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8300000056

9.湿疹的诊治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面、四肢屈侧及会阴等部位,常呈泛发或对称性分布。湿疹是多因性疾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部分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遗传因素亦为本病因素之一。病因复杂给本病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古代中医文献无“湿疹”之病名,根据其临床特征,主要归属于“浸淫疮”、“湿毒”之范畴,又据其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生于小腿的叫“臁疮”,生于肘窝或胭窝部叫“四弯风”,生于阴囊叫“绣球风”等名称不下十余种。对本病的最早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论及病机十九条中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浸淫疮,黄连粉主之。”首先提出中医治疗本病之方药。嗣后,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不断加深,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诸久疮者¨¨为风湿所乘,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明确指出风、湿、热三邪为主要致病因素,初步奠定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基础。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补充了饮食不当,内生湿热之病因,并提出用蛤粉散外治方法。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描述:“此症初生如疥,瘙痒无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湿淫成片,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不仅对本病的临床症状作了较详细的叙述,而且将内因和外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上论述表明,古代医家治疗本病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现代中医治疗湿疹的临床报道,最早见于1953年。从60年代起,临床文章逐渐增多,有个案报道,亦有百例以上的大样本观察资料,多主张以内服与外治相结合,亦有应用针灸治疗本病的报道。进入八、九十年代后,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等方面进行了深人研讨。如对湿疹的病因,历来医家多认为以风、湿、热、毒为主,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血虚风燥亦为本病的病理机转之一。辨证分型方面正逐步趋向统一。治疗方面,在内服中药与外治法并重的基础上,又发掘出针灸、磁疗,单方验方疗法,使疗效进一步提高。目前中医治疗本病的有效率为80%~90%。

与此同时,还进行了部分实验室研究,如为了判断含铅中药外用后能否经皮肤吸收而引起毒副作用,曾对使用含铅制剂的湿疹患者进行血、尿中含铅量变化的测定及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含铅中药在外用过程中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从而肯定了传统含铅中药制剂在临床中的实用价值。

本病之发生,古今医家均认为内、外因兼有之。内因主要与体质、情志、腑脏功能失调有关;外因主要与外感风、湿、热邪及饮食不当相关,其病机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外邪袭表腠理素虚,加之经常涉水浸湿,湿性粘滞聚于肌腠,影响卫气宣发,营卫失和,血行不畅,外卫不固,易受风热之邪入侵,湿与风、热三邪互相搏结,充于肌腠,浸淫肌肤,发为湿疹。

湿热内蕴素体阳盛,嗜食炙膊厚味、酒、烟、浓茶、辛辣之品,脾胃受伐,运化失常,水湿内停,郁久化热,湿热互结壅于肌肤,影响气血运行,而发湿疹。

血燥风胜向为血热之躯,因七情过度,致心火炽盛,内扰心营,暗耗心血,血虚风胜,交织于肌肤,致肌腠失荣,疮疹叠起。

脾虚湿阻脾胃素虚,或因饮食失节,戕伤脾胃,致脾失健运,津液不布,水湿蓄积,停滞于内,浸淫肌肤,而发湿疹。

(1)分型治疗

① 热毒

治法:清热解毒,佐以祛湿。

处方: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黄芩12克,荆芥7克,防风7克,牛蒡子12克,蝉衣6克,射干15克,栀子9克,丹参10克,土茯苓15克,生甘草3克。

加减:瘙痒剧烈酌加白藓皮、地肤子;抓后皮肤感染化脓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大便秘结加生大黄。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亦可煎汁外洗患处。

常用成方:可用牛黄解毒片、银翘散、消风散、黄连解毒汤、防风通圣散等。

② 湿热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解毒。

处方:萆薜30克,苍术15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生薏苡仁20克,黄柏12克,川牛膝12克,赤芍12克,苦参15克,黄芩12克,茯苓12克,生甘草3克。

加减:若湿疹偏于上部加荆芥、防风;发于中部或肝经所分布者可酌加龙胆草、生山栀;糜烂渗出液甚者加用紫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亦可煎汁外洗患部。

常用成方:二妙丸、四妙丸、萆薢渗湿汤、龙胆泻肝汤等。

③ 血燥

治法:养血祛风,清热化湿。

处方:生地15克,当归20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川芎9克,防风6克,苦参15克,泽泻12克,黄芩12克,首乌12克,白藓皮12克,威灵仙12克,生甘草2克。

加减:瘙痒甚影响人眠者宜加珍珠母、夜交藤、酸枣仁;口渴咽干酌加玄参、麦冬、石斛;目睛干涩加枸杞子、菊花;大便艰涩加胡桃仁、核桃仁。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可选四物汤、清营汤、凉血地黄汤、当归补血汤等。

