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村的村民十分淳朴和善良,听到无名家里的动静后,自发地帮助他料理了南宫小玉的后事。
一所新坟就近垒在无名的茅屋边,虽有倚天剑派的诱惑,他还是坚持要独自守灵七七四十九天,以尽孝道,正好消化母亲匆匆留下的遗言。
母亲的去世让无名感到突然,感觉自己如风雨中的小舟,孤独、寂寞、无助、渺小。
他每天都要将母亲临死前的话语回想无数遍,直到心神绞碎,在疲惫中昏睡。
想到那地狱主宰阎罗帝君,想到那及其恐怖的透空越界拿魂手,修仙的兴奋不再,只留下逆天改命的决心。
他迫切期望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掌控自己的命运。
为此,不同于古人闻鸡起舞,而是鸡闻他起舞,疯狂修炼天视地听五蕴吞噬大法。
可惜周围灵气和能量太稀薄,对于吞噬大法的需求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隔靴搔痒。
期间,他翻看了《噬魂天书》,漆黑的纸页上一片空白。反复揣摩不得要领,只得悻悻地将其揣进怀中。
所幸《鬼修初解》还是看得懂的,无名开始恶补魂魄修炼的一些常识。
原来,人有三魂七魄,肉体为魂魄载体。
所谓三魂,呈红色,人形,包括胎光(指灵魂,亦称天魂或主魂)、爽灵(指觉魂,亦称地魂或视魂)、幽精(指生魂,亦称人魂或象魂)。
所谓七魄,呈黑色,动物形,包括尸狗、伏矢、雀阴、容贼、非毒、除秽、臭肺,代表人的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
魂先于魄,故魂魄为先,精神意气皆后起。魂魄越强大,精神力越强大。
魂:历劫轮回种子,为人为鬼.为圣.为贤.为善.为恶.披毛.带甲俱是他,未生时他先来,未死时他先去,破胞出头,哇的一声,既是魂入窍之时,此后天灵气与先天元性相合,借假存真。其实魂就是鬼,鬼亦是魂,鬼修即魂修,参照不同而已。
魄:借血气之灵,受精气而凝结,生后七七四十九天始全,死后七七四十九天始灭。
魂是迁移不定,轮回不息,历劫不坏的。魄则随身有无之。
三魂无形无相,主精神,所谓红色人形,只是一种玄妙的阳性感知现象,七魄有形有象,主物欲,所谓黑色动物形,也是观想出来的物事。“盖身中有魄焉,魄附识而用,识依魄而生。魄阴也,识之体也,识不断,则生生世世,魄之变形易质无已也。惟有魂,神之所藏也。”
三魂一体则阳神现,阳神产生神识,感知力是精神力的几何倍数。魂修命,魄修性,魂魄齐聚,阴阳相生,性命不灭,则仙佛成。
修者能守护元神,则超生在阴阳之外,不在三界之中,惟见真性方可,所谓本来面目也。
……
范无名本是苦修才子,理解起《鬼修初解》并不吃力,全书只有三卷:鬼论、鬼道、鬼术,实为魂魄修炼基础理论、魂魄修炼基本方法、魂魄攻守基本技巧。
对范无名这个连修仙菜鸟都算不上的人,这真是一本及时雨似的好书。
根据《鬼修初解》的描述,魂魄修炼主要有养魂;定神;出窍(夜游;日游;噬魂);御神;御物(搬运实物);化身(聚灵、变身、分身) ;返虚(鬼仙)七层次,最后经雷劫飞升为天仙。
所谓养魂,其实就是壮大神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吸收具有养魂效果的天才地宝,另一种就是通过观想,吸取天地中的灵魂能量。
前者可遇不可求,后者有伤天和,是故鬼道为仙道不容,乃仙道杀无赦的对象。
养魂艰难,很多鬼修天才都困在这一阶段,不得寸进,因而修仙届都以为鬼修乃小道,虽有取巧之处,终难大成,最多只能作为辅修功法。
无名不敢在母亲墓地练习养魂术,若母亲的生魂被自己吸收了,那就是大逆不道了!
