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训曰:尔等凡居家在外,惟宜洁净。人平日洁净,则清气著身。若近污秽,则为浊气所染,而清明之气渐为所蒙蔽矣。
——爱新觉罗·玄烨《庭训格言》
白话
你们凡是起居住行,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洁卫生。一个人平时仪表整洁,干干净净,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清纯的气质。如果不讲卫生,平时被污秽肮脏的空气所污染,那么他即使具有清静明朗的风度,也会逐渐被蒙蔽而变得龌龊不堪。
家训史话
启蒙名著《弟子规》写道:“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很讲究个人卫生,主张“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有时,沐浴甚至是一种很重要的礼仪,体现了尊敬之意。比如皇帝在祭天之前都要沐浴;汉代还规定官吏每5个工作日后有一天可以休假洗澡,叫做“沐休”;喜爱干净的南朝梁的简文帝萧纲还写了本《沐浴经》。
最早的浴室为皇家所有,至少在周代就已存在。大约在汉代,民间浴室在寺庙中出现。始建于东汉的陕西扶风法门寺遗址就曾发掘出了浴室。据宋朝人记载,当时仅占全寺面积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即可日浴千人。另据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所载,宝光寺中也设置有非常大的浴室。专门针对平民百姓的浴池在宋代出现,并一直延续至今。当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曾发出这样的惊呼:“中国人每天都沐浴洗澡!”而这在当时的欧洲简直是不可以想象的。另外,元代《析津志》还记载:有士庶之家,在女儿出嫁前,一定要将其送入浴池彻底沐浴。可见,洗澡已融入了人们的婚俗礼仪中。
除了重视身体洁净,古人对自己的仪容也十分在意。珍珠霜、粉、胭脂、桂花油、发蜡、香袋等都是古人修饰仪容的日常用品,且擦脸、擦身体以及头发,需要用不同的材料,十分讲究。甲骨文中的“若”字,就是一个人洗完头之后在梳理头发的样子。头发梳理整齐后,还要挽成发髻,并插上用骨或者玉做的笄。发髻外面要用帛包好,然后再戴上冠,非常讲究。古时,一个人如果头发杂乱,只能说明此人生病或遭遇了不幸。
而对于口腔卫生,古人也十分注意。早在公元前3000年,我国就有了保护牙齿、清洁口腔的记载。古人通常用酒、醋、盐水、茶及温水漱口,或以青盐擦牙等方式来保持口腔卫生,后来从僧人那里学会了咬杨枝清洁口腔,即靠咬嚼一种叫齿木的枝条,摩擦牙齿表面,同时还用它刮舌。史料记载,早在6世纪的南梁,就有一种名为“口齿乌髭”的东西,有增白牙齿并留香的作用;唐宋时期出现了含中药成分的“牙膏”,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中记载有药膏药齿法。
对于生活垃圾,古人也有处理方法。早在三四千年前,古人就懂得将垃圾集中处理,利用天然的或挖掘而成的土坑来堆放垃圾,解决垃圾最快的方法是直接烧掉,烧不掉的就掩埋起来。战国时期甚至有将乱倒垃圾的人处以砍手的重刑。再有,像做豆腐、酿酒的人家必须修好排水沟渠,否则会遭人唾弃。对染坊之类污染较大的作坊,古人就更加注意防范了。如苏州虎丘山门内壁上嵌有一块题有“永禁虎丘染坊碑”字样的碑石,当地人称为“禁染碑”,就是因为清朝,这一带染布的作坊很多,作坊主不注意环境保护,将污水任意排入河中,污染了河水,所以,官府专门下令,禁止在这里开染坊。
古训今鉴
注意环境卫生,生活在洁净明快的环境中,对身体是有益处的。然而,康熙庭训中所着眼的并不是这一点,他告诫儿孙:洁净则清气上身,污秽则浊气蒙蔽。此话十分有道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办公桌、床铺都收拾不干净,做起事来,一定是有始无终,混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