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叶锦城和陈三妹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往往一天还没活明白,却发现眼睛睁开的时候,已经是日照三竿,口里打瞌睡的时候,早已经繁星满天。转眼之间,叶明春和叶明光两兄弟七八岁,叶明娇和叶明媚也快四五岁了。叶锦城则经过三十而立的成熟,迈入了四十不惑的通透,他不再事事非要争得你死我活,你赢我输,而是尽可能地秉持着平和之心,善良之意,包容之爱来面对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已经不再一味地盲从于计划经济,特别是对一些生活必需品,也开始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来满足社会需求,而这已经到了70年代末期了,而从上到下一股改革的春风正徐徐吹来,改变着神州大地。
苏长青从县城回来了,这次行程也让他状态倍加振奋,精神格外抖擞,因为他觉得自己带回来了上级部门的重大政策部署的新任务,这是种莫大的荣耀和使命,为此在全镇干部会议上,他意气风发,慷慨激昂地进行了一番发言——同志们,这次党中央下了决心,准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这是咱们宝山镇展翅高飞的大好机会,以前我们的宝贝藏在大山中,运不出去,只能自产自销,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幸福,这次有了乡镇企业这个大平台,再加上面向全国的大市场,别的地方没有的我们这里不仅有,而且还很抢手的东西,就会变成摇钱树,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我希望深入咱们宝山镇基层的干部们,找出具有咱们自身资源优势的东西,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大做强几个乡镇企业出来。
坐在台下的叶锦城听的格外入神,他的脑海中不自觉地想到了老丈人家里的大红袍,喝起来真的是香气扑鼻,沁人心脾,肠胃有种彻底的通畅感,老丈人有成熟的制茶技艺,有能够大规模供应市场的茶园,如果建一个大工厂,把老丈人的岩洞晒茶转变成为更加科学,现代化的形式,说不定能够带动周边其他的农户一样把大红袍实现标准化生产,这不就是充分利用了资源优势吗?
散会后,叶锦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苏长青,苏长青听后十分高兴,他抿了一口茶说道“我这杯子里的就是大红袍,我们可以把大红袍茶叶打造成乡镇企业的拳头产品,说不定一炮而红呢?”
“我这几天深入农村,家家户户有茶园,我的老丈人就是传统制茶的高手,他曾经在县里组织的制茶比赛中得过第一,全村人都知道,我们可以建造乡镇企业,采购农户的茶叶,然后让他来制茶,这样就能够把咱们的大红袍实现规模化生产,我们在建立营销渠道,就能够投入市场,这样企业就建立起来了”叶锦城发现自己居然可以从社会大学学习中的知识现拿现用,心里无疑多了一些工作上的自信和底气。
“不愧是深入群众了啊,把村里的情况摸的门儿清了,你这次是英雄终有用武之地,我跟上面申请,咱们第一个乡镇企业的操办之事就交给你了”。苏长青把茶杯往桌子上一放,斩钉截铁地说道。
叶锦城接到任务,自然不敢怠慢,马上深入基层召集村书记召开碰头会,他们走村访户讲政策,村民们感受到乡镇企业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茶园直接供货给企业,价格随市场变化,这样收入就有了保障,农民们可以实现自己身份的转变,到企业那里当工人,这样便多了份收入来源。叶锦城以与村民签订采购意向协议书的形式,这样企业的货源有了着落,叶锦城又与国土资源部门协商,找了一片与各村交通都比较方便的平地,厂房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叶锦城觉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叶锦城准备抽出时间,来与老丈人深入聊聊,请他出山,倾囊相授,让大红袍在他的加工制作下,实现从树叶向脱胎换骨的蜕变。
