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景纤纤躺下来想着沈玥那天夜里说想留下孩子的模样,又想着今天清月说齐展对沈玥好似是真心的就觉得十分唏嘘。
也不知沈玥能不能劝齐展回归正轨,林氏到底也不是周昱杀的,齐展也不欠周昱什么人情,只是周昱到底是个小人,还是得想个办法相助齐展。
朝堂之上吗?还是让别人给周昱使点绊子?
景纤纤想了半夜,迷迷糊糊睡着了。
第二天睁开眼的时候突然福至心灵想到了一件事,前世她嫁给周昱以后哥哥们和父皇都明里暗里提携他,九州水患的时候太子一力揽下了这件事情然后交付给了周昱,周昱是新贵驸马,又有太子帮衬,这件事情办的格外漂亮,在朝堂之上一路高升,终于成为了万人之上的太师。
这一世还让他去办?然后呢?使个绊子?
景纤纤躺着叹了一口气,绊子是不能使的,九洲城百姓的命不能白白葬送,但是或许可以在他离京的时候做一些事情?
做什么事情呢?策反齐展?杀了赵渊?找张灏秦蔺谈谈人生?去东宫再摆摊算个命诓诓太子?
太子可不像麟王那么顺着她,太子是个什么都要深究的性格,要是她说算卦算出来九州水患,太子会把她捆起来送到寺庙里沐浴焚香再给她搬一尊菩萨日日震在纤蔷殿才行。
景纤纤想来想去,还是去诓骗麟王比较好。
用了午膳景纤纤跑到了麟王府,景棠已经长大点了,白白嫩嫩的,顾柔看着就是幸福的小女人,虽然景纤纤不止一次听说梅贵妃选了好多家世还不错的女子想纳进麟王府为侧妃,麟王都拒绝了,也没叫顾柔为难。
景纤纤就更想感叹,二皇嫂的眼光真好。
不过她的眼光也不错。
景纤纤轻手轻脚的走到麟王的书房,扒在门上探了探脑袋,麟王在书房正襟危坐,见景纤纤在门口探头探脑笑了一声叫她进来。
景纤纤刚坐下,装模作样的喝了杯茶,张张嘴还没说话,景熙就问她:“你又算出什么天机了?”景纤纤眼睛瞪大:“你怎么知道?”
景熙一脸我什么都知道的表情:“说吧,来找我何事?”
景纤纤正了正脸色,“景熙哥哥,我近日算了一卦,算出······”景纤纤顿了一下,她也不知道九州在什么方位,胡诌了一个:“算出西北方位有水患。”
“噢。”景旭点点头:“这都能算出来吗?你不是一直只算姻缘吗?”
景纤纤噎了一下,锲而不舍的开口:“算卦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单算姻缘呢?这样的大事我算出来就赶紧告诉你了,你看我算的二皇嫂是你的命定之人,没错吧。”景纤纤一脸认真的点了点头。
“西北水患?”景熙回想了一下,西北哪来的水患,好几座城近日才呈上钱粮颇丰的折子,倒是九州一带今年的折子还没递上来,朝廷也不知情况如何,只是······
这妹妹有事瞒着她。
景纤纤咳了咳:“具体的我也不知道哪座城,所以景熙哥哥还是早点派人去看看,免得百姓白白遭殃。”
景熙虽疑心,还是点头答应了,景纤纤颇为满意,果然还是景熙哥哥好骗。
“只是······”景熙默了一瞬,然后又看着她开口:“以后这样的事情除了我不可再说给旁人听了。”
景纤纤眨巴了一下眼睛:“楚王也不可以吗?”
景熙:“······”
“你走吧。”
过了没几天景熙在东宫看到九州呈上来的奏报面色不明,奏报上说九州近日水患,百姓流离失所,再加上路途遥远,故而折子递的慢了些。
“纤纤去找你说的这些?为何不来找我?”太子虽然心里也震惊,更不高兴景纤纤为什么不来找他,每次都是去找景熙,明明他才是亲哥哥。
景熙无声的叹了口气:“皇兄,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现在的当务之急难道不是解决九州的水患吗?
“哼。”太子撇撇嘴,“你放心,今日收到奏报我就命周边各城先行派士兵前去。”
景熙点点头:“只是怕还是要外遣一个朝廷官员坐镇,否则不好安民心。”
话音刚落,外头就传来通报,楚王来了。
对于楚王,太子是又敬又畏的,敬他年纪轻轻就征战沙场军功无数,畏他可能就是当初那一脚吧,现在楚王成了他妹夫,他一时之间也不好怂恿景纤纤给楚王点脸色看。
更何况景纤纤这个小没良心的,肯定扭头就告状了。
楚王正襟危坐在房中,想着小姑娘昨日跟他说的话,斟酌了一番开口:“九州大旱太子预备派哪位官员前去坐镇?”
太子和麟王对视一眼。
太子眼神不明:什么意思?他要亲自去吗?
麟王:我看他是过来试探口风的
太子:我看他都挑好了,还假惺惺来问什么
麟王:皇兄冷静
楚王看着两个人的小动作没说什么,虽然他战功赫赫,但是毕竟这两个人还是他姐夫,不能再像往常那样拉着脸了。
“王爷可是有了想委以重任的人?”
楚王端着茶杯点点头,思及他临出府先小姑娘的嘱咐又补了一句:“本王是思虑再三的才选中的。”
太子看着景熙:你看吧,我就知道他有事!
“不知王爷觉得哪位官员前去合适呢?”
“今年的探花郎,周昱。”
麟王顿了顿没说话,太子接上话茬:“为何派周大人前去?孤觉得有很多人都比周大人合适,更何况周大人新贵入朝,这种事情还是派一个经验老道的去比较好。”
“这是自然,兆侍郎手下有一员,名为韩灼,此人颇有头脑但因上峰无法升迁,这次倒是个好机会。”
“韩灼?”麟王接话道:“此人我倒是也知道一些,早几年前跟随我一起去赈灾也提出了不少良策,为何无法升迁?”
楚王眉毛一挑:“为何?”
“官官相护内外勾结,打压治世良臣,不是京中这些文臣一贯的手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