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800000045

第45章 自古名山待圣人

最近,我游了一趟青城山。

中国道教的创立者,即被后代神化了的人物张天师,据说在青城山得道并创教。青城山因此而名声鹊起。

其实,在张天师之前,青城山就已经是古之名山了。据《史记? 封禅书》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便命令负责祭祠的官员,把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编序造册,统一规定祭祠的级别。当时列为国家祭祠的名山有18座,四川占了两座,即渎山和江祠。这江祠,即是青城山的古名。

青城山属邛崃山脉,背依嵯峨雪山,面对坦荡肥沃的成都平原。“蜀山西南千万重,仙经最说青城峰。”钱起的诗,道出了青城山在巴蜀的地位,它的价值更多地是列籍于“仙经”。当我置身其中,看到满山苍翠的林木和葱白的流泉,一缕怀古的幽情便悠然而生。“自古名山待圣人。”于右任先生游青城山时发出的感叹,同样激发了我心中的沧桑感。

自汉以后,历代有多少文臣武将,墨客骚人,方士羽客,都曾来到青城山中,把他们人生的理想,尘世的坎坷与进入神仙世界的渴求,写在山间卷舒的白云上或宫观寂寞的青灯下。在中国,大凡功德永垂人间者,死后一定会得到香火的祭祠,或干脆列入神仙的范围。在道家理想的最高层次上,人与神是融为一体的。但我认为,圣人与神仙,是不可能合二为一的。在上古的典籍中,那些炼丹造符,友鹿餐霞而达到长生不老者,则被称作神仙。而圣人,则指的是那些道德高尚,指出人类生活方向的大智大慧者。名山之于神仙,好象云彩之于天空,树木之于大地,是一种相生共荣的关系。象黄帝之于崆峒山,老子之于终南山,张天师之于青城山。莫不两美兼具,相得益彰。这似乎成了一种定式。人们游览名山大川,往往都是想造访神仙的遗迹。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普及,现在的人们已不再相信神仙的存在。但作为抗拒世俗生活的需要,逃避现实痛苦的心理企求,人们还是愿意让虚无飘缈的神仙世界暂时麻痹一下自己的心灵。在这个问题上,即使那些满腹经论的智慧之士,也难免其俗。青城山中有几幅对联,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福地证因缘,萍水相逢,谁是主人谁是客

名山推管领,蒲团静坐,半成隐士半成仙

杨乃文撰

一帘花影交鸾尾

满地香芝幻鹿胎

张问陶撰

钟敲月上,磬歇云归,非仙岛,莫非仙岛

鸟送春来,风吹花去,是人间,不是人间

佚名撰

在他们眼中,青城山即是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一抹霞光、一束花草、一帘幽梦、一盏青灯,莫不都是神仙心灵的投影,都可以抚慰世人创痛的心灵。“万方多难此登临”,不要把这万方多难简单理解为战乱与流离。其实,我们的人生,又有多少日子,不是在多事之秋中挨过。

神仙是无忧无虑的。事业功名,家庭生计,是非恩怨,生老病死。作为人所不能逃避的这一切苦厄,却从来不会去干扰神仙的生活。这便是人们向往神仙的理由。

即时行乐的人说:荣华富贵即神仙。我疑心这是穷人说的话。萝卜白菜都吃不饱的人,当然会认为肥酒大肉即是神仙过的日子。但获得锦衣玉食的人,更觉得长生不老才是神仙。汉武帝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泛海而去,为他寻求那种长生不老的仙药。汉恒帝“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抛开国家大事,民间疾苦而不顾,寻问如何才能成仙。可见,长生不老是神仙的第一要素。所以,历代百官朝见皇帝,都要跪下来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中,“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口号也响彻了中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民谚说:“谎话说了一千遍,也会变成真理。”可是“万岁,万岁,万万岁”之类的谎话,哪怕说上一千亿次,也绝不会变成现实。那些接受百官万民朝拜的皇帝,还有谁活在这个世间?伊丽莎白女皇临死前说:“愿用我所有的财富,换取一刻生命。”但残酷的自然法则不肯作这种交换。

大富大贵,对于一般的穷人来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长生不老,对那些大富大贵者来说,是既不可望,也不可及。

在青城山幽幽的山道上,我慢慢地走着。山下是溽暑的七月,山上却凉爽如秋。密密的树林使行人免受骄阳的烤炙,清凉的风送来阵阵花香。我想,在这样一种悠美的环境中静住,不要说修道的张天师,就是一般人,也会觉得神清气爽,心境平和下来而思维渐趋活跃。

