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赵人开路,秦人很快就离开了赵地,并且按照协议放走了赵王子涵。
秦人走得飞快,因为大秦还有很多大的仗要打。
大将王腾同胡人作战日久,虽然作战异常勇猛,但奈何兵源有限,对付庞大的骑兵团还是显得有些吃力。
而杨东这八万人无异于是为仅存的大秦兵马雪中送炭。
秦王已死,王腾这十三万大军拥立起了秦王之侄赢屠为新秦王。
得知杨东率领八万大军来投后早早的就在函谷关外守候。
二人相见之后洽谈半日,出时杨东拜秦王赢屠于地,交出兵符扣手而乎曰:秦地无二主,将易不可有二帅,
八万先遣军已然带到大王身边,理应归大王所有。杨东愿为大王身边一仆将,观我大秦昌盛万年。
秦王扶杨东起而曰善。遂封杨东为近军首领,可假节钺。
大秦穆甲在这一刻起又真真正正的开始姓起了秦,而且归秦王所有,乃秦王嫡系。
唯有一旁的大将军王腾面色难看,当晚秦王夜宿于秦穆甲军中。
杨东虽交权,但军中不乏其亲信,只此一招,杨东却便表明立场,成为了秦王心腹,
秦将王腾佣兵甚重,虽无不臣之心却也是一大隐患,秦王甚忌之,而杨东的兵马一到,无异于起到了很好的制衡作用。
杨东为近军首领,可假节钺,当夜就接连斩杀数名近卫,而这之中,无异于是秦将王腾安插在秦王身边的心腹。
当夜,王腾甚怒。他知道,自己牢牢掌握在手里的傀儡皇帝已经开始导向。彼时王命可皆出于他手,
都是因为他的十三万大军乃大秦唯一兵马,若要复国,必要重用王腾。而如今,王有私兵,恐地位不保也。
新秦王毕竟年轻,他很快便在秦先遣军中开始了选拔自己的亲信,而杨东对此充耳不闻。
苏青亦在提拔之内,因为他本不是任何人亲信,乃是半路入军,依靠在赵地战功,他竟然被升为了一校尉,可领带甲士三百。
秦军官职大约为保甲长,十甲长,校尉,官校尉,裨将,副大将,将军,大将军。
可各领兵二十,一百,三百,一千,三千,一万,三万。而到了大将军一职,则可统帅三军,兵马不限,多多益善。(我编的)
大秦虽广,可此时的大秦却仅仅只剩下了函谷关,洛城,苏孤,这三处城池,其余土地皆遭秦外戚拱手送与胡贼。
王腾是不可能投降胡人了,因为与胡人作战日久,杀胡人无数的他早已经上了胡人的黑名单,胡人无不以杀掉秦将王腾为荣。
明知不可为,王腾也果断交出了兵权,退居二线,向秦王请辞。因为王腾知道,若之后秦胡相争秦败,自己必然有出山的可能。
若秦胜,军队庞大的秦王手下会领兵打仗的人又有几何?
自己以退为进,早晚都有他再次建功立业的时候。
秦王所惧怕的,无非是一家独大的权势所带给他的恐惧感,若先遣军明面上忠于秦王,背地里仍然以杨东为主,
下一个遭劫的恐怕就是他杨东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