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系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 晋·陶潜《闲情赋》:“神仪妩媚,举止详妍。”《后汉书·冯异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过:“优良的品德是内心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行的是良好的教养。”
品行在人的生命价值中占有很大的分量,是立身之本,成功之基。古人讲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德是排在首位的。“百事德为先”,一个人如果品行不端,道德败坏,必然导致人心相背,难以在社会立足,从而失去建功立业的起码条件。如果把人的事业比作一个木桶,它的桶壁是由知识结构、思维水平、工作能力等多个木板组成,而品行则是这个木桶的底部。没有良好的品行作依托,即使能力再强、水平再高,也不会成为事业的成功者,甚至没有立身之本,生存之基。
优秀的品行有赖于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知行合一。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人的一生只有几个十年。二十岁前心智太浅,悟不到,势必行而不知。二十岁到三十岁,心太浮躁,行不到,势必知而不行。待到三十岁后,晚矣。牛顿曾说,他的成功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孕育了我们,也为我们孕育了它的精华。本书筛选了彰显中华教育智慧的家训名言及历代人物的品行故事,读历代智者教育子孙后代的教导为“知”;看历史人物如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