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4000000004

第一节 梅与文化艺术

梅花在我们心目中是品味最高的一种花卉,素有“四德”之称。“四德”者,就是:“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享,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又具“五福”。“五福”者,就是梅花五瓣的象征:“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太平”。

梅花的花语是:“凌霜斗雪,迎春开放,风骨俊傲,不趋荣利”。在历代文人的笔下,梅花的形象始终是崇高的。

梅之典故

梅先天下春,这是梅最可贵之处。素有花魁之称的梅花,色、香、韵、姿俱佳。梅花精神更为历代文人雅士所钟爱,他们或以其寄情,或以其言志,或以其喻美,为我们留下不少趣闻轶事。

《金陵志》云:“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这可能是用梅花图案美容的开端。

北宋诗人林和靖一生未娶,在杭州西湖孤山下隐居20余年,种梅养鹤,素有“梅妻鹤子”之说。他酷爱梅花的冷香滋味,缟素襟怀。每年梅花即将开放之时,他便不再外出,从早到晚,盘桓在梅树之间,或在梅下品茶,或在花间饮酒,细察梅花的品性,揣摩梅花的风骨,长吟短咏,临风提笔,终于写下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名句,为后人千古传诵。

南宋诗人陆游是一位酷爱梅花的诗人。在陆游的诗集中,咏梅的诗词就有100多首。诗人对于“气节最高坚”的梅花爱慕之至:“小亭终日倚阑杆,树树梅花看到残。”他甚至恨不得自己:“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后人把陆游爱梅与屈原爱兰、陶潜爱菊相提并论,成为文坛佳话。

元代大画家王冕也酷爱梅花,在隐居九里山时,他植树千株,自题所居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他善画墨梅,万蕊千花,自成一家。所作的“墨梅图”与“墨梅”诗均名扬天下。王冕的题梅诗“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香满乾坤”,映照了他的清奇品格。

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38岁那年,因家庭人口的增添,便带着妻儿搬到湘潭县莲花寨的梅公祠去住。这里梅花繁茂,每到冬天,从莲花寨到余霞岭的20余里,全是绽开的梅花。为此,齐白石把他住的梅公祠,特意取名为“百梅书屋”。后来齐白石老人定居北京后,仍常以梅花为题材,精心作画。

近代金石书画艺术大师吴昌硕爱梅成癖,在江浙一带传为美谈。他曾题梅画诗云:“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在谢世前一年的春天,已是84岁高龄的他,还偕同其子吴东迈等人,手持木杖去杭州超山赏梅,并表示要永居超山梅林之中。逝世后,他的亲属遵照吴大师的遗愿,将他的陵墓营建在超山。

国画大师张大千一生酷爱梅花,他种梅、赏梅、画梅、咏梅,自喻为“梅痴”。早在20年代,他定居上海时,每届梅花盛开之月,他总要到杭州孤山、余杭超山探梅、画梅。他旅居海外30余载,无论在巴西、还是在美国,他均种了不少梅树。晚年,他定居台湾时,还特意在庭院中央,辟了一个精致的“梅丘”。梅丘依溪而造,周围遍植梅树。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姓梅,亦爱梅。取南宋词人姜夔咏梅名篇《疏影》中“苔枝缀玉”句,把自己在北京的居室取名为“缀玉轩”。“九·一八”事变后,梅先生迁沪,仍沿用此名。梅兰芳先生身居沦陷区,却不受威胁利诱,蓄须明志,以“缀玉轩”为阵地,绘画为生,所画多为红梅,疏枝红萼,迎风雪,迎风斗雪,借此表达自己的民族气节。

爱国民主老人陈叔通,一生为民族富强而奔走,生性淡泊,却嫉恶如仇。他不爱富丽华贵的牡丹,而偏爱疏影横斜的梅花。他说:“梅花品格最高,能耐寒,有骨气。”因爱梅,他便尽力搜求名人画梅真迹,先后收得百幅之多,于是名其斋曰:“百梅书屋”。每至寒冬飞雪之际,他便把画幅张挂于书房内,品赏吟哦,啸傲其间。

