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帮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是而不败者,亦未之有也。伏望大人察男之志!即此敬禀叔父之人,恕不另具。
——《曾国藩家书》
白话
家庭和睦,那福泽自然产生。如果一家之中,哥哥说了的话,弟弟无不奉行;弟弟有请求,哥哥总是答应,充满和气而家道不兴旺的,从来没有见过。相反的,如果不失败,也从来没有见过。希望大人体谅儿子的心志!就以这封信禀告叔父大人,恕我不另写了。
家训史话
郭子仪是中唐名臣,安史之乱时,他屡立大功,史家评价他对唐朝有“再造之功”。因此唐代宗十分倚重他。而且,郭子仪的为人也十分忠恳,赢得天下人们的普遍赞誉。
郭家是一个大家族,长安城中的亲仁里1/4为郭宅所占。郭子仪有八子七婿,都是显贵出身。
唐代宗有女,号为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为妻。古代常把公主叫“金枝玉叶”。唐制,公主下嫁,由公婆拜公主,公主则拱手不答。郭暧年少气盛,对这一礼仪十分看不惯,但因为是新婚不便发作。 不久,郭暧的母亲过生日,所有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去拜寿,郭暧便让升平公主也出去拜寿。公主当时十五六岁,她生长在皇宫,哪见过自己给别人行礼的事情,便说什么也不去下拜。于是,围绕着拜不拜婆婆一事,小夫妻不禁反目,郭暧动手打了公主。郭暧在气头上说:“你倚仗着你父亲是天子吗?我父亲还不屑做天子呢!”
升平公主从小娇生惯养,哪能忍得了郭暧的打骂?一气之下跑回宫去,在代宗面前哭哭啼啼地告了一状。 唐代宗不是一个糊涂的皇帝,他对公主说:“他父亲实是不屑做天子,要不然,天下岂是我李家所有?” 刚好这时郭子仪回来了,听说儿子把公主打回了皇宫,他又急又怕,忙把郭暧捆绑起来,押到皇宫,请唐代宗发落,自己则跪在一边请罪。
唐代宗一见,急命左右人扶起郭子仪,笑道:“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小儿女闺闱之言,怎么能在意呢?”于是代宗下令将郭暧松绑,并将劝好的升平公主一同打发回府。归府后,郭子仪严厉地训斥了郭暧,又令仆人用板子打了他数十下,以教训他出言犯上之罪。
据传由于郭暧和升平公主之间闹了拜不拜公婆的矛盾,唐代宗便想改定公主出嫁时拜见舅姑的礼仪。可能由于朝廷事情太多,没有改定。直到公元780年,唐朝才正式下诏,公主拜见舅姑及丈夫的叔、伯、兄、姐的礼仪,和普通人家一样。
古训今鉴
尊敬尊长,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人家都应该遵守的道德要求。即使是公主也应该长幼有序。看来家法与国法都很重要,虽然范围不同,针对的人有区别,礼法是两者的基本准则。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