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明十三陵
举世闻名的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封建皇帝的陵墓。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县境内的燕山山麓。据京城约五十公里,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世系表)。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明朝历经十六帝,为什么叫十三陵呢?这要追述一下明朝的历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十三陵是一个天然具有规格的山区,其山属太行余脉,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向昌平州,不仅是陵寝之屏障,实乃京师之北屏。太行山起泽州,蜿蜒绵亘北走千百里山脉不断,至居庸关,万峰矗立回翔盘曲而东,拔地而起为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山崇高正大,雄伟宽弘,主势强力。明末清出著名学者顾炎武曾写诗描述这里的优胜形势:“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指黄花镇),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这一优美的自然景观被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
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长陵左右(见图)。这种依山建陵的布局也曾受到外国专家的赞赏,如英国著名史家李约瑟说:皇陵在中国建筑形制上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艺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他评价十三陵是“最大的杰作”。他的体验是“在门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景色,在有机的平面上沉思其庄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都和风景融会在一起,一种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英国城市规划家爱德蒙培根也高度评价了明十三陵的艺术成就,他认为“建筑上最宏伟的关于‘动’的例子就是明代皇帝的陵墓。”他指出:依山而建的陵墓建筑群的布局“它们的气势是多么壮丽,整个山谷之内的体积都利用来作为纪念死去的君王。”他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明陵建筑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从而高度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十三陵从建成到现在已有四、五百年了,是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而且建筑雄伟,体系完整,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文物古迹,从解放初期就开始进行维修,并将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1991年,十三陵被国家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明代十三陵,坐落于昌平境内,离北京城五十公里。沿八达岭高速公路北行,驱车约需四十分钟。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桥"。在镇东,则筑有壮丽的"巩华城"。该城原为嘉靖皇帝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山明水秀,景色宜人。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王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一共埋葬有明代的13个皇帝和23个皇后,以及众多妃嫔、太子、公主和从葬宫女等,这是我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十三陵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与陵区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一处风景优美文化内涵深刻的旅游胜地。
石牌坊为陵区前的第一座建筑物,建于1540年(嘉靖十九年)。牌坊结构为五楹、六柱、十一楼,全部用汉白玉雕砌,在额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龙、云图纹及麒麟、狮子等浮雕。这些图纹上原来曾饰有各色彩漆,因年代久远,现已剥蚀净尽。整个牌坊结构恢宏,雕刻精美,反映了明代石质建筑工艺的卓越水平。
龙、虎二山过了石牌坊,即可看到在神道左、右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也叫蟒山),形如一条奔越腾挪的苍龙;西为虎山(俗称虎峪),状似一只伏地警觉的猛虎。中国古代道教有"左青龙,右白虎"为祥瑞之兆的传说,"龙"、"虎"分列左右,威严地守卫着十三陵的大门。
大红门坐落于陵区的正南面,门分三洞,又名大宫门,为陵园的正门。大门两旁原各竖一通石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凡是前来祭陵的人,都必须从此步入陵园,以显示皇陵的无上尊严。大门两侧原设有两个角门,并连接着长达80华里的红色围墙。在蜿蜒连绵的围墙中,另设有一座小红门和十个出入口,均派有重兵驻守,是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地。现在这些围墙都早已坍塌,有些残迹尚依稀可辨。
