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董桓这话,一屋子的人没忍住笑了起来,对于这种“教育工作”,确实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李遥却说:“事情不能这么理解,按你这个逻辑,我们的房子,都是月薪七八千的建筑工人盖出来的,难不成就不住了?都得让有钱人自己去盖房子才行?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人,有各色职业的人,有受到不同教育的人,有财富多寡不同的人。不同的人所在的立场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于生活的理解也不同,而且人的专业能力的高低,并不代表生活品味的高低,或者,有的人在意某些事情,有的人不在意某些事情。我们是房地产开发商,我们的专业是进行房地产的开发,设计、建造更好的房子,给居住赋予更多的生活品味、文化内涵,这是我们经过大量、长期的策划、研究、实践得出的总结,这是一般老百姓、消费者、购房者、业主所不具备、也没有能力达到的专业能力,我们把最好的居住环境、理念介绍、传达给他们,希望能够激发他们生活的灵感,这是我们的专业、使命。这与财富、地位的高低并没有关系,我们也不敢教育客户、业主。我这么说你能理解吗?”
听完李遥的一番话,董桓有些惭愧:“李总,我能理解,抱歉,是我狭隘了。”
李遥说:“所以,我们开重要会议的时候,都会叫上你们,你们是全案公司,你们是我们大脑的组成部分,应该比我们专业才对,所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我希望你们能从开发商的角度来思考一些更深入的问题,这样,我们设计出来的广告、撰写出来的文案才能更符合客户的需求,才能真正打动客户,才能对销售起到促进作用。”
董桓说:“好的,我明白了,今天真是学习了,我会努力追上李总的境界,给你们提供更好的、更专业的服务。”
李遥说:“吕霜,你接着说吧。”
吕霜说:“刚才说的第二点,简单来说,我们还需要做一些高大上的宣传物料。第三件事儿,是关于活动的,我们现在做的活动的频次、档次距离我们作为豪宅的形象还有一些差距,我认为我们要加强的是,面对已成交业主进行更多的活动,增强客户的粘性,加强我们与客户的联系,形成口碑传播;另外就是在活动的品质、形象上要有所提升,多做一些有文化品位的活动;如果这些做到了,那么在活动的案场形象包装上,也要上一个档次。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要做的活动在软性上要加强文化品位,在硬件上要达到五星级酒店以上的包装和服务水准。”
李遥说:“这个意见很好,我同意吕霜的意见。阎总,你们的资源整合能力很强,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源?”
阎兴说:“太有了,我们有很多财经专家、理财专家、有收藏家、文化学者、演艺明星等各种资源,都可以给咱们提供服务,而且我们也有专门的活动部门,可以按照咱们的要求提供定制化的高端活动策划、布展、执行。”
吕霜知道阎兴和李遥走得近,可能不太好用,于是对李遥说:“领导,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发动更多的活动公司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资源,也可以找一些演艺机构、文化机构来给我们提供资源,尽量丰富我们的活动种类,还可以节约一定的成本。哦,对了,说到成本,如果我们计划做大量活动的话,我们倒是可以自己采购一批搭建设备,比如背景板桁架、灯光设备、音响设备,这些设备作为我们公司的资产可以反复利用,就不用再向活动公司租用,可以节省一大笔费用。”
阎兴说:“吕总这个节约成本的意见很好,不过我有个提醒啊,就是现场搭建的工作虽然算不上什么专业能力,但毕竟也是一个熟练工种,你们如果自行采用这些设备的话,在活动的时候,谁来做这些工作?尤其是灯光、音响,都需要进行反复地复杂地调试,才能达到最好的现场效果,难不成你们自己要养一批人,专门做活动搭建的工作?”
吕霜说:“这有什么啊,我们公司雇了很多保安,采购设备的时候,让厂家教会保安,执行的时候让保安来做就行了。”
阎兴说:“这有些儿戏了吧,保安他没这个水平,而且保安一个月工资才多少钱啊,你让他给你额外干这些活儿,他也不愿意啊,一次两次可能还行,多了他肯定不干。这样你就不能保证人员的稳定性,人员的稳定性没有,搭建就会出现问题,肯定会影响活动的品质。”
吕霜说:“我觉得这都不是事儿,到时候我们这出人现场监督就行了,每次给保安买两盒烟就行了,他们就乐得屁颠屁颠儿地来干活儿了……”
李遥说:“吕霜提的意见倒是一个节约成本的办法,但是阎兴说的也是很现实的问题,我们不能为了节约成本就损耗了品质。吕霜,你可以模拟做一个经济测算,自己购买设备和每次租用设备,到底哪一个更合算。”
吕霜说:“好的。”
李遥说:“大家还有其他的意见吗?”
徐昕说:“领导,我这有个建议,希望领导能支持一下。”
徐昕是个老实人,能自己做的事情不愿意麻烦别人,她这样说,一定是遇到难题,不得不提出来了。李遥问:“你说说吧,什么事儿?”