董必武十分爱花,他最喜欢梅花。他曾写下好几首赞美梅花的诗。1969年初,董老因病卧床休息了几天,他刚能下床,第一件事就是推窗观赏院内的几株梅花,见梅花傲雪吐艳盛开,他高兴极了,挥笔写下一诗:“今冬扶病又南来,飞见园中数树梅。原是枯枝新吐艳,好似花为老人开。”

梅花史话

梅原产我国,我国植梅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诗经》里有:“漂有梅,其实七分”的记载。1975年在河南安阳殷代墓葬中出土的铜鼎里,发现了一颗梅核,距今已有三千二百年了。春秋战国时期爱梅之风已很盛。人们已从采梅果为主要目的而过渡到赏花。“梅始以花闻天下”,人们把梅花和梅子作为馈赠和祭祀的礼品,到了汉晋南北朝,艺梅咏梅之风日盛。《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米梅、胭脂梅。”又:“汉上林苑有同心梅,紫蒂梅、丽友梅。”晋代陆凯,是东吴名将陆逊之侄,曾做过丞相,文辞优雅。陆凯有个文学挚友范晔(即《后汉书》作者)在长安。他在春回大地,早梅初开之际,自荆州摘下一枝梅花,托邮驿专赠范晔,并附短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自陆凯始,以梅花传递友情,传为佳话。

据史料记载:隋人赵师雄在罗浮山遇见梅花仙子,故事美丽动人。说明当时人们也爱梅成风。

杭州孤山的梅花在唐时已闻名于世。诗人白居易在离开杭州时,写了一首《忆杭州梅花,因叙旧寄萧协律》,诗云:“三年闷闷在余杭,曾与梅花醉几场;伍祖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唐代名臣宋环在东川官舍见梅花怒放于榛莽中,归而有感,遂作《梅花赋》,诗中有“独步早春,自全其天”,谅不移本性,方可俪于君子之节”等赞语。此外,如杜甫、李白等诸多名家均有咏梅诗篇。曾一度为唐明皇李隆基大见宠幸的江采苹,性喜梅花。据《梅妃传》记:“所居栏槛、悉植数枝……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上(唐明皇)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

南宋范成大是位赏梅、咏梅、艺梅、记梅的名家。他在苏州石湖辟范村,搜集梅花品种12个,并在1186年写成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梅花专著:《梅谱》。

1191年冬,词人、音乐家姜夔住在范成大石湖梅园中,正值梅花盛开。他自度新曲,填了两首咏梅词,名曰:《暗香》、《疏影》,音节谐婉,极受范的赞赏。

梅的故乡在鄂西、川东。据《本草纲目》引陶弘景的《名医别录》记载:“梅实生汉中山谷”,而“襄汉川蜀江湖淮岭皆有之”。《花镜》上说:“古梅多著名于吴下、吴兴、西湖、会稽、四明等处,每多百年老干。”《花镜》在梅的注解中说:四川大渡河上游的丹巴县内,海拔1900~2000米的山谷地带,雅砻江流域会理县的海拔1900米的山间,都有野梅生长。广西兴安县山区、江西与广东交界的大庾岭,古代都是盛产梅的地方。广东增城县的罗浮山,历来以产梅花著称于世,“罗浮”后来就成了梅花的别名。

清人梁绍王在其所著《两般秋雨庵随笔》中也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其云:“真州城东十余里淮提庵,有古梅一株,大可蔽牛,五千并出,相传为宋时物。康熙中,树忽死,垂四十年复活,枝干益繁,花时光照一院。”清嘉道年间名士阮元题其名曰:返魂梅。梅长寿不足奇,奇的是枯木能逢春。所以梅有个特点是,愈老愈显得苍劲挺秀、生意盎然。历来有“老梅花、少牡丹”之说。

