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00000002

道家发展2

二、魏晋时期的玄学

魏晋时期,玄学成为显学。玄学是以道学的典籍《老子》、《庄子》和《周易》(谓之“三玄”)为本,综合儒道而”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哲学思想。“玄”一词出现于《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魏晋玄学自何晏、王弼、嵇康、阮籍至郭象,经历了从贵“无”的本体论到崇“有”的存有论的一个发展过程。

(一)魏晋玄学的兴起

汉初以黄老之学治国,至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东汉末年,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爆发了黄巾起义,摧毁了东汉王朝,儒学也受到沉重打击。陈寿在《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载:“旧居之庙(指孔庙),毁而不修,褒成之后,绝而莫继,阙里不闻讲诵之声,四时不睹蒸尝之位。

从玄学本身的发展来看,董仲舒神化儒学,创造了天人感应的神秘主义理论体系。凭借神学支撑的儒学又倡导以“名”为“教”——把恪守各人的“名分”作为向人们实施教化的内容和目标。它告诫人们,做君主的要如何做才符合君主的名分,做臣民的要如何做才符合臣民的身分等等,各种礼仪规范成为人们的精神枷锁。加之儒学被独尊以后,儒家经典成为人们求仕的敲门砖,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读经释经展开。读经释经日益繁琐,致使有的经典的一两个字被注疏达二三万字。许多人“皓首穷经”,也未通一经。正由于汉代经学烦琐的经注使人不得要领,粗糙的神学又易为人们识破,魏晋统治者就不能再沿用它,必须建立起新的理论体系,玄学思潮便应运而生。

魏晋玄学是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的产物。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道家受到排斥。但道家思想并未从此止息,它作为官方儒学反对派的思想继续得到发展。如西汉末年的严遵、杨雄、桓谭,东汉的王充、仲长统等,他们在反对官方儒学神学目的论说教时,一般都在不同程度上吸取了道家崇尚自然无为的思想。杨雄吸取了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德”学说,但却反对老子废弃仁义、绝灭礼教的观点。王充继承了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反对官方儒家神学。总的说来,汉代的道家一方面崇尚自然无为,另一方面又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其主旨在用道家的自然无为学说,来论证封建等级秩序的合理性。调和儒道两家的思想。

汉末魏初,出现了一股崇尚清谈之风。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专权,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求声名与官禄,各树朋党。互相吹嘘,自此臧否人物成为风气。之后,清谈由品评具体人物发展为讨论才性问题与圣人标准问题,从而产生了才性之学。刘劭著《人物志》,提出弄清人的才质问题是鉴察人物的关键,还认为圣人应具有“中和之质”。刘劭的才性之学直探人物的本质,为魏晋玄学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而何晏、王弼的玄学清谈比刘劭的清谈更进一步,它从更抽象的角度,远离具体人物的讨论,直探世界的本源。

(二)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王弼的玄学思想

王弼(公元226__249年),字辅嗣,仅活了二十几岁,是玄学的真正开创者。他所提出的有与无、有名与无名、有为无为、名教与自然等问题,都成为后来的玄学家们的论题。王弼的思想是通过诠释《老子》、《周易》、《论语》等书而阐发出来的。他以道解儒,注重义理,一改两汉离经辩句的烦琐学风,开一代新风。

(1)“以无为本”的本体论

王弼在《论语·述而》中说:“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日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意思是说,无亦称道,它无名无形,无声无体,不可为象。然而这“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老子·指略》)也就是说,宇宙中一切有形、有象、有声、有体之万物,都是“无”(即道)派生的。所以“天地虽广,以无为心”。(《老子道德经注》第三十八章)王弼对此从以下方面作了论证。

第一,从本末关系来说明“以无为本”的本体论。他说:“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老子道德经注》第五十二章)这里的“本”是指无形无象的“道”或“无”,作为“道”的“本”是母,即“道”“(“无”)是“万物之母”。这里的“末”是子,子是母派生”的,因而“以无为本”。王弼还进一步认识到,无形无象无名的“道”或“无”虽然具有统摄万物的宗主地位,但它又并不是独立于万物之外,而是与万事万物有着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它通过具体事物的得以体现。

从“以无为本”的思想出发,王弼提出了“崇本息末”、“崇本举末”的命题,并以之作为《老子》一书的根本宗旨。他以治国为例说明这一道理:“夫以道治国,崇本以息末;以正(政)治国,立辟以攻末。本不立而末浅,民无所及,故必至于以奇用兵也。(《老子道德经注》第五十七章)“以”道治国即遵循“无”这一根本规律,以之作为治国之本,”则必然顺应自然,顺应规律,因时而动,因势而立,也即实行”无为而治;而“以正(政)治国”,则容易执着于具体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墨守成规,必然引起各种弊端。这些思想表”明王弼还将本末关系的理论运用于社会实际问题的分析。