④ 湿阻

治法:健运脾胃,除湿祛风。

处方:生黄芪30克,白术15克,苍术9克,茯苓20克,米仁30克,陈皮9克,厚朴9克,茵陈9克,泽泻12克,赤芍12克,防风6克,徐长卿12克,生甘草2克。

加减:胃纳不香加砂仁、鸡内金;胸闷不舒加枳亮、木香;舌苔厚腻加藿香、佩兰;剧痒滋水浸淫加滑石、苦参。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胃苓汤、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六君子汤、藿朴夏苓汤等。

(2)其他疗法

① 针灸

体针:

取穴:分2组:甲组、合谷,曲池,三阴交;乙组、曲池,足三里。

操作:两组穴交替使用,均采用捻转泻法,不留针,针刺深度为0.5~1寸,隔日1次。

疗效:共治疗21例,全部痊愈。其中针刺3次以上者5例,6次者14例,6次以上者2例。

梅花针加休针:

取穴:主穴:曲池、环跳、阳陵泉。配穴:根据湿疹所在具体部位循经取穴。

操作:先针刺主穴,中等刺激,继以梅花针轻叩脊柱两侧,直至皮肤发红,然后针刺局部患处,强刺激,留针10分钟,中间捻转运针3次,并在它的下方以梅花针叩打同一经脉的穴位,叩打至微见血珠为止。隔日针刺1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穴住泣射:

取穴:箕门。

操作:常规消毒后,用5毫升注射器抽取当归注射液2毫升,快速进针刺入,提插得气后,回抽无血,即将药液注人。然后,再加艾条灸15分钟左右。急性发作者每天穴注1次,7天为一疗程;慢性患者每天穴注1~2次。双侧穴交替注射,以20天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22例,显效4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7.3%。

② 单方验方

烧盐散(外用):

组成:食盐、白矾。

用法:先将食盐火烧,白矾煅枯后,再将二药各等份,研成匀细粉末成散剂,瓶贮。用时先将脐孔及脐周围用无刺激性消毒药水清洗,待稍干后取本药末少许撒于脐孔及周围(约黄豆大面积),用干药棉球或干纱布垫覆盖,并稍加固定。隔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2次即可结痂。

柳汁方:

组成:柳叶。

用法:取新鲜嫩柳叶3~5千克,装入布袋,用木棒捶击布袋,取其柳叶青汁备用。使用前加热至40℃~60℃为宜,并放入75%酒精适量,将患处浸泡在热液中熏洗,每日晚上1次,约1小时。严重者,可将鲜柳叶置于鞋内,行走时便将柳叶踩碎,其汁与脚掌充分接触。

热门推荐
  • 全职法师x续

    全职法师x续

    全职法师有太多坑没有填,想把它填上
  • 任性做自己

    任性做自己

    楠楠随着父亲来到一新城市,新学校,一切都是这么的陌生。一到学校还有麻烦找上门,没办法楠楠决定“简单”地解决掉这些麻烦。当然这得是在没萧律师的情况下,他来了后她处处受限制,楠楠表示什么时候他才能走?萧律师:“等你什么时候决定接受我时”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穿越之中宫论

    穿越之中宫论

    我是《中宫论》这本书的作者,很不幸的是,我竟然穿书了!这本书虽然我只写了大纲,但我知道我穿到的这个人是个炮灰,死的很惨。
  • 天空玄武城

    天空玄武城

    叶凡穿越到了一片异界大陆之上 ,这片大陆千年前开始气温变的炎热无比。 气温狂升天空下雨的几率变的非常非常稀少,干旱降临大陆,植物的枯萎让人们食不饱腹为了一点食物一点水人们开始互相杀伐争夺。 千年后的大陆满目疮痍犹如核弹洗地一般望眼所见一片荒芜,而叶凡靠着进化系统建立了一座天空之城。
  • 最终净土

    最终净土

    哪有什么神明?不过是那些绝望之人的白日做梦罢了。末世之下谁又会在乎你等的生死呢?人类在山洪,海啸,兽潮,面前显得格外渺小,晓宇手持破天矛,一刀穿刺入一头八级凶兽的头颅,轻蔑一笑,一脚踢飞系统狗贼…………
  • 彩夜传说

    彩夜传说

    在这个不缺光明的世界,利益相争,贪欲不绝,内卷不断。一场荒谬的关于夜的传说渐渐流传,魔应运而生,灾难接踵而至...与世界息息相关的,又各有不同的我们,何去何从,坎坷不断的生命之路如何谱写?(本故事纯属虚构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喋血八荒

    喋血八荒

    世间万物皆有灵,用心修之,借天地之造化,可达大成,举手投足之间,翻江倒海、山崩地裂。执神器、施天术、掌阴阳,喋血八荒。
  • 梦想过度

    梦想过度

    一个一无是处的屌丝,一个活在梦里的废物,过着差不多的日子,迷茫而颓废的活着,却在梦里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 风起幽都

    风起幽都

    修道之人窃取天道之力,使得万物失去平衡。百年前,幽都决心覆灭修真体系,以求恢复天地自然秩序,但被各方势力联手击破。百年后,大战再起!