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400000258

第二百三十八章 辩道会

徐东知道鹤舞仙师的意思,在灵谷门内门精挑细选的三名弟子,竟然没有一名练到筑基境后期的,这叫总门主鹤舞仙师的脸往哪儿搁?

徐东测出准结丹境,在承天宗和灵谷门这两大门派的人看来都正常得很,在其他门派的人眼里,徐东则是一匹黑马,是灿烂夺目的星星。

因为在这之前,他们似乎听都没有听过徐东的名字,也没有想到灵谷门内门还有能测出准结丹境的弟子,现在事实摆在眼前,他们暗自感叹灵谷门内门深似海,是个藏龙卧虎的去处。

“恭喜鹤舞仙师,你灵谷门可以和我承天宗一比高低了,嘿嘿!”

鹤舞仙师抬脸一看,说话的正是同道真人,对徐东这匹黑马的出现,他们两人之间没有半点值得掩饰的地方。

为了门派的地位得到外界承认,为了灵谷门今后的生存和发展,现在的鹤舞仙师早就改变了态度,不像十多年以前那么藏着掖着了。

他之所以敢和同道真人分庭抗礼,其内在原因还是徐东的发奋修炼,不用他灵谷门刻意栽培,就以他自身的正能量也可以让他立足于修行界。

其实,自从三年前方伟带着火云宗到灵谷门外门屠门,徐东以一己之力拯救师门,这颗星星就已经很耀眼了,只是鹤舞仙师保持低调,没有对徐东加以宣扬而已。

鹤舞仙师低调地说,“哪里哪里,还是你承天宗一派做大,光这个境界的就测出八人,不简单啊!”

“嘿嘿!哈哈!”

同道真人知道鹤舞仙师只是表面上客气,内心里的那股傲气早按捺不住了,他只得把自己的暗自担心和内心失落,敷衍地用“嘿嘿哈哈”遮掩过去。

其他门派共有十三名弟子参赛,这十三名弟子均被测出筑基境初期和中期。

说实在的,以罗陀国修行界的整体实力,在各个门派中能培养出来的也无非是筑基境弟子,像承天宗出现八名准结丹境弟子,都是暗箱操作出来的结果。

也就是说,除了林丹和柳杰是同道真人精心栽培的两棵苗子,其他六名也都是和徐东与灵谷门一样,只是与承天宗在名义上挂着钩。

测试完毕,按照同道真人公布的证仙大会的赛程,第一个要比的大项是辩道。

辩道在通天观正殿举行,各个选手轮番上台接受十一个监场评议的提问,由提问的人依据答辩的满意程度,当场给出分数。

在所有选手都答辩完毕之后,再统计各个选手所得的总分,依据总分的高低排定选手的名次。

虽说辩道会的在通天观正殿举行,在现场观看的仅仅是平凡之人,真正的顶尖级高手不必去现场,坐镇于某处用法器观看即可。

这些人为什么对证仙大会如此感兴趣呢?他们都出自各种不同的目的。

有的人是想在从中发现好的苗子,想办法将其收为徒弟,让自己的平生所学有个传承。

有的是在为自己的门派物色种子,找机会把看好的种子挖进自己门派,着重培养让他成为门派里的一个标杆,以此来壮大自己门派的声名。

有的目的暂时并不明确,只是先冷静地看看再说,待其发现有什么可以利用之处,再徐图将其利用。

也有一些远道而来的高人,什么目的也不带,没有任何别的动机,纯粹是来看看热闹,看看罗陀国的修行界达到了怎样的境界。

一共三十六名参赛选手,按照抽号的顺序一个个上台接受监场评议的提问。

徐东抽到了第五号,在他前面的四个人都是小门派的弟子,他们对监场评议的离奇提问,几乎没有人能答辩得上来。

因此,十一个监场评议给他们的分数低得可怜,这四个人一个个被弄得灰头土脸地下台。

“徐东,灵谷门内门弟子徐东,该你上来答辩了!”

