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百来个呼吸的功夫,唐僧从顿悟的状态中恢复了过来,看到孙悟空还等待原地,说道:“师父,弟子刚才顿悟明白了许多道理,可还另有困惑,求师傅解答。”
孙悟空不想在改造唐僧这件事情浪费太多口舌,毕竟诗说不定如来老儿此刻便在听着,万一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将来扰乱了自己的计划,又是一件麻烦事。
便说道:“智深,你跟着我修行,需要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佛法如何,不是辩出来的,而是实践出来的,往后你遇到事情不许问为师,要自己打主意,如果有不妥之处,我自然会告诉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唐僧又低声念叨了一遍这两句诗,这才继续问道,“既然如此,师父我们现在启程赶路继续西行如何?”
“休要问我,你既然想要启程赶路,启程赶路便是了。”孙悟空说道,说罢,孙悟空便看着唐僧不再言语,任由唐僧自己行事。
只见,唐僧先是走到白马前,将白马牵到了孙悟空身前,说道:“西去路途遥远,行走不易,还请师父上马,以马代步。”
孙悟空没有做声,在唐僧的服侍下骑上了白马,随口夸了句“智深纯孝”然后就把目光投向了地上。
地上有九锡禅杖一根,扁担一副,捆扎好的行李行李两大箱,刚才孙悟空遣散了护送唐僧来五行山下的猎户刘伯钦和一众家丁,这些行李便堆在了地上。
唐僧先是拾起了九锡禅杖,又拿起扁担,手忙脚乱地开始将两大箱捆扎好的行李穿进扁担,孙悟空看出来,这个徒儿虽然是个遗腹子出生的,但恐怕自小便没干过什么活儿。
想来也是正常,毕竟唐僧是如来二弟子金蝉子转世,自幼便聪慧过人,展现出来过人的佛学天赋,年纪轻轻就成了大唐知名的佛法大师。
唐僧虽然刻苦好学,但是从小到大,体力活计却是没有干过多少,从长安出发时,便带着两个徒儿挑担牵马,后来两个徒儿陷于虎口,又遇到了刘伯钦一路护送,这两箱行李,恐怕唐僧都没有亲手碰过。
九锡禅杖掉地上了三次,唐僧这才把行李穿到了扁担上,唐僧此时已经是馒头大汗了,虽然孙悟空没有催促,但唐僧还是唯恐师父等急了,顾不上休息,便说道:“师父,我们走吧。”
唐僧说完,蹲下身子,提起扁担放到肩背上,就要往起来站,一个用力,担子却没有任何起来的迹象。
唐僧看向孙悟空尴尬一笑,又猛地吸了口气,再次试着跳起来担子,孙悟空只见他牙关紧咬,手上青筋直冒,头上虚汗直冒,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却也不过是让两箱行李勉强离开了地面不到一寸,便又没了力气,行李又落在地上。
唐僧看了看孙悟空,看孙悟空骑在马上没有说话也没有搭把手的意思,唐僧只能再试一次,又是一番死命用力,这次不但没能提起来担子,反倒唐僧自己一头栽倒在了地上,摔了个大马趴。
看到唐僧跌倒在地上,孙悟空跳下了马,伸手拉起来唐僧,唐僧拉着孙悟空的手起来,脸色臊得堪比孙悟空花果山里猴子猴孙的猴屁股。
半天,唐僧看着孙悟空还是没有说话,说了一句“弟子无能”便再也说不出话了。
孙悟空问道:“智深徒儿,你可知道从东土大唐到西天灵山有多远?”
“弟子不知,请师父解惑。”
“从东土大唐到西天灵山有十万八千里远,山险水恶,一路上有各种豺狼虎豹,还有不知道多少妖魔鬼怪拦你,更有好事者放出了谣言,说吃上你的一块肉,能长生不老。”
唐僧思考了良久,正色道:“师父,徒儿智深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算山高路远,无论路上有多少困难,弟子都定要西去取经,不取得真经绝不返回。”
唐僧这番话说得大义凛然,连孙悟空都在心里不由得赞叹这个徒儿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一颗向道之心倒是颇有自己当初泛舟出海求仙问道的风范。
最开始孙悟空对他这个便宜徒弟唐僧只是存着一些戏耍和算计的心思,听了唐僧的一番话现在也有了几分想要真的教导他几分真本事的打算了。
“智深徒儿,既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那你现在挑不起担子难道是你诚心不足,对于西天取经之事有了怀疑了吗?”
