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仿佛啜饮了陈年美酒,沉醉在如泣如诉的乐曲中,读着吹笛人的故事,感受着他的情怀。乐曲虽然不似《月光下的凤尾竹》那样抒情、细腻、含蓄、个性化。说旋律悠扬、节奏动感,更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甚至于还有些粗糙、直白。但是她却读懂了吹笛人的期许和渴望:一起幸福一起快乐,心灵与明天共舞,相伴寻求归路,走出迷惘的心路历程。
有人说音乐是疗伤的好药,是摆渡悲伤之舟的心海。乐曲触动了叶子的心灵,每一个音符,像一个个小精灵,涌动在她的血液里,唤醒了她的兴奋细胞。所有的不快,所有的悲伤都从手中溜走,让心情像月光下的凤尾竹一样,摇曳出快乐和愉悦。她顺手从树上采下一根缀满柳花的枝条,剥开根部,牙齿咬住白白的枝条,只听吱吱吱如纤手撕锦般细微的响声过后,白嫩嫩的小手停在了枝条的梢头。一个柳球就做成了。
叶子还是第一次制作柳球,却得到了爸爸的真传。在这“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的特殊的日子里,看着翘首在柳树枝上的小鸟,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多日来的屈辱早已烟消云散。忧郁和沉闷,随着那吱吱吱的响声,悄悄地溜掉。孩子般的天真,又重新回到了她的身边。她那双白嫩嫩的手,饶有兴致地玩弄着缀在梢头的柳球,一种成就感让她喜出望外。她跳着蹦着,以枝条的长度为半径,甩动着。无忧无虑的笑,只属于孩子的笑声围绕着她,主宰着她,成了她的全部。
随着她手中枝条的甩动,发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笛声的戛然而止。
“咦”---声过后,她手中的枝条只剩下白白的筋骨,柳球不知甩到何处去了。她非常懊悔地四处寻找着,情绪也随之沉落了下来。原来,那柳球承载着她的开心和快乐,还有童趣、童心和童稚。
就在她带着破坏了的心绪四处寻找柳球的时候,一个翩翩青年来到了她的面前。只见他一只手拿着笛子,一只手掌托着那个被甩落的柳球,笑吟吟地来在了叶子的身旁。非常绅士地说,请问,你是在找这个吗?你可是把我触动了,不!是你的柳球把我“砸伤”了。
叶子不好意思地说,你就是那个吹笛人?
吹笛人大度地一笑作为回答。
你的笛子吹得真好。
不用说,这个“绣球”是甩给我的喽?吹笛人并没有接着叶子的话茬说,他怕吓着眼前这个可爱的小姑娘。紧接着他又换了一种口气,用商量的口吻说,作为你听音乐的代价,就算作送我的礼物,不要这么小气哟!
叶子见他戳穿了自己,不知该怎样来应对。在她看来偷听别人吹笛子,无异于偷窥人家的隐私。虽然她还不能正确理解隐私这个词的含义,反正她觉得在别人没有发出邀请的情况下,“偷偷”地欣赏别人的音乐,总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她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翻着一对漂亮的杏眼,红嘟嘟的小嘴呶起来,不情愿地摇着头。
吹笛人紧盯着叶子,陷入了沉思。洪洲人喜欢柳树,起源于大运河的开通,这是一种美好的传承。因此便有一种爱好,也出现了一些民间的能工巧匠。大家在春日里,喜欢用柳枝制作柳笛、柳球和花环。特别是男孩子,大多有恋柳的癖好。面前这个纤秀白净,气质高雅的女孩子,却也喜欢柳,并把它的精魂理解的这样深邃,他觉得很奇怪。
好奇心的支配,他试探着问叶子,你是跟谁学的?
叶子从来不愿在人们面前提到自己的家,更不愿意提及已逝的爸爸妈妈。可是,在这个人的面前,她竟然破了例,毫无介蒂地回答道:是我爸爸。
你的爸爸?
是的,每逢春天柳树开花的季节,爸爸总是带我们全家戏柳,制作柳笛、柳球和花环,玩一些有趣的游戏。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是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