徐昕说:“我做市场研究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目前的数据都是从官网上采集的,但是官网的数据都是零散的,而且量大,没有进行相关归类的分析,我只能把采集完的数据在线下进行手动的汇总、分析、研究,特别费时费力,而且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目前房地产行业里有一种专门提供数据分析的机构,他们的数据也是来源于官网,数据真实、权威,而且他们利用大数据进行了数据整理,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自动生成相关的分析图表,比如柱状图、走势图,能够很直观地看出市场的供应、去化、价格等各方面的走势变化。如果能使用这类数据,那我的市场研究就能更有针对性、更严谨、更科学,能更好地给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李遥没想到,徐昕费了这么大劲才张口提出的要求,竟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要求,便说:“好啊,这个没问题。”
徐昕好像担心购买数据的事儿不如其他事儿重要,担心李遥只是口头答应,最后不能落实,便又补充了一句:“其实这个也不算贵,就是我们花点儿钱开通一个账号权限,一个月才1万块钱,如果我们一次购买一年的权限,还能再便宜两万,一年才10万。”
李遥对徐昕说:“这个没问题。这样吧,这件事儿就不用列入这次讨论的专项计划了,你现在就打报告申请,我直接给你审批,现在就开通账号。”
徐昕忍不住露出了感激的微笑:“那太好了,谢谢领导的支持。”
李遥最后问了一遍大家还有没有其他意见,没有人再提出新的想法。
李遥说:“这次的会议,我们要形成专项计划,江峻来执笔,以PPT形式做成专项报告,包括事项、完成标准、完成时间以及相对应的预算。给你三天的时间形成初稿,之后我们再讨论完善,我们营销内部达成一致后,我会向公司提出上董事会审批,争取尽快审批通过,尽快落地执行。”
6月19日,李遥又召集一次只有自己的营销团队参加的会议,听取江峻汇总的营销推广专题报告。
江峻汇报说:“根据去年制定的营销计划,今年销售2、7、8号楼,总的货值为129599万元,3%的营销费率,全年营销费是3888万元,包括推广费、人员工资、售楼处装修费用、物业费、招待费、办公费等,其中推广费占比40%,是1555万元。今年以来,我们做了一次开盘前推广、一次开盘后的媒体推广、三场开盘前的圈层活动、五场暖场活动,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开销,一共产生了538万的费用。另外还有去年产生的项目沙盘、区域沙盘、媒体推广等应付未付的费用,有113万,也得从今年的营销费用支付,这样一来,就剩904万了。”
李遥问道:“去年的推广费一共才279万,应付未付怎么还剩这么多?没花去年的营销费吗?”
江峻说:“花是花了,但是去年推广的时候都在后半年了,咱们公司的付款周期又长,一般都是合作完成了五六个月才付款,所以很多钱都没有付出去。”
李遥说:“这样子不行,去年花的钱,怎么能占用今年的费用?得一年的事儿一年清啊。这样占来占去,一是会影响当年的推广计划,二是剩到最后一年没有营销费用了,前边欠的钱怎么支付?”
江峻说:“我们也知道,我们都是干活儿的,合作资源也都是我们自己找的,谁也不想得罪人啊,你说那些合作挺好的合作方,总是因为付款的事儿伤了感情,谁还愿意和我们合作?但是财务就是不付款,我们也没办法。”
李遥说:“我们那位难缠的财神爷也真是,立场不同,决策不同。我们只能想办法改变自己了。看来我们这次做集中推广也是正确的。以后,我们把销售以及重要的推广、制作、活动都往十月份之前提,十月底之前要完成至少90%的年度销售额,要完成85%的推广计划,11、12月份预留15%大概200多万的费用,这个费用用于参与年底的媒体社庆、年会活动,和我们自己组织的媒体答谢,不再做项目的营销推广。所有的结算、付款,都要往前提,争取到年底付款能达到95%。”
江峻说:“好,明白了。那我继续汇报。根据上次会议的会议纪要,策划部共提交了五大项的推广制作需求和费用预算,分别是宣传推广500万、活动营销200万、物料制作100万、礼品采购30万和营销支持20万,合计850万元,预留54万元留待年底,以备不时之需。下边我汇报一下详细的预算分配。”
李遥问道:“等一下,没有舆情管理吗?”
