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300000009

第九章

19.公私分明

臾骈是春秋时晋国人。鲁文公六年,他奉命护送贾季的家眷到狄国。由于贾季以前侮辱过臾骈,所以臾骈的手下人就鼓动臾骈趁现在的机会杀掉贾氏的家眷来报仇。

臾骈说:“不可以,我听《前志》上说:无论有恩于人,还是有怨于人,这些与他的后代都是没有关系的。如果我现在利用主人对我的信任而杀死贾氏一家报仇,这并不能说明我非常的勇敢。杀死他们发泄了自己的怨气,这只能增加我与贾季之间的仇恨,这是不明智的。由于私仇而损害公利,这不但辜负了主人的信任,也表明我不够忠诚。一个人怎么能舍弃了勇敢、智慧和忠诚呢?”

臾骈说服了手下人,并且亲自保护着贾季的家人,把他们送到了贾季那里。

简评

公报私仇这种现象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屡见不鲜。企业间、同事间都或多或少存在明争暗斗的状况。臾骈是一个榜样,不利用职务之便寻觅私仇。可谓公私分明。故事另外一个启示意义在倡导人们宽容,冤冤相报何时了。解一时怨气,却浇铸一世仇恨,臾骈是重德行而有大智慧的人。

§§20.孔子谈破满

一天,孔子带着子路去周代祖庙参观,看到一个制造得很特别的陶器,于是就问看庙的人:“这是什么陶器呀?”

看庙的人回答说:“这就是‘座右铭器’。”

孔子说:“我听说这种被名为‘座右铭器’的陶器,装满水,它就翻倒;空着,它又歪在那里,只有把水装得正好,它才立着。是这样的吗?”

看庙的人回答说:“是的,正如你所说。”

为了弄清真相,孔子叫子路取水来试试。子路取水来试了一下,果然是那样:装满水,它就歪倒在地上,空着,不装水,它就躺在那里,立不起来,只有装得适中,不多不少,它才直立起来。看过之后孔子长叹一声,说:“唉!哪有满了不倒的呢!”

子路看明白了这个“座右铭器”的涵义,又问孔子说:“老师,您说要一直保持不倒,有好的办法吗?”

孔子回答说:“保持满而不倒的好办法,就是要抑制、减少水,水不满,它才不倒。”

子路又问:“要怎样抑制、减少呢?”

孔子回答说:“德高望重的人,要谦虚恭敬有礼貌;拥有大量财产的人,要勤俭节约,不奢侈;官大俸禄愈多的人,要愈保持有所畏惧的态度;见多识广的人,要保持浅薄无知的样子,倾听别人的意见。能这样做,我想就可以抑制减少‘满’的倾覆了。”

简评

孔子以物喻人,指出抑制自满的办法,就是要谦虚,以礼待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的这句至理名言,就是孔子谦虚精神的自我写照。

§§21.磨难见信义

有一次,孔夫子与众弟子们在陈、蔡的地方被围困,连续困了七天,没有食物可以吃。

弟子们被饿了七天,个个面黄肌瘦,有的弟子,心中因此而忧虑。但此时,孔夫子依然每天不断地学习,弦歌不绝,没有一丝毫的埋怨与担忧。

子贡见同学们如此饥饿困顿,便用自己身上的财物,突破重围,到外面换了少许的米回来,希望给大家解解饥。

人多米少,颜回与子路便找了一口大锅,在一间破屋子里,开始为大家煮稀粥。

子路有事离开了一会儿,恰好此时,子贡从井边经过,一扭头,正好看到颜回拿了一小勺的粥往嘴里送。子贡看了有些不高兴,但他没有上前质问颜回,而是走到了夫子的房间。

子贡见了夫子,行礼后,问夫子:“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回答道:”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如果在穷困的时候,就改变了气节,那怎么还能算是仁人廉士呢?

子贡就接着问夫子:“像颜回这样的人,该不会改变他的气节吧?”夫子很明确地回答子贡:“当然不会。”子贡便将看到颜回偷吃粥的事,告诉了夫子。

夫子听后,并没有很惊讶,说道:“我相信颜回的人品,虽然你这么说,但我还是不能因为这一件事就怀疑他,可能其中有什么缘故吧,你不要讲了,我先问问他。”

于是,夫子便召了颜回来,对他说:“我前几天梦到了自己的祖先,想必是要护佑我们吧?你粥做好了之后,我准备先祭祀祖先。”

颜回听了,马上恭敬地对夫子说:“夫子,这粥已经不可以用来祭祀先祖了。”

孔子问:“为什么呢?”

