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峻说:“正事儿聊完了,你俩继续睡呗。”
李遥说:“睡你大爷!”
朱槿笑着说:“你们这太吵了,睡不舒服。”
李遥说:“你别着急走了,晚上一块儿吃饭吧,我叫上老郑。”李遥说叫上郑悫。
朱槿说:“你们约吧,我得赶紧回去把版定下来。”
李遥说:“明天再弄呗,你这都来了,我把老郑叫过来,也没别人,就咱们几个。”
朱槿说:“我真得回去,现在开发商上版挺多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抢去了,周五又都是上版的热门时间,我得赶紧把版面占上。今年房地产形势还不错,开发商都在抢窗口期,能多卖点就多卖点。也就是你们,市场这么好,还不着急卖,隔了这么长时间才加推,客户的热度都降下去了。”
李遥说:“没办法,我们货值就那么些,着急卖完了,明后年怎么办,我们还没拿到新的土地,不能断顿啊。”
朱槿说:“你们得多卖啊,多卖才有现金流,有现金流才能拿地啊。”
李遥说:“现在土地市场多火啊,不好拿。”
朱槿说:“那你们就这样了?”
李遥说:“那不能,我们拓展部正在外地看地,现在二三四线城市也都不错,集团也有计划往外走走,压力小一点。”
朱槿说:“也是条路。外地我不太了解,像北京,现在是真的火,俩月之内的版面都得抢,稍不留神就没了。你们这个我现在还不知道有没有档期呢,我得赶紧回去确认,能上的话就得走流程定版面。”
李遥说:“那行吧,辛苦你了,先忙正事儿要紧。咱们改天再约吧,叫上于总、任总也行。”
朱槿说:“我看啊,要是吃,还是咱们,那俩大佬,聊得都是正经得不能再正经的话题,哪像咱们在一块,吹吹牛,扯扯淡,轻松。”
李遥说:“行,依你。”
朱槿走后的几天里,策划部几个人还对她跑到李遥办公室里睡觉议论了好几天。却不知道消息怎么传到了工程总监巩故的耳朵里。一天,巩故闲来无事,跑到李遥办公室,贱兮兮地对李遥说:“老李,你行啊。”
李遥感到莫名其妙,问:“什么?”
巩故说:“金屋藏娇啊。听说前几天有个大美女来跟你睡觉了!”
李遥说:“扯你妈淡!人家是媒体的,来给我们提报推广方案,在我这喝了口水,休息了一会儿。我这他妈的满屋子的人,江峻、黄康、钱莺、梁虹都在。”
巩故说:“你看你急啥,你睡就睡呗,跟我又没关系,我就问问。”
李遥说:“没的扯淡。”
巩故说:“你这有没有啥好玩的,给我整点儿啊。”
李遥说:“我这有啥?啥也没有。”
巩故说:“老李你别那么抠,你们做的礼品,充电宝啥的,给我拿个用用。”
李遥说:“哪有啊,我们那礼品都是送客户的,入库出库都有数儿。”李遥突然想起抽屉里还有一把紫砂壶,带着包装盒拿出来给巩故说:“这个你拿去玩儿吧。”
巩故接过来,打开盒子看了看说:“什么破玩意打发我。”
李遥说:“你仔细瞧瞧,这是好东西,我去参加媒体活动他们给的,这把壶至少得一千块钱。”
巩故仔细端详着紫砂壶说:“我也不懂这玩意儿,有那么好吗?”
李遥说:“我也不懂,你拿着玩去吧。”
巩故说:“行,我估计老李你的东西应该差不了。你忙吧,我走了啊。”
出门前,李遥又对他说:“你别给我到外边瞎逼逼啊。”
巩故说:“哎呀,你放心吧,我老巩是啥人啊。”
说完走了。
刚到一楼,巩故正好碰见成林。成林见巩故从楼上下来,随口问了一句:“你干嘛去了?”
巩故晃了晃手里的紫砂壶,说:“我听说前几天有个大美女跟李遥在办公室睡觉,我去问了问,李遥给了我一把紫砂壶,堵我的嘴。”
成林问:“你说什么?李遥在办公室跟人睡觉?谁啊?”