第二,从动静关系来说明“以无为本”的本体论。他认”为现实世界是变化的,但否认作为本体的“无”或“道”的”变化,因而提出了以静为本,以动为末的形而上学的动静观。”他说:“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周易》复卦注)又说:“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老子道德经注》第十六章)也就是说,万物千变万”化,根源在于“本”,而本是虚静的,动只是静的一种表现。”这就把静作为动的本原,而“静”就是“无”的别名,以此”说明“以无为本”的本体论。其形而上学的动静观,是从属”不是独立于万物之外,而是与万事万物有着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它通过具体事物的得以体现。这就把静作为动的本原,而“静”就是“无”的别名,以此”说明“以无为本”的本体论。其形而上学的动静观,是从属”“于“以无为本”的本体论的。

第三,从一多关系来证明“以无为本”的本体论。王弼”以为,万有是多种多样的,不能自己治理自己,必须有一个”“至寡”的东西来统率它们,世界才有秩序。他在《周易略例·明彖>中说:“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又说:“夫少者,多之所贵也;寡者,众之所宗也。在此,王弼将“至寡”解释为“一”。“一”又是什么呢?他在解释老子的“道生一”时说:“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老子道德经注》第四十二章)意思是说,“一”也就是“无”,用“一”来统“众”,也就是用“无”来统“万有”,所以说,应“以无为本”。

(2)“言不尽意”的认识论

所谓言,是指表达思想和事物的语言;所谓意,是指思想意识或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言意关系的论述始于庄子,他将二者理解为工具与目的的关系,既承认“言”对于“意”的作阳,又反对执着于“言”。他以筌蹄(工具)和鱼兔(目的)为喻以阐明这一道理:“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王弼则继承并发挥了这一观点,进而提出了“言不”尽意的认识论。

“言尽意”,还是“言不尽意”,这是魏晋时期人们探讨的重大话题。欧阳建等主张“言尽意”,王弼则主张“言不尽意”。王弼所讲的“言不尽意”,是对儒家经典《周易》所讲的言、象、意的关系的解释。《周易》是古代的占卜书,而占卜是靠卦象来进行的,每一卦都有自己的本意,本意表现在图象上,图象又靠语言来解释。王弼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周易略例.明象》从言与象的关系来看,象是本,言是末,“言”,是用来明“象”的;从象与意的关系来看,意是本,象是末,明“象”是为了得“意”。因此,如果囿于物象和语言,就会舍本逐末:“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周易略例·明象》)言或象只不过是帮助人们得意的工具而已。得了意之后,则可以弃之不顾了。在此,王弼讲“言”不尽意,指出了语言的局限性,是认识上的进步。但他将言与意两者完全对立起来,让人“得意忘言”,则又陷入了认识上的误区。

(3)“名教出于自然”的伦理观

为了帮助统治者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王弼提出了“名教出于自然”的思想,宣扬名教(包括等级制度,伦常秩序和礼乐教化等)是“道”或“无”的产物,是自然派生的。名教出于自然,既抬高了名教地位,论证了名教出于自然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又强调了不要忘记根本而去追求名教的形式。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名教的作用。

王弼认为,“道”或“自然”是仁义礼的本体,如果不明此理,仁义礼这些原本为调节人际关系而设立的道德规范就会走向其反面。故王弼得出结论说:“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义之正,非用义之所成也;礼敬之清,非用礼之所济也。(《老子注》第三十八章)这就是说,舍本求末,只能导致假仁假义;只有出于大道,出于自然,无所求的道德行为,才是名副其实的仁义礼。可见,为求仁义而行仁义,难免会出现道德虚伪。王弼的玄学调和了儒道思想,这是他与后来的阮籍、嵇康相区别之处。

2.阮籍、嵇康对玄学的发展

(1)“大人先生”醉吟与“广陵散”绝唱

“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生活在魏晋交替的政治动荡时代,他们不满司马氏的篡位夺权,以老庄之学作为立命的精神支柱。

阮籍(公元210_363年),字嗣宗,“容貌环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

据说,阮籍行为怪诞,他常一个人独自驾车外出,任由马自己走,行至路之尽头,才痛哭一场,返回家中。阮籍有一漂亮女儿,晋文帝司马昭欲为其子求婚于阮籍。晋文帝每次派使臣去见阮籍,他都喝得酩酊大醉。阮籍如此醉饮达六十天,使臣终“不得言而止”。阮籍不但狂饮,还喜好女色。阮籍邻居为一酒肆,酒肆老板的妻子“少妇有美色”,阮籍经常去喝酒,醉后即毫无顾忌地躺在美妇身旁。阮籍还以超脱世俗的“大人先”生’’自况,作《大人先生传》等弘扬老庄思想。

