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家智慧故事
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的大商人吕不韦,曾辅佐秦庄襄王登上王位,他是怎么做的呢,正是把握住游说对象的心理变化,在对方高兴的时候加大他们的欲望,在对方恐惧的时候,增加他们的恐惧。
吕不韦拜访子楚,对他游说道:“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受秦王宠幸,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子楚说:“是这样,但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子楚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吕不韦西入咸阳,费尽心思,通过华阳夫人弟弟阳泉君及大姐而巴结上了华阳夫人,他对华阳夫人说:“现在您年轻貌美,深得安国君宠幸,然而膝下无子,他日一旦年老色衰,必然失宠,那时您该依靠谁呢?”这一番话深深地触动了华阳夫人,紧接着,吕不韦又为在赵国为人质的异人(秦庄襄王)说尽了好话,加上他出手大方,三下两下就使华阳夫人答应认异人为子。吕不韦回到赵国后,不惜重金买通了看守异人的赵国士卒,带着异人仓皇逃回秦国,由于事出紧急,连异人的夫人(庄襄后)和儿子赵政(秦始皇)都没来得及带。异人回到秦国后,吕不韦让他穿楚服去见华阳夫人,华阳见了颇为喜欢,于是给异人改名为子楚,又撺掇安国君立子楚为嗣。公元前251年,农历庚戌年,在位56年的秦昭襄王病死,安国君柱即位,册封华阳夫人为王后。可是,这个做了50多年太子的孝文王即位仅3天就死了,子楚成为了新的国君,册封华阳夫人为太后。
就这样,吕不韦成功的游说使各方都满意,他自己也是受益者。
§§2.
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
原文
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
——《鬼谷子·揣篇第七》
译文
所以谋划国家大事的人,就应当详细衡量本国的各方面力量;游说君主的人,则应当全面揣测君主的想法,避其所短,从其所长。所有的谋划、想法、情绪及欲望都必须以这里为出发点。只有这样做了,才能得心应手地鼾各种问题和对付各色人物。可以尊敬,也可以轻视;可以施利,也可行害;可以成全,也可以败坏,其使用的办法都是一致的。
纵横家智慧故事
封建时代为人臣子必须学会揣摩别人心意,只有如此才可以得心应手的解决各种问题。勾践灭吴的两大功臣——范蠡与文种——结局截然不同就是绝佳例子。
范蠡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勾践归国后,他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为了实施灭吴战略,也是九术之一的“美人计”,范蠡亲自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浣纱河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在历史上谱写了西施深明大义献身吴王,里应外合兴越灭吴的传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
范蠡认为在有功于越王之下,难以久居,“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深知勾践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有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灭吴后,文种自觉功高,不听从范蠡劝告继续留下为臣,仍滞留于越国为相。在要和平还是要成霸的战略方针上,主张养民的文种与勾践又发生了最为强烈的冲突!当勾践以夫差赐死伍子胥的同样方法赐文种死时,文种仍“执迷不悟”。他只怨勾践无情无义,却不知自己的心境与识见,已与越王相去甚远。
§§3.
说之者,资之也
原文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言或反覆,欲相却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平言者,决而干勇;戚言者,权而干信;静言者,反而干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纵舍不疑者,决也;策选进谋者,权也;他分不足以窒非者,反也。
——《鬼谷子·转丸第十三》
译文
“游说”,就是说服别人;要能说服别人,就要给人以帮助。凡是经过修饰的言辞,都是被借以达到某种目的,凡是被借用的东西,都既有好处,也有害处。是不实在的言论。要树立起信誉,就要光明正大,光明正大就是为了让人检验复核。凡是难于启齿的话,都是反面的议论,凡是反面的议论,都是诱导对方秘密的说辞。说奸佞话的人,由于会诌媚,反而变成“忠厚”;说阿谀话的人,由于会吹嘘,反而变成“智慧”;说平庸话的人,由于果决,反而充变了了“勇敢”;说忧伤说的人,由于善权权衡以而变成“守信”;说平静话的人,则于习惯逆向思维,反而变成“胜利”。为实现自己的意图而迎合他人欲望的,就是诌媚;用很多美丽的词语去奉承他人,就是吹嘘;根据他人喜好而进献计谋的人,就是玩权术;即使有所牺牲也不动摇的,就是有决心;能揭示缺陷,敢于责难过失的就是敢反抗。
纵横家智慧故事
这一段话讲说服别人的技巧,要树立起信誉,就要光明正大,经得起反复验证;要诱导别人说出秘密就压说反面的话……如此等等。孙子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除“伐谋”的上策以外,最有效的就是“伐交”——利用外交来打击敌人了。
明代的王守仁就是这方面的谋略家。田州岑猛叛军被剿灭后,不久又死灰复燃,岑猛余党卢苏、王受,重新纠集人马,打着岑猛的旗号,旋风般席卷了整个田州。工守仁至广西,把平叛之事全部接手过来。他见叛乱的势头丝毫不减,并相继波及到思恩等地,心中很不安,决心要效法武侯平定南蛮,改进剿为安抚。于是,他修书一封,派遣使者送到田州,招抚卢、王二人。
对王守仁的威名,卢苏、王受早就如雷灌耳,此次闻听朝廷派他率大军征讨自己,更显惶恐万分,正在思谋如何逃进深山、以避锋芒时,却见王守仁派人送来招抚他们的书信。
卢苏与王受拿不定主意地说:“王守仁倒是讲信义之人,口碑不错,但这终归是你我性命攸关之事,不能只凭一纸片言,就盲目轻信,还是看看再说吧!”恰逢又有人造谣生事,说王守仁已调集数万兵马,准备一举歼灭田州的叛军,招抚只是缓兵之计,眶他二人前去受死而已。卢苏、王受见说得有理,更添几分疑惧,便放下此书不提。
于是,王守仁遣散了各路兵马,只保留永顺、保靖的数千名士兵,让他们解甲休息,原地待命。他随后又派遣使者去田州,继续招抚卢、王二人。卢苏、王受见王守仁二次前来招抚,并带来由他与巡按御史签发的赦书,心中很是感动;又听说王守仁将讨伐他俩的大军撤去,以表明不再动用武力的决心,便回复王守仁,要弃暗投明,接受招安。
王守仁亲赴南宁,准备与卢、王二人派来的使者做最后的谈判。受降那天,卢、王二人果然带兵前来,但到了辕门却止步不前,问其故,才得知:他们要求把军门左右的卫兵,都必须换成他们所带来的田州兵士,否则就不进去。王守仁当即令自己的守卫退去,换防给田州的兵士,然后辕门大开,他只带几位文官和随从,亲自出门迎候卢苏等人。卢、王二人不免被王守仁的诚意所打动,急忙下马跪拜在地,连连称罪。从此,田州便得到了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