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到公司,尚行毅向王建志汇报了出差情况,王建志听完说:“嗯,挺好。”
尚行毅找王建志签过报销单,又上楼找李明宝。李明宝签过字,笑着说:“小尚,坐。这次出差怎么样?”
尚行毅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来,说道:“这次先去的济南第一机械修配厂,但是他们做装甲车修理业务,没有电机方面的需求。”
李明宝点了下头,尚行毅继续说道:“后来去了淄博422所,见了他们的纪工,他开始问我从哪得到他的联系方式,我说是从别人那里打听的,然后给他介绍了公司PPT。他说他们现在没有电机需求,我说以后有需求可以联系我,到了北京有什么小事也可以找我。”
李明宝微笑着点头示意他继续。
尚行毅接着说道:“去过淄博又去了青岛海尔机器人公司。在海尔那也介绍了公司和产品,但是他们也说目前没有电机需求。我想后面继续和这两家单位保持联系,过段时间打电话问一问聊一聊,他们有了电机方面的需求,我就及时跟进。”
“嗯,好。”李明宝微笑着说,“还有啊,小尚,有时候没提前打招呼去拜访别人,如果他问怎么知道他在这里的话,可以笑着跟他说‘咳,您是大领导,行程安排这种事情我们肯定得清楚啊’,他要问联系方式也可以这么回答。”
李明宝轻描淡写就把他不知怎么回答的问题化解了,有如四两拨千斤,尚行毅觉得很是巧妙。
李明宝又说道:“还有啊,如果和别人说‘有什么小事联系我’的话,这样容易让人觉得你拿不了大事,下次他如果真有大事就不找你了,后面慢慢就什么事都不找你了。”
尚行毅没想到这个“小”字竟然会包含这一层误会,不禁对李总的精准点拨心生佩服,点头说道:“明白,李总。”
“每次拜访完客户,可以邀请他下班出来一起坐一坐吃个饭,如果当面不方便,可以拜访结束后再给客户打电话邀请一下。”
这个技巧更让尚行毅觉得如获至宝,他对李明宝的佩服又增加了几分,不由地点头说:“嗯,好的。”
接下来尚行毅着手准备去哈尔滨出差。他开始上网查找哈尔滨军工单位信息,经过一番联系,他约好去拜访黑龙江第一机械制造公司和黑龙江北安发动机公司。这一次,他除了介绍自己是航天科工集团外,还说他是黑工大毕业,比较熟悉哈尔滨,所以公司安排他负责黑龙江的业务。令他惊喜的是,北安公司的技术人员吴工说他也是黑工大毕业,尚行毅高兴地直呼吴师兄好。他心想,以后跟北安公司的业务一定方便开展啦。
尚行毅向王建志汇报,说他已经做好了去哈尔滨出差的准备。王建志说哈尔滨航天科技公司刚发来一份传真,提到他们需求一款电机,这次他要去哈尔滨当面交流。他说,泉林厂电机室的严主任这段时间在北京,处理完手头事情一同去哈尔滨做技术交流。
泉林驻京办平时都是从一个票贩子手里买火车票,基本上每次都能买到票。这一次,王建志本想买两天后的软卧票,但是去哈尔滨的软卧票很紧俏,已经全部卖光,三人只买到硬卧票。两天后,三人上午出发出发,下午到了哈尔滨。
尚行毅在哈尔滨呆了四年多,对这个城市还是很亲切,离开不到半年就再次回来,他很高兴。他预定了学校南苑宾馆的两间房,因为他的住宿报销标准低些,便和严主任合住一间,王建志单独一间。严主任也是黑工大毕业,到宾馆放好行李,就出门和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相聚了。
王建志对尚行毅说:“小尚,汪兴利你认识吧,他以前还去过泉林厂,我刚才约了他一起吃饭,他马上就过来。”
汪兴利是电气系的主任,大四教过尚行毅电工理论这门课。尚行毅印象最深的是,汪老师有一次在课堂上说他曾给某工厂解决过一个极为棘手的技术问题,工人们一边喊着他的名字,一边把他朝天上抛了三次。
俩人在宾馆餐厅点好哈尔滨啤酒和饭菜,没过多久,汪主任就来了。汪主任对尚行毅并没什么印象,也是,电气系每年招收近三百名学生,他怎么会清楚记得每一位学生呢?
三人碰了一杯,尚行毅马上给大家满上酒。吃过几口菜后,尚行毅端起酒杯敬汪主任:“汪老师,做学生的敬老师一杯,您随意我干了!”