梅花的香韵一向为人们所倾倒,它浓而不艳、冷而不淡,那疏影横斜的风韵和清雅宜人的幽香,是其他花卉不能相比的。然而,更为可贵的,还是梅花的精神。梅的铮铮铁骨、浩然正气,做雪凌霜、独步早春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中华民族之魂。“朔风吹倒人,古木硬如铁;一花天下春,江山万里雪。”人们把松、竹、梅称作“岁寒三友”,尊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赞赏梅花的高洁、典雅、冷峭、坚贞,视为知友、君子,梅都是当之无愧的。

诗画里的梅花

借梅叹国恨

古往今来,国家兴亡,民族荣辱,百姓悲欢,最牵动文人墨客的情思,像梅花这种自然中最普通的植物,也成了抒发伤感之情的桥梁。南宋诗人刘因的《观梅有感》就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前两句写东风把战场上的灰尘吹落了,意思是说南王朝已被元军消灭,战争已经停息,作者想到了曾隐居杭州西湖的北宋文人林逋。因南宋的都城在杭州,作者实际怀念的是南宋朝廷。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南宋灭亡后江南百姓的的不幸遭遇。江南水乡,自古闻名,苏杭更是封建时代的繁华都市,晚唐诗人杜牧曾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著名诗句。但现在国家已经灭亡,江南当年的繁华景象早已不在,江南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战争所带来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使作者在再也没有闲情逸致欣赏梅花了。

刘因是跨越宋元两代的文人,他目睹了南宋兴亡、江南兴衰的过程,他在《观梅有感》中,以梅为载体,抒发自己对江南的怀念和对南宋的悼念之情。

以梅喻人格

王冕,元代著名诗人、画家。幼年家境贫寒,自学成材,但怀才不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屡落第。他一身傲骨,虽屡试不第,却拒绝同乡贤达的极力推荐,最后隐居深山,保持了一个封建文人的自尊。他轻视功名利禄,同情百姓疾苦。一生工于画梅,也写一些以梅为题材的诗歌,其中《墨梅》是他的传世之作。

墨梅,即用单墨色画的梅花。梅花在寒冬时节,傲雪开放,清香四溢,古人常把它当着品格高尚、气节坚韧的象征。自然界中的梅花有白色、红色和粉红色,墨梅极为罕见。诗题中的墨梅实际是作者墨画之梅。这是一首题画诗。从选材方面看,作者用心良苦,首先,和富贵的牡丹、艳丽的挑花和丰腴的海棠花相比,梅花显得超凡脱俗;其次,与白色或红色的梅花相比,墨梅更显得与从不同。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我们不难看出,诗中墨梅不以色媚俗、只求“清气满乾坤”的清高形象,正是作者高尚人格的象征。

以梅寄闲情

和元代王冕相比,一样是隐士,一样是咏梅诗,北宋人林逋(世称和靖先生)写的《山园小梅》却另有一番格调。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这首咏梅诗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作者高招的写梅艺术。诗的一、二句描写这样一组画面:在靠山的花园里,百花由盛到衰,最后纷纷飘落,这时,园中的梅花却依次开放,由少到多,由疏到密,最后独占花园。这一幅连贯的画面,很像影视艺术上的“滚动镜头”。三、四句是写梅的名句,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这两句“曲尽梅的体态”,作者是用“特写镜头”写梅:青山脚下,小园一角,有清泉一潭,水清见底,潭边有梅一簇,梅枝横斜水上,清瘦的身影倒影水中,梅下清水,水上疏梅,相影生辉。每当夜幕降临,月洒青辉,晚风袭来,梅香四溢,满园芬芳。五、六句从侧面写梅:寒鸟栖息过无数树枝,却对横斜水上的梅枝“偷眼”,粉蝶是花的使者,天天出没在花丛中,哪种花没见过,但如果她知道山园里的梅花,也会因此“断魂”。在作者笔下,梅态、梅香、梅色,是如何的迷人,全由读者去想象了。最后两句是直抒胸臆:我隐居山中,只要有园中小梅与做伴,粗俗的曲调、浑浊的土酒都是多余的了。作者对梅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借梅诉乡情