“老爸,我这次来,开门见山,是想让您加入我们制茶厂,把您的制茶工艺展现出来,让全村的茶叶都变成一顶一的大红袍产品,到时候肯定好卖”叶锦城信誓旦旦地说道。
陈义武面露难色,他没有吭声,只是埋头喝茶,然后站起来走到门外,对陈四海说道“别像没见过市面的,快去放牛”。
陈四海见父亲如此严肃,只得悻悻而去。而陈三妹这时也不知所措,站在墙边低头整理着头发。
叶锦城见老丈人没有回应,便跟着起身,走到门口,继续说道“老爸,您到我们厂来,我们会给您非常丰厚的薪资待遇,您以后不再是农民,而是能够成为国企员工了,您想想,您这么大年龄,还能赚钱,而且还可以将传统技术发扬光大,多好的事情啊”。
陈叔这时转过头来,流露出非常复杂的表情,说道“这不是钱能解决的事情,你先回去吧”。
叶锦城吃了个闭门羹,面子有点挂不住,但是仍然比较客气地说了句“您认真考虑下”,便陪着孩子去玩耍去了了。叶锦城有点想不明白为什么陈叔会拒绝他的邀请,平时老丈人和他相处的都挺好的,怎么这次就这么反常,没有他在制茶技术上的把关,这个工厂就没有了灵魂人物,大红袍制作这门工艺换作别人,心里打鼓不放心,还是老丈人靠谱,因为村里方圆内外他在这方面可谓有口皆碑。叶锦城想刘备都要三顾茅庐,他也只要平时热情些,殷勤些,多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去沟通,相信总会用诚意打动他的。
陈四海看爸爸走远了,悄悄在叶锦城耳边说道“我爸这制茶技术是祖上传下来的,只传男,不传女,我就是他的唯一继承人,就会传给我,你放心,我一定跟着你干”。
陈三妹一把揪住弟弟的耳朵“等传给你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叶锦城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老丈人的心思,自古以来才不外露,技不外传,这些都是祖祖辈辈求生存,延香火的本事,都是传内不传外,一旦公之于众,自己就没有了在世界上安身立命的价值了。
于是叶锦城把苏长青邀请来,与老丈人谈心,老丈人见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他家,于是隆重招待,把自己最好的茶叶拿了出来。
“老师傅就是老师傅,名不虚传,这茶叶喝起来,跟别的茶叶确实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就在老师傅的大红袍,甘苦而不涩,清爽而不腻,能够越喝越精神,越喝越通透”苏长青是本地人,自然有喝茶的习惯,对大红袍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小苏是行家啊,我的这个茶,一般人品,是一般味,只有懂茶的才会品出其中的不同之处”老丈人听到苏长青的点评切中了要点,引发了共鸣。
“我们今天是不是不登三宝殿,咱们不是要建设一个茶叶制作国有企业吗?这个茶叶加工制作,需要老师傅把关,不然产品品质不过关,就会砸了招牌。这不高人就在眼前,我们想请您老稳坐中军帐,但听说您有些心结,还没打开,您说出来,只要符合政策的,一定满足”苏长青开启了他的游说模式。
“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不能改啊。茶艺只能自个单独传,不能公开啊!不然我对不起师傅的教诲”陈叔终于说出了心中顾虑。
“陈叔,老祖宗的东西,好的咱们继承,不好的咱们就要摒弃。您这制茶工艺是千百年来的民族智慧结晶,在厂子里工作其实也就是指导员工如何按照您的标准制茶,这和教徒弟是没什么区别的。我们还是按照您的意思,只传您觉得看得上的几个徒弟,这几个徒弟咱们通过层层筛选来弄,但是这其中我知道,陈四海不用选,一定要进去厂子里,这就是祖上的规矩”苏长青说道。
老丈人听了之后,内心的忧虑立马烟消云散,“大家盛情邀请,我再顽固拒接,已经不合情理了,我才艺不怎么样,但是做人还是拎得清的,虽然厂子是我女婿开的,他也只是服务者而已,咱们公事公办,绝不含糊”。
叶锦城听了之后,心中大喜,搞定了老丈人,厂子开业运转就不用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