神道大红门后的这条大道,叫神道,也称陵道。它起于石牌坊,穿过大红门,一直通向长陵,原为长陵而筑,但后来便成了全陵区的主陵道了。该道纵贯陵园南北,全长7公里,沿线设有一系列建筑物,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碑亭位于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角的高大方形亭楼,为长陵所建。亭内竖有龙首龟趺石碑一块,高6米多。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长达3500多字,是明仁宗朱高炽撰文,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在碑阴面还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写的《哀明陵十三韵》。该碑碑文作于1425年(洪熙元年),碑石却是1435年(宣德十年)才刻成的。碑文详细记录了长、永、定、思诸陵的残破情况。碑东侧是清廷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嘉庆帝论述明代灭亡的原因。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华表,其顶部均蹲有一只异兽,名为望天犭孔。华表和碑亭相互映衬,显得十分庄重浑厚。在碑亭东侧,原建有行宫,为帝后前来祀陵时的更衣处,现已无存。
石雕群陵前放置的石雕人、兽,古称石像生(石人又称翁仲)。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雕刻精细,深为游人所喜爱。其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雕琢之精,保存之好,是我国古代陵园中罕见的。石兽共分6种,每种4只,均呈两立两跪状。将它们陈列于此,赋有一定含义。例如,雄狮威武,而且善战;獬豸为传说中的神兽,善辨忠奸,惯用头上的独角去顶触邪恶之人。狮子和獬豸均是象征守陵的卫士。麒麟,为传说中的"仁兽",表示吉祥之意。骆驼和大象,忠实善良,并能负重远行。骏马善于奔跑,可为坐骑。石人分勋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均为拱手执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诚。在皇陵中设置这种石像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了。主要起装饰点缀作用,以象征皇帝生前的仪威,表示皇帝死后在阴间也拥有文武百官及各种牲畜可供驱使,仍可主宰一切。
棂星门又叫龙风门。由四根石柱构成三个门洞,门柱类似华表,柱上有云板、异兽。在三个门额枋上的中央部分,还分别饰有一颗石雕火珠,因而该门又称"火焰牌坊"。龙凤门西北侧,原建有行宫,是帝后祭陵时的歇息之处。
十三陵水库坐落于神道东侧的东山口处。建于1958年,仅用半年时间修成,为北京市的中型水库之一。水库面积为150万平方米,总容量达8200万立方米,可供防洪养鱼和灌溉。拦洪大坝长627米,高29米,顶宽7米,底宽185米。大坝外侧镶嵌"十三陵水库"五个大字,为毛**所书。当时毛**、刘少奇、周恩来和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来工地与群众一起劳动,为广大人民造福。而且,不少外国驻京使馆人员,也曾来此参加劳动,写下了中外人民的友谊篇章。一泓碧水,波光粼粼,为陵区大增美景。
长陵进入长陵陵门,我们即可看到两幅醒目的示意图:一是十三陵位置图,一是长陵平面图。从位置图上清楚地看出,长陵建筑在天寿山下,是十三陵的主陵,最为宏伟。在长陵的左侧建有景陵、永陵、德陵;右侧有献陵、庆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定陵、昭陵、思陵。各陵错落有致,主从分明,布局讲究,气魄宏大,从而构成了一幅帝王陵苑的壮丽画卷。思陵,是十三陵中的末建之陵,坐落在原小红门内,规模最小也最为简陋。它是明代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年号崇祯)的陵墓。1644年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崇祯皇帝在走投无路之下,逃出紫禁城,吊死在煤山(景山),后被埋葬在他的田贵妃墓里而故名思陵。在他的墓旁有个小坟,葬着跟他一起上吊的太监王承恩。坟前有块清代乾隆皇帝为表彰其"忠君"而立的小石碑。现在,我们再来观看长陵的平面图。长陵主要是由譡恩门、譡恩殿及明楼、宝城等组成。其它各陵的建筑形式均与此雷同,但建筑规模都远不及此,从而显示出长陵的尊贵地位。长陵是明王朝第三帝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的陵墓。建于1409~1413年(永乐七年至十一年),朱棣的徐皇后(明大将徐达之女)先葬于此。朱棣于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在北征回师途中死后,便同葬该陵。长陵距今已有570多年历史。朱棣是明代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皇帝。他为了控制北方,巩固整个国家的统一,便于永乐四年(1406)兴建紫禁城,准备从南京迁都北京,同时着手在此营造皇陵。他的这些重大措施,对防御退居漠北的元朝贵族残余势力的骚扰,维护国家的安定与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埋葬的还有他的两个皇后。该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主要建筑有譡恩门、譡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朱翊钧(1563~1620),10岁登基,22岁便动工兴建陵墓,28岁时已把陵墓建成,陵成之后30年才死。他活了58岁,统治中国达48年之久,是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该陵墓基选择在一处山包上,需除掉巨石方可动工营造,工程艰巨,规模宏大,每天役使军工、民匠30000余人,连续施工约六年才建成。全国平均每户需摊派劳役六天半,共耗白银800余万两,为当时全国两年田赋收入的总和,可供1000万农民一年的口粮费用。万历皇帝是个昏庸残暴之徒。由于沉迷酒色,27岁病倒,开始不理朝政。定陵建成后,他带领后妃、臣僚来到陵园,一时兴起,竟在“生圹”(地宫)里饮宴起来。
昭陵位于定陵西侧的大峪山麓,陵园建筑面积为35000平方米,现存有完整的譡恩门、譡恩殿及其东西配殿,和方城、明楼、宝顶等。这里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戴篨和他的三位皇后。穆宗,年号隆庆(1537~1572),在明朝16帝中是个平庸的皇帝,登基6个月便不愿过问政务,在位6年从未公开发表过自己的政治主张。穆宗虽不关心政务,但大臣们的建议与作法也不反对,例如历史上著名的"隆庆议和",就是在大臣们的支持下促成的。隆庆议和发生于隆庆五年(1571),当时蒙古族的一个部落首领俺答,他的宠孙把汁那吉因婚事和俺答闹翻了,于是带十几人投奔明朝而来,得到明朝的热情接待与重封重赏。俺答得知此事十分感动,终于在隆庆五年(1571)与明朝议和。朝廷也重封俺答为顺义王并赐红蟒衣一套,从此汉蒙两族二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无字碑石龟负碑,竖立于譡恩门前的碑亭内,空白无字,可能因皇帝功过难评之故。游人至此喜摸石龟,民谚道:摸摸乌**,一生不发愁;摸摸乌龟腚,永远不生病。
2.南京明孝陵
建筑特色