唐僧被孙悟空这一番抢白堵得说不出来,孙悟空这几年不知道在灵台铁匣出看了多少古今中外之书,两句话就辩得唐僧说不出话来。
“你过去学的道理在为师看来都有些不足之处,其中最大的不足之处叫做‘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而忽略了客观规律性’。”
“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而忽略了客观规律性”这句话是孙悟空在灵台铁匣里一本《肖秀荣考研政治题解》里看到的,现在给唐僧讲觉得正好合适。
考研为何物,政治题解是什么意思,孙悟空不怎么明白,不过这句话孙悟空细品之下却觉得很有道理。
“智深徒儿,你挑不起来担子,而那猎户刘伯钦却能轻松挑起来担子,难道是你取经的诚心不如刘伯钦吗?自然不是的,只是因为你的力气不如刘伯钦大罢了。”
“所以,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多多锻炼体魄打熬力气,力气变得足够大,自然能够挑起来担子。”
唐僧听完孙悟空的话,虽然不能够全部听懂,但还是本能地觉得其中有一番大道理正想再详细问一下,又想起孙悟空给自己定下不许发问的规矩,便有止住了发问,而是开口说道:
“师父,不是弟子懒惰不想锻炼体魄,只是西天路远,弟子恨不得一日当做两日用,时时刻刻都在赶路,实在不敢耽搁。”
“你这夯货,怎么连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也不明白,孔夫子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这等任重道远的人,更应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否则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怎么能够挨得过十万八千里!”
孙悟空有意要让唐僧修行一番,这关乎他后续的计划,再说都叫“智深”这个名字了,怎么能一点武艺都不会呢?
唐僧虽然挨了孙悟空一句夯货,面上仍却然是一副恭敬的颜色,不敢露出丝毫不满,恭敬说道:“师父教训的是,只是自己自小学习佛法,对于强身健体之术丝毫不通,请师父教我。”
孙悟空看着唐僧心里居然有些越看越喜欢的想法来。
这唐僧在《西游记》里对自己本来这个徒弟是丝毫不客气,没想到如今给自己作了徒弟,却是如此恭敬,让孙悟空不由得又生出几分好感来。
“好说好说,你师父我虽然喜欢讲道理,是个动口不动手的君子,但是也算得上是精通武艺,天上地下少有敌手,既然如此为师就教你几个强生健体,卫道护身的法子。”
孙悟空随手对着五行山上的几款大石一点,变成了灵台铁匣中一本叫做《施瓦辛格健身全书》里各种杠铃和哑铃的样子,随后就开始按照《施瓦辛格健身全书》指导唐僧热身,开始锻炼。
之所以使用《施瓦辛格健身全书》健身全书作为给唐僧上课的教材,主要是孙悟空对于凡人的体质没有太多了解,不敢直接让唐僧学习自己所学的八九玄功。
这本《施瓦辛格健身全书》因为是灵台铁匣众多书籍里罕见触摸到修炼门槛的书籍,因此孙悟空仔细地看过这书里增长力气的法子虽然算不得真正的修行之法,但也颇有一番道理,很适合唐僧这样没什么底子的凡人初学使用。
孙悟空准备先用《施瓦辛格健身全书》里的法子给唐僧打个基础,等到基础打牢了,再把八九玄功中的一些基础的健体法门传给他。
带着唐僧热身的时间,孙悟空把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哑铃、杠铃和配套设施给安装好,顺便还给唐僧制定好私人健身计划。
按照《施瓦辛格健身全书》里的“分化周期训练法”孙悟空决定让唐僧第一天练胸,第二天练背,第三天练腿,第四天练肩,第五天连小肌群,第六天进行有氧训练,第七天休息。