他有所不知,南宫小玉作为鬼修高手,魂魄高度凝炼,早就定神成功,三魂七魄不散,都一起去了阴曹地府,哪里还有生魂遗留?
其实从玄重子和母亲口中已经间接得知,自己吞吃了天地元胎,灵魂能量已经是浩瀚如海,这是他目前最大的修仙资本,完全可以跳过养魂阶段,直接进行第二阶段定神的修炼。
定神须先融合三魂为一体,成就阳神,再观想七魄为阴神,最后阴阳合一,厎定元神。
魂魄修炼风险很高,定神失败有七成机率造成三魂混乱,成为疯魔或白痴,有两成机率直接死亡,只有一成机率会保持基本正常,但元气大伤在所难免。
无名想到自己的逆天誓言,自觉人生毫无退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他坚定了意志,理顺了情绪,在净手、斋戒,沐浴一番之后,即着手定神阶段的修炼。
先熟读定神法决,确认无误,然后入静修行。
在冥冥中感觉眼、鼻、口、舌、身、心、意俱安之后,逐一观想分别藏于头顶灵台、胸腹膻中、丹田气海的三个红色小人状魂魄。
当他的精神意识通过内视之法进入三个穴窍时,发现每个穴窍都空空荡荡的,哪有什么红色小人?
无名沉住气,仔细回想了下定神口诀和要领,并无一处遗漏,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突然,心中灵犀一闪,想到《鬼修初解》里讲的三魂无形无相的道理,本来是无所谓红色人形的,红色人形是观想的产物,何为观想?所谓观想,就是在大脑中塑造一个虚拟的存在!
为什么一定要观想出人形?人是万物之灵,观想人形既是冥冥之中大道规则的指引,也是人的本能!为什么一定要是红色?三魂属性为阳,七魄属性为阴,红色代表阳性极致!
一点通,处处通,难怪用内视的方式不能发现,内视只能看到有形之物,而不能看到虚无的灵魂啊!
亏得无名灵魂能量强大,对《鬼修初解》理解透彻,换个人只要悟不透这点,就会出现魂障,观想不到三魂,何谈定神?
无名收摄五心,一缕执念不灭,想象着天魂端坐于灵台,智珠在握,洞彻万方;
人魂嬉戏于膻中,灵动活泼,主生命和一切行动;
地魂扎根于气海,动静唯如,主力量之源泉。
他慢慢陷入了一种似醒未醒,似睡未睡的状态,随着时日迁延,三魂观想越来越清晰,直至动念之间,三魂尽显。
幸得无名已是先天之体,有较强的辟谷能力,才能一口气坚持这么久,但终就还是被一阵饥饿感拉回现实,不得不停下来祭奠一下五脏庙。
休整一夜后,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无名又开始尝试三魂融合。
融魂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三魂互相吞噬,大鱼吃小鱼,最后三魂一统,该法收效神速,但有可能损失部分灵魂功能;另一种是三魂相互磨合,比较安全,但时间较长。
无名不缺时间和耐心,选择了后者。
首先要将天魂下移到神庭穴,让人不解的是,就是这小小的一窍之隔,居然有一种寸步难行的感觉,为何?
因为天魂有一种往上飞升的天性,行百步退五十!
“怪不得人们都说,人死后灵魂会升入天国!”
当他小心翼翼地将天魂位移到神庭固定下来时,早已是汗湿衣襟!
人魂的移动却出人意料的轻松,似乎意念一到他就自行的游到了神庭穴中,不由得准备吃大苦的无名轻吁了口气。
但在位移地魂时,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碍,那地魂居然重逾万钧,稳如泰山,寸步难移!
无名集中了全部精神观想,奈何始终如蚍蜉撼树,难道,就此功亏一篑?
无名大脑极速运转,苦苦思索脱困之法,为何地魂不能移动?
地者,大地也,代表的是力量之源,凡人离开大地就失去了依靠和力量,丹田气海相当于人体中的力量源泉,地魂离开气海岂不是失去行动力?
也罢,地魂不能上移,就让天魂、人魂下移!
考虑到单独下移天魂很难,人魂则轻松随意,于是灵机一动:“让两魂携手下移是什么效果?”