神功圣德碑亭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筑平面为正方形,故俗称「四方城」,内置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楼顶已毁。
明孝陵的神道石刻是中国帝王陵中唯一不呈直线,而是环绕建有三国时代孙权陵墓的梅花山形成一个弯曲的形状。由卫岗的下马坊至文武方门的神道长大2400米。下马坊即孝陵的入口处,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额枋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书大字,谒陵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沿神道依次有: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桥、石像路、石望柱、武将、文臣、棂星门。过棂星门折向东北,便进入陵园的主体部分。这条正对独龙阜的南北轴线上依次有:金水桥、文武方门、孝陵门、孝陵殿、内红门、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
明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现仅存下马坊、禁约碑、内红门、碑亭中壁、石像路、方城明楼下部等砖石建筑。明孝陵布局宏雄,规制严谨,陵神道开了弯而且长的先例并影响了明清两代。陵园纵深2.62公里,当年围绕的红墙周长22.5公里。
陵墓内一间御碑殿,陈列着五块碑。根据《中山陵史话》等书籍记载,这里曾有明孝陵的一道中门,但毁于战火,清代在中门的基础上改建碑殿,并竖立了五座高大的石碑,至今游客们还能见到其中的三尊。正中有一块大石碑,下有驮碑龟趺。其驮碑龟趺与众不同,脖子出奇地短。清朝康熙皇帝一生中六次南巡,五次拜谒明孝陵,行跪九叩大礼。石碑上书「治隆唐宋」四个金字,是康熙第三次南巡时(1699年)亲笔题书,并由曹雪芹的祖父、当时的「江南织造」郎中曹寅立碑。碑高3.85米,宽1.42米,厚度0.38米。「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东西有卧碑两块,东边一块刻载康熙第一次谒陵纪事,西边一块刻记康熙帝第三次谒陵情形。
历史沿革
明孝陵修建工程从洪武十四年(1381年)动工,于洪武十六年完成了陵墓的享殿等主体工程,先后调用军工10万,至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其总体布局分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
明孝陵在清代曾受到过多次重创,尤其清代咸丰年间的战火几乎让明孝陵地表建筑毁于一旦,康熙手书的御碑甚至倒地破碎。一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曾国藩奉诏祭陵,才着手修复明孝陵。当时,曾国藩派员勘估,明孝陵维修实际需白银20万两,但是清朝财政拮据,结果最后只用了740两银子做了一些小维修,那块「治隆唐宋」御碑也被扶起粘合,至今碑身上还看得到一道补过的裂痕。原本人们可以从石碑左右二边绕过,而在80年代以后,整个石碑左右都被水泥所固定,一直到屋顶;所以现在要先从御碑殿出来,才可以看到龟趺的后面。
出殡的时候,同时有相同的棺木从南京各个城门出去,以迷惑盗墓者。方城的后面是朱元璋及皇后马氏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宝城厚实坚固,依山势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砖垒筑,厚约1米;在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整个陵园明朝时曾种植松树十万株,放养悬挂银牌的长生鹿一千头,到明末清初的时候,就损失净尽了。至今孝陵从未被盗过。
主要建筑以及构造
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式动工,至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先后调用军工10万,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规模巨大。当时从朝阳门(今中山门)至孝陵卫到到陵墓西、北所筑的皇墙有45华里长,护陵驻军有5千多人。那时候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长生鹿千头。鹿鸣其间,气势非凡。因屡遭兵火,现仅存神烈山碑,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对德碑,神道石兽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等六种24只,神道石柱二,文臣武将各四。
陵墓的神道从四方城开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于卫桥与中山陵之间,是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圣功德碑”。其顶部已毁,仅存方形四壁,内有立于龟趺座上的石碑一块,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额雕琢瑰丽。神道由此向西经外金水桥(今红桥),绕过梅花山再折向北,长约1800米。其中段为石象路,这段路上相向排列着12对石兽,分别是狮、骆驼、象和马等6种,每种两对,姿态是一对伏,一对立。后面是一对高大的华表,上雕云龙,气势不凡。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别列着4对身着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将,可惜有些已经损坏。石人石兽的体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三字。门外东侧立有一个石刻告示,系清宣统年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江宁知府以六国文字刻着“治隆唐宋”四个金字,是清康熙帝第三次南巡时亲笔题书。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殿,今均已毁坏,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栏等。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见到64个石柱的基础,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享殿的规模是很大的。现在享殿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复建,比原来的要小得多,内供奉朱元璋画像。享殿后是一片纵深100余米、宽数十米的空地,是当年露天祭祀的场所,中间有甬道,两边林木茂盛。甬道尽头有石桥,称大石桥,又称升仙桥,意思是过了此桥即为“仙界”。