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300000077

第七十章 入门《上》

翌日清晨,沈家大院东厢,翠竹掩映的族学内,琅琅书声依旧。

沈建是唯一一个没有用心读书的,他翘望着门外,眼中满是焦急……马上就到卯时,先生随时回来,怎么李尘那小子还没来?不会是没写完不好意思来了吧?一定是的,他那么爱面子的。

正在胡思乱想间,便看见一道白影从门外闪进,嗖得一声已经坐到了他身边。刚想夸赞一声‘兄弟,好轻功。’便见李尘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趴在桌子上。

“你就不能早起一会?”沈建有些得意道,他想不到还有轮着自己说这句话的一天。

李尘翻翻白眼,刚要说话,便见板着脸的李志出现在门口,赶紧正襟危坐,连脸上的汗都不擦。

李志走到大案前站定,沈襄便领着学生们起立,向先生鞠躬请安。

李志的目光扫过每个人,这才端坐下来,沉声道:“坐吧。”

待学生们坐下,他又惜字如金道:“检查功课。”

右第一位学生便起来,走到李志面前,像昨天那样把书摆上,先将昨日就背过的再背一遍,然后背昨天学的,中间有磕磕绊绊,最后免不了要吃板子。

李尘见这李志总是起先几下打得重,后面的便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虽有响声,却不伤人。

‘也许是为了第二天接着打吧。’他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他们的心思。

待打完了,李志又为那学生点句领读、学生跟读之后,就算初步完成了今日的教读任务,回到座位上反复朗读去了。

接着便是下一个,再下一个,李尘注意到先生教给每个学生的句子,数量差异很大,有的五六十句,有的仅有十几句……‘随意性可真大啊。’他又忍不住腹诽道。

这些人里,就属那沈襄读得深,已经读到《礼记》了,其余年级相仿的多在四书上用功,小一些的还在读识字书……私塾教育由认方块字起,一般几个月或半年之后,读等于识字课本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名贤集》、《神童诗》、以及《五言杂字》和《七言杂字》等等。

大概用一两年的时间完成识字教育,这才开始正经读书。按照朱熹圣人的规定,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这《四书》之中,《论语》一万二千七百字,《孟子》三万四千六百多字,加‘大、中’约五万字,而且还要连朱熹的注解都要背熟,所以时间长些。但这是作八股文的最重要的基础。这点功夫非在十来岁时打好不可。

然后再读《诗经》、《左传》、《书经》、《礼记》、《易经》等,自然也都要读熟,而且能背诵。这些读熟的书,为了防止忘记,必须经常温习,尤其是《四书》,更是要连本文带朱注,永远烂熟于胸中。随口引用,像说话那样自然,没有这点基本功,是谈不到作八股文的。

用了一个多时辰,全学堂二十七个学生上了二十五个,就剩下沈建和李尘两个难兄难弟,先生不叫,两人也不敢上去。

“沈建,你上来。”好在李志没什么恶趣味,很快点名道。

沈建赶紧应一声上去,手里还拿着一摞上好的宣纸。

李志接过那摞纸,一看到那些东倒西歪,缺胳膊少腿的臭字,就皱起了眉头,叹口气道:“真瞎了这么好的纸。”

沈建满脸通红,羞得低下头,小声道:“先生,这是最后一张,字写多了会累……”

李志‘哦’一声,翻出第一章看一眼,又叹口气道:“还是瞎了。”

沈建终于无语了……

李志紧缩皱眉头,以极大的毅力看完这几张纸,搁下道:“学训抄了十四遍,千字文干脆没写。”

沈建委屈巴巴道:“昨天学生一回去就写字,连晚饭都没吃,后来更是写着写着睡着了,今天一早到学堂里,还又写了一遍呢。”

李志板着脸看他半晌,把个沈建看得浑身毛……谁知,李志那张不变的古板面孔,竟突然露出一丝微笑。

沈建使劲揉眼睛,他还从没见李志在学堂上笑过呢。

李志的笑容一闪即逝,表情又恢复严肃道:“看在你已经尽力的份儿上,这次就不做惩罚了。”

沈建又使劲揉自己的耳朵,难以置信道:“不打手板了?”

