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小 塆
一
飘忽的绿雾层层
深藏一颗珍珠,一朵火焰
炎夏也常有乌云挤进
添几分短暂的晦暗
但晦暗遮不住这座小塆
它是明亮的
虽然光亮被古老的枞林深掩
它是清淡的
虽然荞麦花苦涩的芳香
常在它多雨的秋天飘散
二
柳梢的绿风
已卷走了昨日的小塆
但我还记得它
记得无语搓牛绳的老汉
他的牛铃声失落了
被垒进青青的石岸
牧童与牛群的梦境
如花园拆除了栅栏
醉心于林音和谐的霓云
也一度找不到位置
冷峻的岩石
挤压出禾田、梯地
清冽的泉水
流出些忧郁、辛酸
但绿丛中的小塆
还是美丽的
弯弯小石桥
有不避人的翠鸟站立
胭脂似的石蒜花
长在青色的瓦檐
而属于它的每一丝绿色
篱笆的、岩壁的、田垅的
都闪烁着春的光点
三
小塆翠生生的草窠里
曾躲藏过我满月似的童年
祖父给我一个古老的梦
我把它拿去
换了阿姨的山歌
换了一丛玉簪花
对春天深沉的眷念
但那时我不懂得深沉
只知道用自己的天真
去品味野菜的苦涩
糯米酒的酸甜
今天,我还怀念
那神韵般的谷雨季节
我帮母亲摘茶
喜鹊似地满山乱窜
我不穿蓑衣,甚至丢开斗笠
(当然要躲开母亲的视线)
任碧绿与粉红的烟雨
将我的童心浸染
四
离开小塆多久了
我的乳名已久久没人呼唤
我再也不能采一朵野花
簪在母亲头上
也不能把染香的手指
放在嘴里轻舔
啊,母亲
你为我编积的小蓑衣还在吗?
那刨红薯的小锄头还在吗?
现在,你的儿子回来了
他回到心的起点
五
重又见到了你,小塆
你永不干涸的龙井水
你的小花狗震颤的吠声
你的流泉边斜蹲的牛栏
为了见赤脚长大的伙伴
我也打了赤脚
可他们都穿上了胶鞋、皮鞋
走进他们家中
茅檐换成了瓦檐
苕干酒的苦味懒得回忆了
新酿的米酒多么芳酽
六
陈年的苔藓闪起翠光的
树丛里的绿溪永远喧闹的
经历了第二次童年的
我的小塆啊
今天你的每一个角落
都闪射着生命的光焰
墙上风干的辣椒串
不再当盐,放在清煮的萝卜里
鸡塒和羊圈里的精灵
不再在叱骂声中抖颤
它们闲适地在村路游逛
象一个个欢乐的音符
将小塆宁静的空间填满
七
现在,我真正理解到
什么叫往事如烟
那片树林里,我拔过竹笋
那面山坡上,我采过地草
我还在那块地里偷过一个红薯
那实在饿极了。不过,事后我作了检讨
尽管不太情愿
可现在呢?孩子们却认为
红薯是用来喂猪的
他们幼稚而单纯的胃
只消受甘美和松软
八
回到小塆
我再也舍不得离去了
她的长春藤一样柔韧的生命
伸延在成熟的秋天
青春的盲动与老年的残喘
都不能走拢她的身边
小塆啊
母亲啊
留下你的儿子吧
当年我是你打赤脚的儿子
今天我是你行吟的儿子
我是你的一株翠竹
为你拂扫天际的流尘
我是一条野花,在田塍上
为你把丰收和欢乐装点
1982年立春改于武汉
§§§第17章 山村水巷
一
山村显得缠绵了,
冷峻的岩石,
荡漾于柔软的波间。
屋角的榴花红,
飘落捣衣石上,
有如蝶翅的颤动。
二
石拱桥吗?还是那古老的一座,
樵夫们歇肩的垭口,
如今有渡客的船篷停泊。
那又是谁挂起的一面酒旗?