江峻说:“有,按照媒介公关来做的,在宣传推广和活动营销里都有相应的体现。”
李遥说:“咱俩说的不是一回事儿,我说的是舆情管理,包括发生舆情以后的处理措施,这里边可能会涉及到政府部门的支持,比如网信办、新闻办等,不仅仅是媒体的事儿。”
江峻说:“但是处理这些关系不是我们营销的长处,这些应该交给集团前期部去处理吧。我们可以提出工作方向和要求,具体怎么处理,应该他们出面去协调。”
李遥听后说:“好吧。你先汇报吧。”
江峻说:“好的。大家看一下这个Excel表格。”
说着,江峻打开了一个Excel表格,里边共包含六个表单,第一个是汇总表单,将五项费用所包含的内容作了简要的分类汇总,后五个表格,则分别对五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展示,预算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工作内容及所需预算。
江峻首先汇报总表说:“第一项宣传推广分为四部分内容:1、网络推广100万;2、平面媒体推广100万;3、户外媒体200万;4、自媒体推广50万;5、媒体嘉宾邀请费、公关费50万。
第二项活动营销分为四部分内容:1、媒体活动60万,其中年底媒体答谢活动40万;2、圈层活动60万;3、售楼处暖场活动60万;4、业主生日宴请活动20万。
第三项物料制作分为三部分内容:1、制作家风文化楼书30万;2、制作户型图、宣传册30万;3、采买活动支持设备40万。
第四项礼品采购分为一个部分的内容,但是对需要购买的礼品的种类、不同费用级别做了分类,单价从几十元到两千元不等,后边有详细的报价说明。
第五项是营销支持,分为两部分内容:1、是购买数据采集账号10万;2、购买销售用的电开数据10万。”
汇报完毕后江峻又分别打开后边的五个工作表,对预算细项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李遥并没有特别关心,而是问道:“你们打算怎么干?”
江峻说:“首先肯定是批预算,只有预算批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虽然我们列出了比较详细的预算计划,但是还缺乏可以落地实施的具体内容,所以预算批准后,我们要找相应的合作商,根据我们的需求提报方案。根据集团成本部的制度要求,像我们这样大额的集中采购,每一项内容都必须要分别进行招投标,一项工作内容,有可能由一家中标整合来做执行比如推广类、物料制作类,也有可能多家资源整合按各自的方案分别执行,比如活动类、礼品采购类。除非有独家垄断的资源,提供独家、垄断证明后可以采用直委(不经招投标直接委托合作)的方式,像媒体类都属于垄断资源,强势媒体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李遥说:“好,方案大体上我没有什么意见,在细化预算里,再细化一下,比如对于预想合作的单位、资源,可能采取的合作方式在后边进行备注,在我们向集团汇报时,方便和成本部进行沟通,从成本部争取到更多的合作权限。”
江峻说:“明白。”
李遥问:“这个你们都商量过了是吧?还有别的意见吗?”
江峻说:“我们都讨论过了,没有意见。”
李遥问吕霜:“没意见了?”
吕霜说:“领导我们没意见。”
李遥问:“关于活动设备,买和租哪种方式核算,上次让你们做个测算,做了吗?”
吕霜说:“我们大致算了一下,活动的成本里,除了搭建、人员的费用,比较高的就是灯光音响等设备的租用成本,像我们一般要求的活动档次,一次活动,音响租用成本就得1万,营造氛围的灯光设备得两三万,如果我们采购一套10万的音响、一套30万的灯光,以我们的活动频次,在销售周期内,至少可以节约两年的成本,还是比较划算。”
李遥问:“上次也提到,灯光、音响设备的安装调试都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保安的能力恐怕不行吧,这个怎么解决?”
吕霜说:“我们在采购的时候可以和商家达成协议,活动的时候,由他们委派专业人员来现场安装调试,人员费用可以一并写入采购合同。”
李遥说:“我的意见是,这种方式还是要慎重。第一,活动公司做现场执行,整个活动应该是一体化进行的,灯光、音响这两种重要搭建内容分出去做的话,如果衔接上出了问题,谁来负责?能不能保证现场的活动品质?第二,即使商家派人来现场组装,因为他们的主业不是干这个的,能不能按我们的时间、效果各方面的要求来做?第三,灯光音响的成本往高里算,三年也不过几十万,有没有必要‘避轻就重’地折腾?”
吕霜说:“领导你放心,我们做活动心里都有数儿,我们细节上会盯好,我在以前的公司就这么做过,既能给公司节约成本,又能保证活动效果,肯定没问题的,你放心吧。”
李遥见吕霜这么坚持,为了不打击她工作的积极性,于是说:“我对此持保留意见。我建议你们先不要急于去做,可以先找商家试个一两次,看看效果以后再说,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吕霜说:“好的领导,我知道了。”
李遥说:“好吧,江峻再调整一下,你约一下集团各部分负责人,开会进行汇报。包括财务、成本、招采、行政,还有胡总。你问一下胡总,第一次汇报需不需要董事长参加。”
当天下午,江峻就召集齐了集团各部门负责人进行营销专项计划的预算汇报。出席的人员除了李遥、江峻、吕霜,还有财务部经理郑泽、成本部总监田杏、招采部总监宋春华、行政经理成林、财务部总监王京和副董事长胡忠。
江峻将预算情况进行汇报后,李遥进行了简单的情况说明,李遥发言之后,借机邀请胡忠首先做指示。
李遥知道,在工作中,胡忠对自己的支持比较多,让他首先发言,站位比较高,如果胡忠表示支持,那就相当于从集团角度进行了表态,各部门负责人就不会有明显的反对,预算获得通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集团领导不表态,先让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发言,就可能出现挑刺、挑剔、质疑甚至反对的各种不同声音,一旦如此,集团领导就不好再明确支持,那么第一轮汇报失败的几率就会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