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起身后,诸葛严王擎苍施展轻功于林中搜寻滕毅,王擎苍熟悉地形,不出半日便已到达那块空地,而那时滕毅并玄风等人已经离去。
王擎苍看到那棵被劈断的树,断定是滕毅禅杖所为,此刻这里除了脚印别无它其它线索,现在可以肯定滕毅遇上敌手,只是不知是吉是凶。
诸葛严说,以滕毅武功,料想不会受伤,此刻定是已想办法脱身而走,只不知那对手是谁。
诸葛严再仔细观察地上鞋印,看出皆是僧鞋,不禁面色凝滞,开口道:“只怕白象王遇上了少林僧徒!”
王擎苍亦之滕毅与少林寺的恩恩怨怨,少林寺高手极多,这次不知来了几人,滕毅一人也未必对付得了!王擎苍心急如焚,便要去寻。诸葛严劝阻住他,让他细想滕毅可去何处藏身,王擎苍思索一二,言道离此不足百里有一岩洞,极为深邃,可以藏身。诸葛严闻听,便要去探看。
二人正欲前往,林中忽然有一人朗声道:“阿弥陀佛!老衲有礼了!”
二人听了这句话不由得面色大变!林中四下无人,这是极其高深的传音入密内功,逼音成线,穿林打叶,如此内力修为便是他二人也亦不如。
“石心大师,晚辈有礼了!”诸葛严将手中诸葛枪弃于地上,向林中缓施一礼。徒无忧,我师弟已归少林,二位自行离去,莫投西北道去!”
“晚辈遵命!”诸葛严再施一礼,这动作可谓是恭恭敬敬。
“石心大师怎会到此?”王擎苍问道,诸葛严也不知此种事情,便再启程去寻滕毅。他们心知滕毅在少林寺中与几位高僧都有愁怨,少林寺中不少武僧一向追杀于他。前些年滕毅身在云南总坛时少林众僧鞭长莫及,近些日子滕毅离开云南回中原游历,又遭到少林寺戒律院追捕,不知这次又是与谁交手。
二人向岩洞而去,走了约有三十里路,此时已进入林木茂密之所在,大树树冠遮天蔽日,林下少见光阴,可见之处极近,林中忽然漂出一股血腥之味,二人不禁掩鼻,血腥之中还透出一股毒臭味,二人立刻意识到气味有毒,立刻屏息静气,透过林间缝隙向内看去。
但见林中地上有一只斑斓大蟒,足有两人粗细!已被人开膛破肚,毒液蛇血散落林间。
这是有人取了蛇胆,杀蛇弃于此地,二人走到进前见到此蟒也惊了一跳,这蛇没有百年也有七八十年的年纪,浑如一条蛟龙,光是毒牙就长如短剑,蟒皮上花纹五彩斑斓,想必是毒性猛烈。
如此巨蟒,在森林之中已经没有什么动物可以威胁到它,能杀此蛇,即便是他二人合力也要费一翻力气,不知是何方神圣杀了这条林中霸王!
“王兄,你看此蛇!被摘的不禁有蛇胆,还有蛇骨!”王擎苍听闻便看向蛇尸,果然!蛇尸腔子中缺了一整条脊骨。
“这取大蛇蛇胆我听说过也见过,蛇胆是上佳补品也有人因此猎蛇,可这蛇骨又有什么用?”