“美不美,江中水,亲不亲,故乡人”人生在世,为生活奔波,少不了背井离乡,离乡越远,思乡越切,离家愈久,念家愈急,这是人之常情。在古诗中,像李白写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类借月抒情的“思乡诗”比比皆是,借梅思乡的诗歌,却寥若晨星,清代诗人汪中的《梅花》,算是这类题材的珍品。

孤馆寒梅发,春风款款来;故园花落尽,江上一枝开。

“孤馆”是诗人在外地传道授业的地方,诗人从“孤馆”寒梅萌发,推知春风将缓缓到来。三、四句是诗人的联想,由“孤馆”想到“故园”既然“孤馆”的“寒梅”已经萌发,那么,“故园”的小河边,梅花也该开放了,这首诗就是这样,含蓄委婉地表达思乡之情。

以梅喻身世

晚唐诗人李商隐有一首题为《忆梅》的五言绝句: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定定”是四川俚语,死心踏地的意思。“天涯”指梓州(今四川三台)四川远离都城长安,地处西南边陲,称之为“天涯”也不为过,况且作者是中原人氏(河南沁阳县人),沦落四川,也算是天涯之客,从“定定”看来,作者远在天涯,回家无望。第二句“依依”有留恋之意,作者远在他乡,孤独寂寞,自然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向物华”不失为一种慰藉心灵的现实之举。“物华”原指树的花,这里指美丽的春景。一、二句写出了作者的心境,是“忆花”的铺垫。三、四句是全诗的转折点,开始紧扣诗题。但出呼意料的是,作者并未写自己对梅花的爱慕之情,而是写出自己对梅花的痛恨之心。作者为什么要恨寒梅呢?最后一句揭开了谜底。在作者看来,寒梅虽春前开放,但在春回大地的时候,它却凋谢了,不免有些遗憾,这种遗憾继而转化为怨恨,使全诗另有一番含义。梅为自然界中的普通植物,春去春回,花开花谢,自有它的规律,作者为什么对它如此怀恨在心呢?我们可以从作者的人生历程中寻找其中的原因。

李商隐,812年出生,19岁因文才出众而被牛党令狐楚重用,25岁中进士,后又得到李党王茂元的赏识,当时,牛、李两党争斗激烈,牛党执政后,李商隐遭到排挤,一生困顿失意,最后潦倒至死。李商隐满身有“寒梅的奇香”,却赶不上美丽的春色,成为被人遗弃的“去年花”。不难看出,诗中的寒梅,正是诗人人生的缩影。

诗词歌赋里咏梅的不计其数,特摘录几首,不再累述。

《赠范晔诗》陆游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早梅》戎昱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赋得红梅花》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悬灯赏梅》杨慎

疏梅悬高灯,照此花下酌。

只疑花枝燃,不觉灯花落。

《雪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红梅》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溶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江梅》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早,最奈客愁何。

雪树原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除了众多的诗词吟咏梅花之外,我国绘画史上还流传着这样一段轶事:宋代著名画家宋伯仁,生平喜爱梅花。他为了画梅,种植了许多梅树。每当梅花开放,他从早到晚地在梅树下细致观察,并将梅花的低昂、俯仰、分合、卷舒,从萌芽到花开,从盛放到枯萎的各种形态,一一描绘下来,整理成一百幅图稿,定名《梅花谱》。后人为了赞誉他梅花画得“喜神”,称他的百梅图为《梅花喜神谱》。近代金石书画家吴昌硕,曾有诗说他“家传一本宋朝梅”。