巩故一边晃着往售楼处外走,一边说:“我哪知道,你问李遥去。”
成林琢磨着不对劲儿,但又不好去问李遥,便给江峻打电话,让他下来。成林问:“李遥跟谁在办公室睡觉了?”
江峻一听就来气了:“什么玩意儿?谁他妈的瞎说的?”
成林说:“真有这回事儿?什么情况?”
江峻说:“什么什么情况?没情况。《新闻晨报》的媒介顾问朱槿,跑客户路过咱们这,大热天的来喝了口水,在李总办公室沙发上躺了会儿。李总连门都没关,我们都在。这帮孙子,真他妈操蛋,怎么什么都瞎他妈说,操。”
成林说:“都谁知道啊?”
江峻说:“我们策划部的都知道。”
成林说:“管好你们自己的嘴,肯定是从你们这传出去的。别再说了啊,不好听,传到公司那不好。”
江峻问:“谁跟你说的?”
成林说:“你别管了,跟李总也别说,我去搞定。”
江峻说:“那天我们都在,朱槿是来给我们定推广排期的,歇了会儿说完就走了。我真服了,他妈的,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臭傻缺。”
成林说:“行了,别说了。忙去吧,我走了。”
江峻回到办公室就立刻叮嘱了部门的人,对这件事儿不要再随意开玩笑,不再跟任何人提起。成林则给巩故打了电话,告诉巩故不要在公司乱说。
但是,还是没防住这件事在公司乱传,一段时间里,全公司的人都在背着李遥议论。陆皓刚开始倒也有点怀疑李遥不检点,后来从成林处得知是朱槿,以及知道那天的事儿,倒也放了下来,知道事情并不可能像传言那样发生。
后来,李遥也知道了公司在传播他的绯闻,倒也并没有太在乎。不过这件事也让他意识到,朱槿太媚了,以后还是尽量少接触,工作上的事儿交给江峻、钱莺他们去处理就好了。
没多久之后,卢志龙按照之前商量好的拍摄方案,给黄康的微信发来一个简单的报价单:
乙方为甲方拍摄5个场景:主卧、客卧、厨房、客厅、宽景阳台,每个场景为1张大角度无变形全景照片,照片以最终交付效果为准,得到甲方验收后,即付乙方拍摄费每张2万元,合计10万元。
黄康回复:收到。
卢志龙问:我给吕总也发一份?
黄康想回复“不用,我跟她说就行”,但转念一想,卢志龙和吕霜已经见过面了,想必也加了微信,让他直接发给吕霜也可以。黄康于是回复卢志龙:行,发给她看看吧。
黄康想,卢志龙发给吕霜,他就不用再发了,于是转头去做别的事情了。
当天下午三点多钟,黄康正在和广告公司对接画面设计的工作,手机响了起来,是一条微信,卢志龙发来一张照片。
黄康打开一看,是一张微信聊天截图,具体说,是吕霜和卢志龙讨论拍摄价格的微信截图,大意是,吕霜让卢志龙按照3.5万一张的价格进行报价,拍摄3张,总价10万元。卢志龙将此截图发给黄康后,又发来一段文字: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我按照哪个价格报?
黄康看完,也不明所以,回复卢志龙说:你等我问问。
于是,黄康把卢志龙发给他的截图转发给了吕霜,又问道:卢志龙问我们是不是价格搞错了,按哪个报价?
转发之后,黄康便继续和广告公司讨论,没得到工夫再理会报价的事情。吕霜也一直没有回复。
第二天早上7点整,闹钟响了,黄康起床,拿起手机准备看下有无重要信息。
“卧槽!”刚一解锁手机,黄康便喊了一声,他老婆闻声过来问道:“怎么了,大早上一惊一乍的。”
黄康使劲滑动手机,翻看不同界面,打开关上各种软件,关机重启又看,越看越生气,说道:“他妈的,现在的破手机,我手机晚上自动更新了,里边所有的资料都没有了,变成出厂设置了。”
老婆说:“这就是智能手机的不好,你还是把自动更新关了吧,把资料都更新没了,多麻烦啊。”
黄康说:“我也没开自动更新啊,可能是这次的软件包有BUG。真够麻烦的,手机里照片、电话、微信聊天记录都没备份,这下得一点一点重新弄,麻烦死了。”
老婆问:“有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资料遗失的?”