我依次看过上清宫、老君阁、朝阳洞等宫观,最后来到天师洞。

天师洞,又名常道观,第一代张天师修炼的洞窟在此。青城山道教的核心也在这里。七千多平方米的宫观,建在白云溪和海棠溪之间的山坪上。这里三面环山,密不透风,而对着宫观山门的白云谷,却又是一片开阔之地。无论是岚雾腾涌的春晨还是烟雨迷蒙的秋夜,站在这道山门前,都可以欣赏到四季间的山川风物的变化。

我漫步在常道观寂静的庭院内,走过大小十多个天井和曲折环绕的走廊。依次看过张天师修炼的石洞,以及传说是他亲手种植的那一棵数人合抱的银杏树,偶尔我也读读那些散立在庭院各处的刻石碑文和廊柱间的楹联诗刻。一股巨大的宁静和古文化的温馨感笼罩着我,古代的宗教家们同时也是营造气氛的高手,他们努力把虚幻的神仙世界变成一种现实。

但是,在这座庭院里,我依然在思考,为什么于右任先生来游青城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自古以来,名山等待的是圣人而不是神仙。

关于圣人,我在前面已经下过定义。中国历史五千年,只有孔夫子一人得过“圣人”的封号。对照孔夫子的标准,则中国再不可能有第二个圣人了,但伟人却不少。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孙中山、毛**都是伟人。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圣人是人类生活的设计师,而伟人则是人类生活的工程师,他们是把圣人的蓝图化为现实的操作型高手。这么说,马克思也算是一位圣人了,因为列宁也好,斯大林也好,毛**也好,卡斯特罗也好,都是根据他的理论来建设一个国家的。

人类自文明开创以来,够得上圣人级别的,确实没有几个人。释迦牟尼、耶苏、默罕默德、孔子、马克思都算是名符其实的圣人。人类生活的矛盾多得数不清,但基本矛盾只有一个:即灵与肉的矛盾。上述圣人都是针对这一个基本矛盾,提出一整套解决的方法。这些人都成了宗教领袖。马克思的宗教领袖地位并不明显,但它毕竟是全世界几亿共产党人的精神领袖。从某种意义上说,宗教领袖与精神领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是一脉相通的。政治的最高层次即是宗教,如果说这样讲不好理解,可以换句话说:人类实现宗教理想的过程,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即是政治。

作为国民党元老的于右任,一生投身于政治,抗战时期来游青城山,正值山河破碎,人民惨遭倭寇蹂躏之时。那时的心情,肯定是“一上层楼一泫然”。他或许痛切地感到国力疲弱,生灵涂炭,乃是因为这个国家没有圣人的出现。如果没有圣人的指导,政治家只会把事情越弄越糟。作为政治家的于右任,从自身出发,肯定是深切地理解了这一点,所以才发出“自古名山待圣人”的感叹。

然而名山之与圣人,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佛经载,释迦牟尼在灵鹫山上说法,以至天花乱坠。这灵鹫山是有幸的。我们中国的孔圣人,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泰山的有幸,是有了这么一位圣人的光临。但总的说来,天下名山多而圣人太少。以至更多的名山,只能是僧道蜗居,名士登临。我想,这应归于人类文明史太短的缘故,如果公元纪年有了一万年,十万年,那时,我们地球恐怕就会变得名山太少而圣人太多了。

但我怀疑的是,即便出了圣人,我们人类生活果真就高枕无忧了吗?从上述已经出现了的圣人来看,虽然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而且这影响还会继续下去,甚至愈演愈烈。但今天的人类生活,不是依然弱肉强食,危机四伏吗?而且,最为麻烦的是,我们所公认的这些圣人,也是各执已见。追随他们的人类,由此分成水火不容的几大阵营,“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各自为大,互不买帐。轻者争得面红耳赤,重的兵戎相见。孔圣人说:“自作孳,不可活”。人类的攻击性是天生的,是自己作孳,在这样一种本质面前,纵使再出一千个、一万个圣人,也无法挽救人类悲剧的最终结局。

期待圣人来拯救我们愚昧的人类,这只是智者善良的愿望。“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然而,山川草木的无私又能怎么样呢?人类在构筑精神家园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用它们来作建筑材料啊!