嵇康(公元223-262年),字叔夜。史称:嵇康年少奇才,好老庄之学,“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嵇康生活与活动的年代,魏国大权已旁落于司马氏家族手中。嵇康对司马氏家族采取不合作态度。好友山涛被任为选官,有意举嵇康代己,嵇康无意仕途,竟十分愤怒,以至写书与山涛绝交。嵇康的另一好友吕安被诬入狱,嵇康为之据理力争,司马氏乘机把嵇康投入大牢并准备处死。太学生三千人上书为其说情,司马氏不许。临刑前,嵇康面不改色,弹奏了一曲《广陵散》。时年仅四十岁。主要著作收入《嵇康集》。

(2)“万物一体”的宇宙观

阮籍在《达庄论》中阐发了他的“万物一体”的宇宙观。他说:“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自然者无外,故天地名焉;天地者有内,故万物生焉。意为天地就是大自然,天地之内包含着万物,此外再也没有别的。天地之间的万物各色各样,但本质上又是相同的。“升谓之阳,降谓之阴,在地谓之理,在天谓之文,蒸谓之雨,散谓之风,炎谓之火,凝谓之冰,形谓之石,象谓之星,朔谓之朝,晦谓之冥,通谓之川,回谓之渊,平谓之土,积谓之山。在此,阮籍继承了庄子“通天下一气”的观点,指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无非是“一气盛衰”变化的结果。

人与自然也存在着同一的关系:“人生天地之中,体自然之”形,身者,阴阳之精气也;性者,五行之正性也;情者,游魂之变欲也;神者,天地之所以驭者也。也就是说,人为阴阳之精气所构成,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为人之本,人应该与自然合而为一。

(3)“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理想追求

何晏、王弼提出名教与自然的问题。他们认为,名教出于自然,二者是一致的。这就是说,封建秩序是自然的秩序。阮籍揭露了名教的伪善性。嵇康则尖锐地批判名教,认为名教与自然是矛盾的,只有“越名教而任自然”才能够恢复淳真质朴的至德至善。

从“万物一体”的宇宙观出发,认为既然万物为一体,自然为一体,那么,儒家设名分、讲仁义、论是非等等行为不仅毫无意义,而且是产生弊病的根源。阮籍在《大人先生传》中说:“汝君子之礼法,诚天下残贼乱危死亡之术耳!”嵇康批驳儒生“六经为太阳,不学为长夜”的论调说:“以六经为”芜秽,以仁义为臭腐,……于是兼而弃之,与万物为更始,……则向之不学未必如长夜,六经未必为太阳也。他们对于那些恪守封建名教的“君子”充满了鄙视之情。

他们进而对于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君主和官僚阶层进行了抨击:“盖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人民,欺愚诳拙,……假廉而成贪,内险而外仁……”这些思想与此后《抱朴子》中所记载的鲍敬言反对君主统治的无政府主张遥相呼应。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实际上是在封建名教压迫下的痛苦灵魂的呐喊。

同类推荐
  • 布医圣手

    布医圣手

    李天一,身怀一身精湛医术,下山前往南方只为完成师父遗愿,遵从师父遗言,好好的活着!然而,却在不知不觉间被卷入了一场接着一场巨大的谋划漩涡之中。天下势力众多,各个势力之间有什么巨大的谋划;上古第一奇书《山海经》中又蕴藏着什么惊世秘密,又为何成为传说浮云;神秘的墨家为何消亡,与千古一帝秦始皇陵墓又有怎样的关联......修武、修道、更修心!他声处漩涡源头,屡遭困难险境,依旧不忘初心;一身布衣,不求功利,只想好好活着;仁心圣手,万人敬仰,只为医治天下!
  • 修真邪仙

    修真邪仙

    紫光出,北极现,群星退避,北斗拜服。每个人都是命运的木偶,木偶线扯动着每个人的思想、行动。紫薇龙门的至高传承,就像一把可以剪断木偶线的剪刀,但这把剪刀却也是自残的利器。“宁死不悔!”飞宇踏上了修炼之途。“不自由毋宁死!”飞宇与天争,与人斗,开始了抗争命运的道路。“不管满天神魔,宇宙主宰,谁都不能左右我的命运!阻我前进之路!”的地图,大家可以复制一下地址,去17论坛看一下
  • 灵韵乾坤之离傷