黄康想了想说:“工作的东西倒没事儿,广告公司那都有资料。我给别人发的资料,找别人要就行。最可惜的就是咱们的照片,都没有备份。哎,郁闷。”
老婆说:“算了,没了就没了,别想了,赶紧收拾收拾上班去吧。照片没了再拍嘛。赶紧的吧,再磨蹭该迟到了。”
这一早上,黄康带着非常郁闷的心情来到了公司,打开电脑,工作上的资料大多都能找回来。就是照片没有自动备份,还有就是微信、QQ的聊天记录都不在了。
黄康一边找资料一边叹气,梁虹问道:“你这一大早的,唉声叹气的,发生什么了?”
黄康说:“现在的智能手机太不靠谱了,半夜里自动更新,早上起来一看,手机里什么东西都没了,变成了出厂设置。你们都检查检查自己的手机啊,如果开着自动更新功能了,一定得关掉。”
吕霜问道:“里边内容全没了吗?这么严重?”
黄康拿着手机给她看说:“你看,什么都没了,照片、通讯录、软件,统统不见了。”
江峻说:“微信今年出了PC端,你没用吗?”
黄康说:“没用,用不习惯,我和广告公司传资料都是用QQ。”
吕霜问:“那还好,能保留重要的信息。聊天记录在QQ也都保存了吧?”
黄康说:“聊天记录都在微信上,全都没有了,我很久没用QQ聊过天了,现在偶尔用QQ只是用来和广告公司传输文件用。”
吕霜说:“那你这损失可大了。”
黄康说:“没事儿,设计文件、广告画面这些资料广告公司那都有,其他不重要的没了就没了,我没有的可以找聊天的对方要一下。最可惜的就是照片都没有了,存了好几年的咱们的照片,家人的照片都没了,哎。”
吕霜说:“我们也找找,给你都发一点,你不又有了吗?”说完,吕霜便张罗大家给黄康发以前大家在一起的照片,不一会儿便收集了不少,虽然不如以前的多,也算保留了大部分的记忆。家人的照片也能从家人的手机里找回来一些,但毕竟大部分还是丢失了。
发完照片,吕霜便离开了办公室。黄康刚想和她商量一下照片报价的事儿,一抬头发现人不见了。便想发个微信,问问什么情况。
黄康刚想给吕霜发信息,想起昨天卢志龙发给他的截图也没有了,便先给卢志龙发了个信息:哥们儿,你把昨天的微信截图再发我一下吧。
卢志龙回复信息说:没有了,昨天手机更新,变板儿砖了,什么资料都没了。
看完信息,黄康和大家说:“我靠!你们说奇怪不,给咱们拍照片那人的手机,也因为更新,手机资料全没有了,看来这次更新还真是系统出了问题。”
听完黄康这样说,江峻心里犯了嘀咕,但也说不清楚是什么情况,也就没说。
既然截图没有了,黄康只好给吕霜打电话,请示一下怎么做。
吕霜接通了电话,没有说报价的事儿,只是问黄康:“老黄,以你的聪明才智,你琢磨琢磨,你自己能不能拍出卢志龙那种照片?”
黄康想了想说:“我没有他的软件,只能用最笨的方法,就是PS拼图,有可能会拼好,也有可能不行。不过我可以试试。”
吕霜说:“你试试吧,如果你能拍出来,我就给你申请奖金,按照额外工作量给你付费,就算是买你的版权,这样我们既不用受制于人,又能节约成本,你要是学会了这招,你自己也多一项技能,还能多点收入。怎么样?”