桥北是一座宽75米、高16米、进深31米的城堡式建筑,称方城。方城以大条石砌成,正中开拱门式斜隧道,有台阶可步入,计54级。出隧道东西各有石级可登城顶。城顶原建有宫殿式建筑明楼,明楼顶部及木质结构已毁,现仅存四面砖墙,南面有拱门3个,另三面各有拱门一道。在方城顶上极目远眺,东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园,北面是“宝顶”,四周树木葱茏,松涛阵阵,不禁令游人发思古之幽情。宝顶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梅花山因三国时东吴君主孙权及其夫人葬此,古称孙陵岗,位于明孝陵正南300米。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东北部的紫金山(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皇后马氏的陵寝。明孝陵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翌年马皇后去世,葬入此陵。因马皇后谥“孝慈”,故陵名称“孝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病逝,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至明永乐十一年(1413)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建成,历时30余年。这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显赫、规模宏大、形制独特、背依钟山环境优美而著名于世。
明孝陵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已不存在,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气派,地下墓宫完好如初。陵区内的主体建筑和石刻,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包括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神道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特别是明孝陵的“前朝后寝”和前后三进院落的陵寝制,反映的是礼制,但突出的是皇权和政治。明孝陵是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陵寝制度既继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通过改方坟为圜丘,开创了陵寝建筑“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明孝陵的帝陵建设规制,一直规范着明清两代500余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格局,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所以,明孝陵堪称明清皇家第一陵。
1961年,明孝陵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在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遗产成员。
明孝陵处于山清水秀的环境之中,周围山势跌宕起伏,山环水绕,人文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陵园规模宏大,格局严谨。孝陵建筑自下马坊至宝城,纵深2.62公里,陵寝主体建筑当年建有红墙围绕,周长2.25公里。现存遗址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自下马坊至孝陵正门(文武方门),包括下马坊、神烈山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及碑亭(俗称四方城)、神道石刻和御河桥。
下马坊、神烈山碑:下马坊,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面阔4.94米、高7.85米,坊额上刻“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字,告示进入明孝陵的官员必须下马步行,以示对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尊敬。神烈山碑,在下马坊东边36米处,是明嘉靖十年(1531)立,正面阴文双钩浅刻“神烈山”3字,原有碑亭,现已不存在,仅存四角石柱础。神烈山碑是明嘉靖十年改钟山为神烈山时而立。再向东17米处有一块卧碑,为“禁约碑”,是明崇桢十四年(1641)立,碑文刻禁止损坏孝陵及谒陵的有关9条禁约。
大金门、神功圣德碑及碑亭:大金门,在下马坊西北750余米处,是孝陵的第一道正南大门。大金门原为黄色琉璃瓦重檐式建筑,现存砖石砌筑的墙壁,下部为石造须弥座,面阔26.66米,进深8.09米,墙壁辟有3个券门洞,中门较高为5.05米,左右两门高4.25米。神功圣德碑及碑亭,在大金门正北70米处,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一年(1413)为朱元璋撰述的歌功颂德碑及碑亭。原碑亭为砖石砌筑,平面呈正方形,亭子的结构顶部已荡然无存,现仅存四壁,每壁各有一个宽5米的拱形门洞,外观如一个城堡,故俗称“四方城”。
神道石刻:四方城向西北行约100米过御河便进入神道。明孝陵神道的最大特点在于建筑与地形地势的完美结合。其不同于历代帝陵神道成直线形,而是完全依地形山势建造为蜿蜒曲折的布局。而且在每一段落的节点处安放石像生来控制空间,形成一派肃穆气氛。石像生下铺垫有完整的六朝砖,使其600年来没有下沉。神道由东向西北延伸,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这段神道现俗称为石像路,全长615米。
石兽的尽头,神道折向正北,至棂星门,长250米。这段神道置石望柱和石人,2根望柱呈六棱柱形,高6.6米,其上雕刻云龙纹。通常望柱均置于神道的最前面,而明孝陵的望柱则置于神道中间,这也是朱元璋的独特之处。石望柱之后是东西相对而立的翁仲,有武将、文臣各2对,共8尊,高各为3.18米。
棂星门、御河桥:神道向北18米的尽头为棂星门,门已不存,仅存石柱础6个。从遗迹看,棂星门应是三开间的建筑。过棂星门折向东北275米,即到御河桥,也称金水桥。御河桥为石砌桥,原为5孔,现存3孔,桥基和河两边驳岸的石构件均是明代原物。通过御河桥向北,顺缓坡而上,便是陵寝的主体建筑。