七天为一个周期,至少每天至少训练八个小时,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训练,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
况且就算练死了,孙悟空也有把握把自己这宝贝徒弟唐智深从地府拉回来。
正在热身的唐僧看到师父孙悟空嘴角露出来的一丝诡异的笑容,心里不知为何陡然一颤,他还不知道,他的好日子要来了。
孙悟空让唐僧先躺在长凳上用二十公斤的杠铃作卧推,唐僧颤颤巍巍地举起类杠铃,在孙悟空的示范下做起了卧推。
半个时辰后,孙悟空又让唐僧做起了上斜卧推,又半个时辰过后,孙悟空又让唐僧做起来了哑铃飞鸟。
做完了哑铃飞鸟,孙悟空又要让唐僧再去做哑铃卧推,唐僧却半死不活的瘫软在地上,一动不动,眼角一把辛酸泪涌出,良久才说道:“师父,弟子,弟子根基浅薄天赋不足实在是做不动了……”
说罢,唐僧便摊在地上,任由孙悟空怎么催促都不肯起来。
“罢了罢了,既然是实在没有力气,便休息片刻,喝些水,为师也趁此机会给你讲个关于修行的故事吧。”
孙悟空使了个凝水决,从空气中召来几个水团子,送到了唐僧嘴里,看着唐僧喝下了水,闭着眼睛在原地躺尸,又把一团水砸在唐僧脸上,让他好好清醒清醒,等到唐僧又费力睁开眼睛,孙悟空才继续说道:
“大唐往东,在东海中,有一大岛,名曰扶桑,扶桑岛内有一火之国,火之国内有一村名叫木叶村。”
“火之国木叶村是一个修行之法盛行的地方,木叶村的人都修习一种名叫忍术的功法,学得会忍术的人就叫做忍者,但偏偏有一个叫迈特凯人天生无法学会忍术,你猜这个人后来怎么样了。”
唐僧经过孙悟空用水一冲,虽然还瘫倒在地上,但毕竟是醒了过来,听到师父发问不敢怠慢回复到:
“师傅说只有会忍术的人才能作忍者,这迈特凯学不会忍术,想必他最后也没能成为忍者吧。或者就算侥幸成了忍者,也成就有限吧。”
“错了!这位迈特凯不仅当成了忍者,还成了忍者中最厉害的几个,不会忍术他就拼命地锻炼身体,增强自己的身体力量,哪怕是身体到了极限,他也要靠着意志力锻炼下去。”
“当时扶桑有一个叫做宇智波斑的魔王神通广大魔法无边,妄图一统扶桑,却差点被他一脚踢死,后来这位魔王还亲自承认迈特凯的体术为世界最强,是一位伟大的忍者。”
“后来魔王宇智波斑被消灭了,但是迈特凯却被打到双腿残疾,即便如此,他还是每天用双手撑地锻炼,最后成了扶桑火之国一位开宗立派的大宗师。”
唐僧从未听说过东海扶桑有什么火之国木叶村,本是对此有所怀疑的,但是看师父孙悟空讲得如此详细,也不由得信了。
孙悟空继续说道:“你之前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为师反驳了你,但这句话也是有些道理的,只不过为师觉得精诚所至绝不只是说一说就可以的,而是要落到实处。”
“如果只是心里有诚心,却不行动,算什么精诚所至?你想要去西天取经,靠着一句说出来的精诚所至是挑不起担子的,唯有把诚心落到实处才能金石为开。”
“火之国的迈特凯他能够在不会忍术的情况下成为忍界的一代宗师考得就是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精神落在是实践中,智深你明白了吗?”
听孙悟空讲道理的时候,唐僧已经端坐了起来,此刻听到师父发问,当即双手合十道:“弟子明白了。”
孙悟空看他回答得诚恳,知道他确实明白了,将一道清气打入了唐僧体内,说道:“继续锻炼!”
唐僧觉得周身一阵温暖,四肢百骸传来阵阵酥麻舒服的感觉,口呼:“弟子遵命。”主动走到长凳上拿起一对十公斤的哑铃开始继续做起来哑铃卧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