诸葛严道:“我曾听本教第一名匠说过,上古时期有以兽骨制兵刃之法,不过早已失传,许是这蛇骨别有他用。”
“可怜这大蛇恐怕已经有了百年寿命,一朝旦夕死于人手,空活百岁!”王擎苍感叹道。
正在此时,又是一股腥风袭来,王擎苍反应极快,拔刀在手视线盯在树上,只见头顶的百年大树上还盘有一条斑斓大蟒!正吊在树上,口里喷出腥风跃跃欲试,似乎即将扑下。
王擎苍知道面对蛇类切忌在瞬间移动,这样会激怒蛇类进攻,王擎苍便握紧长刀,等待蟒蛇进攻。诸葛严虽未回身,也从王擎苍身上看出背后是什么情况,于是暗从背上取下诸葛连弩,“刷”的一箭射向树冠,只见一片红光爆炸,蟒蛇被惊了一跳,王擎苍瞬间跃起一刀劈向蛇身,那蟒蛇天性喜阴,平日里应该是生存与树冠下昏暗之处,被诸葛连弩射出爆竹间晃了眼,蛇尾在空中乱扫,被王擎苍“咔擦”一刀切掉半截尾巴。
那蟒蛇负痛,此时眼睛也已恢复,于是张开血盆大口欲吞王擎苍,王擎苍再一跃上树躲开了蟒蛇吞人的一口。
王擎苍藏身树后,蟒蛇攻不到他,反过头来对付下面的诸葛严,而诸葛严早已换好箭矢,一箭射向蟒蛇眼睛,却被蟒蛇眼皮鳞甲弹开,蟒蛇以身子去卷诸葛严,诸葛严持起诸葛枪,望蟒蛇口中一搠,蟒蛇避其锋芒,未曾上前,而王擎苍再从树上一跃而下,一刀直奔蛇头七寸,却未曾想到这一刀也未曾砍伤蟒蛇,这蟒蛇头颈处鳞甲十分坚硬,不逊于铁甲,以王擎苍御林军刀之利,砍铜剁铁不在话下却砍不破此蛇鳞甲,可见此蛇不同寻常!
而方才王擎苍一刀截断蛇尾却极为轻松,这又是为何?诸葛严看出端倪,大吼道:“这蛇在褪完皮还没全长出来!”
原来这两只大蛇一公一母,公的已经被杀,母的这只因为之前在褪皮而未被发现,虽然褪皮但尾部鳞甲还未长出,并因尾部较细所以一刀而断。
诸葛严看出端倪,将连弩弩机之中所有箭矢连射蟒蛇脖颈,十六支透甲箭打透蟒蛇鳞甲,露出蟒蛇红粉色筋肉,诸葛严大吼:“看准!”王擎苍闪电一刀,自缺鳞甲处一刀刺入蛇身,蟒蛇身体疼得扭曲,王擎苍乘机连砍数刀,把蛇头砍得伶仃欲断,鲜血狂喷,王擎苍再补一刀,彻底剁下蛇头,而蛇身尚在地上扭动,整个林间被蛇血染的一片红艳。
王擎苍又一刀把蛇头劈成两半,所谓“打蛇不死,反被蛇咬”就是说蛇虽身首异处,仍能以首咬人,所以保险起见王擎苍再劈蛇头。
“此地不宜久留!速退!”王擎苍知晓这两只蛇已非寻常野兽可比,担心还有其它巨蟒,于是与诸葛严赶紧离开,再度找寻滕毅,只是此刻两人已浑身浴血。
话说戚继美等待二人一日未归,自在苗人引导下抄近路出了森林,投浙江而去。
由于走得急而未曾吃些早点,戚继美只得先于路上投栈打尖,吃些东西。
戚继美于一家客栈中要了一碗面,这时门外一群僧众走进店中,为首一个老僧身背长刀,各僧众也各持刀杖,其中一个僧人高声道:“店家,快摆一席素斋来!莫用煮过肉的锅!忌五荤三厌!”极无风度,没有半分出家人气度。
戚继美见这出家人跋扈,不觉心中不悦,但见对方是出家人,也未多理会,只待吃完面快走。
正待小二将面端上时,那边和尚又心中起火,戚继美正伏桌吃面,和尚也腹内空空,戚继美这边却先上了面,那和尚便一掌拍在堂柱之上,大吼一声:“掌柜!”
这个和尚是少林寺圆字辈僧人圆生,这一掌,用的正是少林寺般若金刚掌,拍得房梁上陈年积灰落下,正落在戚继美面碗里!一碗面只吃了一口便连汤带水“灰头土脸”。
戚继美不禁大怒,这和尚好没修养,亏得还是出家人!戚继美年轻气盛站起大喝道:“你为何拍下尘土污了我面!”
那圆生正在气上,见戚继美起身也是破口大骂,戚继美也勃然大怒,回口去骂,圆生毕竟是出家人,嘴不如戚继美厉害,一来二去说他不过竟然拉开架子,一掌打了过来!出家人戒贪戒痴戒嗔戒怒,这圆生也不知念的是哪家佛法!说来玄风是他师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这徒弟也肯定有几分像师父,只不知这圆生除了脾气之外,在武功上又有几分像师父?武功造诣肯定比不上他师父,但这脾气绝对是有之过而无不及。
圆生是少林寺圆字辈僧人,武艺超群,当下使出少林寺“般若金刚掌”中“天衣无缝”这一招,般若掌法为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之一的掌法,为少林外门神功,其中这一招“天衣无缝”更是掌法中精妙之所在,蕴含八种变法,亦暗含擒拿后手,无论是敌人向哪一方躲闪都会被掌法蕴含之后着所击中。以圆生拍柱之掌力,此招若中,戚继美定然会伤及五脏!