第二部分:明孝陵寝主体建筑。自正门至崇丘,包括文武方门(即正门)、碑殿、享殿、大石桥、方城、明楼、宝顶等,筑有围墙。陵寝建筑都是按中轴线配制,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文武方门:文武方门是孝陵的正门,原为5个门洞,3大2小,中间3个为拱形门洞,两边2个为长方形门洞。庑殿顶上盖黄色琉璃瓦。清朝同治年间改建为一个门洞,上嵌清石门额,阴刻楷书“明孝陵”3字。1999年重新进行修复,恢复了明代时大门的原貌。现为五门,黄瓦、朱门、红墙,正门上方悬挂长方形门额,竖书“文武方门”4个鎏金大字。正门东侧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此碑是清宣统元年(1909)所立,警示保护孝陵的注意事项。
碑殿: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中门,即孝陵门,原为5个门洞,后被毁。现在的碑殿是清朝时改建的,是一歇山顶,三开间,红墙小瓦建筑,南北正中各开一门,亭内立有5块碑刻。正中一块上刻“治隆唐宋”4个鎏金大字,这是清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御题。这是因清朝刚统治中国,康熙执政初,汉人不服满人统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康熙深知,光靠高压政策是不行的,还须依靠汉人。所以,康熙在6次南巡中,5次拜谒明孝陵。此碑由曹雪芹的祖父、当时的“江宁织造”郎中曹寅刻立。在“治隆唐宋”碑左右还有清朝乾隆皇帝诗碑各一块,东西有卧碑两块,分别记叙康熙、乾隆谒陵纪事等。
享殿:碑殿之后是孝陵的主要建筑孝陵殿,即享殿。原孝陵殿已毁,尚存3层须弥座台基,通高3.03米,台基上有大型柱础56个。台基四角有石雕螭首,大殿前后各有3道踏垛,尚存6块浮雕云龙山水大陛石。大殿基长57.30米、宽26.6米,可见当时该建筑之宏大。原殿中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神位。现存建筑是清朝同治年间两次重建的三小间享殿。现殿内是“明孝陵史料陈列室”。殿后100余米处是大石桥,又称升仙桥。过了大石桥就到了孝陵地面建筑的最后部分方城、明楼、宝顶。
方城、明楼、宝顶:方城是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建成,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4米、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底部为须弥座。方城正中为一拱门,中通圆拱形隧道。由54级台阶而上出隧道,迎面便是宝顶南墙,用13层条石砌筑。正中横刻“此山明太祖之墓”,显然为后人所制。沿方城左右两侧步道即可登上明楼。明楼在方城之上,原为重檐黄瓦大屋顶建筑,屋顶早已毁,仅存四壁砖墙,东西长39.45米,南北宽18.47米,南面开3个拱门,其余三面各开1个拱门。方城明楼以北为直经400米左右的崇丘即是宝顶,也称宝城,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寝宫所在地。宝顶近似圆形,原名独龙阜玩珠峰,周围砌有砖墙。1998年至1999年,南京市文物局等有关部门采用先进的精密磁测,证实朱元璋墓的地宫就在这下面,埋葬深厚,保存完好,从没有被盗过。
3.遵化清东陵
中国最後一个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顺治帝的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东(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计埋葬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
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的遵化县境,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据说是顺治帝皇帝到此打猎时选定的,康熙帝2年(1663年)开始修建。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四面环山,正南烟炖、天台两山对峙,形戌宽仅50公尺的谷口,俗称龙门口。清代在此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诸陵园以顺治帝的孝陵为中心,排列于昌瑞山南麓,均由宫墙、隆恩门、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楼及宝顶等建筑构成。其中方城明楼为各陵园最高的建筑物,内立石碑,碑上以汉、满、蒙三种文字刻写墓主的谧号;明楼之後为"宝顶"(大坟头),其下方是停放灵柩的"地宫"。由陵区最南端的石牌坊向北到孝陵宝顶,由一条约12公尺宽、6公里长的神道连成一气,沿途大红门、大碑楼(圣德神功碑楼)、石像生、龙凤门、七孔桥、小碑楼(神道碑楼)、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等建筑井然有序,主次分明。
清东陵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间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夹流似两条玉带。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当年顺治帝皇帝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从此昌瑞山便有了规模浩大、气势恢宏的清东陵。
清东陵的建筑恢宏、壮观、精美。有580多单体建筑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中,有中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五间六柱十一楼的仿木结构巧夺天工,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长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随山势起伏极富艺术感染力,乾隆帝裕陵地宫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叹为观止,班禅大师赞誉为"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宝库",慈禧陵三座贴金大殿,其豪华装修举世罕见,"凤上龙下"石雕匠心独运……
整座东陵在木构和石构两方面都有精湛的技巧,可谓集清代宫殿建筑之大成,其中孝陵的石像生最多,共达18对,造型多朴实浑厚;乾隆帝的裕陵规模最大、最为堂皇,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则是首屈一指的精巧建筑。目前,清东陵15座陵园中,只开放了裕陵和东、西太后陵及香妃墓等四处供游客参观。
裕陵(乾隆帝陵)
裕陵位于孝陵西侧,于乾隆帝8年(1743年)动工兴建,费时30年始成。裕陵的地宫在已出土的清代皇陵中最为宏伟,其进深54公尺,面积337平方公尺,由三间长方形的券堂一明堂、穿堂、金堂串连成"主"字形;乾隆帝皇帝的棺柩便放置在最里侧的金堂,两旁还有附葬的二后、三妃灵柩。地宫内四壁和券顶皆雕满各种佛像、经文和装饰图案,雕刻刀法明怏,线条细腻流畅,以明堂门洞两侧浮雕的四大天王像和券顶的五方佛像最具代表。