徐东一上祭台,就见承天宗的六位监场评议拿出一副铁面孔,他们似乎把徐东当作异类在看待。

灵谷门的佟长老、方云、昊旻三位长辈的眼色很柔和,尤其是他师父方云,朝他投来鼓励的目光。

最先提问的是承天宗的内门门主,他所提的问题刁钻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他满以为徐东没有辙,没想到徐东滔滔不绝地就答了上来。

佟长老、方云、昊旻为徐东揪着心,脸上的神色很凝重,后来见徐东应对得很轻松,三人的表情才一下子放松下来。

接下来提问的都是承天宗的几位监场评议,显然,他们先在下面就专门针对徐东合计过,所以提出的问题都是一个比一个刁钻。

说真的,徐东以前的确没有接触过这些既冷僻又生涩的知识,凭本心他也是回答不上来,但是在龙叔的授意下他硬是对答如流。

徐东的每一次答辩都能语惊四座,引得在场观看的人一片赞声,这就使得他收到特别好的临场效果。

承天宗的几位监场评议发觉自己反倒帮了徐东的忙,觉得不会有什么提问难得到徐东,于是知趣地住了嘴,把接下来要提的问都生生地憋了回去。

“承天宗的几位前辈,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尽管问,我徐东能答则答,实在答不出来的会向几位前辈请教。”

徐东这一番听起来客气而有礼节的话,实则在将那几个人的军,因为他们所提的问连他们自己都答不上来。

承天宗的人不敢做声了,提问的权力转到其他五位监场评议头上,佟长老、方云、昊旻自然不会刁难徐东,另外两个门派的师尊也仅仅是走过场。

因为徐东应对十一个监场评议的提问,没有任何答辩得不完整的地方,所以承天宗的人也不好给太低的分,他最后取得的辩道成绩是九分。

九分,是一个相当高的分数,如果不出别的状况的话,他在辩道这一大项取得头名是没问题。

徐东的这一标杆,给了后面参赛的选手很大的心理压力,果然那些选手在答辩时都表现得差强人意。

只有柳杰和林丹例外,因为承天宗占了监场评议的六个席位,他们自然会偏袒这两个自己门派的顶尖弟子,所以都给他们俩满分。

同类推荐
  • 灵道天途

    灵道天途

    一条天路,横跨苍宇,架起了一条沟通诸天万界的强者之路。懵懂少年,无意之间打开了那被封印万古的始与终。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命运的注定。红尘始尽苍茫泪,灵途终处我为峰,且看热血少年,如何在那万灵争雄的跨天之路上,一步步,踏上灵道巅峰。小楼夜,听风雨,莫道往昔醉黯语。昨日已去,却似无迹,明朝将归何去?啸雷鸣,梦已惊,安将何时复梦去?我欲凌风踏天去,醉梦生死已。荒灵命殊途,何惜百死战九霄。惊雷起,方知轮回路萧条。
  • 闻仙台

    闻仙台

    一道横空出世背负命运的命痕少年,划开天际被牵引而来。一个诸雄并起,万族争霸,争战九重天的大千世界。一个傲天地,踏古境,破苍穹,流血泪,心悲怜的孤独背影。一段大道尽头何为始终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问只问...此天...可逆?求只求...此路...可走?
  • 青丝劫

    青丝劫

    *本书已经签约,外站编辑不要再麻烦留言了*人间战乱突起,民不聊生,流民四散。身处战乱中的人却不知这动荡的世间正是仙人们角逐的棋盘。邪魔昌盛,而正道式微,修真界的浩劫引动世间灾难。在灾难的夹缝中,被这灾难肇事者养大的孤儿莫名其妙的卷入其中,成长,历练,修得真我,方知宿命不可违……
  • 挚情战神