热门推荐
  • 我喜欢你就这么简单

    我喜欢你就这么简单

    讲述的是一个从大学毕业进入到社会工作的男孩萧子东,他不爱说话,喜欢独来独往。但是就算是这样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也有喜欢的人,但是只是默默地暗恋罢了。如果我说这篇故事来自真实故事改编,会有人相信吗?只是写给那个懦弱的自己,现实生活中不敢对自己喜欢的人说一句我喜欢你,只能在网上写一篇不入眼的文章麻痹自己。小说原名《我喜欢你,就这么简单?》,一句我喜欢你看似简单,但是对于我来说比登天还难。或许一辈子就这么错过了,现在回过头来,一切还只是那副模样,再也回不去的就不要再想了,就这样挺好。
  • 追梦的歌

    追梦的歌

    纯真可爱的胡思丽迷上了那些爱情小说和爱情电视剧的迷人的爱情,然而上当受骗后走向堕落,当她受伤时被很多人鄙视而且视而不见,她心里十分难过,后来文思日兄妹救了她。她从文思日的言行醒悟过来,明白了自己思想上的错误。后来,她和一个从小就被父母抛弃的少女白玉莲,同时爱上了救过她们的文思日,文思日在左右为难的无奈之中避开她们。然而胡思丽自动退出三角暗恋,嫁给了非常关心打工者的记者冯志,但不久她却失去幸福。冯志变心,和她离婚,她只得带两个儿女独自生活。当她看到朋友文思日和白玉莲那么恩爱,她也多么渴望幸福,多么渴望冯志和她复婚……
  • 太极天尊

    太极天尊

    这里不是净土,这里有阴谋,有厮杀,有热血,当然还有亲情。一个少年,背负血海深仇!在报仇途中却发现这世界居然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食天地灵气,他们御剑飞行,他们缩地成寸,翻云覆雨无所不能,他们叫做修真者!且看这少年怎般在这神奇世界崛起!(作者保证每天一更,不定期爆发,咳咳,不定期哈!喜欢的可以收藏,可以签到啥的)
  • 成为宗师

    成为宗师

    净土世界,百家林立,各有各的道统,各有各的思想。陆渊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灵魂,在绝境之中获得全能机械系统。你能飞天遁地,咱们来比比,是你快,还是我的飞天摩托更快?你有法天象地,不好意思,你见过钢铁机械巨人吗?什么你能一剑破万法?来试试老子的激光炮如何?……且看陆渊如何以自己的所学,开山立派,在百家林立之中成为一代宗师。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修罗剑皇

    修罗剑皇

    气海血狱镇幽冥,剑域通玄斩神魔。世间大道三千个,唯我邪剑称道尊。天才林邪,掌御修罗塔,手执邪神剑,势要杀回上界,报家族血海深仇!诸天万族,本皇回归之日,尔等轮回之时!——————修罗剑皇粉丝①群:悬剑山:833480006,恭迎剑皇道友强势入驻!!!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制下

    制下

    他曾被大林百姓称之为少将军,所率边城军战无不胜。如今呢?却自贬是朝堂遗弃的旧人,就连当朝陛下提及他时,也只是随口带过。事情还得从八年前说起…
  • 小白不好当:大神别过来!

    小白不好当:大神别过来!

    她,曾经的大神现在的“新手”,运气好触发隐藏任务,却被妒忌惨遭追杀;他,全服第一位满级铸造大师,却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处处关怀;他,全服第一大帮会的帮主,却是旧日相识?他,一夕之间以黑马之姿成为PK榜榜首,却非让一个小菜鸟当徒弟……江湖三之武林风云,众多大神齐聚一堂,且看真假小白女主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温暖~这是一个有关等待与圈套的故事;这是一个有关伪小白与腹黑大神的故事...当腹黑大神遇到伪小白,当她与他现实生活中成为门对门的邻居,一次又一次的遇见,是巧合?还是预谋?其实就是轻松小白文一篇~不费脑力欢乐阅读之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