香妃墓
香妃即容妃,新疆维吾尔族人,据说她因遍体生香,甚得乾隆帝喜爱,所以称香妃。她的陵墓坐落在裕陵西侧,专为安葬乾隆帝后妃的“裕妃园寝”中,因曾被盗掘,现棺椁已所剩无几,怛遗骸、遗物印证史册,对其容貌身世记载殷实,棺木上刻有一行阿拉伯文“以**的名义”,证实香妃信仰伊斯兰教。
普陀峪定东陵(慈禧陵)
由裕妃园寝再往西是安葬东、西太后的定东陵。西太后慈禧陵在普陀峪,东太后慈安陵在普祥峪,二陵原皆于同治帝12年(1873年)兴建,形制、规模相仿,但慈禧陵于光绪年间全面重修,因此其建筑之华丽精美冠于东陵。尤其隆恩殿殿里殿外都装饰贴金彩绘,殿内明柱也盘旋金龙,可谓金碧辉煌;殿前的汉白玉台基中央有透雕的龙凤陛石,其构图为“凤上、龙下”,充分显现其权势独揽的野心。
慈禧陵也有清代后陵中唯一的地宫,据记载,地宫内随葬有大量的金玉珠宝,其中一对万寿壶共嵌有珍珠1288粒、红宝石56件、蓝宝石18件,被视为稀世珍宝。可惜,民国17年定东陵发生震惊中外的盗陵巨案,随葬品几被盗光,现地宫内仅存空棺一口,而贴金的内壁、石柱也受到极大的破坏,只留形制、规模供游客参观而已。
清东陵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一座陵寝都记载着或辉煌或衰败的历史,每一座陵寝都传承着或动人或神秘的故事。入关第一帝顺治帝,开创康乾盛世的康熙帝大帝,文武兼备的十全老人乾隆帝,辅佐圣、世二祖的杰出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两度垂帘听政的慈安、慈禧,给人以扑朔迷离的香妃,还有咸丰帝、同治帝……这些曾主宰过国家命运,在清王朝政治舞台上扮演极为重要角色的人物,如今都长眠于此,任由自然的洗礼,历史的评说。
4.延安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之巅。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黄帝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曾居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县轩辕丘),取名轩辕。祖籍有熊氏,乃号有熊。又因崇尚土德,而土又呈黄色,故称黄帝。黄帝生于山东寿丘,逝于河南荆山,葬于陕西桥山。黄帝以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开创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
黄帝陵地处桥山,沮水环绕,群山环抱,古柏参天,四季青翠,环境幽雅。山下有大路可通山顶直至陵前。祭亭中央的高大石碑上刻有郭沫若题“黄帝陵”三个大字。祭亭后的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陵冢高3.6米,周长48米。陵前数十米处有一高台。相传汉武帝征朔方还,在这里祭黄帝,筑台祈山,故称“汉武仙台”。
黄帝庙呈四方形,庙门朝南,气势雄伟,门额上大书“轩辕庙”三字。庙院内有大殿,门额上悬挂着写有“人文初祖”四字的大匾。大殿中间安放着巨大的黄帝牌位,上书“轩辕黄帝之位”。庙院内的“黄帝手植柏”,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距今四千余年。巨柏高19米,树干下围10米,有谚语称它“七楼八扎半,圪里圪塔不上算”,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另有一株高大柏相传为汉武帝“挂甲柏”,又名“将军柏”。庙内有一碑亭,内有碑石约50通,内容主要是历代帝王的“御制祭文”和历代修葺陵庙的记载。
自古黄帝陵一带就有八景的说法:桥山夜月、沮水秋风、黄谷黄花、北岩净雪、龙湾晓雾、凤岭春烟、汉武仙台、轩辕古庙,其中轩辕古庙是桥山风景最佳的一处。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被称为中国第一陵,千百年来,每逢清明,来此拜谒祭陵的人络绎不绝。
5.绍兴大禹陵
大禹陵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郊的会稽山山麓,是4000多年前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大禹陵坐东朝西,由禹陵、禹祠、禹庙三大建筑群组成,三者皆在一地,后二者因前者而产生,如以建筑而论,当首推禹庙。
禹陵的入口处为一青石碑坊,其后是一条长100余米的神道,神道两侧立有石刻神兽5对。神道尽头为大禹陵碑亭,亭内立有由明代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的“大禹陵”石碑。陵前还遍植有槐树、松柏、绿竹等植物。
禹祠位于禹陵的左侧,相传始建于夏代少康之时,以后曾多次毁废又多次兴建。现存的禹祠是近年来重建的,共两进院落,中间以天井相隔,极富江南民间建筑特色。祠前一泓清池,悠然如镜,曰“放生池”。“禹祠”匾由著名画家吴作人题写。前进的左右两侧有“大禹治水”、“计功封赏”砖雕,后进内立有大禹塑像。
禹庙位于禹陵的右侧,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以后历代均有所修建。庙内自南向北依次分布有辕门、照壁、岣嵝碑亭、棂星门、午门、祭厅、大殿等建筑。其中明代翻刻的岣嵝碑,文字奇古,记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和功绩,又名“禹王碑”。禹庙的午门宽11.6米,进深约7米,其后为祭厅。祭厅是历代祭禹的场所,建筑结构与午门相似。祭厅东、西两侧为配殿,其中东配殿内放置有明、清时祭禹的碑刻30余件。
大禹陵为我国东南久负盛名的胜迹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艺术和旅游价值。
6.沈阳福陵
福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郊浑河北岸的天柱山上。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因为位于盛京的东边,故又称“东陵”,是著名的“盛京三陵”(永陵、福陵、昭陵)之一。
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创业君主,他最初是明朝的建州左卫指挥使,从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开始统一女真族各部落。到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正式称汗自立,创建了“后金”政权,成为与明王朝对立的地方政权。以后其力量逐渐壮大,开始不断往外发展,与明朝中央争夺政权。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正月,在宁远战役中,努尔哈赤负了重伤,8月11日,死于离沈阳四十里的瑷鸡堡,终年68岁。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三月,才选中浑河北岸的天柱山,开始在这里营建陵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竣工。以后又经过康熙、乾隆等朝的增建,逐渐形成了今天这样一组完整的陵寝建筑群。