吕霜一番话,说得黄康有些动心,说:“行,那我就好好琢磨琢磨,现在确实就他一家做这个,咱们肯定会受制于人。我这两天想想、试试,应该能拍出来。”
吕霜说:“好,那这个活儿就交给你了,我给你两天时间,你拍出一个成片来给我看,要是可以,我就和领导说,就让你拍了,费用另算。”
黄康也有些激动,说:“行,你等我好消息。”
吕霜说,好。
看黄康挂掉电话,钱莺问:“怎么了,看把你激动的。”
黄康把刚才和吕霜的对话和钱莺说了,钱莺说:“那你加油吧。”
黄康特别高兴,畅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新技能,早把手机变砖的事儿抛诸脑后了。
说干就干,黄康打开电脑,仔细查看卢志龙拍的全景照片,一丝一丝地观察,试图从照片上发现摄影师的拍摄技巧。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所以然来。
黄康自言自语地说道:“我靠,他的照片是怎么拍的,怎么看不出来编辑的痕迹?”
钱莺从旁边凑过来看看说:“我看就是PS的,他说是用什么软件,可能是故意瞎说呢。”
黄康说:“哎,也是啊。看不出来所以然,也或者,根本就没有所以然。”
钱莺说:“就是,反正你都接了活儿了,你就拍拍试试呗。”
黄康说:“也只能这样了,死马当活马医吧。不过我要是这么做了,不管做成做不成,都得罪卢志龙了。我做成了吧,以后都在圈子里混,不好看;我要是做不成吧,更难看。”
钱莺说:“所以呀,横竖都是不好看,你怎么选?”
黄康这才下定决心:“我没得选了,只能做成啊。”于是从网上找资料,继续破解卢志龙的技术。
李遥刚在陆皓办公室开了个短会,回到办公室后,给吕霜发了个微信:拍照片的事儿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完成?
吕霜回复说:我们觉得对方报价太贵了,我让黄康自己拍着试试,给了他两天时间,如果能拍出来,我们就自己拍。
李遥问:靠谱吗?
吕霜说:黄康正在想办法拍,明后天出结果,行的话就拍,不行就再找合作方,不会影响后边工作的安排。
李遥回复:好,加快进度,广告设计画面都要用。
吕霜回复明白。
李遥放下手机,还是不太放心,便又给黄康打了电话:“你自己在拍照片?”
黄康说:“对,吕霜说让我试试,我正在样板间拍。”
李遥说:“能拍出来吗?”
黄康说:“我还在研究,我觉得可以,明天给您结果。”
李遥说:“好。”
话已经说出去了,黄康只好迎难而上。
对于拍摄的技术和水平,黄康有足够的信心,但是对于像卢志龙那样的作图方式,黄康还是欠缺了解,上网搜索后,也没有找到相关的经验可以借鉴。只好自己闷在样板间里摸索。
黄康设想着照片制作的逻辑,照片无疑是拼接的,目前来说,至于是用某种软件制作,还是手工PS的已经不重要了。黄康想,既然是拼接,那么就要考虑拼接后呈现的完整效果,包括镜头的选择、对焦的照顾、角度的统一、光线的明暗、分辨率的一致等。想清楚要注意的事项后,黄康便开始拍摄,为了照片拍出来更加稳定,黄康动用了三脚架和遥控快门,按照注意事项拍完一组照片后,黄康带上设备回到了办公室,开始制作样片。
黄康是学设计出身,PS的水平自然也不在话下,但拍完的几张照片,不管怎么拼,都还是能看出明显的拼接痕迹,要么是线条不在同一直线上,调整之后,角度又不对,总之,拼接、剪裁之后,做出来的照片还是不自然,完全达不到卢志龙的制作水平。
黄康正在发愁如何破解的时候,钱莺过来看了一眼说:“我觉得你需要一样东西。”
黄康问:“需要什么?”
钱莺说:“一条滑轨。”
一语点醒梦中人,黄康一拍大腿说:“对呀,我怎么就忘了这一茬了。我现在就去买。”
钱莺说:“你现在去哪儿买,能买到吗?”
黄康说:“往南,五棵松摄影器材城那,什么设备都有,我得赶紧去。”
说完,黄康带上相机,飞快地跑了出去,开上车直奔摄影器材城,不远,15分钟就到了。停好车后,黄康直接奔入器材城,挨着摊位直接询问有没有滑轨销售。摄影滑轨是常见用品,没走几个摊位,黄康便找到一家。经过简单挑选、对比后,黄康买了一个带有水平仪、质量适中的滑轨,买完后赶紧返回,拿上相机、三脚架、滑轨等设备,直接来到样板间重新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