹仁引大军渡河来了。单福遂请刘备出军迎敌。
曹仁命李典出阵,与赵云交锋,李典料敌不过,拨马回阵。
李典回见曹仁,言:刘备军精锐,不可轻敌,不如回樊城。
曹仁大怒,推出李典要斩,众将苦告方免。
曹仁鸣鼓进军,布成一个阵势,使人问刘备:是否识其阵势?
单福识出此阵为:八门金锁阵也。
刘备依单福之计,曹兵大败而退,单福命休追赶,收军自回。
曹仁打算去劫寨,李典善意提醒:刘备必有准备。仁坚决去劫寨(不服高人有罪),遂不听李典之言。
单福正与刘备在寨中议事,忽信风骤起。
福断定:今夜曹仁必来劫寨(若自然现象真可以预示人的行动,人类岂不是大自然的傀儡,万物之灵岂可沦为傀儡!)。福遂密密分拨已毕。
曹仁知有准备,急令退军,赵云掩杀将来,仁不及收兵回寨,急望北河而走。
将到河边,岸上张飞领一彪军杀到,曹仁死战,李典保护曹仁下船渡河。
曹仁渡过河面,上岸奔至樊城,关羽已取樊城多时矣!
曹仁又折了好些军马,星夜投许昌,于路打听,方知有单福为军师设谋定计(料敌于先,方为良将)。
二、清官难断家务事
刘备大获全胜,引军入樊城,县令刘泌出迎,刘备安民已定。
刘备爱刘泌之甥寇封,本罗侯寇氏之子,父母双亡,欲嗣为义子。
刘泌欣然从之,遂使寇封拜刘备为父,改名刘封(“封禅”足见刘备心中大志)。
刘备带回,令拜云长、翼德为叔。
云长明言:刘备既有子,又用螟蛉?后必生乱。
刘备认为:备待封如子,刘封必事备如父,不会有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云长不悦(隐私家事,隐秘为上!)。
三、打蛇打七寸
刘备令赵云引一千军守樊城,刘备领众自回新野。
曹仁与李典回许都,见曹操,泣拜于地请罪,具言损将折兵之事。
操并未怪罪曹仁等人,打听为刘备画策之人,曹仁言是单福之计。
操问单福何人也?
程昱详细介绍:此人幼好学击剑,中平末年,尝为人报仇杀人,披发涂面而走,为吏所获;问其姓名不答,吏乃缚于车上,击鼓行于市,今市人识之,虽有识者不敢言,而同伴窃解救之。乃更姓名而逃,折节向学,遍访名师,尝与司马徽谈论。此人乃颍川徐庶,字元直。单福乃其托名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操问徐庶之才比程昱何如?昱称:十倍于昱。操叹息。
昱献计:使人赚徐母至许昌,令作书召庶,则徐庶必至矣。
操使人星夜前去取徐庶母,并厚待之。
曹操烦徐庶老母作书,唤徐庶回许都。
徐母戳穿曹操的谎言,取石砚打曹操。
操大怒,叱武士执徐母出,将斩之。
程昱急止之,向操言明:操若杀之,则招不义之名,而成徐母之德。徐母既死,徐庶必死心助刘备以报仇矣;不如留之,使徐庶身心两处,纵使助刘备,亦不尽力也。且留得徐母在,昱自有计赚徐庶至此,以辅曹操(活物永远比死物更有价值)。
操然昱言,遂不杀徐母,送于别室养之。
程昱赚得徐母笔迹,仿其字体,诈修家书一封,差一心腹人,持书径奔新野县,寻问“单福”行幕。
徐庶览毕,泪如泉涌(用感性感受生活,用理性思考人生 !)。
徐庶持书来见刘备言明原委,刘备闻言大哭。
徐庶便拜谢,欲行,刘备乞再聚一宵,来日饯行。
孙乾密向刘备进言:徐庶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备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备危矣。刘备宜苦留之,切勿放去,操见徐庶不去,必斩徐母。徐庶知母死,必为母报仇,力攻曹操也(能为己所用的人才则用之,不能为己所用的人才则杀之——王霸之道)。
刘备不同意,认为使人杀其母,而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尊严是做人的底线,原则是立世的根基,人可以没有梦想,但不可以没有立场。)
刘备请徐庶饮酒,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
四、身离心不离
临别,徐庶又嘱咐诸将忠保刘备,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送一程。
刘备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刘备以鞭指欲尽伐此处树木,因阻刘备望徐庶之目也。(以情动人,以行带人; 以智教人,以德育人)
徐庶拍马而回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并介绍了诸葛亮的身世:
此人乃琅琊阳都人,覆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其父名珪,字子贡,为泰山郡丞,早卒;亮从其叔玄。玄与荆州刘景升有旧,因往依之,遂家于襄阳。后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尝好为《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自号为卧龙先生。
刘备闻徐庶之语,方悟司马德操之言,引众将回至新野,便具厚币,同关、张前去南阳请孔明。
徐庶既别刘备,恐孔明不肯出山辅之,遂乘马直至卧龙冈下,入草庐见孔明(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孔明知徐庶来意,言:徐庶以孔明为享祭之牺牲乎!(换位思考,换位做事,换位做人,将心比心)说罢,拂袖而入。
庶羞惭而退,上马趱程,赴许昌见母。
预知后事若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七回 高人
一、为义身死
徐庶趱程赴许昌,入相府拜见曹操,急往见徐母,泣拜于堂下。
徐母勃然大怒,拍案大骂:徐庶弃明投暗,自取恶名,徐母没有面目与徐庶相见!(如此深明大义之人,怎可轻易放弃生命!事已至此,生死无益,不若苟活,以求补过!)
