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后来,家境败落,逃奔到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到了孔子父亲叔梁纥的时候,他家只是贵族中最低一级的了。孔丘幼年丧父,生活贫寒,没有进过学堂读书,但坎坷的生活经历并没有使孔子放弃学习,相反,他求知的欲望更加强烈。
有一次,他听说鲁国大夫昭子给郯子讲解黄帝、炎帝等传说,就赶紧跑过去拜访,向郯子请教。为了学到知识,即便是千里迢迢,孔子也在所不惜,只要能获得真知。为了进一步了解古代的传统礼制,孔子从鲁国出发到东周的洛城参观考察,尽管一路风尘仆仆,但孔子一到洛城,立刻就去找负责周王室文献的大思想家老子,虚心请教有关古代礼制的各种问题,并仔细地观察了老子处理礼仪的情况。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老师,孔文子为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太庙,是国君的祖庙。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人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都问到了。当时有人讥笑他:“谁说‘邹人之子,懂得礼仪?来到太庙,什么事都要问。'”(邹,当时县名,孔子出生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十里西邹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邹县的县官,所以当时有人管孔子叫“邹人之子”,意即邹县县官的儿子。)孔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议论,答道:“我对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问,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不论是讲学,还是从政,或是周游列国,每到一个地方,每遇到不懂的问题,每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他都不耻下问。这使孔子的知识面不断拓宽,他不但熟悉了古典文化,还对社会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了如指掌。
孔子的一生始终保持勤奋好学的精神,即便是到了晚年,他仍旧对《易》手不释卷,每天不停地翻阅,把竹简的皮绳磨断了三次。他这样描绘自己的学习情形:“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好学、勤学,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成博古通今的大学问家和教育家。经过他的弟子整理的他的言论语录《论语》,集中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和学说,为世人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
简评:
在明清以后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对中国的文化教育影响达到最深,遇到学问,不是自己去求索,而是不以“问”为耻。代代相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被忽视,要改变思维惰性,我们还须看到孔子另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