戚继美虽然涉世不深,但兄长戚继光是武学奇才,亦是当今江湖中的武学名家,这套般若掌法虽然是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之一,但不少少林俗家弟子也都会使用,于是江湖上也广为流传,只是没有少林寺内功心法催动,此掌法无法达到最大威力。戚继光曾品评演练过此掌法,戚继美因而见过此掌法,当下就认出这是少林寺般若掌法,他亦知此掌法威名,当初元末之时西域少林分支传人曾以此掌法重创武当派创派祖师张三丰张真人,他自知以自己之功力断不如圆生,迎接恐怕吃亏,想以长枪之利退敌,偏偏圆生没用兵刃,出一双肉掌迎敌,若使用兵刃恐违背了江湖道义。可转念又想,这和尚太过可恶,言出不逊、行出不规,而且出招狠辣,出手便有取己性命之意图,自己又何必手下留情?念头一闪,抓枪而出,电光火石间,长枪已经穿透圆生左掌,圆生只觉得疼痛钻心,难以承受。
圆生自从师学艺以来从未受过如此伤痛,列位问道,戚继美武功不如这圆生和尚,怎的能伤他?难道全凭长枪之利?吾言道非也,此乃戚继光将军所创之“应变六势”枪法中第一式——“进退后发枪”,这招枪法旨在以退为进,若敌人以拳掌腿脚来攻,则后发不动,最后一刻猝然发力,用枪尖迎上肢体,即可伤敌,而且动作微小,敌人难以解意,若以兵器袭来,若为刀剑鞭锤一类的短兵刃,则以枪递出,以长枪之长为优势,后发先至,若是同为长兵器,则矮身躲避,从下出枪。此招可谓精妙,即便是戚继美使用,也可以取巧而胜圆生。
原来,戚继光将军本为武痴,非常喜欢研究中华各门各派的武功,更大胆指出,自元统中原以来,禁汉人习武,中原武林遭逢大难,幸得元庭短暂,太祖皇帝灭元而兴大明,但太祖即位,亦不推崇练武,更承习唐代府兵制而创卫所,民间长期武风不振,而各门各派的武术功法也呈现出重花哨而少实用之势态,他研究历代各派武学,以实用为主,创出六式枪法,意在简单实用,以装备军旅,此前专门先将此枪法传给戚继美,没想到今日竟有如此奇效。
圆生虽然负痛,但终究是个高手,咬牙切齿劈出右掌,一式“青灯普照”直击戚继美天灵盖,这一招圆生使出十成功力,直激得僧衣“呼啦啦”甩动,戚继美如果中招必然天灵碎裂,断无生还之机会!戚继美虽然表面冷静,内心惊悚不已,额边依然渗出汗水,按照兄长所创之六式枪法,此刻应该抽枪调柄,以枪钻刺击敌人手腕之神门穴,以阻敌人之进攻,但圆生已经动手,自己慢他一步,难以再用这“埋头献钻”一招,戚继美其实武功平平,能伤圆生不过是因为使出的枪法出其不意而已,而他自己无论功力、技法、经验皆不如圆生,现在圆生手掌离他面门已是咫尺距离,不觉脑中一片空白。
戚继美再次睁眼,自己脑袋却未被拍成一个烂西瓜,之间一根黑黝黝的棍子横在自己面前,而那圆生一掌拍在这根棍子上,被震得臂扬腕翻,身体后仰,险些倒翻而出,一旁玄风见了,飞身过来,一掌拍在圆生背上,阻止圆生后退,一边将内力自穴位传给圆生,助其调息。
戚继美惊魂未定,满眼只看见那根棍子,只见这根棍子上粗下细,似金非金,似铁非铁,上有金属光泽,似木非木,但又遍布横瘤,长约三尺,粗细约有酒杯口大小。
“在下铁丐侯扬侠,见过少林寺玄风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