    灵韵乾坤之离傷

    千年前,魔王入侵,哀鸿遍野!幸得萧维、陆欣颜携天地灵气重创魔王,继而奉自我灵魄镇压恶灵于锁魂殿,为神州大地换来千年太平梦。如今,天地灵气再度轮回,天赋之命降临在名为林若雲的少女身上,她将面对的不仅是地之灵气赋予的重大使命,还有天之灵气这个素未谋面的宿命之缘。原本平凡的他们,在踏上这条不平凡之路后,又将谱写怎样轰轰烈烈、撼动天地的爱恨情仇!一曲瑶琴悠扬,人世几多沧桑。笑醉前尘旧梦,独饮一壶月光。———————————————
  • 御仙台

    御仙台

    御,持策道中,布御八极。仙,居山之仙,岁月不老,餐霞饮露,呼风唤雨。台,四方而高者,从至从之,从高省。故事从少年懵懵懂懂一头撞入修行界开始,坎坎坷坷,一路走上九霄,蓦然回首处,来时尽云烟。
  • 诛仙之天地轮回

    诛仙之天地轮回

    本文是以萧鼎大师的《诛仙》为引,开启他的续卷传说,为我心目中的“维纳斯”,画上一副我脑海的“手臂”。为此,特为萧鼎大师的《诛仙》添加一个副标题或者说是一个卷名——决战青云。之后,才有我的:大战神州卷等后续故事。本文主要是讲述张小凡的后半生的传奇故事,其中有安逸的凡雪之恋、纠结的幽姬归来、无赖的小凡离去、霸道的为爱之战等一系列故事。
热门推荐
  • 无限循环的忍界人生

    无限循环的忍界人生

    命运真的有选择吗?可他就知道,没得选,在接受前身记忆的那一刻起,同时也接受了这个身体主人的记忆和人生。只有一天,就要一直重复过着宇智波一族被灭族前的那一天的人生。这种就好像中了伊邪那美幻术一样,名为宇智波夜的人生,无论怎么逃避,最终等待他的,只有回到过去,无限循环的这一天。这一切开始,都是那晚,哥哥宇智波鼬手持刀刃来临的那一刻,他就要一直不断经历了死亡,重生,死亡。也许,这就是被众神惩罚后,一直重复往山顶推石头,西西弗斯一样的人生吧!所以他妥协了,选择了躺平。
  • 花落逢花开

    花落逢花开

    毫无交集的两人因为一场意外而互相牵扯 看似双方都很淡然 其实早已爱到骨子里去了
  • 别逼我辣,区区富婆网友!

    别逼我辣,区区富婆网友!

    一边是酷爱游戏沉迷追番的死宅许一随,一边是清纯甜美的集团千金牧梓渝,本来一辈子都产生不了关联的两人因为网络而相识相遇。明明有喜欢的人,牧梓渝却缠着许一随不放,这到底是为何?平凡的日常被打破,死宅许一随也渐渐改变自己……
  • 恶魔契约引导的新生活

    恶魔契约引导的新生活

    好奇心害死猫 这句话此刻已经深深刻印在脑中生锈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将我原来认知重新构建被迫卷入所谓的竞赛极速崩溃的日常生活不时逼近的死亡威胁傲娇恶魔加上丧气满满的人类 负负相乘还是负负相加我与恶魔日常的恋爱喜剧在此刻拉开序幕
  • 校园有你

    校园有你

    普通大学生活,因为认识了你而不普通,无意间认识的学长,本想交个朋友,但没想到学长想要的不是普通朋友,更想与我有进一步的关系,我该怎么办啊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刘元穿越三国,本以为蛰居小酒馆,签到满三年,就能回到曾经的繁华盛世。没想到却被刘备发现,能够听到这位绝世高人的心声。“刘元兄弟!跟我走吧!”听过抬棺打仗的,没听过带着酒馆打仗的。不去!我要做咸鱼。“刘元兄弟!知道白玉美人糜贞嘛?我亲自为你撮合!”“什么?糜贞!”刘备名下的女人,我真的能得到嘛?那岂不是说,貂蝉,大乔,小乔,孙尚香……我是那贪色忘义的人嘛!我是那见到美女走不动道的人嘛!我是那……好吧我是!什么时候动身!
  • 米米的衣柜

    米米的衣柜

    一个10岁小女孩的奇妙之旅
  • 他的唯一女主是她

    他的唯一女主是她

    从小在山中长大的女孩原来是城市中的隐藏大佬!自从奶奶去世,进城后经历了爱情、家人、各界大佬的关爱!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
  • 我有一个静园

    我有一个静园

    妹妹是妖帝,前世养了只朱雀,自己被一只凤凰献祭,项链里有妹子教修仙,废物了十六年的武笙突然觉得世界好美好……武笙:“你是谁?”金发少年负手而立,背对武笙,缓缓道:“天不生我施梦浩,大道万古如长夜,我就是精通各种忍术,当上海贼王,最后集齐了七颗龙珠的男人!都记不住也没关系。”说罢,金发少年拿出一个白色腰带。“我只不过是一个路过的假面骑士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