    挚情战神

    自从一场大灾难后,赤失去双亲,从那以后暗自发誓,给父母报仇,干将剑法更古未有举世无双,然异界出现,才发现更大使命在等着他。天容不下你,我就踏平这天,众生容不下你,我便杀了众生
  • 战仙途录

    战仙途录

    简介:修仙灵根,万不存一;武道圣体,举世难求;灵武战体,恒古不出!修仙不为长生,只为缥缈的重逢而修仙!华夏古武精英“郝风”,不幸流落异域,为了寻找师兄弟共谋归途,一路血海滔天,历经三界,终成一代战仙传奇!
热门推荐
  • 海盗的宝藏I

    海盗的宝藏I

    二十世纪初期,江湖上突然出现一张神奇的人鱼皮龙图腾,从此一连串凶杀案接踵而至。传说中的孤岛上是否真埋有海盗的宝藏?有人说宝藏是中国前海贼王孙恩的,有人说是威廉·基德的。一张遗失近一个世纪的藏宝图,引发出一连串的死亡案件,而当人们找到第三张遗失的藏宝图后,真相却令人瞠目结舌。诡秘的杀手,恐怖的死亡,打着骷髅旗帜的海盗船,凶狠的海盗,神秘的孤岛,死亡的森林。一部揭开孤岛神秘面纱的恢弘巨作,一个女孩和一群探险队员的探险传奇之旅。一部讲述二战时期的英雄抗日传说,引领你走进惊心动魄的探险世界。
  • 随笔无题

    随笔无题

    我们一直在路上,在经历在改变在犹豫在选择也在观察,生活也由各个大大小小的事情组织而成,酸甜苦辣,旁人不知,身在其中,享在其中
  • 斗剑

    斗剑

    这世间,何曾有永生不灭的魂灵,唯有斩不断的人心。今日之因,必有明日之果,而今日之果,亦起于昔日之因。一把剑,在十三岁时开启他的纵横之路,前方却是迷雾重重……人世间,充满着杀戮,要想不被人踩在脚下,那就拿起剑,将他人的头颅斩下!
  • 摄政王的宠爱毒妃

    摄政王的宠爱毒妃

    毒妃重生?摄政王极致独宠?满朝文武俯首称臣?狗血吗?不,这是轩辕宸杀出的一条血路,九世渡劫,仅留一魄,重返轮回,大杀四方。然而就是站在上帝视角的她,在这一世,却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变数……
  • 从拾人生
  • 四本小说

    四本小说

    四本小说,四个故事,四场案子,男主偶然中发现梦与现实紧密相连,冬眠前后的他,先后经历了四场离奇之案,并把他们一一写成了小说
  • 魔剑柔情

    魔剑柔情

    魔剑柔情 一名女子,本该有美好的人生,然而她却为一份本不属于自己的感情而残杀多少无辜的生命. 一堂之主,为名誉而奋斗,朋友,爱人,为之流血,纷纷离他而去.为的却是虚伪的名誉,最终一无所获,何必.
  • 碧蓝港区

    碧蓝港区

    一个没有任何金手指也没有任何特异功能的指挥官的一路升级打怪之旅
  • 诡异复苏:开局绑定典当系统

    诡异复苏:开局绑定典当系统

    林明穿越到了一个诡异复苏的世界,继承了一家棺材铺。而且,他还拥有了一个典当系统,只要他用棺材收殓一个死者就会得到一些奖励。只是这些奖励就很离谱:哭丧棒、招魂幡、赶尸鞭、死人面、驯尸术……这哪是什么正经法术,都是些歪门斜道。不过,正经不正经不好说,反正它们是真的好用!
  • 锦香亭

    锦香亭

    唐天宝年间开科取士,各路贡士,纷纷来到长安应举。中间有一士子,姓钟名景期,字琴仙,为武陵人氏,父亲钟秀,睿宗朝官拜功曹,只有景期一子。景期自幼聪明,读书过目不忘,七岁就能做诗。到得长成,无书不览,五经诸子百家,尽皆通透,十六岁就补贡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