颜回答道:“学生刚才在煮粥的时候,粥的热气散到了屋顶,屋顶被熏后,掉了一小块黑色的尘土到粥里。它在粥里,就不干净了,学生就用勺子舀起来。要把它倒掉,又觉得可惜,于是便吃了它。吃过的粥再来祭祀先祖,是不恭敬的啊!”

孔子听后说:“原来如此,如果是我,那我也一样会吃了它的。”

颜回退出了之后,孔子回头对着几位在场的弟子们说:“我对颜回的信任,是不用等到今天才来证实的。”几位弟子由此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非常信服。

简评

我们今天学习圣贤人的一些言行,要从各个角度,找到我们可以观照自己的地方,用圣贤的智慧,圆满我们的人生。

§§22.子思劝卫侯

子思名伋,是孔子的孙子,曾子的学生。

一次子思到卫国去做客。看到卫国臣子对卫侯说的话不分对错都随声附和。于是子思把看到的现象告诉他的学生公丘懿子说:“卫国可真算是‘君不君,臣不臣’了。”

公丘懿子说:“您为什么这样说呢?”

子思说:“君主如果不谦虚,认为自己一贯正确,那么即使别人有再好的意见、办法,他也听不进去。即使事情办得好,也应当听听别人的意见。如果是别人称赞自己做坏事、助长自己作恶!这就更可怕了。凡事自己不考虑是非,只喜欢别人称赞自己的人,再没有什么人比这是更糊涂的了;听别人的话如果不考虑有没有道理,只是随声附和,一味阿谀奉承,这样的人,再也没有比他更无耻的了。当国君的糊涂,当人臣的无耻,这怎么能领导百姓呢?”子思决定和卫侯谈谈。

一天,子思见到了卫侯,对卫侯说:“您国家的风气应当改变,否则的话,国家将要每况愈下了。”

卫侯惊讶地说:“你为什么这么说呢?”

子思说:“您察觉到没有,您说出话来,如果自己认为是对的,您的卿大夫就没有人出来矫正其中不对的地方。您的卿大夫说出话来,也都认为自己对,那些士人和百姓就没有敢矫正其中不对的。这样一来,君臣都自认为贤明,群众也都是随声附和。那些赞扬、顺从的人就会得到好处;那些矫正、不顺从的人,就会有祸患。如此一来,错的还会继续错,没有人矫正出来,岂不是危险吗?”

卫侯听完子思的话,起来说:“谢谢先生的教导,我今后一定虚心谨慎,听取别人意见,改变这样的风气。”

简评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事物总是分两面的。如果一直自以为是,那么就会一直在错误中盘旋而不自知。

§§23.孟母三迁

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孟子和母亲的住处距离墓地很近。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儿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于是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之后,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学着商人高声大喊买菜买肉。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集市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孟子的母亲带着孟子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文庙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都要到文庙来,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文人跪拜礼,以礼待人。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居住在了这个地方。

孟子最终成为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学大师。

简评

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孟子的母亲深知环境对一个孩子影响之巨大,因此不惜三次搬家,只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性情。今天下父母不必三迁为孩子读书了,只是更多的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以身作则,告诉孩子应该接近那些品德好的人,让孩子从小就知礼节、懂道理。

§§24.孟子重义

孟子以天下为己任,为推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奔走于各国。

他去拜见梁惠王。梁惠王一见他就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到我国来,将给我国带来很大的利益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为什么一开口就要谈利益呢?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啊。如果为王的只讲‘怎样才能对我的国家有利?’大夫只讲‘怎样才能对我的封地有利?’一般的士和老百姓只讲‘怎样才能对我个人有利?’那么全国上上下下互相追求私利,那么国家就危险了!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它的国君的人,必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它的国君的人,必定是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大夫拥有一千辆;在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大夫拥有一百辆;这些大夫的产业不算不多了。可是,如果重利轻义,把私利放在前,把义放在后,那么大夫不夺去国君的产业,是不会满足的。从来没有讲‘仁’而抛弃他的父母的人,也没有讲‘义’而怠慢他的君王的人。大王只讲‘仁义’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讲私利呢?”