斜飘在杏花天,缱缱地
任人将太白遗风捎去。
三
李太白是该归来的!
这样的山村,这样的水巷,
这样浓淡相宜的紫雾。
山民不再徒慕渔情了,
杜鹃花插满屋的沿下,
坐着钓虾的孩子。
§§§第18章 深山一条街
一
鹅卵石的梦境,
——浑圆,苍黄。
它铺成了一条街,
在青青的竹雾深处,
在浅浅的溪水旁。
二
秋风遣来深绿的苔痕,
补缀残破的泥墙。
火一样的乌桕树叶,
烘不开联窗的蛛网。
铜绿色的粪垱,
薰得人肺叶枯萎;
骄傲的青蝇之群,
追着草帽儿游荡。
三
兽头屋脊的房子,
挂着区委会的红牌。
赤脚上学的娃儿,
走进了昔日的祠堂。
卖茶的老汉,
似乎有打不完的瞌睡。
不知是谁的一粒麻将,
遗失在落叶款款的路上。
四
桂花谢了的三秋,
我走在这一条街上。
一个女人迎面走来,
竹簪衬起她高高的发髻,
依然是远古的梳妆。
1980.重阳日写于漫水河镇
§§§第19章 独轮车的轮印
一
从翠绿的深处
到枯黄的山脊
剑蒲草把露珠给他
空谷兰把幽香给他
推独轮车的老汉
却只看得中一枚苦李
二
在风和雨主宰的山区
什么都凋谢得很快
唯独不能凋谢的
是独轮车吱吜的声音
它的篾片似的轮印
紧紧地箍住了大山
三
当年的迫击炮
没有把它轰断
今日的拖拉机
也不能把它碾碎
只有青苔去侵蚀它
终究也不能把它掩埋
四
早晨,一条开花的幽径
老汉带着儿子前行
他让儿子接了班
去山下供销社里拉盐
儿子推着独轮车
碾出了一条新的轮印
§§§第20章 半山茶亭
一
犹如倦游的云
巢出的一个
青色的石茧。
犹如沉默的青山
对每一个后来的行客
捧出荒凉的古画一卷。
二
烟掩尘封的壁间,
绘有悄然动容的婵娟,
多少古行人献过诗篇。
塌了一角的飞檐,
由多情的蜘蛛补住。
镇日里网捞阳光的鳞片。
三
它是一个慈善家的捐献。
他的修桥补路的美德,
曾在乡民中久久流传。
它曾有过飘香的历史。
泉水煮出的碧茶,
小饮一杯,疲劳顿时消散。
四
可是如今的半山,
只剩得茶亭的遗骸,
空对着啼声很苦的杜鹃。
望着许多干渴的旅伴,
我真想做一个慈善家,
可惜手头无钱。
§§§第21章 那片林子
落日唯恐行人占了它的清幽
抢先钻进了那片林子
但那片林子是潮湿的,多么潮湿啊
住进去,连梦也会长出苍苔
林子里流出的泉水却非常清亮
濯太阳的脚踝,也润湿香菇的童年
它永远有一条小径为你准备着
等你来度一个难忘的夜晚
松鸡在叫,一声,两声……
高柯滴下的月光,三点,四点……
你会突然觉得月光是最好的营养
它那样素淡,又那样香甜
坐在你旁边的护林人的女儿
又把月光搓成一条条绵长的丝线
而且,她还要问你:城里的少女
现在又穿起什么样的衣衫
§§§第22章 我依稀记得你的塆子
我依稀记得你的塆子
一颗云茧结在千仞翠峰
每天最早闻到太阳的香味
每一棵树干都硬如青铜
我依稀记得你的塆子
坟墓在它的四周镶起花边
无数耕耘的故事和素朴的史诗
在那里安静地长眠
我依稀记得你的塆子
走近它只有一条小径
流云常遮没行人的步履
却不能遮没黎明的星辰
我只一次到过你的塆子
我和它互相感到惊奇
