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乘车往学校走去,这其中很少有人想到过,自己会走上这条路。
路好长, 许云书第一次觉得上学的路是那么漫长。半个月前的一个晚上,许云书从山东填报志愿的那个学校回到旅馆。拿出手机打通电话,默默地说了一句“妈,我要再复读。”就挂了电话。土操场,破旧的教学楼,偏僻的甚至荒芜人烟的地理位置,最难过的是复读一年还那么可怜巴巴地一点分数。“难道一切就这样结束了吗?”从知道成绩的那一刻起,许云书不止一次的这样问自己,直到从甘肃跑到山东看到学校以后,他猛然就有了答案。“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不是我眼中的自己,我要再考······”那天晚上许云书一夜没睡,想着自己复读的计划,以前的笔记、课本、复习资料、学校......爸爸深知儿心,更是望子成龙,通过咨询 亲朋好友联系到陕西的一所高中,就这样,二零一五年八月三十号,许云书爸爸开车载着儿子 走向了旬塬中学。
我一直是一个没什么野心的学生,成绩也平平。高三时,我的愿望是上一个不太好的二本就走了,就学法律或金融,告别高三的一切,然而高考似乎没有给我选择的机会,像玩狼人杀一样,滑水了。坐在家门口的核桃树下,望着对面高高耸着的南山,曾经从身旁走过的人,追过的梦,一一闪过,最后定格在父亲那张深刻的脸上,眼睛有些湿了。突然觉得自己对不起很多人,朋友的信任、家人希望、乡间小村人的期盼、还有偷偷暗恋过的人.....痛恨无所成绩的自己。八月三十号,叔叔开着蹦蹦车,拉着行李和我,绕过两座蜿蜒的山,走向陌生又有点熟悉的地方~~旬塬中学。
刘新从高二分科后就知道未来自己该怎么走了,偏文科的他完全听不懂数理化的那一套,高三一年,刘新一心想着复读,上课只听英语和语文,其他都睡过去。他十分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该怎么走。一切都按计划如期执行。八月三十号,刘新一个人带着行李坐上去学校的公交,新学校就是县城的高中,这是很久以前就选好的。公交车慢悠悠的开进了县城,刘新拖着行李不紧不慢的走向新学校。
何之月,一直都是班级里前几名的学生,高考,对于她,对于家在一个四点以后路上就没有车的快接近原始森林的地方,她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高考败北后,她不止一次的偷偷痛哭,难受,针尖扎在心头的刺痛,还是要复读,不然怎么走出这漫漫大山。哭过后,收拾好行李,再出发。
“怎么办,怎么办......”楚欢看着成绩单心里一团糟,复读or上三本,一向安静的她也急得在房间里直打转,情急之下还是给钱晓打电话,请求援助。钱晓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两人一番商讨之后决定!走,复读。
陈伟、张成刚、吕超几个人本来就是一个班的,关系又特别好 ,又约了三五好友一共八个人一同踏上母校复读之路。
赵宇是老爸逼着上学的,陈玉是为打发无聊的时光,也为认识有趣的人,哦,还有一个绝对忘不了,高三上了三年了,男神!众人都不知道他为何而来,不过他却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没那么单调!
后来,也没想过,我们成了旬塬中学三十个人的一个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