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苏小鱼,在偌大的明州城内和一座破败不堪的道观相依为命。自从师父他老人家驾鹤西去之后,这空荡荡的大殿内就再没了香火。
自小一直跟着师父练功学道,我已经是渐渐忘却了年龄这个概念。反正有人说我是十八,也有人说我像三十,我下意识的摸了摸又是数日没有清理的胡须,心想他们说的都没错。
师父他老人家叫什么名讳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秘密,他没提起,我也就没问,只是生前那些来烧香求神的香客们都喜欢称他为醉道人。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外号,自打我记事以来就从未见他沾过一滴酒水,这个疑问一直困扰了我许多年,最终我把原因都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穷!
就这样,一个穷老道带着一个穷小道在明州城这座全国最繁盛的都市开始了求生之路。
还别说,师傅他还是有些本事的,靠着一副慈眉善目仙风道骨的模样,这小道观中逐渐开始续上了香火。
隔壁的王寡妇,西街的马大娘,还有许许多多来自城中各地的妇女同胞们,她们隔三差五的总是要来到道观里和师父谈经论道。
她们一来就是整整一个上午,而且每次都是大门紧闭。有次我刚好练功岔了气想要去找师父请教请教,可是刚走到门口,师父的破鞋子就准确无误的砸到了我头上。
他还很严厉的大喝一声,叫我滚远些!
从小到大我从未见师父发过如此大的脾气,之后的数年间,但凡是碰见此种情况,我就识相的躲得远远的,然后自己乖乖练功。
平日里,我除了练功就还是练功,白天练到周身瘫软,晚上还有随师父学习读书认字。他老是以一副语重心长的口吻来教导我,说什么世界如此之大,没有文化最可怕。
我相信他所说的,所以学的特别刻苦认真,以至于现在不光是写得一手好字,偶尔还可以和望月湖边那些风流才子们对上一对。
师父在我还小的时候在道观的院子里种了一棵枣树,以后每年的这个时节都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他会小心翼翼的摘下每一颗好似被血漂染过的甜枣,满满的都堆在我的床头,而后我们便会一起背诵文章,回答问题,谁答对就吃一颗,可每次都是我吃的最多,师父他却笑得最甜!
此刻我就一个人坐在这颗枣树下,背靠着树干,仰着头望着树上那些早已经熟透的甜枣发呆。树干上的小刺扎的我有些疼痛,可是却丝毫掩盖不了我心中的悲伤。师父就这样走了,以后就再没有人给我摘枣了。
忽然,我觉得脸上有些湿润,睁开眼,才发现天空中淅淅沥沥飘起了细雨。
我记得那天早上师父还是生龙活虎一般,叫嚷着要吃叫花鸡。可等我下午回来之时,他就已经倒在了祖师像前,奄奄一息。
说实话,当时我全然是不知所措,因为在我的意识里,就从来没有想象过此种情况的发生。
无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死离别,他说自己大限将至,唯一却是放心不下我。
“小鱼啊,为师这道观和鲸牙剑今后就传予你了。你也这么大了,以后要好好生活。衣食无忧呢,就去做一个侠客,若还是这般潦倒呢,就去做一个刺客,以你现在的本事,定是不愁的。”
“刺客?师傅你想说的是刺毛吧!”我本来还在悲伤,却又是突然一阵无语。刺毛是明州城中的一种职业称谓,说白了,就是专门帮别人解决问题而赚取佣金的人,那可是和刺客这种高收入职业有着天差地别的差距。
“师父,你别忘了我们是道士,又怎么去做侠客呢?”
“哎呀,你怎么如此迂腐呢?你不做侠客,可以去做侠道嘛!”
“师父,你说的到底是道士的道,还是盗贼的盗啊?现在官府盘查的很严,你可不要害我呀!”
“你这个傻孩子!真是被你给气死了!”
“......”
“师父?师父?你还没告诉我这些年你赚的银子都藏哪儿呢?”
我哭着不住摇晃师父的身体,可是即便大罗金仙降世也扭转不了眼前的结局。师父死了,貌似被我给活活气死了。
现实,并没有留给我太多悲伤的时间,在简单安葬了师父的遗体之后,我才发现神案后的米缸里已经是见底了。
万般无奈之下,我不得不开始清理师父所留给我的遗产。
鲸牙剑,传说中用东海巨鲸的牙齿所制,细长略带弧度,似刀而非刀,闪烁着蓝色幽光,锋利异常!
太昊经,一本残破的连封面都是我自己书写的古书。上面所载都是一些行气养生之法,除了名字比较唬人之外,其他也什么奇异之处。
最后,剩下的就是这座隐藏在闹市夹缝中的小道观了。阴天尝雨露,月夜望星辰,这么多年来,我自己已经是习惯了。师父每年都会斥所谓的巨资修修补补,可情况却依旧还是这样。
万幸,我在师父房间整理遗物的时候,惊喜的发现了一吊铜钱。可还没等嘴角的笑容绽开,一张掉落的小纸条直接就是扫了我的兴致。
“小鱼啊,这是为师真么多年来唯一的积蓄了。一共是有一百文钱,你要省着点花,别忘了入冬之前要修理房顶,还有要给祖师像重新刷漆,还要......!”
逐渐,我没有了再看下去的欲望,我把纸条和纸钱一并在师父坟前烧了,顿时觉得有一股莫名的压力压在了自己肩头。
刺客这种高风险又黑暗的职业果然还是不太适合我,第二天一早,我便是自觉的来到了衙门口,登记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刺毛。
这份差事之前我也干过,长安街的刘夫人爱猫丢了,悬赏二十文铜钱。凭着从师父那里学来的本领,仅仅三个时辰,我便是提着大花猫高高兴兴的领走了扣完税之后的十六文佣金。
可能是师父觉得赚的太少,忙活半天连一只叫花鸡的钱都不够,自此之后,就没再让我碰过这个行当。
今时不同往日,生活的重担就这样无情的压在了自己肩头。心中默念着师父教导自己的规矩,我也只能是接受眼前的现实。
习武修道,不图名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急人所急,力所能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师父在收我入门时就要我发誓牢记的门规,它现在就像是印刻在我脑海中一般,终身都难以忘记。
回到道观门口,我站在门前久久矗立。房屋建筑虽然是破旧了些,可是门头牌匾上的三个鎏金大字却是熠熠生辉。
差点忘了,这是我自己所书写的,名曰:清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