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春天的夜晚,寒气逼人,黑夜与阴霾合谋,把自己装扮成阔佬的样子,让整个空间都变成乌金一样的颜色。已是半夜时分,街上的繁华已经息影。剩下的只有一些匆忙下班赶车的人们,在昏暗的路灯下影影绰绰,犹如一个个与黑魔为伍的幽灵一般。
柳树林突然间有一个想法,人们所说的阴间,是不是长时间如此凄清的夜晚。想到这里,他倒有点释然了。如果阴间是这副模样,死又有什么可怕的?全当是下了一个夜班,然后呢,再沉入那幽远的夜海里,然后再……
“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它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是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
如此高深玄妙的阴阳学说,柳树林在课余时间潜心的阅读并研究过,越是深入越觉得自己的知识积淀少之甚少。认知的浅显,更加激发了他的求知欲。
阴阳代表了很多的意思和道理,囊括了世间万物的变化和规律,具有对立统一的两面性。而今日他所谓的阴阳,却是非常具象化的,也许不属于什么哲学的范畴。据说周朝以前,人们认为魂为阳魄为阴,阴阳结合形成人。魂灵之气归于天,精魄形骸归于地。这只是民间的传说和美好的愿望,它告诉人们死后的归路。至少他是这样认为的。
相对来说,两个不同的空间,会有不同的存在方式,同样也会有不同的语言。如果把活人生活的地方叫阳间,那么阴间便是灵魂的栖息之处。阳间的景象是五彩缤纷色彩斑斓,阳光灿烂生机勃勃的,而阴间应该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灰蒙蒙一片寂然昏暗。
想到此,柳树林不敢肯定所谓的阴间究竟存在与否,他却被自己的这种奇思妙想所打动。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尽管把阴间想象的不能说是美好,最起码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可怕,人们还是不愿意到那边去。也许正如人们所说的,“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有点小权力的小鬼像极了一些部门的办事人员,职位不高,却能狐假虎威,把仅有的一点权力发挥到极致,可以欺上瞒下,颠倒黑白搬弄是非,让新入道的魂灵们赴汤蹈火,走钢刀覆冰雪,这都是我们人间不可知的问题。
未知的问题是可怕的,于是便有许多的猜测,甚至有许多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障碍,便会有许多的遐想。
其实人死了,肉体很快便会腐烂,没有了肉体的痛苦,便没有了心的感觉,灵魂长着隐形的翅膀,是可以超脱的。如果在死的时候有所选择,他宁肯选择一个未知的空间,干嘛知道的这么清楚。如烟的灵魂融入浩瀚的宇宙里,自由自在地飞翔,也不失是一种惬意。只有人间,才会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不管是亲情还是爱情。
说起爱情,他忽然想起妈妈在遗书中提到了他和水晶,不知这葫芦里卖的又是什么药。妈妈真是万能的平衡剂,有她在,所有的事情都自然顺畅。没有了她,各个关口都出现了毛病。就像一个人没有了心脏,整个肌体都无法正常运作。
他不禁感叹,这真是个连环案,一环套一环,环环都与妈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可这又与水晶有什么联系呢?这是不是妈妈的小伎俩呢?在她厌倦了尘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的时候,自己美好地死去,却把这重重疑点扔给大家。让所有的人在谜一样的世界里生活,她却逃避了,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偷偷地笑。
站在妈妈遗书所说的桥头,他不知自己该做些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对这个未曾谋过面的叶子说些什么。
尽管叶子在妈妈的遗书中反复出现,又是爸爸刻骨铭心的真心爱人。可是,叶子对于他来说,起初只是一个名字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给予她真正生命的只有妈妈遗书中的提示,还有那个让人心碎催人泪下的,胜过梁祝的爱情故事。
倒是让他不明白的是,妈妈为什么偏偏有遗书写给叶子,是向她道歉吗?还是向她邀功领赏?还是向她兴师问罪呢?他真的有点拿不准。当务之急,作为凤絮儿的儿子,他有责任,同时也有义务把这些搞清楚。见了叶子,哪怕捎上妈妈的一个歉意,爸爸发自于内心的忏悔,无疑对她都是一个莫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