同类推荐
  • 舍得: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

    舍得: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

    舍得: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 星云大师
  • 超级剑道独尊

    超级剑道独尊

    超级剑道独尊 孙明辛
  • 鬼谷子的局.卷三
  • 霸绝天元

    霸绝天元

    霸绝天元 铭记承诺
  • 魔瞳

    魔瞳

    在萨森古国的首都西里,有一扇最古老的窗子,那窗子上的花纹是极其细致而繁复的。窗外是市场,蔬菜、瓜果、鲜花、肉类都在那里被叫卖。这是一个富庶之都——萨森古国偏居在整个大陆最南端一个狭长的半岛上。多少年以来,它躲避了整个大陆上常见的战争与侵袭。这一切,只为萨森是一个魔法之国。今天的市场和平时一样,充满了祥和的气息。卖葡萄的小贩是个亚述人,他长了一双紫葡萄似的眼睛,这双眼睛就是他卖葡萄的最好招牌了。在整个市场中,就数他的眼睛最尖。而且他的心地非常善良,几乎所有的非法流动摊贩都受到过他的帮助。只要王国的市场管理者一出现,第一个看到的保准是他,他会马上把消息告诉那些无证的商贩,让他们收拾起可怜的货物赶快逃走。
热门推荐
  • 关于我在蛀洞里穿梭这件事

    关于我在蛀洞里穿梭这件事

    “什么是梦,什么又是现实。”“白天一个时空,晚上我又来到另一个平行空间,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什么是恶?什么是善?鬼是恶?人是善?”
  • 战神!你的人设崩了

    战神!你的人设崩了

    我!威震西方地下世界的阎罗大人,只想安静回国休个假,遇上一堆破事就算了,怎么这高冷的,知性的,温柔的,泼辣的......怎么都看上我了呢,我是战神!不是男神!
  • 绝宠悍妃

    绝宠悍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顶级杀手,睿智狠辣,双手沾满鲜血,因厌倦杀人,苦心谋划,炸毁了整个基地,与所有人同归于尽!她是世代忠良的叶家大小姐,却为庶出,生性懦弱怕事,最爱的男人和自己的妹妹大婚当日,将她打死,抛尸乱葬岗……他们新婚之夜,她却失身于八皇子,一个人人都道是软弱没用的八皇子!一朝重生,软弱不再,她从此锋芒展露,狂妄无比,大放异彩!面对妹妹暗害,侧妃争斗,皇后迫害,她见招拆招,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从此人人闻风丧胆,避她三丈之远。
  • 陪伴妈妈日记

    陪伴妈妈日记

    “双减”了!也许,曾经趋之若鹜所追求的一些东西,都会成为历史。但是,作为一位陪读妈妈,一路陪伴孩子成长,那些历经风雨、辛酸后的雨后彩虹,那些竭尽所能后水到渠成的丰收喜悦,都诠释着真正努力的意义。曾经仗剑江湖,寂夜孤芳的辽阔展望,终会如曙天的耿耿星河。即便没有掌声的独舞,也不是孤芳自赏,而是悄悄绽放。
  • 愿星辰不负你我

    愿星辰不负你我

    相遇的结果,究竟是分离,还是......
  • 末世无赖

    末世无赖

    末世下的人性选择,你是会主动求生还是默默苟活?巫莱在末世的选择是否和你一样?拥有系统能力的他是否会被力量蒙蔽?权利、人性、强化、丧尸、变异......一切都是未知数.......
  • 言总的大佬她又美又飒

    言总的大佬她又美又飒

    错判的病情让言景颜差点真的换上精神疾病,幸好,楚宁兮来了。
  • 乐瑶不说

    乐瑶不说

    权倾朝野的盛家老爷回首往昔,他年少时候,憎恨父亲抛妻弃子,恨不得食其肉,吞其骨。可他依然走上了父亲的路,年迈的老人回想起第一次见到乐瑶,乐瑶从来不说话。
  • 雁王传奇

    雁王传奇

    大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看中已经嫁做人妇并怀有身孕的妻姐马大脚,遂杀夫夺妻。马大脚忍辱生下他与夫君赵启轩的儿子,朱元璋封其为小雁王,雁王12岁时,朱元璋命其带兵驻守环境恶劣,叛兵作乱,山贼出没的边关......
  • 鸿蒙战圣

    鸿蒙战圣

    鸿蒙古诀万载唯一,无我之道亘古未有。一柄神剑挑起武道独尊,不朽战体天难埋地难葬。左手可化六道翻天印,右手可开轮回命世门。这一世,必定独领风骚,威压万千豪强……《请收藏,绝不断更,完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