名山之于圣人,就如骏马之于英雄,美人之于名士,相得益彰。但是,项羽吻颈,他的乌雏马何在?钱谦益死去,柳如是也只能投环自尽。孔子登过的泰山,虽然贵为五岳之首,但当今的名利之徒,宁可极尽钻营之能事,去钓鱼台找一位国家领导人照一张像,也决不可能专程去泰山顶上,体验一次“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云水襟怀。在趋名逐利者眼中,大人物重于泰山,而泰山却轻于鸿毛了。

在当今的经济大潮中,出了一个词,叫“名人效应”,譬于让名人做广告,这产品就好销,开一次订货会,让名人助阵,这订货会的订单就会大增。在商人的眼中,社会上的一切皆用“利益”这一把尺子来衡量,这已属不幸。然更为不幸的是,当今中国,似乎个个都是商人。曾有人开玩笑说:“大街上一根木头掉下来,能砸住三个总经理”。从“学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商”,从社会的角度看,这可能是一种进步,但从文明史的角度看,可能是一种堕落。

继“名人效应”之后,又有了“名山效应”的说法。某地区有某一座名山,该地区领导人就大动脑筋怎样利用该座名山来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某一位大商人来,领导必须倾巢出动,陪侍左右以登名山,为的是能让他在这里投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虽是好事,但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商人身上,则未必可行。如今,你走在中国各处的名山,山道上前呼后拥的,不是大官员就是大商人。至此,你可能会感叹,“自古名山待圣人”的时代已过去,当今已换之为“自古名山待商人”了。于右任先生若在,不知心境如何?

世风日下,物欲横流,这还是没有圣人的缘故。现在的政治家们,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的,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人类正在开始一场史无前例的财富争夺战。在这场战争中,名山的价值就看能不能变成赚钱的工具了。

从战争的杀戮到财富的攫取,人类显然从一个误区进入到另一个误区。

在天师洞的庭院里,参观浏览之后,我在院里的茶棚中坐了下来,要了一壶贡茶慢慢地品尝。茶汤淡黄,微苦。品饮时,周身感到清凉。“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游青城山,我便保持了这种悠闲的心境。但由“自古名山待圣人”这一句而引发的遐思,却又在我的悠闲中渗进一些迷惘。

在天师洞中购得一本今人辑录的《青城山志》,归来翻阅,很喜欢其中的一首诗:

忙忙收拾破袈裟,整顿行装日已斜。

袖拂白云离洞府,肩挑明月过天涯。

可怜枝上新啼鸟,难舍篱边旧种花。

吩咐犬猫随我去,不须流落俗人家。

这诗刻在青城后山白云万佛洞的岩壁间,诗作者显然是看破功名而出家的士人,他摒弃世俗的羁绊,悠游林泉,与花鸟为伍,犬猫为伴。什么圣人,什么商人,什么名人,这些词汇他恐怕早就忘到九霄云外了。

写到这里,我恨不能立刻就收拾行装,同他一样,去过那种“肩挑明月过天涯”的生活。

同类推荐
  • 超级丫鬟的反击

    超级丫鬟的反击

    超级丫鬟的反击 秋鸿若婉
  • 去明朝看风景

    去明朝看风景

    本书作者是在文化界享有盛誉的知名历史小说作家,擅长文字表达,行文常常简洁而到位。近年来在明史领域颇下工夫,对明朝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人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角度独特的剖析。本部书稿是作者自2006年以来所写的十八篇明朝历史随笔的集结,表达了作者的历史观,即一个朝代,凡君子在政坛上占据主导地位,则政治清明,国泰民安;若小人当政,则国衰民弱,生灵涂炭。作者认为明朝后期政治之所以衰败乃至亡国,就是因为朝廷中君子见离,小人多如过江之鲫之故。
  • 铁镯子传奇

    铁镯子传奇

    《铁镯子传奇》讲述了董海川去世后,他的大弟子“铁镯子”尹福接任掌门人。有史可查,尹福又任清宫护卫总管兼光绪皇帝的武术教师。时值康梁“戊戌变法”时期,珍妃的翡翠如意珠丢失,朝廷震动,尹福会同八卦掌门人破案。一连串谜案发生,此起彼伏,尹福的师弟“煤马”马维祺被毒砂掌击杀,肃王府的宠妾金桔一反常态……尹福夜探肃王府,发现金桔的替身是其妹妹银狐公主;在颐和园又发现董海川的旧日仇敌、“塞北飞狐”沙弥。此时与尹福同往的银狐不幸中了慈禧太后的保镖文冠的天女散花针。为救银狐,尹福孤身闯千山寻解药。八卦掌门人二闯颐和园,设计杀了沙弥,但遭到清军虎神营伏击,伤亡惨重,“大枪刘”刘德宽等五人被俘。以后八卦掌门人在琉璃厂劫法场,救出刘德宽等人,弟兄们各奔东西。此时,尹福才明白,是后党设计盗去皇妃宝珠,为的是让光绪皇帝疏远尹福等八卦掌门人,以除掉刺杀光绪的障碍。以后尹福夜闯天津荣禄府,终于夺回宝珠,并无意中偷听了袁世凯向荣禄告密。尹福见维新党人和光绪危急,火速赶往北京,但为时已晚,维新运动失败,光绪被囚于瀛台。尹福愤而将宝珠投入御河之中,呼曰:变法既已失败,我主又已被困,我千辛万苦寻来的宝珠又有何用……
  • 美男,爱无效