汪老师笑呵呵喝了一口,尚行毅一饮而尽。
汪老师和王建志聊起他们当年在泉林厂一起如何干项目,接着说现在大学里的一些项目,后来又说起家长里短。尚行毅在一旁听着,不时给他们填酒。吃过饭,汪主任便告辞了。
王建志今天很健谈,尚行毅送他回房间,他坐在床上继续讲以前的事情:“那时候年轻,我也是拼命三郎。厂里接到卫星上的任务,就没日没夜地干啊干,最后居然还干成了,产品上天了,自己干的东西居然上太空了啊,其实吧,也就那样,没什么厉害的。后来厂里报了个国家项目,我还领上了国务院专家津贴。那时候年轻气盛,干什么都鼓足了劲儿地干,干着干着时间一长人就吃不消了,后来生病住了院,还住了很长时间,就躺病床上想啊想,后来就想开了,看开了,觉得不管什么就是那么回事,慢慢就改变了。”
尚行毅微笑着听他讲,王建志继续说道:“还是你们年轻人有前途,小尚,好好干!行啦,今天早点休息,明天早上咱们去拜访客户,看看能有什么收获。”
尚行毅从他房间出来已是九点,急忙去学校宿舍和读研究生的同学见了个面,聊了聊彼此和其他同学的近况,一直到宿舍关门。
他走进宾馆房间,严主任已经冒着酒气呼呼大睡了。
第二天早上,三人坐出租车去了平房区的哈尔滨航天科技公司。到了公司门口,王建志打过电话,很快有人出来接他们。
三人被领进会议室,一会进来两个人,大家互递名片,原来俩人是技术室的刘主任和徐工。刘主任说他从北京同事那听说泉林电机的实力很强,这次有个项目要用到电机,看能不能合作。王建志说泉林电机长期给航天系统配套生产电机,技术实力肯定没有问题,接着介绍了泉林电机厂的情况。徐工接着讲了电机的技术参数和进度要求,并提出希望能给他们提供样机做试验。三人一边听一边记录,听徐工讲完,严主任说泉林厂干这个电机没问题,他会按照航天科技的进度要去,马上安排厂里开始设计。
交流结束已经快到中午,几个人一同在职工食堂吃了工作餐。
吃过饭,王建志问刘主任可否引荐几家单位,他们想去拜访一下。刘主任说黑龙江飞机制造公司就在附近,他认识那单位研究所的高所长,说完就联系了高所长,挂了电话后说高主任最近刚好有个项目要用到电机,下午可以过去交流交流。
王建志当即表示感谢,三人离开航天科技直接去了黑龙江飞机公司。
高所长在会议室接待了他们。王建志三人坐在会议桌的一侧,高主任坐在他们对面,把三人的名片对应着每个人一一摆在面前。高主任和王建志讲过开场白,尚行毅用PPT做了公司和产品介绍。
高主任说他们最近有新型号飞机立项,机上襟翼结构要用到微型电机,因为大家都是军工系统的单位,他可以把整个襟翼结构的资料交给泉林厂,说完又强调了一遍要注意保密。
严主任看过资料,说这个装置除了电机还涉及到结构,他需要回去和其他科室一块研究,后面双方可以继续保持沟通。
从黑飞研究所出来三人上了回城的出租车。尚行毅想起李明宝说过可以请客户下班吃饭,便对王建志说:“王总,你看我要不要打个电话请航天科技的人一起吃晚饭?”
王建志说:“嗯,可以,你问问。”
尚行毅拨通徐工的电话,说道:“徐工,你好,我是泉林电机的尚行毅,您晚上有没有时间,咱们一块坐坐吃个饭吧。”
徐工说:“不用了,你替我向王总说声谢谢。”
尚行毅坚持道:“我们晚上也没什么事,徐工有时间的话就赏光一块吃个饭吧。”
“真不用了,不用这么客气,晚上我家里还有事,再见啊,小尚!”
尚行毅只好说:“好的,徐工再见。”
他挂了电话对王建志说:“徐工说他晚上有事,不出来了。”
王建志说:“你再问问高所长能出来不。”
尚行毅给高所长打电话,高所长同样委婉拒绝了邀请。
第三天早上,三人去了黑龙江北安发动机公司。到公司门口后尚行毅给吴工打电话,说他来公司拜访师兄,现在就在门口。吴工说他出差了没在哈尔滨,尚行毅说师兄出差了啊,王建志在旁边低声说见别人也可以,尚行毅于是重复说可不可以安排别人见一下,吴工说实在不好意思大家都很忙,尚行毅只得说以后再联系,然后挂了电话。
尚行毅很尴尬,不过王建志到是没有说什么。尚行毅接着给黑龙江第一机械制造公司打电话,这次特意强调他领导和技术室主任也来了哈尔滨,想一同过去拜访,电话那头说可以过去,尚行毅不由地呼了一口气。
三人进入黑一机厂区,尚行毅惊奇地看到了荧幕上见过的迷彩坦克和装甲车。接待他们的是设计室郭主任,三人递过名片,尚行毅做了公司和产品介绍,郭主任委婉地说他们暂时没有微型电机需求。尚行毅心想,这并不意外,今天算是开个头,以后持续跟进吧。又聊了一会,三人便离开了。
所有的拜访都已结束,三人当天下午便乘火车离哈回京了。
公司发了转正后第一个月的工资,尚行毅工资条上的应发工资变成了两千两佰元,扣完各项保险后刚好到手两千块。他看着工资条,不由得心想:妈的,面试说了两千还真就给两千啊,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当初怎么不多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