于是观想天、人二魂双手互握,取天人合一之姿,缓缓向下旋转。
“果然有效,吃了天地元胎后,我的脑袋似乎比之前好用百倍!”
不到一刻,天人二魂就下沉到了丹田气海,接下来该融合三魂了。
无名通过观想,使得天魂在上,地魂在下,人魂居中,然后由慢到快逐步旋转、磨合。
顿时感觉天地倒悬,万物疯晃,头昏脑胀、愤懑恶心,有一种即将爆体的恐慌在心中蔓延,全身汗出如浆!
但这些都被他咬牙挺住,并默默念叨:“成功!成功!我一定要成功!融合!融合!虽死不辞!”
不知道过了多久,无名全身微微颤抖,头上的汗水蒸发成阵阵白雾,从头顶袅袅飘起。
气海中,三魂终于脱离人形,合而为一,形成了一个核心血红,中间紫红,外围橙红的三色太阳,核心部分隐隐似幽灵跳动。
这就是传说中的阳神么?
“魂魄修炼果然艰难,我如此强大的灵魂能量尚且差点功亏一篑,一般鬼修要定神成功不知要何年何月?成功的机率有多少?”
感叹间,无名放开了对阳神的精神控制,那三色太阳遂如初升的朝阳,冉冉而上,自动归位到头部神庭穴中,突然,绽放出了耀眼的神光!
定神第一步取得圆满成功!
刹那间,神识诞生,感知范围如电光辐散,扩大到原来的两倍!
内视更加通透,经络纤毫毕现,气血汩汩,穴窍幽深,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无名忍不住心头的狂喜,发出了一声虎啸龙吟,惊得树上几只鸟雀都“啪嗒”几声掉下地来!
他慌忙学慈云寺里的僧人道了声“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根据上古传说,只要不断壮大阳神,炼化阴气,最后经受住雷劫,洗尽铅华,就可以纯阳之气飞升仙界。
不过《鬼修初解》却是主张魂魄齐聚,性命同修,阴阳相生,成就仙佛,须得先走阴阳合一的道路,再壮大元神,属于另一种修炼方向。
无名经历过地心阴阳湖,直觉到阴阳相生平衡的方式应该有更多玄妙。
不过他刚刚定神成功,管不了那么多,先巩固阳神才是当务之急。
阳神的巩固,主要是观想和吸收阳和之气,连续七天后,无名略作休息,整理下修炼心得,意欲趁热打铁,尝试下凝聚七魄。
他再次沐浴更衣,冥想入静,观想七魄。
七魄为黑色动物形,什么动物?
无名反复观想,心到:“既然是观想出来的动物,残留着动物的本能,那就按七魄的属性来吧!”
尸狗,主警觉,那就观想成一只嗅觉灵敏的黑狗;
容贼,主吞噬,观想成吞噬一切病害的乌贼;
除秽,主清洁,观想成黑蚯蚓;
臭肺,主呼吸,观想成吐水泡的黑金鱼;
雀阴,主滋阴壮阳,观想成黑参精;
非毒,即散毒,观想成呈放射状的黑刺猬;
伏矢,即糟粕,观想成发酵的醪糟坛子,化腐朽为神奇。
……
大约反复了一月之久,终于感觉七魄分别藏于五脏、脑门、便门。随着七魄显化,似乎全身气血越来越旺盛,难怪乎七魄主物欲,原来就是体魄的七大属性!
休息数日之后,无名意欲一鼓作气,观想七魄合一,成就阴神,进而阴阳合一,进阶元神之境。
奈何操之过急,事有不顺,虽然殚精竭力,七魄却如蚍蜉撼树,纹丝不动。
反复观想三百余遍,始终不得其法,最后不得不暂停修炼。
“闭门造车,果然走不了多远,看来还是太急功近利了,或许上了倚天山,得名师指点,会简单得跟吃饭喝水一样也未可知?”
待到守孝期满,无名跪拜了母亲,贴身藏牢《噬魂天书》和《鬼修初解》,久久凝视着自家的茅屋,流露出一丝不舍,最后长吁了一口气,毅然转身往高城山山顶而去。
他心里默念着上古一位圣人的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萧瑟而孤寂的一袭青衫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