“你如果愿意,我不反对。”李志冷冷道。

“不了不了。”沈建连忙摆手道,他觉着今天已经是黄道吉日,真该去大兴摸上一把。

接下来是教授时间,李志却没有让沈建拿书,而是叫他上前,手把手的重新教他正确的写字姿势,以及怎样执笔、运笔。最后把一本字帖递给他道:“从横竖撇捺折练起,写满一万笔,明天交给我。”

沈建差点没晕过去,双手接过字帖,怏怏下去了。

等沈建坐下,就剩下李尘一个没有被叫到名字的了。

李志面部表情的看他许久,才低声道:“上来吧。”

李尘便双手端着厚厚一摞稿纸起身,步履沉稳的向他走去。

在学生们好奇的目光中,他第一次站在了大案前。

“作业做完了吗?”李志看都不看他道。

“回先生,做完了。”李尘轻声道。

“哦?”李志冷淡道:“抄写的那一百遍呢?不管你用什么说法,我都要见到八千八百字。”

李尘声音沉稳道:“八千八百字,一字不少!”

听了李尘的话,李志仍然无动于衷道:“拿来,让我看看你的字有没有什么长进。”

李尘真想撕了这张臭嘴啊,自己的字有没有什么长进他昨天晚上不是在看着呢吗?

无奈只能想想作罢,毕竟这李志除了是他的先生更是他的父亲。他将那摞散着墨香的宣纸,双手递给了李志。

李志接过那摞纸,起先只是面无表情的翻看,但当看到第三张,他的表情便严肃起来,看到第五张,就开始不由连连点头,当看完最后一张,他终于忍不住赞道:“能从普通工整看到心笔合一,品味徐徐之变化,实在是当浮一大白啊!”

许久他才从陶醉中回过神,端详着李尘那张俊俏的脸蛋,叹了口气,那一刻,他想到了秦桧和蔡京,两位写字很好的大奸臣。也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

将那摞字整齐的收好,还特意用镇纸压住,李志淡淡道:“学训抄了一百遍,你可记住了?”李志准备再敲打李尘几下,就开始给他讲课。

“倒背如流。”李尘平静道。

“不要放大炮!”李志刚刚有些松缓的表情,又一次紧绷起来:“你倒给我倒背看看呀?”

李尘朗声道:“溺便食饮得不,所之严尊道师堂学,条八第……”

下面的同窗们也不背书了,都拿出人手一册的《沈氏学训》来,跟着他一个字一个字的倒看。

李尘吐字清晰、不疾不徐,很快将一篇短短的学训背完,依旧神色平静道:“先生,背完了。”

“哦……”李志仿佛吃了糯米团子却喝不到水一般,噎得十分难受……他还真没想到这个李尘竟能真的倒背如流。但这回是自己让他背的,而且能将学训倒背如流,本身足见其用心之深了。于情于理李志在这上边都发不出火来,可不作实在憋屈,只好冷哼一声道:“候在这,我去出恭。”便一甩袖子,大步出了学堂。

过了不一会儿,李志便重新回来,面无表情的端坐在大案后道:“背诵千字文。”

李尘便‘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开始背,他不像其他学生那样背着手,摇头晃脑,而是很自然的站立着,用丹田气,用力不大,却吐字清晰洪亮……这是无数次开大会、作报告练出来的。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一千个字背完,流畅如绸缎,没有丝毫错误和瑕疵。这都是他七八岁就背过了的,昨天又抄了一遍,自然不成问题。