骂得徐庶拜伏于地,不敢仰视,母自缢于梁间。
曹操使人赍礼吊问,又亲往祭奠,徐庶葬母柩于许昌之南原,居丧守墓。
凡曹操所赐,庶俱不受。
操欲商议南征,荀彧谏:姑待春暖,方可长驱大进。
操从之,乃引漳河之水作一池,名玄武池,于内教练水军,准备南征。
二、一顾茅庐
刘备安排礼物,欲往隆中谒诸葛亮,司马徽来见。
刘备大喜,请入后堂高坐,司马徽得知徐庶回许昌,料定徐母必死。
刘备又向徽打听诸葛亮其人,徽将亮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
徽下阶相辞欲行,刘备留之不住。
徽出门仰天大笑言: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传言:司马徽早就看出刘备不能统一天下,所以说“不得其时”)
次日,刘备同关、张并从人等来隆中。
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作歌: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旁人助其宣传,其必有过人之处)
刘备闻歌,勒马唤农夫,方知乃卧龙先生所作也(卧龙真乃自我营销之高手也)。
刘备策马前往卧龙冈,来到庄前,下马亲叩柴门,一童出问。
刘备先自报家门: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童子记不得许多名字。
刘备方才让小童只说刘备来访,童子告知:卧龙今早少出。
卧龙踪迹不定,归期亦不定,刘备惆怅不已,张飞建议:既不见,自归去罢了。
刘备则欲待片时,云长建议:不如且归,再使人来探听。
刘备从羽言,嘱付童子:如卧龙回,可言刘备拜访。
刘备上马,行数里,遇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也,二人对坐于林间石上(鸟伴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关、张侍立于侧。
州平建议不可强求,刘备坚持备身为汉胄,合当匡扶汉室。
州平自谦为山野之夫,不足与论天下事。
刘备向平问孔明去处,州平不知。
刘备请州平同至新野县,州平表示:无意功名久,言讫,长揖而去。
刘备与关、张上马而行。
三、二顾茅庐
刘备使人探听孔明,回报:卧龙先生已回矣。
刘备便教备马,张飞表示:可使人唤来便了。
刘备以“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教训张飞,遂上马再
往访孔明,关、张亦乘马相随。
时值隆冬,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张飞又建议:回新野以避风雪。
刘备正欲使孔明知被殷勤之意,呵斥:如飞怕冷,可先回去。
飞表示:不怕冷,但恐备空劳神思。刘备教飞勿多言,只相随同去。
将近茅庐,忽闻路傍酒店中有人作歌,刘备立马听之,二人歌罢,抚掌大笑。
刘备想:卧龙在此间乎!(执念太深, 终是自苦)
刘备下马入店,见二人皆卧龙之友也: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
刘备喜请二公同往卧龙庄上一谈,广元等婉拒,刘备乃辞二人,上马投卧龙冈来。
到庄前下马,刘备待卧龙之弟诸葛均歌罢,上草堂施礼问均身份,均自我介绍:乃卧龙之弟诸葛均也,长兄诸葛瑾,现在江东孙仲谋处为幕宾,孔明乃二家兄。
均不知孔明具体去向,只能请刘备少坐献茶。
张飞言:孔明既不在,请刘备上马。(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
刘备认为既到此间,不可无一语而回,刘备再问诸葛均:卧龙先生熟谙韬略,日看兵书,可得闻乎?均表示:不知。
张飞再次催促早归,刘备叱止之。
均表示:容日却来回礼。
刘备表示:数日之后,备当再至。备借纸笔作一书,留达卧龙,以表备殷勤之意。
刘备写罢,递与诸葛均收了,拜辞出门,均送出,刘备再三殷勤致意而别。
方上马欲行,又遇孔明岳父黄承彦。(力微休负重,遭难莫寻亲)
刘备向承彦问曾见孔明否?承彦表示:其也来看孔明。
刘备闻言,辞别承彦,上马而归。
刘备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早新春。
刘备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
关、张闻之不悦,遂一齐入谏刘备。
预知其言若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