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又可,又名吴有性,姑苏洞庭(今属江苏苏州)人,明末医学家,温病学说形成的奠基人。
明朝末年,战乱频仍,疫病流行。崇祯十四年(1641),吴又可亲自见到疫病在山东、江苏和浙江等省猖獗流行,很多人都染上了病,一条巷子里一百多家,没有一家幸免,一家数十口人,没有一人活下来,死掉的人难以计数。当时,不少医家热心地为病人治病,可是却错误地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来治这种疫病,自然是无效,病人白白死掉。事情过去很长时间,吴又可对病人没有死于疫病,反而死于医家之手都深感痛心,决心对瘟疫的成因、传染途径以及平日用过的验方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索。
吴又可在钻研先代医家的医学著作之余,还经常冒着患病的危险到传染病发生的地区进行采访、调查,并将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日积月累,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认识和经验。
吴又可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富有革新思想。他认为先代医家张仲景虽写了《伤寒论》,可是针对的是一般外感风寒,和瘟疫迥然不同。他认为传染病“既非风寒所致,也非湿热造成的,而是天地间一种不同寻常的气导致的”。他称之为“戾气”,或“杂气”。他认为“戾气”又是疔疮、痈疽、丹毒、发斑、痘疹之类外科和儿科病症的原因。这种见解,对于外科、小儿科疾患感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此外,在对传染病的治疗方面,他主张针对发病的原因而进行医治,他说“因邪而发热,但治其邪,不治其热而热自己”。他希望终有一日,能发明治疗各种病患的特效药。所有这些,都涉及到了现代传染病的各个方面。而他所处的时代是17世纪,东西方都还没有应用显微镜来观察致病微生物,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科学成就。
吴又可根据自己长期对瘟病的观察和研究所取得的经验,写成了《瘟疫论》,自此,不但瘟疫证治,有绳墨可循,而且又将温热与瘟疫,逐步合为一家,充实了中医学关于传染病的内容。
吴又可的成就启示我们,在科学的领域里,前人的成就是应该尊重的,应该学习的,但不能满足前人已取得的成就,不能被前人所定的框框限制和束缚住。
简评:
吴又可不是搬弄经典,寻求古训,而是深入疫区,调查研究,提出了 “戾气学说”。当时注解《伤寒论》400多家,注解《内经》亦近百家,吴又可这种不厚古薄今,不盲目崇拜经典的治学风气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