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翻地覆六十年(孟凡生回忆录)
第六章 我的小学生活(1955——1962)
序言
辛亥革命后,蓟县兴起了“拆了大庙改学堂”运动,其实是拆毁庙里的泥像,把供奉神佛的“殿堂”改成学生的“课堂”。蓟县城里的学校都是在大庙里改建的,西南隅的小学校在白塔寺,东南隅的小学校在龙泉庵(现在的东南隅村委会及周边民宅处),东北隅小学校在如意庵(现在上井胡同东面东城墙根下普通民宅处),西北隅小学校在文庙(现在的孔子庙及城关小学南部处),城关中学(1941年建立)在广福寺,师范学校在城隍庙。西关、东关、南关的小学校也都是过去的大庙,城外乡下村里的学校大多也是在大庙里改建的。
新中国建立初期,蓟县只普及了初级小学的设置,高级小学建立的还不多,更谈不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了。那时因为交通不便,学生都是就近入学的,各行政村(有的行政村包括几个自然村)里都有了初级小学(1——4年级),都有国派教师。初级小学教师是每个班配一个老师,25个学生以上的才单独建一个教学班。大村的学生多,设的班级多,教师也多。小村学生少,就设一个复式班,派一个老师。有的小山村,一个老师教十几个学生,也要分为一二三四年级。一直到1966年之前,每个乡(当时的人民公社)只有一所高级小学(5——6年级)或者完全小学(1——6年级)。
我们那时期的小学生活,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现在的小学生的状况有着很大的差别。
那是我国经济落后,教学设备也落后,乡村小学校的课桌也是多种多样的。最高档的是每人一个的单人木制小课桌,次一点的是双人木制课桌,条件差的双人“课桌”是固定在地面的,只有桌面而无桌斗的“案子”。它是用砖和泥土砌成的两个“桌腿”,上面搭一块长方形的木板或石板(山区学校用石板)做桌面,也有的用木棍和秫秸棍做骨架,上面抹一层石灰或水泥做桌面。使用这样的课桌,只能把书包放在地面上了。那时各村都有初级小学,使用木制课桌的小学校,要求学生报名上学要自己带个凳子,平时放在教室里,放假时搬回自己家。如果平时学生犯了错误,老师说:“你搬着凳子回家吧,明天别来了”。意思就是把这个学生开除了,学生真的搬着凳子回家了,家长就要责骂一顿,再搬着凳子把孩子送回学校,同时要给老师说好话,表决心下保证等等。而那些用砖砌的“课桌”的村子,有的也是学生自己带凳子上学,有的村许多学生家里没有方凳,就无法要求学生自带凳子了,于是就在“课桌”的后面,用砖和泥土再砌两个“凳子腿”,上面搭块长条木板就做成了一个“长条板凳”,可以坐二三个小学生。
那时小学校的黑板也都是用白灰在墙上抹的,用墨汁或青灰(黑颜色的粉末)涂黑,使用一定的时间就需要重新刷一次墨汁。
那时社会治安好,小学生上学放学,都是自己背着书包走,没有用家长接送的。因为那时各行政村都有小学,上学路途都不远。我们城里的学生都居住在老城墙圈里边,学校也是城里的庙宇改建的,东南隅小学在龙泉庵,西南隅小学在白塔寺,东北隅小学在如意庵,西北隅小学(蓟师附小)在孔子庙,孩子们上学也没有路途远的。由于每个庙宇殿堂的大小不一,各学校的教室大小和多少也不一样。如白塔寺的正殿是三间房改成了一个大教室,东西配殿都是两间房,改成了两个小教室。而孔庙的正殿是七间房,改成两个大教室和一个教室办公室,东西配殿都是六间房,改成了四个大教室。那时的教室都是每排坐六个学生,一间房可以放置四排桌凳,三间一屋的大教室可以容纳四五十个学生,两间一屋的小教室,只能容纳三十多个学生。孔庙改成的小学校教室又大又多,所以就在这里建立了完全制小学(简称完小),既有一至四年级,也有五六年级。而龙泉庵、如意庵和白塔寺改成的小学校都是只有一至四年级。
因为鼓楼并不在老城的正中心,而是处于偏西北的位置,以鼓楼为中心划分的四个村的地域也不相等。在城内的四个隅中,西北隅的地域最小,人口也最少,当然学生也比较少。而地处西北隅的孔庙改成的教室都是三间一屋的大教室,仅招收西北隅的学龄儿童还不够,于是也招收其他三个村的孩子入学。
那时的小学校没有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别,也不存在“舍近求远”的“择校生”。那时县里也没有幼儿园,小学校也没有学前班,报名上学的孩子们都处于只会数数,不认识文字的水平。那时大家都是本着“就近上学”的原则,来自愿选择小学校的,不受户籍地和居住地的限制。那时在城里租房居住的职工家属的孩子们,报名上学也是就近上学的,在西南隅村租房住就在白塔寺小学上学,后来搬到东南隅去租房住了,就转学到龙泉庵小学去了。
那时期蓟县的中小学校都没有统一的“校服”,因为那时多数学生家庭都很穷,让学生家里花钱买校服,多数人家花不起,学校强收“校服费”他们就不让孩子上学了。
那时期社会上也没有办课外辅导班的,因为没人花钱来上外教课。
那时期每乡(公社)一座高级小学,学校都设在全乡各村的中心位置,不一定与乡政府在一起。距离学校较远的村庄大约有六七里(三四公里),最远的要有十里(五公里)左右,学生们也全靠步行。学校附近也没有为小学生办食宿托管的,因为没人肯花这项钱。高小学生也不能在学校住宿,远道学生中午不回家,只能自己从家里带干粮(熟食)。学习好的孩子不辞辛苦起早摊晚、顶风冒雨去上学,学习差兴趣不高的,再嫌上学路远太辛苦的就不念书了,那时中途退学的经常出现。
由于那时期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与现在的小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别,故值得描述出来,供大家一阅。
本章目录:
第一节:我的启蒙学校白塔寺小学
第二节 我在初小的学习和课间活动概况
第三节 小学生的课余生活
第四节 初级小学的假期生活
第五节 高级小学的情况
第六节 高小学生的假期活动
第七节 小学生的野外采摘
第八节 城里小学生的夜生活
第九节 小学时期朦朦胧胧的世界观
本章写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