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婴,春秋时期晋国人。他是晋灵公、晋成公在位时老相国赵盾的门客,是个忠诚守信之士。赵氏孤儿的故事也成了中国最经典的有关诚信的故事。
公元前620年,晋襄公死后,7岁的儿子做了国君,就是晋灵公。晋灵公长大以后很不成器,终日吃喝玩乐不理朝政。他非常讨厌赵盾,因为赵盾是个忠诚老实的大臣,为了晋国的霸业,经常干涉晋灵公的行为。另一位大臣屠岸贾却会百般逢迎,所以晋灵公很属意他。在屠岸贾的助长下,晋灵公更加得寸进尺,不只是不务朝政,甚至荒唐到用弹弓随便打宫外行人,残害百姓;对厨子稍不满意,就大卸八块。对赵盾的耿耿劝谏,非但不听,反而恨之入骨。他和屠岸贾多次设计杀害赵盾。但均因义士相救而未能得逞。后来,赵盾的叔伯兄弟赵穿用计,杀了晋灵公。
晋国立晋成公为国君。晋成公非常信任赵盾,还把自己的女儿庄姬嫁给了赵盾的儿子赵朔为妻。从此,赵家势力得到扩张。
晋成公、赵盾、赵穿相继去世以后,晋景公做了国君。晋景公非常傲慢,喜欢别人奉承自己。屠岸贾又得了宠。屠岸贾因为跟赵家有仇,就利用晋景公害怕赵家势力膨胀的心理,以赵穿刺杀晋灵公一事为罪名,把赵家满门抄斩。只有赵朔的媳妇儿庄姬幸免,因为她是晋景公的妹妹。这时她已怀孕,晋景公说,若是生个男孩,就把他杀死,以免后患。屠岸贾天天探听庄姬的消息。
赵家有两个门客,一个叫程婴,一个叫公孙杵臼,二人都是老相国赵盾的心腹人。他们二人一心要救赵家的孤儿,长大之后好给赵家报仇。庄姬诞下一个儿子,在田后的帮助下,被程婴救出宫去。屠岸贾暗中派人到后宫打探,听说庄姬生个女孩,才生下来就死了。屠岸贾起了疑心,他得到晋景公的许可,亲自带人进宫去搜查孤儿,没有查出来。他断定那个孩子一定被偷出去了。为了斩草除根,就发布了一个通告:“有人报告赵家孤儿去向的,赏黄金一千斤。谁敢窝藏,全家死罪。”同时,他派出许多人到处搜查,凡是有婴儿的人家,无一漏过,见到可疑的男婴,就一律杀掉。
在情急之下,程婴和公孙杵臼商量设计救孤儿的办法。公孙杵臼问程婴说:“抚养幼儿跟慷慨就义哪一件事难?”程婴说:“死了倒是容易,抚助幼儿可就难了。”公孙杵臼说:“那么,就请你担任那件难做的事,容易的就由我来做吧。”他决心以死来救孤儿,让程婴把孤儿抚养成人,将来为赵家报仇。程婴答应了,并把自己刚生下来的儿子,交给了公孙杵臼,换出了孤儿,并假装去向屠岸贾告密。
程婴带领屠岸贾,在公孙杵臼家里搜出了婴儿。公孙杵臼假装高声大骂程婴:“该死的东西!你还有天良吗?你我约定救护孤儿,谁知你贪生怕死,背信弃义,出卖朋友,丧尽良心!你为了贪图千金重赏,变成了畜生!你怎么对得起赵家的冤魂?你怎么对得起天下的百姓?”程婴不敢开口,只有低着头流眼泪。屠岸贾当着他们的面将假孤儿亲儿子摔死。公孙杵臼指着屠岸贾骂不绝口。屠岸贾立刻吩咐武士把他砍死。事后,屠岸贾赏给程婴一千斤金子。程婴流着泪说:“小人只想自己免罪,保住自己的儿子,才告了密,并不是为了贪图重赏。现在我成了不仁不义之人,如若大人体谅小人的苦衷,请把这些赏金用做掩埋赵家和公孙杵臼用吧,小人就感恩不尽了。”屠岸贾答应了他的请求,程婴拜谢出去后,急急忙忙去料理后事。
程婴虽然舍弃亲生的儿子救了赵家孤儿,反落得晋国上下留骂名。这件事只有大臣司马韩厥一个人知道真相,他不仅救了赵氏一个孤儿,也救了许多无辜婴儿的性命。所以他非常钦佩程婴。程婴骗过屠岸贾,就带着孤儿,远走他乡。他忍辱负重十五年,终于把孤儿抚养成人,练成一身武艺。后来在司马韩厥等大臣们的帮助下,孤儿终于报了大仇,并用屠岸贾的人头祭奠了那些死去的冤魂。这时,晋国上下才知道程婴的为人,从此,程婴忍辱负重、诚义守信的美德广为流传。
赵武20岁那年,举行冠礼,标志着进入成年。程婴觉得自己已经完成夙愿,就与赵武等人告别,要实现他殉难的初衷,以及了却对公孙杵臼早死的歉疚心情。他其实也是以一死表明心迹,证明自己苟活于世,决没有丝毫为个人考虑的意思。赵武啼泣顿首劝阻,终不济事,程婴还是自杀了。
简评
《赵氏孤儿》的相关的历史事件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情节较略,后经司马迁、刘向的不断补充,这个故事才逐渐详细。这个以“信义”为主题的故事千百年来为人传诵,无论是史书中,还是戏剧里,《赵氏孤儿》都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程婴忍辱负重为赵氏复仇的行为,成了中国传统美德——重信重义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