“算是背下来了,可其中的意义你都理解吗?”李志沉声问道。

“回禀先生,都理解。”李尘也不急躁,慢悠悠道。

“你是有骆驼不说羊,专拣大的讲啊。”李志哼一声道:“《千字文》虽是童蒙读物,一般只为识字之用,并不求学生甚解,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它篇幅虽短,却天文地理,历朝历代,修身养性,治国齐家皆有涉猎。”李尘轻声道:“俗话说‘知十讲一’,先生若要一一讲解,就得将这些方面全部了然,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他虽然语调舒缓,但李志还能听出这是绵里藏针,暗讽他没有真才实学,连千字文都不敢甚解。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也逃不了‘指着和尚骂秃子’的用心,但是李志此时却没有发作。李尘的知识越是渊博他现在的心情就越发的高兴。

不过李志还是无法发作敲打,因为李尘说的是实话,自从太祖和诚意伯定下八股取士,专从四书五经命题,答题者要模仿古人语气,根据程朱的专注来阐题旨。太祖爷又一声令下‘非科举不得绶官!’一下让天下读书人全钻进了四书五经里,对其他‘杂书’不屑一顾。

久而久之到现在,能讲明白四书五经,教会做八股时文的便是好老师,哪个还去旁顾别的?

但李志是个例外,他自幼聪颖天才,十八岁中举,到现在二余年间,有大把的时间阅读书籍,自问也算是通古博今,当然不愿被这小子看扁,冷笑一声道:“那我们就相互印证一下,看看到底是谁在不懂装懂。”

李尘却仍然彬彬有礼道:“印证不敢当,仅当学生请教吧。”

就是这个态度,让李志无法发飙,闷声道:“你先提问吧。”

“请问先生,‘龙师火帝、鸟官人皇’指的是哪几位?”李尘微微一笑道。

“龙师乃伏羲,因其有半龙半人之身,火帝乃是神农,因其有炎帝之尊;鸟官乃是少昊,因其以鸟为百官命名;人皇乃是女娲,因其捏土造人。”轻松回答之后,李志反问道:“‘存以甘棠去而益咏’是何意?”

“召公活着时曾在甘棠树下理政,他过世后老百姓对他更加怀念歌咏。”李尘淡淡笑道。

两人一阵你来我往,接连互问十几条,谁都没难为住谁。李志突然瞥见学生们呆呆听着,都忘了背书,不由暗暗自责道:‘怎么他们父子较上劲了?‘要知道他现在的目的无非是想激励李尘好好读书而已?难道这个桀骜不驯的儿子还给自己叫上劲了?

他也知道这个是难不住李尘了。便清清嗓子道:“算你掌握了《千字文》,现在回去朗诵《明贤集》,明日上来背诵。”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太极演义

    三国之太极演义

    三国!又见三国!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治世养闲人,乱世出英雄。既然穿越到了三国乱世,那么你就别想着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富家翁。。。。。。来吧,让我们一起沸腾你我的三国热血吧!轻小说而已,没那么严肃,茶余饭后,仅为一笑谈。。。。。。望众读友喜欢。抱紧了曹操的大腿,二人亦臣亦友,笑谈风月,睥睨群雄,逐鹿天下!
  • 新明崛起

    新明崛起

    回首当年,绮楼画阁生光彩。朝弹瑶瑟夜银筝,歌舞人潇洒。一自市朝更改。暗销魂,繁华难再。金钗十二,珍履三千,凄凉千载!一个渴望自由的年轻人,意外附身明朝最顽劣的正德皇帝(朱厚照)身上,一个现代人在古代格格不入的行为方式引发了一场又一场的社会变革与动荡,而这些变革与动荡又使得明朝奔向另一个广阔的空间。【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人皇印

    人皇印

    要饭要到杀人犯的头上,结果死的不明不白,可谓是衰到了极点。魂魄被一件破烂中的神奇力量拘走,重生到唐朝,成了皇室宗亲。衣食无忧的日子打破后,他进入了流传久远却并没有什么名气的四象宗,从此开始了他的修道生涯,修自己的道。身为大唐天策府统领,密卫话语人,他一个人在魔道佛三家争斗的漩涡之中挣扎,苦心经营,到头来却发现原来这不过是一局游戏,背后的操纵者,竟然是高高在上的神人。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将他带入大唐的破烂,那个叫人皇印的东西。。。感谢书友【大道圣人】提供交流群,大家可以加一下,群号:50428924########本书绝对值得你的贵宾跟盖章#####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 520yd.com
  • 龙啸西洋