    美男,爱无效

    美男,爱无效 锦钰
  • 历史的脸谱

    历史的脸谱

    历史的脸谱 余秋雨
热门推荐
  • 妖异乱世

    妖异乱世

    2031年,因为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诞生了无数新的物种,因为种类繁多,且对人类具有极大的危害,所以我们将其统一分成新的门类—怪物(新生物门类),怪物们各有千秋,形态各异,对了与之对抗,人类之中也有出现了超越人类的力量—超凡者,在这样驳杂的世界里,我们的主角燕无双,一个平平无奇的毕业及失业的青年,在一系列阴差阳错之下加入了世界第一大灾难新闻工作机构—北关新闻,会有什么样奇妙的冒险呢?
  • 何以言喻

    何以言喻

    八年前,周子瑜是何筱然眼里的遥不可及的光;八年后他们再度重逢,何筱然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新星,周子瑜从英国归来似乎又带着一些秘密……一段故事将在这里上演。
  • 没有人类的世界

    没有人类的世界

    曾经这个世界遭遇过人类灭亡的灾难,曾经被人类奴役着的半兽人(亚人)在人类大贤者的拯救下,生活在被结界保护着的亚泽大陆,而登廉作为曾经人类最强的战力,时隔四百年从石化诅咒中苏醒,作为最后一名人类,在这个鄙夷人类相貌的亚人(无征种)的亚泽大陆上,找到了新的归属,重新遇到了令自己心动的女生,也拥有了自己的朋友,但是面对即将再次到来的毁灭人类的魍兽,他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女汉子的穿越时代

    女汉子的穿越时代

    穿越?反复穿越??拯救未来世界???拜托,姐姐可不是超人奥特曼,哥们你是被打的神志不清了吧?!腹黑儒雅大师兄,古灵精怪小师妹,天然呆异国小正太,一起high翻古代!我就是喜欢看帅哥,我就是喜欢明恋暗恋我家大师兄,我就是我,你咬我呀~跆拳道遇上传统中华武术,西方魔法遇上符咒八卦,各路古风帅哥美女齐汇聚,快到我的碗里来!#^_^#
  • 团宠女主
  • 开局逃债苟成神

    开局逃债苟成神

    一心希望躺平到死的罗小白,穿越后,继承了爷爷的一本账簿。雷州万霆宗:欠四品狂雷天龙蛋两枚(算了,雷州太远,不要了);火州鬼武道:欠五品百鬼聚力盔一个(算了,我害怕鬼,不要了);石州万灵山:欠六品石灵剑一柄(算了,我不会耍,不要了)水州烟恨家:欠绝色孙媳妇一名(算了,女人麻烦,不要了)云州万仞城:欠五品云天洞府一座(……算了,我还是去水州吧。)然而第一次讨债之后,罗小白却义无反顾的开始了逃债之路。
  • 穿成农门长姐后

    穿成农门长姐后

    一朝穿越成农家女不说,竟然还被恶毒奶奶和无良大娘卖给一个又老又肥的地主当通房丫头。不过没关系,自古长姐当自强,且看本长姐是如何带着我那病弱妹妹和软弱娘亲与那极其重男轻女的恶毒奶奶斗智斗勇的!经商种地发家致富,从此走上不归路。闲来无事时顺便再救一个王爷回家。那知突然有一天系统的声音在次再脑海中响起:“恭喜主人同时完成主线任务和支线任务。”“什么鬼?系统当初只让我当本朝最大的地主,可没让我当王妃啊!”
  • 树懒先生

    树懒先生

    瑾曦你回头看看我吧!………如果,你没有感受到他的爱,那你没什么还要继续犯傻………瑾曦,或许换个时间,我们真的合适!我的,树懒先生,这辈子得不到你的爱,下辈子,换你喜欢我…………
  • 有缘有分

    有缘有分

    本以为是以有缘无分结束的暗恋最后竟变成了有缘有分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