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我对这个社会理解的依旧不够透彻,现实终究还是和想象中的剧情不太一样。云墨小姐接过麒麟心就直接焦急的进屋了,我怀里明明抱着沉甸甸的银子,心里却涌上一阵莫名的失落。
天色已晚,城中的灯火依然亮如白昼,我回头望着云府雄伟气派的朱红大门,突然觉得自己有些渺小。
由于得了这么一笔巨款,第二天我并没有赶早出门。刺毛的差事还是继续要做的,可我却是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办。
神明接受信众们的香火,自然也是要普度众生,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们这清风观虽然是比不得兴国寺那般香火鼎盛,整日里都是烟雾缭绕,但是在济世安民的事情上却从未打过折扣。
明州城的南门外有一个十分偏僻的小渔村,我随着师父第一次来的时候就发现这里十分奇怪。颇具规模的村子里居然是看不见一个成年男子,映入眼帘的只有成群的老弱妇孺,都是艰难的讨着生活。
整个地方虽然临海,却并不是什么优良的渔港,这里的浅滩边遍布暗礁,碎石林立,丝毫不具备从事渔猎的条件。即便如此,村中的人们并未被生活所压倒,他们在师父的帮助下开垦了一部分荒地,虽然没有什么盈余,可维持生活却也是够了。
我来到村头,牌匾上的几个漂亮大字自然也是出于我的笔下,百家村依旧是百家村,每家每户都还是讲着各地不同的方言。
我和师父平日里除了在清风观,其余的时间几乎都是在这百家村里。虽然力量有限,可也是帮助村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连续两年以来,村子里的收成一直都不怎么好,师父每日出去的时间也就日益增多。他一直都想帮村子里建一所学堂,可直到他走了,却还是没有实现。
师父缺钱,却一直不取不义之财,如今我投机得了这二百两银子,只希望他不要怪罪于我。
秋去冬来很快,村子里的老人小孩们需要置办冬衣,要修缮房屋,师父虽然走了,我自然是要继承师父的遗志。
这个村子是五年前建立起来的,直到师父走的前几个月,都还有从外地专程过来投靠的人。从曾今的一片荒芜之地到现在的生气蓬勃,一路都走的很不容易,官府从来都没有出过什么力,却也没有来找过麻烦。我曾经见到过衙门里师爷请师父算过卦,两人相谈甚欢,似乎是认识。
师父在时,他什么事情都会和村长李叔交待,如今师父走了,我自然是要来和李叔告知一声。李叔本是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头,年过花甲,发须皆白。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的时候,他似是被雷击了一般,差点晕厥过去。
村子里的人听说师父走后,反应都和李叔差不多。我忍住悲伤告诉他们,以后这村子里事情就由我接替师父来负责了。
我把带来的物资交由李叔让他分发下去,顺便和他商量了一番建立学堂的事宜。这些年来,村子里许多小孩都过了学堂的年龄,却也只能勉强识些字。这么多年轻一辈,不能就这样颓拖下去。
李叔和村民们久久都难以从师父去世的悲伤中脱离出来,我想了想,决定把师父的灵位搬到村子里来。仪式很简单,我学着师父曾今和别人做法的模样给他做了一个法事,然后就把他的骨灰带到了村子里。
村子的最东边有一颗歪脖子老树,每次和师父做完事情,他都是会带着我坐在那里远远望着大海发呆。我把他的骨灰埋在了老树之下,让他闲时,也可以回来坐坐。
做完这些事情,二百两银子已经是所剩无几,位于村子最中间的学堂开始动工,期间我只要是有空,也都会来帮忙。李叔告诉我这些已经是足够,让我为村子里少操些心,我长大了,也该要为自己考虑考虑了。
我望着李叔笑了笑,摇了摇头,他却说我和师父一个样,一样的固执。
天气越来越冷了,大街上的行人都开始穿上了棉衣。我依旧是裹着那件道袍,自小练功的原因,并不觉得冷。
衙门口边的广场上,无数讨生活的刺毛们依旧是缩着身子等待着雇主们光临。一回生,二回熟,老远,就有两个熟悉的面孔和我打着招呼,看他们的表情,今日的战绩似乎是不怎么理想。
我还是来到自己的老位置蹲下,旁边那位邋遢老哥也在,他睁开眼瞅了我一眼,便又紧缩成一团打盹去了,看样子,他上次在北山摔断的腿还没有完全好利索。
临近上午,生意终于是陆陆续续开张了,看来有钱人的冬天是可以容许他们起晚的。
“小伙子,我孙女丢了,你可以帮我找找吗?衙门里我已经是去了好几天了,可还是杳无音信。这枚牌子应该还能值些钱,你帮帮我可以吗?”
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婆婆拄着拐杖一路蹒跚的从广场上过来,可是却没有一个刺毛接她的活儿。我抬眼瞅了瞅她手中的黑色小牌子,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缘由。
这样一个黑不溜秋的铁牌子能值几个钱呢?衙门里都找不到的人,业余水平的刺毛们自然不会浪费自己宝贵的赚钱时间。
看着老婆婆满脸沧桑,两颊还挂着泪痕,我有些于心不忍。伸手接过她手中的小牌子,直感觉从她的手掌传来一阵冰凉。
看我接过牌子,老婆婆浑浊的两眼中忽然涌上一丝欣喜,对于已经身处绝望中的她来讲,只要有希望,不论希望有多大,那都是无比的慰藉。
根据老婆婆的描述,她的孙女叫小离,应该是和我差不多大小,两人相依为命,数月之前一路逃难来到了明州城。人生地不熟,她二人只好寄居在城北的一座尼姑庵里,那里地偏人稀,只有几个出家尼姑,相对比较安全。
就在前不久,小离随尼姑们进城送菜,而后就一去不回。听那几个尼姑们讲,她们送菜之时,小离就在外面守着,可是等她们出来,小离就已经不见了。她们当日就已经报官,可是这么多天过去了,衙门的答复依旧是找不见踪迹。
听完老婆婆的哭诉,我开始有些为刚才冲动的行为后悔。说了半天线索还是等于没有线索,要是到最后我也找不到,这老婆婆估计会更加伤心。
妙龄少女失踪的事件在话本上我已经是看过无数次,可如今这样真实的案子落在我头上,我必须冷静下来,慢慢思考。问起老婆婆小离的样貌特征,她只说长得很清秀,很漂亮,除此之外,再无其它。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只好让她先回去,有事的话就来清风观找我。
回去的时候,衙门口的老赵朝我一阵苦笑,他说老婆婆已经是在衙门口守了整整半个月了,不知道是谁给她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这才是找到了刺毛这边来。
我朝老赵也是回报一脸苦笑,既然是接下了这活儿,不论结果好坏,怎么也都是要去冲上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