它展出许多我看不懂的绘画
我说了一些令它陌生的言语
§§§第23章 小塆睡了
小塆睡了
合欢花开放的树下
正堆着一蓬月色
独享细径的宁静
枫叶隔住的鸟啼,不能惊扰
小塆粗鲁然而朗畅的鼾声
它是枕着疲劳睡去的
它还枕着树影筛碎的虫吟
木栏栅圈住的牛的鼻息
小塆的白天
流云一样忙碌,糯米花一样恬淡
屋脊上漫卷的青青竹雾
滤出蚕娘湿漉漉的山歌
薅田人的草帽戏逐阳光
象绿波中微漾的荷叶田田
被小花狗坐倦的松树根
又让孩子的笑声压弯
黄昏,他们从山上归来
一兜兜金樱子多么酸甜
小塆睡了
蜜甜在梦中延续
疲劳在梦中消散
而它空灵的翠雨,却正在洗去
匍匐在藤窗上的幽暗
§§§第24章 一滴江南雨
淡淡的是客店的炊烟
浓浓的是旅人的相思
低低的瓦檐下,我从燕嘴里
听到了熟稔的乡音
窄窄的小船上,击水的青篙
让我听到故乡石上的流泉
浓浓淡淡胸中的情
低低窄窄眼前的路
往哪儿走呢?身不由主地
我走进了江南的雨季
一滴江南雨
绿了一颗心
§§§第25章 江南的风
江南的风
饱了我未曾补叠的征帆
梨花白了又黄了
风筝升起又落了
荷花开了又谢了
菱歌浓了又淡了
从桡片渐缓的节奏中
我体会到江南的疲倦
但疲倦的不是江南
而是江南摇船的壮汉
这是江南有太多太多的石桥
石桥边有太多太多的酒店
酒店里有太好太好的容颜
走出酒店,眉眼相伴
抬头看梅雨中的榴花
痴痴地红了一片
§§§第26章 深山渔村
山如巨大的莲蓬
贴着水面飘动
水如田田的荷叶
微微拂动清风
小村是莲蓬里的莲子
淤泥中开出红花的莲子
远远避开了闲蝶的莲子
郁绿的云,是它的层层莲衣
早晨,小村如散花的天女
迎着霞光,撒出满湖小艇
艇上的渔姑簪着兰花
幽幽的香,孕出阔大的渔情
小村若不被岩藤系住
也会被风儿吹到湖心
荇草将如开屏的孔雀
一路把它送迎
§§§第27章 火 塘
从枞树林里拖回
那已经倒掉的朽木
用它燃烧的光焰
把严冬烤灸
听着窗外的簌簌落雪
闲话着耕耘与收割的故事
每一家偏屋里的火塘
是山村枯杀季节的牧歌
吊罐里弥漫的狗肉香味
火灰里煨着的酒壶
和树凳上坐着的一家老小
使童话里的鲜花开放
§§§第28章 渔 暮
这暮色,又被觅草的孤鹭剪乱
慵悃的舞翅抹暗了放倒的青山
借与晚风作韵的莲花
一支支,斜斜地簪出水面
朦胧,亦如湖空冰盘的姣美啊
清香与暮色揉成的江南
小舟从山浦中荡出了
桨影铺成的长廊,绿荷正自盈栏
栏外,视线最宜停落的地方
曲曲屏山已不见浮动
船底下,游渔戏逐的浮萍
却在将波浪的方向交换
§§§第29章 乡 思
自深邃的夜雪降落
乡思蛰伏于
心尖
鸡声,茅店,熟稔的霜桥
卧在记忆的坟墓里
不是所有的坟墓都酿造死亡
亦如死去的不都应该死去
一阵颤抖的风从心尖滑过
谁的温柔的舌头啊
悠然的南山还在
照我弹琴的山月还在
鸣幽的古涧在,水声换了
流去的水不再回头
乡思都是可以回头的
它的惆怅啊,她的蕴藉啊
在低头与抬眼之间
1985.10.9.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