陵园的总面积约为19.48万平方米。南向,四周围以红墙,正中是正红门,自南而北地势逐渐升高,门外的两旁对立着石狮、华表、石牌坊和刻有满、蒙、汉、回、藏五种文字的下马碑。正红门是很长的一段神路,路的两侧有坐狮、立马、卧驼、坐虎等四对石兽。尽头是利用天然山势修筑的一百零八级砖阶,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砖阶之上是碑楼,楼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内立康熙帝用汉、满两种文字书写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
再向北便是城堡式的方城。南面的正中是隆恩门,上建三层歇山式的门楼建筑。方城的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城内正中是坐落在须弥座式大台基上的隆恩殿,是单檐歇山式,殿内供奉着木主神牌,殿前有焚帛楼,殿的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五楹。殿的后边有洞门,洞门之上建有重檐歇山式的大明楼,中间立有“太祖高皇帝之陵”的石碑。方城内的建筑,屋顶都铺有黄琉璃瓦,廊柱是朱红地仗,梁枋间都是“和玺”壁画。方城之后是月牙城。前壁的正中有琉璃一座照壁,其后是圆形的宝城。宝城的正中是圆形的宝顶,下面就是埋葬灵枢的地宫。
福陵的周围,河流环绕,山岗拱卫,望去气势宏伟,景色幽雅,风景优胜。清人高士奇曾有诗云:“回瞻苍霭合,俯瞰曲流通。地是排云上,天因列柱崇。”正是这里风光的具体写照。“天柱排青”是著名的沈阳八景之一。
7.县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的梁各庄西永宁山下。清西陵是清朝皇室的陵墓群之一,在北京以西约120公里处。陵区西依紫荆关,南临易水河,与狼牙山隔水相望。陵区的四周层峦叠嶂,松柏葱茏,景色清幽,十分雅致。清朝的帝陵在关内分为两地,遵化县陵区位于京城以东,称为东陵;易县陵区位于京城以西,称为西陵。从雍正皇帝起,实行昭穆之制,一东一西,隔辈相聚,祖孙葬于一地。乾隆时又下诏定父子死后不葬一地的制度。
西陵的建筑保存完整,共有房舍1000余间,石质建筑和石质雕刻一百多座,建筑面积503万平方米,占地100平方公里,陵区的围墙长达21公里。雍正帝及帝后的泰陵和泰东陵位居陵区的中部,西侧是嘉庆帝后的昌陵和昌西陵,再西是道光帝后的慕陵和慕东陵;泰陵的东侧是光绪帝后的崇陵。在帝后陵的旁边还陪葬有妃子的园寝、王公和公主园寝共7座。整个清西陵埋葬帝后、嫔妃、王公、公主等共计76人。
西陵的建筑形式和布局与东陵大体相同,都是按照清代严格的官式标准建造的,等级森严。后陵小于帝陵,园寝又小于后陵。帝陵、后陵有红墙环绕,建筑都是用黄琉璃瓦覆顶;妃、公主园寝虽有红墙环绕,但都是以绿琉璃瓦盖顶;行宫、衙署则是灰色的砖墙,都用布瓦盖顶。各陵的主要建筑有碑楼、神厨库、朝房、隆恩门、配殿、隆恩殿、明楼、宝项等。
雍正皇帝的泰陵是西陵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为完整的陵墓。陵园始建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竣工,雍正帝和一后一妃葬于此陵。陵入口处的标志是三座巨大的石牌坊,过了石牌坊是一条宽10米、长2.5公里的神道,神道将中轴线两侧的建筑贯通起来。进入大红门后,北侧是具服殿,殿北是30多米高的圣德林功碑亭,重檐歇山顶,亭内的碑石上记载了雍正帝一生的功绩。碑亭的四角各立有一座汉白玉石的华表,满刻云龙纹的浮雕,气势庄严。由此过七孔石桥,神道两侧排列的石兽、石人等皆垂首肃立,神态恭谦。再往北蜘蛛山后就是龙凤门,四壁三门,上有用琉璃制作的云龙花卉装饰。门的两侧是碑亭、神厨库、井亭等建筑。再北是主殿隆恩殿,殿内明柱沥粉贴金包裹,顶部饰旋子彩画,梁枋装饰金线大点金,殿宇金碧辉煌。殿后依次是三座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等建筑,宝城的下面是地宫,雍正帝和后妃就合葬于此。
昌陵是嘉庆皇帝的陵墓,位于泰陵西侧。建筑形式与泰陵大同小异,规模并列。从前面的神道到最后的宝城,一应俱全,但昌陵的宝城比泰陵还高大。隆恩殿里,用贵重的花斑石砌墁,黄色的方石板上有天然雅致的紫色花纹,光彩耀目,满殿生辉,素有“满堂宝石”之称。嘉庆皇帝的皇后陵昌西陵的回音石、回音壁,回音效果绝妙无比,可与北京天坛的回音壁相媲美。
清西陵各陵的规制与泰陵的规制基本相同,唯有道光帝的慕陵形制特殊,别具一格。道光帝原建陵于东陵的宝华峪,历时七年竣工,后因地宫浸水,又改建于西陵的龙泉峪。陵园的规模较小,没有大碑搂、石像生、明楼等建筑,殿宇也不施彩绘,但隆恩殿全部是用楠木建造的,精美异常,殿内的藻井、檩枋等构件雕刻有数以千计的游龙,龙首高昂,形体矫健,就像是飞腾于波涛云海之中,极富变幻。因为楠木的香气十分浓郁,再加上龙首吞云吐雾,便具有了“万龙聚首,龙口喷香”的艺术效果。
光绪帝的崇陵规模较小,动工修建的时候清政府已临近崩溃,因此没有大碑楼、石像生等。建筑用料以桐木、铁料为主,俗有“桐梁铁柱”之称。崇陵的地宫在新中国成立前曾被盗掘,1980年经考古发掘和清理,现已供游人参观游览。地宫是拱券式的石结构建筑,由闪当券、罩门券、明堂券、穿堂券、门洞券和金券组成,四道石门是用巨大的青白石雕刻而成的,上雕有菩萨的立像,高1.99米,神态庄严,气势威武。金券高大宽敞,是地宫的主体建筑,东西长12米,南北宽7.2米,高8.95米,全部用青白玉石构筑而成。宝床上放置有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棺椁。
8.沈阳清昭陵
清昭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城北郊。昭陵因为坐落在沈阳市北端,故又称北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曾追随其父,统一了女真各部,创建了清政权,戎马征战数十载,战功卓著。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他继父位称汗,天聪十年(公元1636年)四月称帝,改后金国号为“大清”。死于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时年52岁。
昭陵是“盛京三陵”(永陵、福陵、昭陵)之一,在三陵中的规模最大,陵园占地面积450多万平方米。