    龙啸西洋

    铁杆屌丝龙文傲,一朝穿越,成为明朝废帝朱允炆。他原本只是想泡泡美女摸摸鱼,谁知追兵不停杀手不止,好吧,哥不发威你们当我是小奶猫呢!七败郑和,焚烧倭寇战船;火烧连营,突破重重危难;智破象阵,击退雄武狮群;拓展疆土,建立盖世功业。昔日废帝,今日至尊,睥睨四合,威震天下。
  • 明代县令

    明代县令

    他是一名法医,一次意外的事故让他的灵魂意识穿越到了五百多年前的大明朝,并与一名快要死去的知县相结合了,他彻底的取代了他,命运的交响曲正式奏响;做了知县的他,利用出色的逻辑推理和刑侦手段破获了一桩又一桩疑难迷案,为民洗冤,伸张正义!因此也让七位绝色佳丽的女子为之倾断了芳心。官场黑暗,他斗智斗权,除奸逆,辅社稷,他将会在大明朝留下灿烂的一笔...欢迎加入明代县令讨论群,群号码:530548082
热门推荐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蚁界秘闻

    蚁界秘闻

    200X年,一队从美洲偷渡来的红火蚁侵略军正式登上了两广的海岸,随后,红火蚁针对本地蚂蚁开始了长达数年的种族屠杀,一场旷日持久的家园争夺战开始了.....(由于是平行宇宙,所以蚂蚁会用工具和武器而且有智商【滑稽】另外,这个世界没有人类)
  • 完美诸天

    完美诸天

    诸天为笼,日月星辰为骨,囚禁着一方魔土!魔土之中埋葬着是何秘密?一颗草可斩落日月星辰,一块骨可灭十方国度,一根羽毛可撕裂万古青天……遭骨肉至亲背叛的少年如何步步成长,照耀完美诸天???
  • 小小探花郎

    小小探花郎

    成化年间年龄最小的探花郎白言飞出身书香世家,从小聪明伶俐,熟读四书五经,但就在他考取探花郎准备回乡祭祖的时候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白言飞随之卷入一个阴谋。
  • 君临星辰

    君临星辰

    一个小城市,一个小天才,如何才能超越所有人,跨上巅峰。手持星辰神剑,身穿震天铠甲,脚踏天火神蟒,纵横寰宇,谁人能敌。看小小叶凡如何成为宇宙星空之下第一强者,又是如何打破宇宙的禁锢,超脱一切。书友群:317875479, 胖子QQ:783171127
  • 暮光之灵

    暮光之灵

    一人一牛走道途,俯首问苍天,一瞬间,还是一生,小川出生在农民之家,本想当个好农民却命运弄人,走出偏隅之地,成就非凡灵修者,从此拉开帷幕。
  • 听心底花开的声音

    听心底花开的声音

    她曾经很用力地爱过,却只是有缘无分...... 这一次,能否放手一搏...... 旧爱新欢,是否齐齐登场...... 只愿听心底花开的声音......清水文
  • 我的地盘我说了算!

    我的地盘我说了算!

    林伟本是五大圣主之一,却因一个不好开口的事,被其他四位圣主排挤出位。流放到一个小小的月霞城,意外绑定“学狗叫系统”。一汪碎星河,一汪振乾坤,一汪打破老祖闭关。四位圣主颔首低眉。“求求你,念在同门一场,跟我走吧,老祖那我不好交代啊!”“我的地盘我做主,你欲留爷,爷不留你,给爷关门放狗。”狗叫鸣天,四域圣主齐乎:“放过我们吧!”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团宠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