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苏川和山坪村党支部书记韩旺财饮酒正酣时,摇把子座机骤然响了起来。
刚接通,话筒里就传来乡政府办公室主任毛江的喊声:“哥们,你要进城了,你的调令来了。”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苏川还是兴奋的问道:“调哪个单位了。”
毛江说:“别装了,调县委宣传部了,六月一日前报到,回来请客哦。”
苏川喊道:“没问题,一醉方休。”苏川一面将火盆边的一碗土酒一饮而尽,一面欢快的叫着。
韩支书望着满脸兴奋的苏川问道;“工作有变动了吗?”
“是的,要进县城了。”苏川回答着已站了起来向门外走去。
韩旺财给媳妇打了声招呼,就跟着苏川出门了。
二人行走在村中小路上,继续进行脱贫入户调查工作。
山坪村位于白水边一隅,属西阳省安南藏族自治州曲林县北峪乡的一个行政村,距离乡政府约12公里。全村84户467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地处南山半山腰,倚山傍水,绿树环绕,桦树、栎树、黄柳、椴树、云楸木、油松、马尾松、云杉、冷杉等阔叶、针叶树覆盖满山,满目苍翠。小麦、燕麦、青稞、荞麦、大豆等农作物成片点缀在低半山中。时值春夏之交,万物生机盎然,花香鸟语,溪水潺潺,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心旷神怡。按照北峪乡政府的安排,苏川已对所承包的山坪村进行扶贫调查摸底工作七天时间了,还剩12户没入户。工作责任心驱使苏川要全面完成山坪村入户调查任务,并撰写好调查报告,再去县城报到。
苏川出生在曲林县东坪乡旧庄村,距北峪乡6公里。旧庄村北靠炭窑山,南望葱花山,白水从葱花山脚下浩浩荡荡的流过。相对曲林县大部分乡村地处山区的状况,旧庄村地势开阔,气候温和,有五千多亩水浇地,生长着亚热带气候的几乎所有物产,是白水沿岸的一个较大村庄。夹在两山之间的旧庄村钟灵毓秀,耕读尚文。苏川家中兄妹七人,父亲苏朝阳在苏川五岁时就让其跟上二姐上小学,目的是减少开支,让二姐带着长大,岂料苏川天资聪颖,好学好动,虽调皮贪玩,但考试时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小学毕业时以旧庄学校第二名的成绩上了初中,反倒是二姐学业不佳,小学毕业后再也不想上学,家中又缺劳力,就帮母亲干农活挣工分了。
苏川上初中时,东坪乡遭遇多年不遇的***,旱虫、蝗虫将庄稼吃成光杆,家中青黄不接,吃了上顿没下顿。营养严重不良的苏川一面读书一面帮家中干农活,耕种、收割,打柴禾等农活样样娴熟。饥饿加劳作并没有影响他的学习,在一九八零年曲林县一中组织的全县初中数学竞赛中获得了第三名,为旧庄学校赢得荣誉,也使旧庄及邻近村庄方圆群众都知道了苏家老二,同学们都叫苏川“化学脑袋”。在初三最后一学期时,旧庄学校校长桑映霞见孺子可教,在他调往曲林一中任教时,就带上苏川到曲林一中就读。相比乡下县上良好的教学质量和浓厚的学习氛围使苏川如虎添翼,更加如饥似渴的发奋学习,初中毕业时,苏川以全县第四名的成绩上了高中。
在曲林一中高一重点班,来自乡下的苏川时不时受城里学生的欺辱,良好的学习成绩也使干部子弟嫉妒,日渐长高的健壮身躯和天生神力让同学忌惮。苏川选进了校排球队,担任二传手和副攻。在校排球队,苏川的弹跳力、爆发力、柔韧性、灵活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大力扣杀令人生畏,夏日的球场上,运动衫难掩日渐隆起的肌肉。在与校外排球队的多次比赛中,苏川这个左撇子二传副攻手给小城人留下了影响。
在一九八三年的高考时,按照上级教育部门部署,临时增加了英语科目。只在高中学了两年英语的苏川,英语基础很差,在班主任老师谷丰的劝说下报考了大学,经过预选考试和正式考试,最终因英语成绩的影响,被西阳省农业大学录取,但这也是曲林一中在本年高考中录取的九名大学本科生之一。
走出中学校门的苏川已近一米八的个头,天庭饱满的额头下极匀称分布着浓密的卧蚕眉,一双丹凤眼炯炯有神,高鼻梁下适中嘴唇紧闭着,椭圆形脸俊朗昂扬,V字形身材沉稳而充满活力,举手投足潇洒飘逸,气宇轩昂。在家中等待录取通知书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苏川几乎每天都上葱花山砍柴背柴,下午给弟妹辅导功课。在恢复高考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学习风气很盛,旧庄村供子女上学的积极性很高,全村人为苏家出了一名唯一的大学生而骄傲,许多家长也将孩子送到苏家求教,苏川都耐心的、诲人不倦予以辅导。期间苏川一个远房舅舅从十公里外的山上送孩子辅导,在苏家住了一周,见苏川身子硬朗,手脚利落,就将自己在四川、云南、广东等地“下川”(流浪江湖去四川行医买药)时学的一套防身术十二路连手短打、五尺鞭杆悉数传授给苏川,让其勤加练习。这套拳术看似笨拙,动作难看,却非常实用。五尺鞭杆没有花架子,套路幅度不大,却招招致人要害。舅舅在四川绵阳曾经在不到五分钟内制服了六名街头混混,在云南迪庆舞动鞭杆让六名砸摊子的扁头近不了身。苏川和舅舅时常切磋演练,到舅舅带孩子回山时,已基本掌握了十二路连手短打和五尺鞭杆的要领。
到八月底,苏川怀揣录取通知书去西阳省农业大学上学时,家中的院子里已堆满苏川从山上背回的柴火,足够家中烧用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