陵园的布局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自下马碑至正红门是陵园的第一个部分。下马碑上刻有“亲王以下各等官员至此下马”的碑文,有汉、满、蒙、回、藏五种文字,碑的东西两侧立有石狮、华表等石刻。向北经过三孔石桥,有一座石牌楼,是四柱三层的,单檐歇山,仿木斗拱,栏板上刻有八宝、行龙等纹饰,刻工精细,精美绝伦。柱脚下有五对石狮。第二部分自正红门至方城。进入正红门,是一条很长的神路,由南向北沿神路的两旁排列着狮、獬豸、麒麟、马、骆驼和象等六对石雕,其中的石马,名曰“大白”、“小白”,传说是仿皇太极生前心爱的两匹坐骑雕刻而成的。石雕像的北边建有碑楼,楼内立有康熙帝御笔亲书的“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碑高5米,重达十万斤。第三部分是方城、月牙城、宝城,三城相接,是陵寝中的主体建筑。方城南面正中是隆恩门,正北为隆恩殿,殿矗立在须弥重式台基之上;黄琉璃瓦顶,正中镶琉璃宝珠三颗,殿前的中间御道浮雕海水云龙,雕工精美,殿前有东西配殿。方城的四角有角楼。后为大明楼,楼中立有“太宗文皇帝之陵”的石碑。方城的北边紧连着月牙城、圆形的宝城,宝城的正中是突起的宝顶,其下是地宫。宝顶之后有人工堆制的假山,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命名为“隆业山”。
9.曲阜孔林
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经过考证,孔林已经延续了2340多年。据记载,孔子死后葬于此地,最初的墓地约有1顷,后经过历代帝王的不断赐田,到清代时已达3000多亩,孔林的围墙周长达7公里,有墓葬1万多座。林内墓冢遍地皆是,碑碣林立,石仪成群。又有万古长春坊、至圣林坊、享殿、楷亭、驻跸亭等胜迹。
孔林神道长达1266米,苍桧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多为宋、元时代所植。林道尽头为“至圣林”木构牌坊,这是孔林的大门。由此往北是二林门,为一座城堡式的建筑,亦称“观楼”。四周筑墙,墙高4米,周长达7000余米。林墙内有一河,即著名的圣水——洙水河。洙水桥北不远处为享殿,是祭孔时摆香坛的地方。殿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角端等石兽。孔子墓在东周墓区的西北部,墓前有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所立“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一通。东边是孔子之子孔鲤的墓葬,南为孔子之孙孔伋墓,这种墓地格局在古代称为“携子抱孙”。附近还有“子贡庐墓处”。《史记》记载,孔子殁后,弟子皆建庐守墓,服丧3年,只有子贡思慕情深,又独自守墓3年。明代重建三室,立碑以志纪念。楷亭前还有一株楷树,相传是子贡亲手种植的。
此外,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孔尚任墓、历代衍圣公墓、乾隆帝之女于氏墓等,也都是孔林的胜迹。林中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四时不凋。根据统计,孔林内有楷、柏、桧、柞、榆等名贵古木数十种、共二万余株。
10.兴平霍去病墓
霍去病墓位于陕西省兴平县东北约15公里处。这一带共有汉帝陵五座,故此地称为五陵原,以茂陵规模最大。霍去病墓是西汉武帝茂陵的陪葬墓。
霍去病是西汉抗击匈奴的著名将领,18岁就率轻骑八百,进击匈奴,歼敌两千,被封为“嫖姚校尉”。此后六次率领大军出击匈奴,击败匈奴主力,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以功受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病逝,年仅24岁。汉武帝因其早逝十分悲痛,下诏令陪葬茂陵。为了表彰霍去病河西大捷的赫赫战功,用天然石块将墓冢垒成祁连山的形状,象征霍去病生前驰骋鏖战的疆场。入葬时礼仪极其隆重,浩浩荡荡的军阵自都城长安一直布列至茂陵。
霍去病墓前共有16件石刻,包括石人、石马、马踏匈奴、怪兽食羊、卧牛、人与熊等,题材多样,雕刻手法十分简练,造型雄健遒劲,古拙粗犷,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圆雕工艺品,也是汉代石雕艺术的杰出代表。其中“马踏匈奴”为墓前石刻的主像,长1.9米,高1.68米,为灰白细砂石雕凿而成,石马昂首站立,尾长拖地,腹下雕手持弓箭匕首长须仰面挣扎的匈奴人形象,是最具代表性的纪念碑式的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1.株洲炎帝陵
炎帝陵又称“天子坟”,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炎陵山山麓。相传上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来南方巡视,尝草采药,为民治病,不幸误尝毒草身亡,安葬于此。炎帝是一位伟大人物,他开发了华夏的原始农业,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他创造木制耒耜,教民耕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他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他还利用火为人类造福,制造乐器,倡导物质交换。炎帝在历史传说中是与农、工、商、医、文等各领域的发明创造分不开的一位神祉,因而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的炎黄子孙的无比敬仰和祭祀。
炎帝陵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宋代以后曾多次毁于战乱和火灾,明清以后历代均有所修葺,规模不断扩大。现存的炎帝陵是1988年重新修复的,建筑仍按前代式样,但规模则有所扩充。目前陵区面积达24平方公里,绿树怀抱,山峦叠翠,古树荫翳,烟云出没。陵殿金壁辉煌,气势宏伟。炎帝陵的建筑共分五进:第一进为午门,门内有丹墀,左右两侧有碑房,碑房内立有历代石碑;第二进为行礼亭;第三进为重檐歇山顶的正殿;第四进为墓碑亭,其内立有石刻墓碑,上书“炎帝神农氏之墓”;第五进为炎帝陵寝宫。陵殿的四周筑有丈余高的红色围墙。四周还建有规模宏大的奉圣寺、胡真官祠、天使公馆、崇德坊、宰牲亭、时佘公馆、咏丰台、飞香亭等古建筑。
根据史料记载,对炎帝陵的奉祀自唐代就开始了,以后历代对其均大加祭祀。因此,炎帝陵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祭祀、建筑以及艺术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炎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谒祖、旅游观光、研究炎帝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多种活动于一体的胜地。至炎帝陵景区祭奠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心中当有无尽感慨,亦会引发一份淳朴浓郁的民族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